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開設課程: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制圖與CAD、電氣控制與PLC、電氣自動化設計EDS、MPS自動化生產線技術、變頻器與組態軟體技術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工業網路技術、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電氣控制與PLC、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應用技術等。
1、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通過人、機、物的全面聯網,促進製造資源泛在連接、彈性供給與高效配置。工業互聯網正在推動製造業創新模式、生產方式、組織形式和商業範式的深刻變革。在實體經濟、數字經濟、軟體產業共同發展的新體系中,工業互聯網成為我國製造業在中國製造2025目標下、工業4.0時代的新的發展思路。
工信部、財政部等部委最近密集出台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0年工作計劃)》等多項旨在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產業支持政策。業內普遍認為,隨著產業支持政策的不斷落地,工業互聯網應用將進一步普及,產業發展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推動的情況下,工業互聯網行業仍然是一片藍海。我國工業互聯網布局不斷完善,且我國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布局各方面成果初現,但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2、工業互聯網前景預測:機遇與威脅並存
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行業仍面臨各種機遇與威脅。雖然在政策、企業和技術上得到大力支持,但行業發展依舊存在短板,這些短板或將成為未來工業互聯網主攻的方向。
就業方向:化工類企業:生產與控制、儀表測量、過程自動化、化工操作、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網路管理等。
主要面向工業網路行業,從事工業網路設備與系統的安裝、調試、維護及應用,網路控制系統的技術開發與服務、工業網路系統集成設計、工業網路設備的運行維護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等工作。
⑵ 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技術包括什麼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和核心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⑶ 工業互聯網應用專業學什麼
工業互聯網技術專業學的課程: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機械制圖與CAD、電氣控制與PLC、電氣自動化設計EDS、MPS自動化生產線技術、變頻器與組態軟體技術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工業網路技術、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電氣控制與PLC、計算機控制技術、單片機應用技術等。
工業互聯網應用專業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化工類企業,生產與控制、儀表測量、過程自動化、化工操作、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網路管理等。
主要面向工業網路行業,從事工業網路設備與系統的安裝、調試、維護及應用,網路控制系統的技術開發與服務、工業網路系統集成設計、工業網路設備的運行維護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及應用等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工業互聯網應用
⑷ 各省市、各個地區應該如何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哪些主要任務
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之後,各地紛紛加快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步伐。發展工業互聯網,網路體系是基礎,平台體系是關鍵,安全體系是保障。各省市、各地區應緊緊系統構建網路、平台、安全三大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全力推進七大任務:
1.夯實網路基礎
夯實工業互聯網的網路基礎,應圍繞網路改造升級、提速降費、標識解析,推進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IPv6、工業無源光網路(PON)、工業無線、時間敏感網路(TSN)等技術,改造工業企業內網;
第二,以IPv6、軟體定義網路(SDN)以及新型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即5G技術),實現工業企業外網的升級改造;
第三,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圍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推動行業性二級接機點的建設與連接。
2.打造平台體系
第一,培育工業互聯網平台,以企業為主導,構建跨行業、跨領域平台,實現多平台互聯互通。
第二,開展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驗證。支持產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台,開展技術驗證與測試評估。
第三,推動、吸引企業上雲。鼓勵工業互聯網平台在產業集聚區落地,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中小企業的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
第四,培育工業APP,支持軟體企業、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
