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恐暴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網路恐暴的應對措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07 05:13:21

❶ 人大代表建議加大網路暴力處罰力度,具體需要實施哪些措施

近年來由於網路暴力產生的打架斗毆和死亡事件頻發,一開始是明星遭受網路暴力,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自己在網路中發布了讓網友難以接受的話題或者是做出了一些有違道德的事情,這樣子就會遭到許多網路暴力事件,雖然說明星本身的行為確實有所不妥,但是有些時候遭到網路暴力遠比收到的懲罰大很多,有許多明星受不了網路暴力從而產生抑鬱,還有許多網紅在網友們的評論之下,選擇服毒自殺離開這個世界,所以充分可以肯定的是網路暴力的確是一種無形的殺手,可以摧毀人的意志包括生命。

❷ 網路暴力的危害與應對方法

網路暴力防治對策

(一)推行網路實名制

網路實名制並非一個新興概念,事實上,早已有國家提出並推行這一制度。當前國內的某些網站也開始嘗試自主實行實名制,然而卻頗受質疑。爭論的焦點歸納而言就是,個人信息的安保、民意反饋的限制、全面監管難度以及基層網吧對於上網身份核對把控的嚴格度。

第一是對於「網路實名制」的准確理解問題。有的人誤以為網路實名制就是必須在網路虛擬世界中應用真實姓名,而實際並非如此。這一想法應當歸屬於「前台實名」的種類,但應用更為廣泛的一種模式是「後台實名」,即網民可以自定義自身的網路虛擬世界用戶名,但是網路技術後台可以查閱到該用戶的真實姓名和身份信息,這與寫作中的筆名有所類似,但與其不同的是還附帶了技術和法律限制。這是為了保證個人信息的安全性,確保只有在合理合法手段的背景下,個人信息才能被查閱。

第二是民意反饋受限的問題。首先應該正視的一點是,真實的民意所向並不畏懼公開表達,實名制恰恰能夠預防藉由民意達到不法目的的情況出現。目前國內已有關於政府職能履行和官員貪腐的民意監管反饋渠道,但進一步完善來說,還可以建立非實名的網路舉報論壇,以保障輿論監督的質量和舉報主體的安全,這一構想無論是技術支持還是相關法規而言,都是可以實現的。第三,網路實名制的監管問題,就當前的技術水平而言,實現監管的難度並不大,譬如通過技術手段將上網門檻調整為實名制申請,否則無法進行瀏覽之外的網路活動。

(二)實施有效監督機制

對於網路暴力問題,有的學者錯估了其嚴重性,導致出現了一種當前立法已經足以應對網路暴力問題的論調。事實上,網路暴力的法律約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解決方式也並不只局限在如何進行暴力發生後的救濟。而是應當建成一套完善的預防網路暴力、控制其暴力行為和暴力行為後救濟的法律體系。由此縱觀當前的國內立法,不難發現,絕大部分的落腳點都在於暴力行為後救濟上,對於預防和控制的法規設置尚屬空白。解決問題的最優模式應當是進行足夠的預防和事態控制,而非在發生後進行補救。

(三)加強網路道德教育

不得不承認,網路暴力的預防離不開公民道德培養。網路暴力的產生來源一般是心理問題,常常是日常生活中的消極情緒累積而導致的。因此,必須要開展道德,特別是網路道德的針對性教育,全面提升我國公民素質水平。

第一,必須要打造符合科學的網路道德教育體系,網路道德教育不是機械化的生搬硬套道德理念,而是應當結合網路實際現狀和社會環境,進行針對性的道德評判,以建立較為科學合理的網路道德教育體系。

第二,綜合社會各界力量,推行全面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能脫離社會實際存在,因此,社會必須要形成較為良好的道德風尚,進一步形成良好的網路法制環境和道德氛圍,助力網路道德教育。

第三,打造網路教育社區。網路虛擬世界是一把雙刃劍,網路暴力的本質就是一種個人依附於群體進行情緒宣洩的後果,消極情緒的集合會帶來難以想像的破壞效果,因此,個體乃至群體的理性意識提升是對於網路暴力進行預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這對於網民自身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❸ 如何應對網路安全挑戰

網路安全挑戰主要有以下幾種:

應對網路安全挑戰,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1. 加強網路安全意識。應該提高公眾的網路安全意識,讓大家了解網路安全的重要性,並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避免受到網路安全威脅的影響。

  2. 完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應該完善現有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加強對網路安全的監管,規范網路行為,使網路環境更加安全健康。

  3. 提高網路安全技術水平。應該加強對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高網路安全防護能力,構建安全的網路環境。

  4. 建立網路安全應急機制。應該建立網路安全應急機制,在網路安全事件發生時能夠及時應對和處理,防止網路安全威脅擴大。

  5. 加強網路安全管理。應該加強網路安全的日常管理,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處理安全事件,有效預防網路安全威脅的發生。

