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成癮的標准有哪些症狀

網路成癮的標准有哪些症狀

發布時間:2022-11-07 12:28:23

㈠ 網路成癮綜合症有哪些診斷的標准

網路成癮綜合症診斷標准:1.對網路有一種心理的依賴感,不斷增加上網時間。

2.從上網中獲得愉快和滿足,下網後則感到不安焦躁。

3.以上網來逃避現實煩惱。

4.否認過度上網有害。

5.每周上網至少5天,每次至少4小時。一個人的上網行為,符合其中的任何三項,即可以判定為網路成癮綜合症。

㈡ 屬於網路成癮的表現有哪些

上網時全神貫注,下網後仍念念不忘上網之事;總嫌上網時間太少而不滿足;無法控制上網;一旦減少上網時間就會煩躁不安;一上網,種種不愉快消失,精神亢奮;為了上網而荒廢學業、事業;因上網失去重要的人際交往、工作等;不惜支付巨額上網費用;對親友掩蓋自己頻頻上網的行為;下網後有孤寂失落感。

符合以上標準的4條或4條以上,就可診斷為網路成癮。

心理學家布瑞德提出的診斷網路成癮的標準是:

以下表現必須出現:一心想著上網,包括回想以前的網上活動,或期待下次上網;需增加更多的上網時間以獲得滿足感;多次努力控制、減少或停止上網,但未能成功;在努力減少或停止上網時,感到煩躁不安、悶悶不樂、憂郁或易發脾氣;上網的時間比計劃的要長。

同時至少有以下表現中的1條:因為上網,妨礙或喪失了重要的人際關系或工作,或失去教育與就業的機會;對家人、好友、治療者或其他人說謊,隱瞞上網的程度;把上網作為逃避問題或緩解無助、嫉妒、內疚、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的方法。

㈢ 網癮的表現

1、社交能力逐步下降
由於整天上網,會長時間的沉浸在網路世界,會忽略現實世界中的人和事情,當處於網路的虛擬世界的時候,自己會變得比較的活躍;但是當處於現實世界的時候會變得不喜歡跟人交際,對人冷漠,不願意出門,跟家人和朋友交流越來越少;
2、睡眠質量很差
因為一直在玩電子產品導致大家的睡眠質量很差,而且是沒有任何的規律性,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精力很充沛,做什麼事情都充滿干勁,有時候又覺得自己很疲勞,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動力,一旦離開網路世界,放下手機的時候就會出現很煩很苦悶的感覺;
3、專注力差
當放下手機電腦的時候原本的專注力,原本的操作力執行力都會等價的下降,而且明顯的會減退自己的記憶力,總數記不住事情;
4、煩躁焦慮
若出現意外情況,不能上網之類的事情的時候,會明顯的產生煩躁,焦慮等情緒。

㈣ 判斷是否有網癮的簡單標准

「網癮」即「互聯網成癮綜合症」,英文簡稱為IAD。網癮是生理疾病,基本症狀是上網時間失控,欲罷不能,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是不能不上網。患者即使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仍無法自控。常表現為情緒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
網路成癮的判定標准常用的有三個:一是連續一個月以上每天上網玩游戲4~6個小時,嚴重影響了工作和學習;二是認為上網能得到快樂;三是不上網就會出現軀體症狀,如頭痛、出汗、煩躁不安等,但一坐到電腦面前,這些症狀就立刻消失。

癮,是指各種生理需要以外的、超乎尋常的嗜好。青少年過度迷戀上網實際上也是一種成癮行為,網癮行為綜合征的診斷標准有:

1.上網已成為生命活動中的必須部分,並由此產生心理、生理依賴性。如網癮者可以在網吧內上網達8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不知餓,不知渴,或睡在網吧,上網時精力集中、愉快,從網上得到解脫與歡樂,忘記人世憂傷與煩惱。

2.強令終止上網便會出現戒斷症狀。如網癮者感到空虛、無聊、煩躁、無助、不安、抑鬱,或出現摔物、吵架、打人、偷竊、拔眉毛、尋死覓活等沖動行為,一旦父母又准其上網,則上述戒斷症狀全部消失,同時產生欣快感。

正常上網者和網癮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能自我控制、自我約束,不影響正常學習和正常生活節律,也不會流連往返,不上網時也不出現戒斷症狀,情緒如舊。後者則對上網如痴如醉,不準上網便出現戒斷症狀。

