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下企業網管具體需要掌握哪些技術才能工作
企業網管具體需要掌握的技術是 (一)網路維護管理;(二)系統維護管理;(三)網路系統技術研究和應用。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公司網路管理員的崗位職責:
1、負責公司數據維護、電腦維護、網路維護、網站建立
2、負責網路及數據安全策略的實施
3、負責公司網路安全進行設置、管理以及維護
4、負責公司業務系統、辦公系統的維護及業務數據的管理
5、服從上司的工作分配
IT基礎設施管理職責
主要職責描述:負責管理和保證公司網路、伺服器、台式機等基礎設施的安全性、穩定性運行,規劃、設計、記錄、日常管理、服務監控、知識培訓等工作,為公司信息方面的決策、采購提供所需信息,為確保公司工作流程制定相關網路使用規定和建議,並監督及確保相關人員對規定和制度的執行;必要時仍會兼顧公司分配的其他任務,但主要以IT基礎設施管理為主。
總體為三個方面:
(一)網路維護管理;
(二)系統維護管理;
(三)網路系統技術研究和應用;
1、網路維護管理
A.總體方面,監測公司網路系統的運行狀態,並進行維護,確保其正常運作,包括路由器、交換機,VOIP設備等等;
B.網路拓撲規劃及實現(網路拓撲文檔1);
C.網路設備管理(設備運行維護文檔2);建立拓撲圖,設備維護文檔,包括設備使用情況、升級記錄等;
D.網路安全管理;病毒公告、防禦、檢測、清除,網路反病毒軟體統一部署、升級,網路防火牆的配置管理;
E.網路運行管理;包括網路設備使用規劃、配置、升級,網路使用、帶寬監測;
2、系統維護管理
A.硬體方面;
硬體設備(伺服器、工作機、列印機、移動存儲設備)安裝、配置、運行;
常規故障處理(設備運行維護文檔2,月報表);
協助硬體資產登記,使用情況記錄(設備資產記錄文檔3,月報表);
B.軟體方面;
根據需求規劃、安裝、配置、管理伺服器;
桌面系統支持(關鍵應用軟體統一部署,統一版本控制、區域控制),必要時指導用戶使用相關設備(必要時開展相關人員的IT培訓);
常規伺服器、用戶賬戶以及密碼管理(建立、更新、刪除;按需分配);
伺服器、用戶操作系統安全補丁部署升級管理;
關鍵服務/伺服器運行、日誌監控(應用服務運維、日誌記錄文檔4,月報表);
根據實際需求規劃、實行數據備份/恢復策略;
3、網路系統技術研究和應用
A.根據公司需求學習並研究相關的技術,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應用,具體在於VOIP和Soft PBX方面的建設和應用;
B.根據公司現狀學習並研究相關改進技術,並根據現狀考慮升級、部署成本和實際對工作效率帶來的益處,提出方案改進網路或者系統;
Ⅱ 想了解小企業網管的職責是什麼要具備哪些專業技術
我本人是第一和第三種類型的網管
咋說呢 你一點經驗都沒有難啊
計算機基礎 計算機維修 互聯網基礎 網路協議 硬體維修 軟體維修
網路架構 VPN 伺服器 SQL 各種軟體使用方法
網路管理員的要求基本就是大而全,不需要精通,但什麼都得懂一些。所以,總結下來,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最好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路設備、網路管理、網路安全、應用開發等六個方面。
網路管理員:負責網路架構設計、安裝、配置、維護,主要人員為大多數系統集成公司的員工。
系統管理員:負責網路伺服器的安裝、配置、運行,主要人員為大型公司IT總部系統管理員。
客戶端管理員(桌面支持):負責解決最終用戶的問題,比如客戶端重裝,解決不能上網,機器有病毒等問題,主要人員為小型公司IT管理員和網吧網管。
Ⅲ 企業內網管理有哪些方法
在這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時代,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對於企業而言,發展速度很快;通過傳統的方法解決方法已經是無法滿足企業的日常管理了,所以就需要採用新的管理思路來進行企業管理。
現在的企業管理主要是針對於員工上網行為方面的,通過在企業內部貼規章制度的方法已經是越來越不能夠對員工起到約束的作用了,而人力的管理對於企業來說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不僅耽誤時間,管理效果也打不到想要的標准,我們就可以通過域之盾來輔助企業管理者對員工進行管理,主要的優勢就是能夠對上班期間的所有員工電腦同時進行屏幕監控,管理者只需要一台電腦就能夠進行查看管理,而且還能夠設置多屏幕畫面播放。