  6. 建立網路安全防護機制。應該建立完善的網路安全防護機制,包括安全審計、安全報警等,以有效預防網路安全威脅的發生。

  7. 推廣網路安全技術。應該推廣網路安全相關的技術,比如加密技術、身份驗證技術等,以提高網路安全的水平。

❹ 西北工業大學遭境外網路攻擊,當地警方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採取了以下應對措施,第一是發表公開聲明,譴責這種網路犯罪行為,提醒學校師生注意網路安全防護;第二是對提取到的木馬和釣魚郵件樣本進一步開展技術分析,確保校園網路安全和廣大師生的個人信息安全得到有效維護;第三是提取了木馬程序和釣魚郵件樣本並依法固定了相關證據,並保留進一步追訴的權利。

❺ 整治網路暴力,有哪些新舉措

Online accounts involved in violence or bullying will be suspended or permanently banned , an official from China's top internet regulator said.

中國最高級別網路管理機構官員表示,參與暴力或霸凌的網路賬號將被關停或 被永久封禁

Zhang Yongjun, an official with the Cyberspace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 told a news conference hel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n Thursday that those suspected of violating laws or committing crimes through their use of social media and other online accounts will face legal liabilities .

周四(3月17日),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官員張擁軍在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過使用社交媒體和其他網路賬號違法犯罪的網民將面臨法律 責任

He said that online violence is a serious problem that has attracted public attention, breaches the moral bottom line and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violations and crimes.

"Some people bully others by insults, slander , threats and intimidation , while some detail oth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or disclose their private information," he said.

他說:「有的人通過侮辱、 誹謗 、威脅以及 恐嚇  形式輸出語言暴力,有的人泄露他人個人隱私、個人信息。」

"Online violence not only harms others' dignity, reputation and privacy, but also seriously pollutes the social climate , so it must be firmly combated ."

「網路暴力不僅侵害他人的尊嚴、名譽和隱私,也嚴重污染了 社會風氣 ,所以我們的態度是要堅決 打擊 。」

Zhang said the administration has cleaned up about 879,000 pieces of online harmful information so far this year and punished more than 41,000 illegal accounts.

張擁軍表示, 今年以來  國家網信辦累計清理相關有害信息87.9萬條,處置違法違規賬號4.1萬余個。

"But given that the problem can easily return, we have to solve it by setting up a long-term work mechanism ," he added.

「但鑒於此類問題容易反彈,我們需要建立 長效機制  以解決該問題,」他補充道。

When closing improper accounts and forbidding them from making posts to prevent online violence from getting serious, he said the administration will help websites and internet platforms analyze comments from netizens and real-time viewers.

為防止網暴的蔓延升級,在關閉、禁言違規賬號時,他表示網信辦還將協助網站和網路平台分析用戶的評論和實時彈幕。

"We'll also urge websites and platforms to improve their prevention systems by upgrading procts or services, such as by providing netizens with a function that can restrain strangers from commenting or forwarding online posts," he said.

他表示,「我們也將督促網站平台進一步調整優化產品或服務,完善防控機制,上線限制陌生人評論或轉發帖子的功能。」

"We'll also further simplify our process for handling clues about online violence and specify the classification to offer internet users a quick and convenient channel to report related problems."

「我們也將 進一步簡化  處理網路暴力線索的流程,並 細化  舉報 分類 ,確保網民能夠快速、便捷地舉報網路暴力問題。」

To purify the online environment and solve major internet-related irregularities, several other campaigns will also be concted this year, including tightened scrutiny of livestreaming and short-video platforms, a crackdown on online rumors and a fight against those fabricating online views, said Sheng Ronghua, deputy head of the administration.

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表示,為凈化網路環境,整治主要網路亂象問題,也會進行其他行動,其中包括對網路直播和短視頻平台進行 更為嚴格的監管 、打擊網路謠言以及打擊流量造假。

These campaign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2022 Clean and Healthy Cyberspace Initiative , he said, adding that it is a key priority of the top internet regulator this year.

他表示,這些行動已經被納入2022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並補充說這是今年最高互聯網監管機構的 關鍵首要任務

Last year, the administration launched a similar initiative, in which it cleaned up more than 22 million pieces of harmful information and punished 1.3 billion illegal accounts, he said.

他表示,去年網信辦也 發起  過類似的行動,累計清理不良信息2200萬余條,並處置非法賬號13億個。

More than 7,200 hosts on livestreaming or short-video platforms were banned, with over 3,200 problematic websites closed and 2,160 mini programs and apps removed, he added.

