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存在的網路問題行為有哪些
大學生網路行為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戲劇性的網路行為問題。
哈貝馬斯在《交往行動理論》中指出:戲劇性行為是個體為了構建自我形象,在他人或是社會面前的一種有意識的自我表述。部分大學生的網路行為追求一種誇張的表現形式展示與眾不同,以期實現他人對自身的關注,具有戲劇行為的特點,包括:戲虐粗俗的網路語言;網路「惡搞」行為;感情「快餐」。
正是由於這種戲劇性的網路行為大行其道,導致部分大學生網路行為隨意,道德素質滑坡,對於社會、學校、家庭與自身的責任感消減。
2、肆意性的網路行為問題。
肆意性大學生網路行為問題是指大學生在使用網路的過程中發生的偏離或違背社會規范要求的行為,主要包括:不誠信;網路色情;捏造新聞、發布虛假消息;參與網路賭博,冒用他人注冊信息從事惡作劇等行為。
這些肆意性的網路行為問題,傳達出來的信息觀念和價值誘導極大沖擊著當代大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容易導致其道德責任感的缺失、自我約束力的降低以及自由意識的泛濫,嚴重的會導致網路犯罪行為。
3、侵犯性的網路行為問題。
侵犯性的網路行為問題是指大學生在網路使用的過程中所發出的對他人和社會的合法權益造成危害的行為。大學生侵犯性網路行為可以分為侵權和侵入與破壞。嚴重的侵犯性網路行為問題將導致犯罪行為,扭曲人格,阻礙大學生的順利成才和發展。
(1)網路現象有哪些圖片擴展閱讀
大學生網路行為問題的教育對策研究
1、培養文明高雅的網路行為。
文明高雅的網路行為,是指大學生在網路行為中應具有良好的行為方式和精神風尚,做到高尚而不粗俗,積極而不低級。培養大學生文明高雅的網路行為,首先,應重視主流文化的引導作用。戲劇性的網路行為屬於後現代主義思潮影響下網路流行的亞文化,最終要回歸主流文化。
教育者應以核心價值引導大學生網路行為的去戲劇化。其次,豐富校園活動,提高大學生審美情趣。以社會實踐、社會服務、參觀愛國教育基地等健康向上的社會性活動提高大學生審美情趣,使其在網路行為中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再次,鏟除文化垃圾,營造良好的網路輿論氛圍。鄧小平指出,「社會上雖存在許多思想路線不對頭的現象,但是當前的主要問題不在於有這些現象,而在於我們對待這些現象處置無力,存在著渙散軟弱的狀態。」
教育者應加強社會監管力度,加強法制處罰力度,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大學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大學生,以優秀的作品鼓舞大學生,幫助大學生形成文明高雅的網路行為。
2、培養自律自省的網路行為。
自律自省的網路行為是指大學生在使用網路的時候能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自覺提高自身網路道德修養的行為。要從根本上解決肆意性的網路行為問題,應「培養受教育者對道德原則的尊敬和運用這些原則的能力」,加強大學生的自律自省意識:
(1)、慎獨。慎獨指有道德修養的人在獨處無人的時候或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謹慎自己的行為,不做不道德的事情。因此應該教育大學生不欺人亦不自欺,做到網上網下一個樣,不因網路中沒人監督就做不道德的事情。
(2)、反省。教育者應該經常教育大學生反省自己的網路行為,如是否在網上做了違反網路道德的事情,是否瀏覽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等等。
(3)、自訟。即對待自己已犯的錯誤能及時改過。在網路中犯錯誤的大學生,應該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錯誤,爭取「不貳過」。通過自律自省,使自身成為一個自覺遵守網路道德規范的網民。
3、培養規范調節的網路行為。
規范調節的網路行為是大學生在網路社會中遵循共同的價值規范為取向的行為。網路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延伸或補充,同樣需要規范准則來維持網路的良性發展:
(1)、加速網路社會規范的構建。除了將現實世界中的規則規范引入網路,用以對大學生網路行為的指導和約束之外,還要針對網路行為活動的特點,構建新的規則規范以引導其網路行為活動。
(2)、養成網路規范意識。教育者應引導大學生踐行網路規范,使規范調節的行為由偶然變為必然,使良好的規范行為在大學生的學習中反復實踐而使其自覺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法規。
(3)、提高網路行為規范宣傳和學習的有效性。高校應建設和推廣高等教育特色網站,發揮名師在大學生中的影響力,將網路規范的學習落實到每個大學生。
② 網信辦發布春節網路環境整治通知,其中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這次整治的現象主要是:網路暴力、虛假消息等。
重點整治網路暴力、散布謠言等問題,切實維護網民利益;持續整改,防止“飯圈”亂象反復反彈,並遏制不良網路文化的傳播;嚴格整治“網路名人子女”“軟色情”問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加強重點頁面布局生態問題管理的五項整治任務。其中,重點整治網路暴力、散布謠言等問題,重點整治人肉搜索、辱罵攻擊等網路暴力,通過疫情和社會熱點事件煽動網友相互對立。還將嚴肅查處春節期間“搶紅包”、“免費贈送”等誘導網民點擊實施網路詐騙等問題。從國家這次的打擊力度來看,國家已經決定要好好整治這些網路亂象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③ 想問一下什麼是網暴
網路暴力是一種暴力形式,它是一類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論、圖片、視頻的行為現象,人們習慣稱之為網路暴力。網路暴力能對當事人造成名譽損害,而且它已經打破了道德底線,往往也伴隨著侵權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亟待運用教育、道德約束、法律等手段進行規范。
網路暴力是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網民們若想獲得自由表達的權利,也要擔當起維護網路文明與道德的使命。
網暴的表現形式
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路事件,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