比如對員工的聊天行為、上網瀏覽行為、U盤使用、郵件外發、文件操作、應用程序使用都是能夠全面的進行記錄審計的,當員工出現敏感操作時,管理者能夠通過管控平台對員工電腦行為做及時調整,是很方便的。
Ⅳ 企業網路管理員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企業網路管理員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網路管理的實施者一般稱其為網路管理員,因此本文所談網路管理需要的知識,其實也就是指作為一名合格的網路管理員,所應具備的各類知識與技能。
大的方面來說,網路的規劃設計,網路設備的招投標、系統集成處理等事項是考驗網路管理員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而細到具體事務來說,選擇和采購好的網路設備,設備的安裝、配置和調試,保證區域網正常、穩定地運行,合理運用網路管理軟體等等,都是需要掌握的。有人將網路管理員比作企業網路的“勤雜工”,就充分說明了網路管理的繁重與必要性。
一、網路管理員要牢記網路基礎知識
有關網路的基礎知識是開展一切網路管理工作的前提,對理論知識的模稜兩可必定導致實際工作的不徹底。通常說來,以下基礎知識是需要重點掌握的:
1、什麼是網路的拓撲結構?拓撲結構分為匯流排型、星型、環型、網狀等,每種結構的優缺點在哪裡?具體如何實施組建?
2、各種協議的網路基本配置方法,比如說最基本的TCP/IP協議的網路。
二、網路管理員的個人基本能力要提高
網路的日新月益,要求網路管理工作也能跟上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網路管理者對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須要注意的。
1、必須有一定的英文閱讀能力,能夠掌握大量的計算機專業詞彙,從而能夠流暢地閱讀原版的白皮書和技術資料,最主要是看懂網路設備和管理軟體說明書,了解網路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
2、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網路管理工作本身是為企業內部服務,需要經常和領導、同事、同行、廠商等交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己在企業中的地位。
3、要有吃苦的精神。網路管理員要保障企業內網、外網的正常運轉,需要隨時准備解決問題。網管員的工作時間是沒有規律的,有時候還需要做一些體力勞動。如果沒有點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勝任的。
4、要有優秀的團體協作能力。很多工作都有多個環節,需要多人協作,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是網路管理員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
三、網路管理員要理清職責范圍
網路管理的工作主要分兩部分:
1、互聯網工作。主要包括企業Internet的接入、IDC主機託管、網路設備維護等。
2、企業區域網工作。主要是企業內部區域網工作,如機房、伺服器、辦公用的計算機外設等,還包括設備采購、維護、管理,網路的維護和防病毒、郵件設置管理等工作。
總的說來,日常工作范圍及流程一般為:開始的企業網路組建(網路拓撲的結構、物理硬體的選擇以及網路協議的選擇);然後就是網路資源的建設(企業郵局建設、企業網站、企業 FTP站點、BBS平台以及VPN網路的建立);或者還有網路的硬、軟體升級。當然還要包括每天必須進行的網路故障檢測和維修(包括硬體和軟體),網路安全的防護和管理。
四、網路管理員的個人基本技術要完善
網路管理工作的好壞,與網路管理者具體技能的掌握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形象的將網路管理者的技能分為“硬性”和“軟性”技能兩大方面。
1、硬性方面
整個網路的環境規劃能力。一個網路的前期規劃與設計,將直接關繫到後期運行的效率;網路管理員在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後,對於網路的環境規劃與駕馭能力,是必備的個人技能。
網路設備的維護能力。如:路由器、交換機、硬體防火牆的配置等,其中又以Cisco(思科)品牌為主導;除此之外,還要學習和調試這些設備命令語句,制定安全策略,根據實際需求,配置好網路設備和安全設備,使它們能發揮最優的、最好的效果。
