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流言傷害人事件有哪些

網路流言傷害人事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2-07 16:32:08

㈠ 你見過什麼被網路暴力傷害得很嚴重的例子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網路暴力的例子。
今年9月,一部網路小說的粉絲因為一個網友發表了對該小說不滿的言論,對其進行人肉搜索,竟導致該網友進行自殺行為,雖然隨後被救下,但仍然令人心驚。

這不禁讓我們思索,什麼才算得上網路暴力,網路暴力又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12月3日20時24分,在連續發出「第一次面對河水不那麼懼怕」「坐穩了」兩條微博後,網名為「I-fore v e r L m」的琪琪跳入河中,結束了自己年僅18歲的生命。家人認為琪琪之死與一起「人肉搜索」有關。

據警方通報,琪琪曾經在某服裝格仔店購物。沒過多久,琪琪購物時的監控視頻截圖就被該服裝店的店主蔡某某發布到了網路上,並配文稱截圖中的女孩是小偷,請求網友曝光其個人隱私。這則「人肉偷衣服女生」的信息引起了熱烈反響,許多網友紛紛參加了這次「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個人信息遭到了曝光。同時,網路上也傳出了對琪琪批評辱罵的聲音。網友們未曾想到,他們不用負擔責任的網路暴力導致了這花季少女就此逝去。

喬任梁自殺身亡消息震撼了所有人。自殺之前,他在微博中經歷過兩次網路暴力。第一次是天津爆炸,喬任梁發了條微博說「飛蛾撲火」,他其實想表達的是火勢太大,再繼續進行救援會犧牲更多人,也要珍視消防官兵的生命。這樣的一句話就引來來許多不明真相者的謾罵,可事實上喬任梁為消防隊捐100萬。

第二次是喬任梁跟徐璐合作《我們相愛吧》時,2人關系親密,有出假戲真做的傳聞傳出。喬任梁發微博正名沒有合作以為的關系,卻遭到又一波謾罵。
喬任梁身亡消息一傳出,震撼了所有人。真相隨著斯人逝去,但這大概與網路暴力脫不了干係。
還有澳大利亞的小艾米,一個六歲就開始接拍廣告的童星,長得非常可愛,眼睛裡像是有星星。

但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孩,突然在網上收到很多陌生人的謾罵:只有你滾蛋,這樣所有人才開心。我希望她可以自殺吧,講真,還真的沒人在意她是死還是活。你可以快點去死,割腕失血過多就可以死,這是你應該要做的事情。……

艾米曾經哭著問家人為什麼會這樣,但沒有知道。網路暴力就是這樣毫無依據。
她告訴父母:我想逃離這個世界的惡意。
不久以後14歲的艾米自殺身亡。
不論是普通人還是明星,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網路暴力都這樣恐嚇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陳凱歌導演的《搜索》中為我們展現了一次網路暴力事件。影片中,主角葉藍秋因為在公交車上沒有給大爺讓座,被記者拍下視頻公布於眾,而受到了媒體與公眾無止境的攻擊。而這時她已經被查出了癌症晚期,得到老闆的資助後,她在治療與放棄之中徘徊,而接下來的一周中,媒體對她的攻擊變本加厲,以至於她最後放棄了治療,在醫院墜樓身亡。
《搜索》在把集體網路暴力導致死亡的事件戲劇化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幫助我們去思考我們的行為。

結語:我們要如何去理解網路暴力,如何防止網路暴力給當事人帶來實質性傷害,又應該如何去界定網路暴力?這里小編無法給出一個答案,只是希望大家在網路發言中進行一些思考,切勿人雲亦雲,輪入烏合之眾,在無意之中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希望文章能夠喚起大家對網路行為的責任感,讓網路暴力遠離我們

㈡ 網路謠言的危害有哪些

網路謠言有可能會導致一些無法預知、無法挽回的後果。傳播網路謠言會危害國家的安定,攪亂社會秩序,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例如造謠有強烈地震、宣揚世界末日論,或有恐怖訊息等等解決互聯網謠言問題,首要強調的是責任意識。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國互聯網上發生越來越多的謊言、謠言傳播事件,污染了網路環境,擾亂了社會秩序,也嚴重損害了我國互聯網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廣大網民和互聯網業界的公憤。

防範網路謠言:

1、謠言無處不在且不說以前都不乏謠言四起的故事,更何況如今是自媒體時代,人人皆可為自己代言,但是同樣網路上的人素質稂莠不齊,很難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所以防範謠言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謠言無處不在,並做好心理建設。