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網癮形成機理如同煙癮、酒癮、毒癮一樣,同樣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鞏固、習慣化的過程。上網是操作過程,網上嘗到的"甜頭"是強化物,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稱為強化,多次強化後,便形成了"網癮"操作性條件反射。癮對人都有害,煙癮可致癌、心血管病、胃炎等。網癮則可妨礙學習進步,養成說謊惡習,疏遠家庭,損傷網癮者的身心健康,導致各種慢性疾病發生,並降低個體免疫力。網癮本身即是一種心理障礙和異常行為,需要診斷、治療。

有了網癮如何消除呢?既然網癮是操作條件反射形成、牢固化所致,而操作條件反射的關鍵是強化,即上網操作和甜頭強化物的結合。所以消除網癮的辦法便是逐步不強化,使上網操作逐漸減少並不和強化物結合,網癮便很易根除。具體辦法是認知行為療法。

1.認知。家長和網癮孩子像朋友一樣協商,不要說教,雙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確學習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務,身心健康是青少年發育、發展的關鍵。然後理出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如荒廢學業,損傷身心健康,上網要錢,而錢不夠便會養成說謊的習慣,上網佔用時間過多會疏遠親情與友誼,不利心理發展。與此同時,家長還要主動與老師配合。

2.系統脫敏。家長與網癮孩子雙方協商,定出總體計劃,在兩個月內逐步減少上網時間,最終達到偶爾上網或不上網。如原來每天沉迷網吧8小時以上,則第一周減為6小時,第二周4小時,第三周3小時,第四周2小時。網癮者能按計劃執行則給予獎勵(用代幣制),即每周發給適當的代幣,到月終換為現金。做不到時則罰,但不可打、罵,而是將孩子最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予以減少,如不給吃快餐,不給吃冰淇淋等。這樣,兩個月內會消除網癮。

3.代替療法。青少年需要充實的精神生活和娛樂,所以不讓其上網則必須找別的愛好替代。如游泳、打球,陪孩子登山、旅遊等。

4.厭惡療法。叫孩子左手腕帶上粗的橡皮筋,當孩子有上網念頭時立即用右手拉彈橡皮筋,橡皮筋回彈便會產生疼痛感,轉移並壓制上網的念頭。拉彈的同時,孩子還要提醒自己,網癮有危害。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用意志力壓制上網的念頭。

㈤ 屬於網路成癮的表現有哪些

網路成癮的表現有哪些?
1、突顯性:網路過度使用者的思維、情感和行為都被上網這一活動所控制,上網成為其主要活動,在無法上網時會體驗到強烈的渴望。
2、情緒改變:如果停止使用可能會產生激惹、焦躁和緊張等情緒體驗。
3、耐受性:網路過度使用者必須逐漸增加上網時間和投入程度,才能獲得以前曾有的滿足感。
4、戒斷反應:在不能上網的情況下,會產生煩躁不安等情緒體驗。
5、沖突:網路過度使用行為會導致網路過度使用者與周圍環境的沖突,如與家庭、朋友關系淡漠,工作、學習成績下降等;與網路過度使用者其他活動的沖突,如影響學習、工作、社會活動和其他愛好等;網路過度使用者內心對成癮行為的矛盾心態:意識到過度上網的危害又不願放棄上網帶來的各種精神滿足。

㈥ 網癮一般有哪些表現

網路成癮是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路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表現為對網路的再度使用產生強烈的渴望,停止或減少網路使用時會出現戒斷反應,同時可伴有精神及軀體症狀。具有以下幾點特徵,即:
1、過度使用:通常表現為患者的上網時間明顯超出自己預期的時間,並因上網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2、耐受性增加:具體表現為患者為了追求更長的上網時間、更好的上網體驗等感受而更換更好的電腦設備、安裝更好的軟體等;
3、戒斷反應:主要表現為當患者因為無法使用網路時出現的易怒、緊張、或者抑鬱等表現;
4、負性後果:常見的表現有懶散孤僻、易激惹、說謊、成績/業績下降、社會退縮和易疲勞等。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或者患者自身認識到了有網癮的特徵表現,不應該粗暴地判斷,而應該到正規的醫療機構,接受專業的心理衛生工作者或者成癮醫學人員的評估,預判是否成癮,以及是否存在其它相關疾病,再接受相應的干預治療。

㈦ 網癮的判斷標准有哪些

你好,通常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是在過去十二個月內表現出以下七種症狀中的三種以上:
1.耐受力增強,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滿足程度
2.如果有一段時間不上網就會明顯的焦躁不安
3.上網頻率總比事先計劃的要高,上網時間比計劃長
4.企圖縮短上網時間的努力總以失敗告終
5.花費大量時間在互聯網的有關活動上
6.上網使其社交、職業、學習、家庭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7.雖然意識到上網帶來的嚴重影響,仍繼續花大量時間上網
歡迎關注張麗芳說兒童心理,直播間會有適合你問題的答案,謝謝。