2、軟性方面
掌握網路操作系統的一般安裝和配置方法。網路操作系統在早期是windows NT Server的天下,現在普遍使用是windows 2000/2003 Server;而除了Windows外,UNIX和Linux系統也是企業常用的網路操作系統。其中UNIX系統有SUN Solaris、HP-UX、IBM AIX等,Linux系統有redhat、紅旗等產品。
應用軟體的熟練配置與使用。企業往往會搭建自己的Web、FTP、Email等基於互聯網的`服務,這就需要用到專門的應用服務搭建軟體,熟練配置與高效的後期維護自然是網路管理的重要內容。
此外,一些基於企業內部的視頻、游戲、BBS應用服務,以及區域網內伺服器/客戶機上網路防病毒軟體的安裝與運行,企業本身的財務軟體、辦公系統、管理信息系統以及ERP等應用系統的管理和維護,網路管理員責任重大。
善於使用專門的網路管理軟體。網管軟體往往具有故障排查、用戶賬戶管理、許可權管理等功能,為了減少重復勞動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合理使用網管軟體來監控整個網路的運行情況,了解網路服務和用戶,都是非常高效的管理方式。
數據安全與災難恢復。為了保護數據安全和提高數據的持續可用性,企業要從RAID保護、冗餘結構、數據備份、故障預警等多方面考慮。通常情況下,在數據安全方面採取的措施可以從安裝殺毒軟體、開啟系統的Update自動更新功能、安裝入侵檢測系統以及限制伺服器的埠開放等方面去考慮。另外在網路系統安全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數據的常規備份和歷史保存。
總結:綜上所述,其實作為企業網路的管理者來說,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及需要完成的職責工作是相當繁重、又是相當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自身的素質以及工作責任心,是網路管理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而要使整個網路管理工作緊張有序的開展,離不開平時在點點滴滴中不斷的積累網路問題解決的經驗。 ;
Ⅳ 公司中網路管理員都需要些什麼技能啊
網路管理員需要的技能:
1:了解網路設計
擁有豐富的網路設計知識,熟悉網路布線規范和施工規范,了解交換機、路由器、伺服器等網路設備,掌握區域網基本技術和相關技術,規劃設計包含路由的區域網絡和廣域網路,為中小型網路提供完全的解決方案。
2:掌握網路施工
掌握充分的網路基本知識,深入了解TCP/IP網路協議,獨立完成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設備的安裝、連接、配置和操作,搭建多層交換的企業網路,實現網路互聯和Internet連接。掌握網路軟體工具的使用,迅速診斷、定位和排除網路故障,正確使用、保養和維護硬體設備。
3:熟悉網路安全
設計並實施完整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以降低損失和被攻擊風險。在Internet和區域網絡中,路由器、交換機和應用程序,乃至管理不嚴格的安全設備,都可能成為遭受攻擊的目標。網管必須全力以赴,加強戒備,以防止來自黑客、外來者甚至心懷不滿的員工對信息安全、信息完整性以及日常業務操作的威脅。
4:熟悉網路操作系統
熟悉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統,具備使用高級的Windows和Linux平台,為企業提供成功的設計、實施和管理商業解決方案的能力。
5:了解Web資料庫
了解Web資料庫的基本原理,能夠圍繞Web資料庫系統開展實施與管理工作,實現對企業數據的綜合應用。
6:素質能力
具有強烈的求知慾且能自學的能力,相關的計算機專業詞彙英文閱讀能力,動手能力,較強的應變能力,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出色的分析判斷能力。
網路管理員行業對網路管理員的要求基本就是大而全,不需要精通,但什麼都得懂一些。所以,總結下來,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最好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路設備、網路管理、網路安全、應用開發等六個方面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資格證對網管員的定義是從事計算機網路運行、維護的人員應用能力認定。