2、信息來源對於信息出處一定要留意,更多的選擇官方渠道的信息,關注政府網站及主流媒體消息,不要盲從盲信。

3、是否符合常理脫離事實依據,不符合常理的謠言不攻自破,我們平時要加強科學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謠言鑒別能力。

4、尋求幫助對於真正困擾你的謠言,可以向專業的部門尋求幫助,比如健康保健類的謠言就可以咨詢醫院的醫生。

5、利用搜索引擎如果遇到圖片類的內容,可以利用現在的搜索引擎進行圖片查找,是否是謠傳的假圖。

6、不要隨意傳播當你自己都無法判斷事物的真假時,不要急著評論和傳播,不要讓自己成為不法行為中的一個環節。

㈢ 網路謠言的危害

網上謠言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網路謠言顛覆了新聞真實性的原則,使事情真假難辨,甚至黑白顛倒,進而給網民造成巨大的思想混亂。本來,雷鋒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位愛憎分明、助人為樂、艱苦樸素的道德楷模,但「立二拆四」及「秦火火」卻在網上散布「雷鋒1959年為自己添置的皮夾克、毛料褲、黑皮鞋等全套高檔行頭,皮夾克、毛料褲、皮鞋加起來當時在90元左右,而當時雷鋒一個月才6元錢」等謠言,故意損害雷鋒的形象,使未經歷過雷鋒年代的年輕人不置可否。

網路謠言也對網路低俗文化流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互聯網上的亂象之一就是低俗惡毒文化流行,著名的如干露露事件、鳳姐事件等,爾瑪公司及其骨幹員工就是干露露事件、鳳姐事件的網路推手。網路謠言嚴重侵害公民切身利益。爾瑪公司常常把著名軍事專家、資深媒體記者、社會名人和一些普通群眾作為攻擊的對象,無中生有編造故事,惡意造謠中傷,使他們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網路謠言污染網路環境,擾亂網路公共秩序,敗壞社會風氣,給社會穩定造成直接危害。諸如,「蛆橘事件」讓全國柑橘嚴重滯銷,地震謠言令山西數百萬人街頭「避難」,響水縣「爆炸謠言」引發大逃亡,日本地震後散布謠言引發全國「搶鹽風波」……而個別別有用心者更是通過製造傳播謠言醜化黨和政府形象,歪曲事實,慫恿不明真相的群眾,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據最新統計數據,我國網民數量目前已達5.1億,103家微博客客網站的用戶賬號總數已達12億個,比較活躍的用戶賬號超過1.4億個。擁有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網路空間儼然已經成為現實社會之外的另一個「小社會」。因此,管好這個「小社會」勢在必行。