3.加強產業支撐
要加強產業支撐,必須加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力度,提升產品與解決方案供給能力:
第一,關鍵共性技術支撐。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圍繞工業互聯網核心關鍵技術、網路技術、融合應用技術開展聯合攻關,促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應用。
第二,系統解決方案支撐。圍繞智能感測器、工業軟體、工業網路設備、工業安全設備、標識解析等領域,推廣一批經濟實用的微服務化系統解決方案。
4.促進融合應用
融合創新工作應圍繞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兩大主體開展:
針對大型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在工業現場的應用;開展用於個性需求與產品設計,生產製造精準對接的規模化定製;
針對中小企業,實現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開展供需對接、集成供應鏈、產業電商、眾包眾籌等創新型應用。
5.完善生態體系
第一,構建創新體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資源,圍繞重大共性需求與行業需要,面向關鍵技術與平台需求,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第二,構建應用生態,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咨詢診斷、展示展覽、行業資訊、人才培訓、園企對接等增值服務。
第三,構建企業協同發展體系,以需求為導向,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中介型共享製造、眾創型共享製造、服務型需求共享製造、協同型共享製造等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第四,構建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
6.強化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底線,必須切實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建立數據安全保護體系,推動安全技術手段建設。此外,各地區還應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推動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平台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相關技術和產業發展,開展安全咨詢、評估和認證等服務,提升整體安全保障服務能力。
7.堅持開放合作
第一,加強地區乃至國際的企業協作,形成跨領域、全產業鏈緊密協作的關系。
第二,建立政府、產業聯盟、企業等多層次溝通對話機制。
第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協同與合作,參與工業互聯網標准規范與國際規則的研討與制定。
⑸ 工業互聯網平台有哪些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物,正在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經濟發展將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對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設製造強國、網路強國意義重大。工業互聯網通過系統構建網路、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
工業互聯網下的數字化管理,是設備層的互聯,通過邊緣計算等技術將網路、採集、傳輸、計算融合,部署到雲端形成工業互聯網平台。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
鑫海智橋公司相應國家政府號召,適應市場需求,積極研發工業互聯網平台——鑫海智橋工業互聯網數字化管理平台。通過平台技術模塊化和知識經驗軟體化,將大企業成熟有效的技術、管理、應用等方面的知識經驗,快速向中小企業復制推廣,降低技術門檻和應用成本,帶動其轉型升級。中國互聯網發展理念、商業模式、應用實踐都較成熟,基本形成覆蓋了全員、全社會的互聯網生態,具備推進工業互聯網平台、搶抓工業發展「換道超車」機遇的獨特優勢。
鑫海智橋工業互聯網數字化管理平台通過對生產製造全流程信息的數字化集成,真正讓自動化與製造管理、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建立無縫連接,為打造數字化「智慧工廠」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和產品基礎,並通過不斷創新為更多客戶帶來更高的生產率和靈活性,縮短上市時間,降低成本,取得了可觀的效益。根據對公司現有服務案例實施效果的統計數據,公司服務客戶平均生產製造總體效率提升了25%,數據實時性提高了85%;異常挺線下降了15%,各類浪費及損失下降30-47%,產品不良率下降25-43%,生產書面作業及人力下降56-85%,計劃排產響應時間縮短2小時,投資回報率小於2.5年。
工業文明推動著人類步入現代,並持續暢想著未來。在兩次工業革命之後,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再次在全球范圍內湧起時,「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鑫海智橋陪您在新的時代一同探索。
⑹ 工業網路技術是什麼
工業網路技術是培養掌握計算機與工業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在生產企業從事工業控制計算機選型、安裝、應用開發以及對工業網路操作和維護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區域網技術、工業乙太網、CAN匯流排技術、DeviceNet現場匯流排、DeviceNet節點設計與組網、ControlNet現場匯流排、工業網路及其應用等。
(6)奉賢區工業網路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計算機與工業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在生產企業從事工業控制計算機選型、安裝、應用開發以及對工業網路操作和維護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知識技能