按照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的定義,網路管理是指規劃、監督、控制網路資源的使用和網路的各種活動,以使網路的性能達到最優。一般而言,網路管理有五大功能:失效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計費管理。目前有影響的網路管理協議是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CMIS/CMIP(th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Protocol, 公共管理信息服務和協議)和RMON(遠程監控)。
Ⅵ 網路管理員需要掌握什麼知識
做網路管理員除了考一些相關證書外,我們也需要掌握這些技能:
對於二層交換機,熟練的配置VLAN、二層組播、802.1x認證、STP、MSTP等信息,這些都是常見的操作;
對於三層交換機,學會配置VLANIF介面、靜態路由、OSPF路由、三層組播等信息,能夠完成三層設備的組網;
可靠性方面,二層可靠性要學會配置MSTP,實現負載分擔,三層網可靠性學會VRRP、BFD等協議,知道用在那種場合,如何進行配置以及對正確性進行檢驗。
對常見的Windows server和centos linux操作系統,要學會基本的操作;
搭建web、ftp伺服器,並且能夠適當地進行優化,如果遇到無法訪問等故障時,能夠及時進行排查;
學會手工或者利用開源的軟體對伺服器性能進行實時監控,及時排查故障,伺服器承擔了單位的主要業務,需要實時掌握伺服器的運行狀態。
多看書:對於理論知識要多學一些,tcp/ip協議要爛熟於心,排查網路故障、協議分析還是要靠扎實的理論知識,高工和工程師的很大區別就在於排故能力;另外,我們也可以考一個網路管理員證書,加深理論基礎,備考可以用上學吧網路管理員題庫。
多實踐:理論知識最終要應用到實踐中,對於初學者不可能接觸到大量的網路設備,可以使用華為的eNSP模擬器或者思科的PcaketTracert模擬器進行實踐,需要配置一條內存比較大的電腦。
網路管理員需要掌握和學習的知識比較多,比較雜,很多時候知識量與網路規模有一定的關系,管理幾百台網路設備與管理上萬台網路設備是不同的需求,管理國干網、省干網與管理一個企業網又是不同的需求。
Ⅶ 學網路管理應該掌握哪些技術
現在網路上有各種網路設備,這就意味著實現對各種硬體平台、各種軟體操作系統中運行程序的統一管理不太可能。實際上,對這些程序的管理無非就是需要向它們發送命令和數據,以及從它們那裡取得數據和狀態信息。這樣,系統需要一個管理者的角色和被管理對象(managed object,MO)。由於一般程序都有多種對象需要被管理(對應一組不同的網路資源),因此,我們可以用一個程序作為代理(Agent),將這些被管理對象全部包裝起來, 實現對管理者的統一交互。
要實現對被管理程序(代理)的管理,管理者需要知道被管理程序中的信息模型(實際上就是代理包含的被管理對象的信息模型)。為了這些信息的傳送,人們就必須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規定一個網路協議。我們知道,不同的平台對於整數、字元有不同的編碼, 為了讓不同平台下的應用程序讀懂對方的數據,還必須規定一種沒有二義性、統一的數據描述語法和編碼格式。所以,ITU規定了信息模型定義的語法(GDMO,Guidelines for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OSI應用層的協議(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標準的數據描述語言(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GDMO語法主要用來描述各種網路中需要被管理的各種具體和抽象的資源。一般廠商的設備都需要用這種語法將該設備的信息模型描述出來,以方便用戶或者別的廠商實現對該設備的管理。CMIP的下層協議一般使用OSI的協議堆棧,主要用來實現對GDMO定義對象的各種操作, 如創建、 刪除對象實例、 屬性的讀寫等等。由於硬體不同,軟體平台上的數據格式(編碼格式、字長、結構內部定址邊界等等)的不同,TMN的管 理者和被管理者必須通過統一的數據描述語法ASN.1描述,保證對接收的數據作出正確的解析,取出正確的數據內容。
ASN.1不僅是一種數據描述語言,它還為通信的雙方規定了同一種數據編碼格式,例如BER(Basic Encoding Rule)。在一個管理程序和被管理程序之間,用標準的GDMO定義信息模型,用ASN.1定義交互數據,用CMIP實現交互操作。這三點實現以後,我們就可以認為設備之間遵從了TMN中功能模塊間的Q3介面(Reference Point)標准。當然,ITU還規定了別的介面,像Qx、X等,這些介面可以認為是為Q3服務的。