㈧ 網癮的表現是什麼樣的啊

1、每天起床後情緒低落,頭昏眼花,疲乏無力,食慾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網便精神抖擻,百「病」全消。

2、上網時表現得神思敏捷,口若懸河,並感到格外開心,一旦離開網路便語言遲鈍,情緒低落,悵然若失。

3、無法控制去上網的沖動。

㈨ 網路成癮症的主要症狀

網路成癮症的主要症狀

網路成癮症的主要症狀1

(一)主要症狀

網路成癮症日益增多,有很多地方開辦了電腦疾病門診。如果以下問題答「是」,你一定有網路成癮的傾向。

1、如果有一段時間不上網,你是否就會變得明顯地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網、時刻擔心自己錯過了什麼,甚至做夢也是關於英特網;

2、你是否原打算只上網15分鍾,但最終竟超過2小時以上;

3、你每月的電話費單是否越來越長?

4、是不是自從你買了計算機,你的父母朋友姐妹兄弟老闆情人就開始抱怨你的電話永遠占線?

5、是不是你每天通宵達旦蜷縮在黑 漆漆的小角落裡,兩隻眼睛牢牢地膠在一個閃著藍幽幽光芒的屏幕上?

6、是不是大家找你會先去校門口的那個網吧,而不是你的寢室?

7、是不是你從一大早坐在電腦前面,太陽下到山的那一邊的時候,才想起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8、你是否意識到上網帶來的嚴重問題,但仍然繼續化大量時間上網。

網路成癮症主要症狀有:上網後精神極度亢奮並樂此不疲,長時間使用網路以獲得心理滿足,上網後行為不能自製,或通過上網來逃避現實,並時常出現焦慮、憂郁、人際關系淡漠、情緒波動、煩躁不安等現象;對家人和朋友隱瞞自己是「網蟲」;上網時間每次都超過原來計劃,甚至整夜地游盪在虛幻的環境中,而到白天工作時則昏昏欲睡,對現實生活無興趣;不上網時手指會不停地運動,嚴重時全身打顫、痙攣、摔毀器物;甚至只是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飯和睡覺;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終走上自殺的道路。

(二)解決方法

對於上網之人來說,一定要注意保持正常而規律的生活,不要把上網作為逃避現實生活問題或者消極情緒的工具;

上網要有明確的目的,有選擇性地瀏覽自己所需要的內容;

上網過程中應保持平靜心態,不宜過分投入;

上網時間不宜過長。另外,由於上網時間過長,電腦熒屏的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不利,娛樂有度,不可過於痴迷。上網之前先限定時間。看一看你列在紙上的任務,用 一分鍾估計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假設你估計要用40分鍾,那麼把小鬧鍾定到20分鍾,到時候看看你進展到哪裡了;

要注意遠離一切色情、暴力性節目。身體虛弱的成人最好不要上網。兒童、青少年正處於成長發育時期,家長更應對他們注意監督,從嚴控制,以免成為網路癮的受害者

網路成癮症的主要症狀2

「不急」就是要戒除急躁心理

家長要克服病急亂投醫,把孩子往一些所謂的「戒網癮機構」裡面送,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想一下子解決問題,卻忘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樣一個簡單道理。根本不考慮網癮的「根」在哪裡,只是一味的圍追堵截,為了戒網癮而戒網癮。二是很多問題青少年的父母一被問及對子女的教育,則會立刻哭天嚎地:「我在這個孩子身上操了多少心啊!我什麼招都用了,這孩子就是不改啊!我的命怎麼這么苦啊!」認為孩子的錯,罄竹難書,自己不知受了多少罪,盡心竭力地傾情挽救,卻完全是枉費心機,反而越來越糟。三是你越急躁,孩子越煩躁,不僅不解決問題,反而使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形成惡性循環,吵鬧就不可避免,不利於孩子成長。四是家長往往因為孩子成績原因而著急、擔心甚至嚴加管教,所謂「恨鐵不成鋼」。鋼是恨出來的嗎?您著急,有用嗎?五是對孩子不要指望,但不指望絕不等於絕望,我們家長所謂的指望,其實是父母的一種夢想。

「不打」就是嚴禁使用家庭暴力

一是不要打孩子,認為打孩子的目的是為他們好,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這是錯誤的。二是受過去「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影響,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像不一樣時,就通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但對孩子絕對不能放任自流,他們的不良行經,我們不能聽之任之,要加以遏止,做錯事情要承認錯誤,必要時應該給予適度的懲罰。三是家庭冷暴力,對孩子不理不睬,一副絕望的態勢,臉難看,門難進,這樣管用嗎?。