㈣ 10月份網路十大新聞謠言都有哪些

1、北京海淀區動物園丟失一頭大象
@平安北京 辟謠稱,動物園把大象數了一遍,都在,而且北京市共有三個動物園,均不在海淀區,分別位於西城區、延慶區、大興區。
2、重慶公交墜江事件涉事轎車女司機逆行
10月28日上午,重慶發生公交墜江事件,當天下午,重慶市公安局萬州區分局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警情通報稱:「經初步事故現場調查,系公交客車在行駛中突然越過中心實線,撞擊對向正常行駛的小轎車後沖上路沿,撞斷護欄,墜入江中。」
3、瀘州婚姻登記需繳納5000元「二胎保證金」
瀘州市民政局回應:不收取任何費用。其實早在2013年,網上就出現過類似的謠言,只是保證金數額不同,當時為數百元。
4、主持人曹可凡上吊自殺身亡
10月5日早上8點06分,曹可凡個人官方微博@可凡傾聽 曬出三張圖,並配文「早安」,駁斥謠言,所有又公開聲明,曹可凡從未做過任何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代言人,同時仍是上海電視台的主持人。
5、中山一對情侶拿麻將牌買車被毆打
經中山警方和相關媒體核實,視頻拍攝地並非中山,而是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車展現場,一對母子因買車問題與銷售人員發生糾紛,雙方已調解。
6、紅軍戰士用茅台酒洗腳
這個謠言已經傳了幾十年。歷史上,紅軍長征進入貴州以後,尤其是遵義會議後,紅軍在四川、貴州、雲南三省不停地實施戰略轉移,長途跋涉加激戰連連,不少紅軍戰士渾身是傷,腳上全是水泡,又缺醫少葯。
茅台酒不僅芳香醉人,還有舒筋活血、強身健體的功效。紅軍戰士到了茅台鎮後,就用打土豪沒收來的茅台酒療傷、擦腳。
此外,由於當地氣候特點且盛產白酒,把烈酒倒來「洗腳」是川南、黔北一帶的常事。
7、遼寧丹東一新郎同時迎娶兩位新娘
婚禮酒店經理稱,高荷雨是新娘的曾用名,新郎怕老同學不知道她後改的名字,就給新娘寫了兩個名字,列印時漏了括弧而產生誤會。另外網傳視頻的婚禮也並非在此酒店舉辦,視頻里確實是有兩對新人結婚。網傳視頻是被人拼湊在一起的。
8、的哥做好事政府獎勵「甘A88888」車牌
經查,甘A88888號車牌2010年1月17日啟用,2017年7月13日,蘭州雙龍汽車出租有限責任公司對其名下所有的甘A88888號牌機動車進行報廢更新,並辦理了注銷登記業務。2017年8月22日,蘭州雙龍對新購置車輛辦理了注冊登記業務,按照公安部相關部令規定,啟用原有的甘A88888號牌。
此外,「甘A80000-甘A89999」純數字型大小段為蘭州市計程車的專用號段,計程車的號牌號碼按照計程車公司辦理注冊登記的先後順序依次排序進行確定。
9、山西長治民眾參與救火每天可獲300元獎勵
當地山林確有一處火情,地點位於張店鎮一山崗土嶺,但網傳緊急通知系謠傳。
10、特朗普拒派大使要退出聯合國
謠言來自一擁有91萬粉絲,認證為「全媒體影視文化產業研究員、知名綜藝博主」的網友,不過在10月10日晚,特朗普宣布的不是退出聯合國,而是接受黑莉辭去聯合國大使職務。
特朗普的推文原文是:Big announcement with my friend Ambassador Nikki Haley in the Oval Office at 10:30am。

㈤ 有哪些關於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

1、柑橘蛆蟲事件。

2、」地震」傳言令山西數百萬受驚民眾。

3、「爆炸謠言」導致江蘇鹽城群眾大逃亡和部分民眾遇難。

㈥ 網路謠言的危害有哪些

網路言的功能總是消極的。它可以傷害個人,傷害群體,傷害社會,傷害國家,在許多情況下,流言蜚語往往成為不誠實的人的政治斗爭的手段和工具;

它可以使原來比較穩定的人際關系變得互相猜疑、傾軋、緊張;使原來比較穩定的社會秩序變得十分混亂,變得人心惶惶;

它可以麻痹人們的思想警惕,減弱人們的防備心理,使人不知不覺成為謠言的俘虜,它可以破壞人們的團結,削弱彼此之間的信任,製造內耗,瓦解對方的戰鬥力。由於它具有混淆輿論的功能,往往造成極壞的影響。

網路謠言產生原因:

1、社會生活的不確定性,為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了溫床;

2、科學知識的欠缺,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

3、社會信息管理的滯後,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機會;

4、地方政府部門公信力,少數黨員幹部紀律的下降,使公眾的不信任感增強;

5、國外,國內一些媒體及群眾觀念淡漠,助長了政治謠言的傳播;

6、網路推手、網路水軍製造謠言,強化了謠言的擴散,挾持了網民的意見;

7、商業利益的驅動,是謠言滋生的經濟動因。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網路謠言;網路-謠言

㈦ 網路謠言的危害有哪些

4月17日,國家食葯監總局舉行通氣會,邀請農業部、國家衛計委、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網信辦、清華大學、中國社科院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和騰訊、新浪等互聯網平台從業人員,就如何「多方聯動,有效治理食品謠言」展開座談。食葯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表示,要加大對食品安全謠言製造者的處罰、追責力度,提高公眾科學素養,使謠言無處遁形。

有意編造,別有用心。造謠者罔顧事實,憑空捏造所謂真相,甚至自導自演,炮製圖片視頻等「證據」,以謀取不正當利益。如今年2月,幾段展現「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視頻中有人稱幾個福建晉江企業產的紫菜是「塑料做的」,並表示紫菜嚼不爛,勸誡網友「別吃了」,引發一輪「塑料紫菜」風波。