工業網路技術的應用及工業網路的操作、維護與管理。
課程設置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安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工業網路技術、工業控制機、金工實習、
電子實習、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實習、工業網路系統實習、畢業實習(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專業領域
可設置的專業方向:工業計算機集中控制技術。
就業面向
工業企業計算機網路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工業網路的技術開發與服務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業網路技術專業
⑺ 作業4:產業互聯網的未來發展重點將是工業智能嗎
是
首先,工業互聯網是新型網路基礎設施,是新型工業生態,是新型應用模式。因此從廣義的技術上來看,工業互聯網技術既包括工程技術,也包括管理理論和經濟學理論等內容。
其次,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工業的融合,因此從狹義的技術上來看,即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其主要包含工業技術、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
並且,從工業互聯網整體架構的角度來看,工業互聯網以網路為基礎,以平台為核心,以安全為保障,因此其技術體系包含了網路技術、平台技術和安全技術。其中網路技術除了包含網路基礎設施技術,還包括標識解析技術等。平台技術除了包含雲原生技術、雲計算技術,還包括大數據技術、邊緣計算技術等。安全技術既包含信息安全技術,也包括工控安全技術等。
最後,從工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是新一代工業信息化,是以工業3.0為基礎,以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為方向。因此工業互聯網技術,以自動化技術為基礎,包含數字化技術,如數據採集技術、數據可視化、數字孿生技術等,也包含網路化技術,包含網路平台安全所有技術,以及智能化技術,如工業智能、機器學習等。
⑻ 什麼是工業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是工業領域的物聯網技術。
工業物聯網是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採集、控制感測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製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從應用形式上,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具有實時性、自動化、嵌入式(軟體)、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聯性等特點。
(8)奉賢區工業網路技術有哪些擴展閱讀:
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從通信對象和過程來看,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是物聯網的核心。物聯網的基本特徵可概括為整體感知、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
1、整體感知—可以利用射頻識別、二維碼、智能感測器等感知設備感知獲取物體的各類信息。
2、可靠傳輸—通過對互聯網、無線網路的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准確地傳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3、智能處理—使用各種智能技術,對感知和傳送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實現監測與控制的智能化。根據物聯網的以上特徵,結合信息科學的觀點,圍繞信息的流動過程,可以歸納出物聯網處理信息的功能:
⑼ 工業網路是什麼
業網路簡介
具體有以下三種類型:
(1)專用、封閉型工業網路:該網路規范是由各公司自行研製,往往是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而設,效率也是最高。但在相互連接時就顯得各項指標參差不齊,推廣與維護都難以協調。專用型工業網路有三個發展方向:①走向封閉系統,以保證市場佔有率。②走向開放型,使它成為標准。③設計專用的Gateway與開放型網路連接。
(2)開放型工業網路:除了一些較簡單的標準是無條件開放外,大部分是有條件開放,或僅對成員開放。生產商必須成為該組織的成員,產品需經過該組織的測試、認證,方可在該工業網路系統中使用。
(3)標准工業網路:符合國際標准IEC61158、IEC62026、ISO11519或歐洲標准EN50170的工業網路,它們都會遵循ISO/OSI7層參考模型。工業網路大都只使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一般工業網路的制定是根據現有的通信界面,或是自己設計通信IC,然後再依據應用領域設定數據傳輸格式。例如,DeviceNet的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是以CANbus為基礎,再增加適用於一般I/O點應用的應用層規范。
目前IEC61158認可的八種工業現場匯流排標准分別是:Fieldbus Type1、Profibus、ControlNet、P-NET、Foundation Fieldbus、SwiftNet、WorldFIP和Interbus。
工業網路的特點
網路技術的產生對工業控制來說有以下優點:(1)安裝布線方便;(2)模塊化;(3)易於診斷;(4)自我建構;(5)企業化管理。雖然工業控制網路有這些優點,但實際上工業控制網路的進展卻遠不及商業網路,主要原因有二:(1)工業網路標准太多。各廠商從自身利益考慮會極力推行自己的網路標准。不同的網路協議針對特定的應用領域,因而具有各自的特點,各有其存在的環境和價值。而且新的協議還在不斷產生,這樣用戶往往無所適從,擔心一旦選用了一種協議後,會被某些廠商鉗制。(2)網路化所必須增加的成本對用戶來講往往是一項沉重的負擔。所以直到現在,具有網路介面的元件還很少,運動控制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