二、網路管理的發展
實際上,網路管理已存在很久了。因為從廣義上講,任何一個系統都需要管理,只是根據系統的大小、復雜性的高低,管理在系統中的重要性也有重有輕。網路當然也是一個系統。追溯到19世紀末的電信網路,就已有自己相應的管理"系統"—電話話務員。他就是整個電話網路系統的管理員,盡管他能管理的內容非常有限。而計算機網路的管理,可以說是伴隨著1969年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網路—ARPANET的產生而產生的。當時,ARPANET有一個相應的管理系統。隨後的一些網路結構,如IBM的SNA、DEC的DNA、Apple的AppleTalk等,也都有相應的管理系統。但是,雖然網路管理很早就有,卻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因為當時的網路規模較小、復雜性不高,一個簡單的專用網路管理系統就可滿足網路正常工作的需要, 因而對其研究較少。但隨著網路的發展,規模增大、復雜性增加,以前的網路管理技術已不 能適應網路的迅速發展。特別是以往的網路管理系統往往是廠商在自己的網路系統中開發的專用系統,很難對其他廠商的網路系統、通信設備軟體等進行管理。這種狀況很不適應網路異構互連的發展趨勢。80年代初期Internet的出現和發展更使人們意識到了這一點。
研究開發者們迅速展開了對網路管理的研究,並提出了多種網路管理方案,包括HEMS(HighLe vel Entity Management Systems),SGMP(the Simple Gateway Monitoring Protocol),CM IS/CMIP(Th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Protocol),NETVIEW,LANMANA GER等等。到1987年底,Internet的核心管理機構IAB(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意識到 需要在眾多的網路管理方案中進行選擇,以便集中對網路管理的研究。IAB要選擇適合於TCP/IP網路、特別是Internet的管理方案。在1988年3月的會議上,IAB制訂了Internet管理的發展策略,即採用SGMP作為短期的Internet的管理解決方案,並在適當的時候轉向CMIS/CMIP。其中,SGMP是在NYSERNET和SURANET上開發應用的網路管理工具,而CMIS/CMIP是80年代中期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CCITT聯合制訂的網路管理標准。同時,IAB還分別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組,對這些方案進行適當的修改,使它們更適於Internet的管理。
這些工作組隨後相應推出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1988)和CMOT(CMIP/CMIS On TCP/IP )(1989)。但實際情況的發展並非如IAB所計劃的那樣。SNMP一推出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支持,而CMIS/CMIP的實現卻由於其復雜性和實現代價太高而遇到了困難。當ISO不斷修改CMIP/CMIS使之趨於成熟時,SNMP在實際應用環境中得到了檢驗和發展。1990年IETF在RFC 1 157中正式公布了SNMP,1993年4月又發布了SNMP v2(RFC 1441)。當ISO的網路管理標准終於趨向成熟時,SNMP已經得到了數百家廠商的支持,其中包括IBM、HP、Fujitsu、SunSoft等 大公司和廠商。目前SNMP已成為網路管理領域中事實上的工業標准,並被廣泛支持和應用, 大多數網路管理系統和平台都是基於SNMP的。
新思創OA:易用為王 5周年慶典,主機6.2折
趨勢送當當500元代金卷 買軟體 送聯想伺服器