他還補充說,封禁直播短視頻平台主播7200餘名,關閉網站3200餘家,下架小程序、應用程序2160款。

❻ 受到網路暴力怎麼維護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受害人受到網路暴力侵害時,可以向侵權發生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以保護自身利益。利用信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終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
一 相關部門如何打擊網路暴力
1,精準識別處置。指導網站平台建立網路暴力行為監測模型,通過分析用戶的評論、彈幕等環節的異常行為,綜合舉報數量頻次,准確識別網暴苗頭,努力從機制上、源頭上來解決這個問題。
2,加大懲治力度。在清理違法違規信息的基礎上,針對參與網路暴力的賬號,督促網站平台採取批量禁言、暫停私信等處置措施,防止網暴升級蔓延。研判行為性質,對其中首發、多發、煽動發布網暴信息的賬號,採取永久禁言、關閉賬號等措施,對涉嫌違法犯罪的,移交有關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強化用戶保護。指導網站平台進一步調整優化產品功能,督促網站平台完善防控機制,包括上線「一鍵防護功能」,限制陌生人私信、評論和轉發,上線發文警示功能,引導用戶友善評論等措施。這個功能現在已經在一些大的頭部網站開始試用了,從這一段試用的效果看很好,在認真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各個網站平台逐步推廣。
4,暢通舉報渠道。國家網信辦舉報中心有「12377」熱線電話,可以通過電話、網路等方式來進行舉報。
二、網路暴力到什麼程度可以起訴
1、網路暴力侵害了他人名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的;
2、如果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3、散布誹謗信息,如果點擊率、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或者轉發達到五百次的。
三、屬於網路暴力的行為如下:
1、網民對未經證實或已經證實的網路事件,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失實言論,造成當事人名譽損害;
2、在網上公開當事人現實生活中的個人隱私,侵犯其隱私權;
3、對當事人及其親友的正常生活進行行動和言論侵擾,致使其人身權利受損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❼ 如何預防網路暴力

該如何預防網路暴力呢?
一、文明上網,不做「施暴者」
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很多人在網上肆意發泄自己的憤怒和不滿,不辨是非的站在自以為的道德制高點隨意辱罵他人獲得心理宣洩。這些不負責任的謾罵和羞辱可能會毀了受害者的一生,所謂人言可畏。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施暴者」。
二、抵制不良網站
在上網的過程中如果在某一網站經常受到謾罵,就要停止對該網站的瀏覽,減少網路暴力對自己的影響。
三、不要在網上泄露個人信息用
上網時要注面意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不要輕易透品露自己的個人信息。部分網友可能會無端根據一個人的個人信息對其進行辱罵等。
四、收到恐嚇信息時要及時求助
收到恐嚇信息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辨明真偽,緩解其帶來的焦慮和不安。
在這個信息流通便利的時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要明辨是非,端正態度,不做網路上的「施暴者」。讓網路世界更加和諧沒話題。

❽ 網路暴力的危害和應對的方法

1、網路暴力侵犯了當事人的權益。

網路暴力中,參與者非理性的群體攻擊侵犯了網路暴力事件當事人,對當事人的身心造成了傷害,並直接侵擾了當事人的現實生活。

網路暴力混淆真假,在網路暴力事件的不斷沖擊下,原本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丑惡變得更加難以區分。

2、網路暴力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他們的行為和處事方式。

那麼,面對如此的網路暴力,我們有哪些解決方式呢?網路暴力的解決方式如下:

(1)收集網路暴力的證據。

在信息泄露之後,很容易收到各種各種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要留心,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

可能這些信息很瑣碎,但是一旦收集好這些信息不僅能幫助自己維權,而且還可能幫助更多的人。

(2)向相關部門報案。

個人信息一旦泄露,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報案的目的一來是保護自己的權益,二來也是可以備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類似的情況,就可以一起處理。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機關可以介入調查。

(3)委託律師維權。

可以向專業的律師咨詢相關的法律法規。如果律師給予肯定的答復,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4)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防止被騙。

個人信息泄漏後,不僅可以用這些信息盜用你的賬號,甚至還可能騙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聯系工具賬號丟失,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你的親朋好友,要他們倍加防範,以免上當受騙。

❾ 如何應對網路暴力

從前我一直以為網路暴力和普通人無關,受到網路暴力的要麼是公眾人物,要麼是主動把自己置身於輿論中,我原以為網路暴力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游戲,近些年不斷披露的普通人被人肉的事件卻讓我驚覺,原來網路早已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網路暴力就在我們身邊。

你可能會因為公交車不讓座而被而遭受網路暴力,可能因為插隊遭受網路暴力,甚至莫名其妙被捲入網路暴力。

網路暴力的參與者或許只佔上網人數很少的比例,但因其基數巨大,這個「很少比例」的體量也是難以想像的,所以,網路上掀起的狂風暴雨會比現實生活中放大幾十倍、上百倍,一個人遭受了網路暴力, 就如同過街老鼠般無處遁形,他的一切個人信息、生活詳情都會在一夜之間傳遍整個網路,身上好像全方位無死角地安了百八十個攝像頭,那樣的生活,誰能忍受?