㈧ 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

微信上的一些自媒體,已成為謠言和不實信息的「放大器」。這些謠言對實際生活和社會產生的危害遠遠超過所謂風險對人們健康的損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
六翅肯德基怪雞、康師傅地溝油、娃哈哈肉毒桿菌……近期,這些食品謠言源源不斷地成為近百家微信公眾號熱門推送內容,並在朋友圈中刷屏。
「僅2015年第一季度,部分產品就遭受20億元損失。」娃哈哈公開表示,微信等網路平台上滋生的謠言,不僅給品牌造成了巨大傷害,市場銷量也出現了嚴重下滑。
面對流言的屢次侵襲,4月起,娃哈哈、康師傅、肯德基等巨頭,紛紛將涉嫌傳謠微信號背後的運營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經濟損失。
此次各大食品企業共起訴超過十家微信公眾號運營公司,總體索賠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也是近年來網路食品謠言索賠第一案。
進一步調查發現,利用微信公眾號傳謠已呈現公司化運作趨勢,背後則清晰呈現出一條各家微信運營公司借謠生利的商業模式,其中也不乏一些大型食品企業炮製謠言惡意競爭。 2014年10月,微信公號「蜜琪兒」發布了《農夫山泉停產,這水我再也不敢喝了!我要買水機!》的文章,圖文並茂地宣稱農夫山泉天然飲用水污染嚴重,已停產。一經推出,短時間內就得到十餘萬的轉發量。
新京報記者查閱「蜜琪兒」過往的微信內容發現,與農夫山泉這篇文章相比,其普通微信內容的轉發量通常在數千次左右,十餘萬的轉發量使蜜琪兒公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農夫山泉按捺不住了,將「蜜琪兒」背後的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江蘇無錫市工商信息顯示,這家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注冊於2006年,企業法人張霞,注冊資本3萬元,經營項目包括首飾、工藝品、日用品、化妝品、經濟貿易咨詢等。
據伊泰蓮娜在中國製造交易網注冊的信息,這家公司早期經營女性飾品,並在淘寶商城擁有一家皇冠級信譽商鋪。
「蜜琪兒」最近一次官方認證日期顯示為2015年3月24日,從推送的微信內容來看,伊泰蓮娜的業務已整體轉向直銷品牌「無限極」的運作。由於旗下擁有化妝品、保健品、凈水器等產品,美容養生類內容成了「蜜琪兒」的推送重點。
《母乳毒死寶寶,無知害死人》、《癌症8個早期危險信號》《遠離奶茶,真愛生命!以後別喝了》,從這些微信標題和內容看,「蜜琪兒」的推送手法主要依靠健康警示、提醒等吸引讀者閱讀並轉發。
新京報記者以公關公司身份聯繫上無錫伊泰蓮娜商貿有限公司,其公眾號負責人林某告訴記者,開設「蜜琪兒」公號主要是宣傳「無限極」產品。
當詢問是否可花錢推送特定內容時,他提供了每條每次800元的價位,如製作成頭條的話價格會更高,但不保證閱讀數量和轉發數量。 梳理涉嫌傳謠的多家微信號,新京報記者發現,微信推廣已呈公司化、鏈條化趨勢。許多微信公號已成其背後公司的主要業務,絕大多數涉事公號背後均有母公司的身影,且同一家公司旗下擁有幾十甚至上百個公眾號來推動謠言傳播。
肯德基起訴的10家微信公眾號,分屬3家公司,為深圳市贏陳安之成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太原零點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微路況科技有限公司。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僅深圳「贏陳安之成功」旗下就有6個公眾號轉載了肯德基怪雞謠言。
山西微路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也有近10個公眾號,諸如「微路況」、「冷幽默笑話」、「微路況交通眼」、「人生感悟勵志語錄」等。新京報記者嘗試撥打該公司公開的手機,就連手機號碼的提示信息也是「太原最大的微營銷聯盟」。
隨著眾多微信公號被密集起訴,更多微信聯盟、微信營銷圈浮出水面。一位不願具名的廣東營銷公司負責人說,與當初微博上的「福建幫」一樣,目前此類微信運營公司集中在廣東、福建等華南地區,並將觸角延伸到全國范圍,初具規模。
「經營模式就是傳幫帶,當一家營銷公司在省內發展出近十個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後,還會發展近十個公眾號定位全國其他城市,在當地發展代理商、運營商加盟。」該人士說。