「不罵」就是不說侮辱人格的話

對待問題孩子家長經常使用的是「不爭氣、氣死我了、沒救了、笨蛋、沒腦子」等侮辱性語言。因此要做到第一不給孩子亂貼標簽,貼的久了孩子也會這樣看待自己;第二不要只圖自己高興,不顧孩子感受,傷害他的自尊心;第三家長不要嘮叨、羅嗦,只圖自己宣洩,不管孩子心情,孩子對此強烈不滿;第四罵孩子常見的後果是孩子仇視父母。

「不怕」就是不要憂心忡忡

一是必須讓孩子自己學會怕,俗話說吃一塹才能長一智,孩子18歲以後就是一個獨立的社會人,你已經不是他的監護人。並且你也不可能改變他的意圖和性格。二是家長最喜歡順從自己的心願而違背孩子的意願,以此來維護家長高高在上的威嚴。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不是別人鋪到哪裡就能走到哪裡。沒有別人鋪路的時候,終歸還是要自己闖的。三是把自己擔心的.事列成單子寫下來,過一周後你會發現99%的擔心的事情未發生。四是大人不會自愛,孩子如何會自愛。因此不和孩子做交易,講條件,讓他自己去感受。孩子是家庭的重心,但不是全部。

「不管」就是不要面面俱到管的太嚴

一是不管不等於聽之任之,通過觀察尋找解決孩子問題的最佳切入點和機會。分清大事小事、小事不要管的太嚴,大事決不讓步,你退一步,他就進一步,還有其他事情等著你,不放縱,多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他們自己管自己。讓孩子學會獨立,該放手時就放手。二是家長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健康,對孩子的過分和無理要求一概不管,如裝寬頻、買手機等。三是家長管的太多,特別是學習!孩子不是管出來的。所有的孩子都在抱怨家長對他們的學習亂定計劃、亂給目標、亂做主張,以為那是對孩子好,是愛。您在那費心思管,有用嗎?不但沒用,還會有反作用!現在的家長,明明知道沒用,還偏要去做這些沒用的事情,這不是浪費時間的問題,這簡直就是消磨自己的生命!解決學習問題,家長需要理性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恰恰就是「不管」這兩個字!15歲開始,自我教育應該成為教育的主導方式,被動的種種教育方式,只會對自我教育產生干擾。要知道自己督促自己學習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法。四是孩子不是管大的,管好的,要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自己對自己負責。要培養孩子思辨能力,自控能力,自我平衡能力,在放手同時加以引導。五是家長要管住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眼神,最重要的是管好錢包。

㈩ 網癮有什麼具體表現

1、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在家庭結構與家庭氛圍上有顯著差異(單親並與母親生活的較多;與家長缺乏交流的較多)。

2、對手機上網的使用率高。

3、平常不主動與人交往。

4、有自己的朋友圈子,但很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占的比例大。

5、對不良行為的容忍度低(如:打人)。

6、網路成癮不可避免地會造成青少年視力下降、生物鍾紊亂、神經衰弱等生理特徵,停止上網時會出現失眠、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惡心厭食、體重下降的情況。

7、有時網路成癮的人還會出現品行障礙,誘發他們不與人交往、暴躁,產生攻擊性等反常行為,一些人甚至會滑向犯罪的深淵。

閱讀全文

與網路成癮的標准有哪些症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連接好就是不可上網為什麼 瀏覽:46
咋直接看網路密碼 瀏覽:594
網路信號放大器怎麼使 瀏覽:679
智能無線網路寬頻路由器 瀏覽:470
網路版記帳軟體 瀏覽:962
網路主播用哪個象棋 瀏覽:941
最好的手機網路測速 瀏覽:248
四川廣電網路有多少m 瀏覽:282
逢良網路是什麼 瀏覽:160
網路電視不通過wifi可以用嗎 瀏覽:992
軟體本地驗證和網路驗證哪個好 瀏覽:918
極佳是什麼等級網路信號 瀏覽:452
如何投訴網路不良現象 瀏覽:948
網路安全視頻正能量 瀏覽:66
手機網路不好怎麼設置寬頻密碼 瀏覽:331
蘋果手機連接網路為什麼沒辦法用 瀏覽:228
網路安全動圖講解 瀏覽:589
小米手機如何添加自己的網路 瀏覽:655
上海網路研發軟體 瀏覽:585
蘋果6網路信號跟wf天線有關么 瀏覽:98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