現實生活中被誹謗,被詆毀,可以去解釋,可以跟造謠者對質,但面對網路這個強大而又無形的對手,被碾壓者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六歲的林妙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一唱成名,成為國民寵兒,當爆出真唱者另有其人後,林妙可又在一夜之間遭到了廣大網友的唾棄。雖然組委會一再澄清,六歲的林妙可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亢奮的群眾根本不關心真相,他們自詡正義,一心想剝掉林妙可從天而降的榮譽,在林妙可成長的過程中,網路暴力也一直如影隨形,她甜甜地笑,被人諷刺無腦,她參加公益活動,被人嘲諷作秀,她拍廣告,被人惡意P圖,她高考,有無數雙幸災樂禍的眼睛盯等她落榜。她只是一個無辜的被選中的女孩,卻為她無法左右的事情承擔了太多不該承擔的巨大壓力。

和英國的少女漢娜比起來,林妙可的遭受可算小巫見大巫。漢娜因多年的濕疹困擾及由此而引發的抑鬱症,在網站貼出照片,發布求助信息。不料,隨後幾個月中的回帖中竟充斥了「醜女」「肥婆」「喝漂白水吧」「得癌症去」和「去死吧可憐的傢伙」等評論和字樣,持續的惡毒謾罵和人身攻擊最終令這名14歲女孩不堪其辱,精神崩潰而上吊自盡。

老話說,人有腿,話無蹤。意思是,話一旦說出去之後就不知其所蹤,不知會走到哪裡。現在,藉助先進的網路傳播,話簡直插上了光速翅膀,一夜之間,可以傳遍大江南北。鋪天蓋地的輿論,整個世界的惡意,誰能抵擋得住?網路暴力往往是單方發起,事情的真相如何,無從探究。

網路暴力是一匹狂暴的野馬,一旦放出,任何人都無力羈絆,網路暴力也是一把雙刃劍,殺敵1萬,自損8000,血濺三尺時有發生。2018年,四川的安醫生在泳池與一名未成年男孩發生沖撞,引發沖突。男孩父母因不滿公安部門處罰結果,將事情上網披露,醫生、公務員、未成年……一系列關鍵詞點燃了網友的怒火,事情迅速發酵,義憤填膺的網友人肉了安醫生的工作單位、老公、孩子、雙方父母詳細信息,有專程到工作單位辱罵她的,有在路上劈頭怒罵的,有上門威脅的……安醫生不堪巨大的心理恐慌和壓力,一周後自殺身亡。安醫生的丈夫悲憤之下,把消息發到網上,質問人血饅頭吃夠了沒有。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網路暴力反過頭來,浩浩盪盪地撲向了男孩的家人,男孩的姓名、學校、男孩家人的姓名、工作地址……都被披露,男孩無法上學,被迫躲起來,男孩的父母不敢出門,因為他們替上百萬網友承擔了逼死人的罪名。

這些驚濤駭浪讓我產生了深深的恐懼,我真的好害怕網路暴力有一天會突然砸到我的頭上。我不敢闖紅燈,不敢插隊,不敢佔座,不敢與人爭吵……我也在思考,面對網路暴力,我們能做什麼?作為吃瓜群眾,我們能做的就是冷靜判斷,不信謠,不傳謠。如果網路暴力降臨到自己身上,我們成了網路暴力的當事人,只好像個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不看,不聽,然後報警,聯系媒體發聲,尋找心理醫生支持。我們能做的只有這么多。

閱讀全文

與網路恐暴的應對措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話要開蜂窩網路或無線區域網嗎 瀏覽:244
搞計算機網路指的是什麼 瀏覽:175
舊電腦網路重新利用 瀏覽:757
手機網路鄰居不能用第三方播放器 瀏覽:402
天府網路安全 瀏覽:826
網路續費是按哪個價格 瀏覽:737
米兔連接不上網路沒有聲音 瀏覽:945
關機給關掉蜂窩移動網路一樣嗎 瀏覽:742
網路盒子哪個網站會員 瀏覽:446
出家門之前為什麼要打開移動網路 瀏覽:408
我的網路異常怎麼恢復還原 瀏覽:512
加無線網路怎麼加 瀏覽:691
3g網路怎麼查看系統 瀏覽:364
家庭移動網路搶修咨詢電話 瀏覽:739
怎麼用電視機連網路 瀏覽:837
每次開電腦網路都要連接一會 瀏覽:445
美國網路測速軟體 瀏覽:792
手機沒有欠費但沒有網路連接 瀏覽:124
看視頻老是顯示網路連接異常 瀏覽:737
新的網路營銷策略研究 瀏覽:4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