在網上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等。
④ 網路十大不文明行為
網民評出「網路十大不文明行為」 新華網北京9月19日電 虛假信息、垃圾郵件、強制下載……這些遭遇對經常上網的人來說一定是家常便飯。類似現象反映出的「網德缺失」,已成為時下網路上最為人詬病的痼疾。最近,一項「網路十大不文明行為」評選得到了網友們熱烈響應,「網德」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詞彙。
據《人民日報》報道,9月1日至15日,中央文明辦秘書組、未成年人工作組,中宣部宣教局與中國精神文明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央視國際網、中青網及新浪網、搜狐網,開展了「網路十大不文明行為徵集與評選活動」,網友反響熱烈,短短5天即跟帖5000多條。9月8日始,主辦單位整理出22種不文明行為供網友投票,截至15日,有10萬多人次參與網上投票,評選出「網路十大不文明行為」。赫然在列的網路不文明行為有:傳播謠言、散布虛假信息;製作、傳播網路病毒,「黑客」惡意攻擊、騷擾;傳播垃圾郵件;論壇、聊天室侮辱、謾罵;網路欺詐行為;網路色情聊天;窺探、傳播他人隱私;盜用他人網路賬號,假冒他人名義;強制廣告、強制下載、強制注冊;炒作色情、暴力、怪異等低俗內容。
中央文明辦秘書組組長孔令一說:「互聯網『黃、假、坑、俗』等不道德現象大量出現,影響了網路的正常秩序,放大了網路的負面作用,網民對其深惡痛絕。」對網路行為失范,他深表憂慮,「網路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網上不文明行為對青少年的責任感、義務感、道德感的養成構成了極大威脅。」
新浪網CEO兼總裁汪延認為,要凈化網路空間,喚醒和培養網民的網路道德意識,不能僅靠一兩家企業,而必須藉助行業自律和聯盟的力量。
目前,不打「擦邊球」、加強自律、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建「綠色網站」正成為網路業界的自覺實踐。(完)
(來源:新華網)
⑤ 網路十大神獸是什麼
十大神獸分別是:
1、草泥馬。
是中國網民惡搞網路十大神獸之一,其原型為原產於南美洲的小羊駝,起源於網路魔獸世界吧。包括草泥馬在內的十大神獸最初發 布於網路,之後迅速躥紅,在聊天室、論壇中廣為流傳。關於「草泥馬」的視頻、卡通和商品也成為世界范圍關注的對象。
⑥ 網路文化現象有哪些
當代網路文化現象主要有哪些?文化現象所反映的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外中狀態和聯系,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是文化發展中帶有典型和標志作用的事情,是群眾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和不斷給予陶冶的結果。它往往是思想觀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綜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觀念的特色。文化現象是人們對現象的感受上升到理發概括的認識產物。具體包括那些就很難說了,如現在流行的草根文化現象、山寨文化現象、網路文化現象、大眾文化現象、流行文化現象、小沈陽文化現象
⑦ 上網不良現象或違法行為有哪些
1、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的犯罪種類: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襲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毒。
2、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種類: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
3、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電子色情服務、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7)網路現象有哪些圖片擴展閱讀
網路的壞處:
1、在校生成績下降
在校生因迷戀網路游戲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曠課、逃學的現象日益普遍。調查數據顯示:認為容易上癮,很難控制自己的佔65%;玩起來就沒完,自己控制不了的佔18.1%;總想玩游戲,不想上學也不願做作業的佔5%;認為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玩游戲會使學習成績受影響的佔73.4%。
2、社會難題
電子游戲一般以"攻擊、戰斗、競爭"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長期玩飛車、砍殺、爆破、槍戰等游戲,會使他們模糊道德認知,淡化游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因為玩電子游戲而引發的道德失范、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認為因玩游戲性情變暴躁的佔27%;認為玩游戲與校園暴力相關的達29%。
⑧ 你認為的網路不文明行為有哪些
最常見的網路,不文明的行為就是隨意的去辱罵他人,然後罵完了人就跑,還有就是別人也沒有說錯,故意找茬的那種也是比較令人討厭的,當然,如果論技術的話,有一定技術的人,有可能會通過技術手段去竊取他人的信息,甚至盜號,然後進行網路詐騙等等
⑨ 網路欺凌行為有哪些
1、對其他網民使用語言暴力。
2、對特定
網民或網路群體進行杯葛。
3、把受害人之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公開,俗稱「起底」。
4、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旁加上誹謗性文字,俗稱「改相(改圖)」。
5、在論壇中以言語用發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開侮辱受害人。
6、受害人當看見其他網友違反網規時管理員便置諸不理,但看見受害人違反網規時卻即時向警方舉報,使受害人感到欺凌者有雙重標准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