娃哈哈遇到的「爽歪歪、AD鈣奶含肉毒桿菌」謠言攻擊中,正是微信營銷公司層層推手的加工誕生。
杭州法院公開庭審資料顯示,這條謠言的始作俑者為吉林女子於秋紅,今年1月在騰訊微博發布了「娃哈哈AD鈣奶、爽歪歪都含有肉毒桿菌」的文章。4月10日,武漢鑫眾昌商貿有限公司通過「嘟嘟童年」公號發布《幼兒園老師剛發的啊!做媽媽的都轉過去,看好自己的寶寶》,稱娃哈哈「含有肉毒桿菌」。同天,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微獅嶺」公眾號發布《獅嶺得白血病的小孩越來越多,原因竟如此驚人》一文,聲稱「喝娃哈哈飲料會導致白血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微獅嶺、花都抵野等微信公眾號,粉絲數超10萬。負責人林某聲稱,其是華南最大微信營銷聯盟WeMedia廣東分公司,該聯盟下面擁有近500家微信公眾號,覆蓋面達5000萬粉絲。 6月3日,新京報記者聯系被起訴的營口飛翼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無錫無極道健康咨詢有限公司、廣州魔斯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對方給出一致的答復:微信刊出的涉謠文章皆是隨手轉發的網路新聞。
「那條康師傅使用地溝油的新聞,只是從網站轉載過來的,並不是付費廣告。發出後就被投訴,我們已刪掉了相關鏈接。」最早於4月27日刊發康師傅地溝油文章的「熱門搜索」一位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如是說。
另一家傳播「肯德基雞翅中有活蛆」而被起訴的太原零點科技公司,也稱自己是無意轉發。一位梁姓負責人說,微信公眾號刊出的文章是轉載廣東一家電視台播出的內容,「我們也是剛從網上看到被肯德基起訴的消息,只能應訴了。」
事實上,涉事公眾號堅稱的「隨手轉發」,已成為業內慣用的牟利手段。藉助誇張的標題和內容獲取大量粉絲、傳播量後,通過企業投放廣告費生財,是微信營銷的標准做法。
一位負責深圳多個微信號運營推手告訴新京報記者,改編拼湊網上內容,是慣用的營銷手法。「標題內容越聳人聽聞越好,模糊掉事發地,或直接改成當地。或是拿其他微信推手製造的話題,移花接木後二次傳播,這種區域化的帖子閱讀量非常高。」
煞費苦心的炮製謠言,最終目的仍是攢粉後攫取廣告費。微信營銷圈內,公眾號一般獲得幾萬以上的粉絲,就具有一定廣告價值,企業主也自然找上門來。
因涉嫌傳播康師傅謠言被起訴的「營口自媒體」負責人董某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藉助企業投放廣告仍是主要盈利模式,並已有手錶、面膜等企業主動找上門,廣告投放價格一般是150~300元/1萬粉絲左右。「營口自媒體」粉絲數達到8萬多,其公眾號頭條植入廣告報價是2000左右,「部分達到10萬粉絲的公眾號,廣告價格是3000元左右/條。」 新京報記者采訪中,對於一些集中爆發的網路謠言,多家食品企業首先都將懷疑的矛頭指向了競爭對手。但這些需要警方的進一步調查。
「地溝油謠言去年就出現在網路上,但今年五一節假日期間卻再次集中爆發。」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李宜霖告訴記者,短短幾天時間,轉載量超過600餘次,閱讀量逾百萬,爆發的時間節點和動機都值得懷疑,「這樣有組織、短時間內爆發的數量巨大的謠言攻擊,應有幕後黑手推動。」
娃哈哈則稱,近期攻擊飲料企業產品的謠言,「是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散布,目前已整理搜集出了部分網路水軍的資料,作為進一步維權的證據使用。」
康師傅還在聲明中指出,目前食品行業中的市場競爭已刺刀見紅,導致某種程度上催生了利用網路謠言攻擊對手的惡性競爭局面。
這種做法並非沒有先例。去年,康師傅就因謠言攻擊,和競爭對手統一集團鬧上了法庭。
根據2014年康師傅起訴統一的立案文書,去年8月,湖北孝感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員工周某在天涯論壇、槐蔭論壇連續發布《日資產品不可信,逆天的康師傅》、《康師傅你讓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的帖子,聲稱康師傅提前標注方便麵生產日期,呼籲抵制日貨康師傅。
在康師傅向法庭提交的材料中,周維尼因捏造事實散布謠言,被公安機關進行了警告處罰。同時,康師傅還起訴統一集團和周維尼,稱其指示員工在網上散布詆毀康師傅的謠言,導致康師傅當季銷量受嚴重影響,要求賠償相應經濟損失。
而新京報記者在當事雙方提交給法院的舉證資料中看到,周某稱利用微信朋友圈轉帖是公司安排。統一公司在孝感地區有110多名員工,規定業務員要通過微信溝通,成立了專門的微信群下達工作指令。關於康師傅的帖子,統一公司員工在群里交流了半天時間後,上至主任下至經理都紛紛轉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今年5月26日,孝感市南區法院判決,統一公司員工周某向康師傅公開賠禮道歉連續30天,並賠償康師傅1.3萬元。
而對於散播康師傅謠言的動機,統一公司員工在應訴時辯稱是出於市場競爭目的,「我們是賣統一方便麵的,看見康師傅方便麵的負面信息就很關注,畢竟是競爭對手,康師傅的生意差了,我生意就會好點兒。反正只要是有損康師傅的事件,對我們經營統一方便麵就有好處。」
8日,統一集團大陸新聞發言人楊壽正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對這件事「不知道」。
超6100萬元索賠能否止住謠言?
從郵件、論壇、微博,再到微信,肯德基「6個翅8條腿」、康師傅「越南地溝油」、娃哈哈「肉毒桿菌」其實流傳已久,近期卻被微信公號通過加工製作再次快速傳播。
肯德基官方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肯德基共發現微信公眾號有4000多條內容,其中超過130個賬號的帖子閱讀數超過10萬。按此數量計算,這則肯德基「負面信息」被至少轉發了1300萬次。
今年五一期間出現的康師傅地溝油謠言,截至5月6日,這則信息在微信號刊出699次,閱讀量累計達152萬次,而閱讀量超過5000條以上的達到70餘條。
被反復炮製的還有「娃哈哈肉毒桿菌」。4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團聲明稱這些謠言使娃哈哈部分產品今年第一季度損失高達20億元。
面對傳播迅猛的謠言,各大食品企業紛紛選擇起訴,提出了巨額索賠。根據新京報記者獲得的法院立案文書,目前康師傅已起訴了營口飛翼網路有限公司、無錫無極道健康咨詢有限公司、德惠市雅諾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並獲得正式立案。同時,還向上海公安提交了17家公眾賬號傳謠證據,並在黑龍江、遼寧、江蘇等地連環起訴3家傳謠的微信公眾號,賠償超5000萬元。
「共統計出800餘家涉嫌傳謠的微信公眾賬號,重點選擇數十家逐一起訴,每家索賠金額達到150萬」,康師傅法務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已在東北、華南等地區發起連環訴訟,通過刑事、民事起訴了近40餘家傳謠微信號公司。
肯德基也於近日對涉嫌傳播謠言的10個公眾號提起訴訟,向每個被告提起最高達150萬元的賠償。 新京報記者初步統計,目前農夫山泉、娃哈哈、康師傅均向微信公眾號背後的運營公司提出索賠,其中康師傅索賠金額為5000萬元,娃哈哈索賠金額100萬元、肯德基索賠金額450萬元、農夫山泉索賠金額20萬元、王老吉索賠600萬元,整體金額超過6100萬元,這或將成為網路謠言索賠第一案。
大多數食品企業稱這並不足以彌補損失。肯德基總裁屈翠容認為,「索賠金額遠遠不能彌補由此遭受的損失。但做錯事就必須付出代價。」康師傅也表示,謠言嚴重損害了康師傅的商業信譽、品牌聲譽,「造成的傷害是無法估算的」。

閱讀全文

與網路流言傷害人事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連接滿格但不能用 瀏覽:147
怎麼把家庭網路改成公用網路 瀏覽:945
為什麼後台總是斷開網路 瀏覽:989
中國第三網路在哪裡 瀏覽:836
網路穩定器哪個比較好 瀏覽:564
小米手機沒網路時怎麼關提示 瀏覽:264
學網路技術在哪個城市比較好 瀏覽:498
聯想平板wifi已連接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16
網路連接需要多少寬頻 瀏覽:320
藍牙耳機怎麼打開網路 瀏覽:301
手機哪種網路最穩定 瀏覽:441
合肥無線網路分析 瀏覽:707
電信網路信號說退回1m 瀏覽:568
網路要素主要為什麼 瀏覽:611
網路強國作為黨員應該如何做 瀏覽:20
領購時間和網路分發以哪個為准 瀏覽:276
無線網路顯示連接但上不了 瀏覽:991
怎麼修改網路wifi網速 瀏覽:743
網路的絡是怎麼寫 瀏覽:480
什麼是網路酒店 瀏覽:23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