由於實際應用的需要,對網路管理的研究很多,並已成為涉及通信和計算機領域的全球性熱門課題。IEEE通信學會下屬的網路營運與管理專業委員會(CNOM,Committee of Netwo rkOperation and Management),從1988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網路營運與管理專題討論會(N OMS,Network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mposium)。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IFIP)也從 1989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綜合網路管理專題討論會。還有一個OSI網路管理論壇(OSI/NM FORUM),專門討論網路管理的有關問題。近幾年來,又有一些廠商和組織推出了自己的網路管理解決方案。比較有影響的有:網路管理論壇的OMNIPoint和開放軟體基金會(OSF)的DME (Distributed Management Environment)。另外,各大計算機與網路通信廠商已經推出了各自的網路管理系統,如HP的OpenView、IBM的NetView系列、Fujitsu的NetWalker及SunSo ft的Sunnet Manager等等。它們都已在各種實際應用環境下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並已有了相當的影響。
網路近幾年來在中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在一些大中型企業、銀行金融部門、郵電行業等領域,應用更為廣泛。但網路管理僅是起步階段。由於網路管理系統對一個網路系統的高效運行非常重要,因此在我國大力推廣網路管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非常迫切。我們的觀點是,在應用方面要採取引進與自己開發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國內對網路管理的研究與應用剛剛開始,與國外先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完全自己開發是不太現實的;另一方面,僅僅依靠國外的產品也並不好。國外的網路管理產品並不一定很適合我國的網路應用環境,而且這對我們自己的網路管理研究也不利。在研究方面,應盡可能跟蹤國外的先進技術,並開展自己的研究。
三、網路管理的功能
ISO在ISO/IEC 7498-4文檔中定義了網路管理的五大功能,並被廣泛接受。這五大功能是:
(1)故障管理(fault management)
故障管理是網路管理中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戶都希望有一個可靠的計算機網路。當網路中某個組成失效時,網路管理器必須迅速查找到故障並及時排除。通常不大可能迅速隔離某個故障,因為網路故障的產生原因往往相當復雜,特別是當故障是由多個網路組成共同引起的。在此情況下,一般先將網路修復,然後再分析網路故障的原因。分析故障原因對於防止類似故障的再發生相當重要。網路故障管理包括故障檢測、隔離和糾正三方面,應包括以下典型功能:
.維護並檢查錯誤日誌
.接受錯誤檢測報告並作出響應
.跟蹤、辨認錯誤
.執行診斷測試
.糾正錯誤
對網路故障的檢測依據對網路組成部件狀態的監測。不嚴重的簡單故障通常被記錄在 錯誤日誌中,並不作特別處理;而嚴重一些的故障則需要通知網路管理器,即所謂的"警報"。 一般網路管理器應根據有關信息對警報進行處理,排除故障。當故障比較復雜時,網路管理 器應能執行一些診斷測試來辨別故障原因。
(2)計費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
計費管理記錄網路資源的使用,目的是控制和監測網路操作的費用和代價。它對一些公共商業網路尤為重要。它可以估算出用戶使用網路資源可能需要的費用和代價,以及已經使用的資源。網路管理員還可規定用戶可使用的最大費用,從而控制用戶過多佔用和使用網路 資源。這也從另一方面提高了網路的效率。另外,當用戶為了一個通信目的需要使用多個網路中的資源時,計費管理應可計算總計費用。
(3)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配置管理同樣相當重要。它初始化網路、並配置網路,以使其提供網路服務。配置管理 是一組對辨別、定義、控制和監視組成一個通信網路的對象所必要的相關功能,目的是為了 實現某個特定功能或使網路性能達到最優。
這包括:
.設置開放系統中有關路由操作的參數
.被管對象和被管對象組名字的管理
.初始化或關閉被管對象
.根據要求收集系統當前狀態的有關信息
.獲取系統重要變化的信息
.更改系統的配置
(4)性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性能管理估價系統資源的運行狀況及通信效率等系統性能。其能力包括監視和分析被管網路及其所提供服務的性能機制。性能分析的結果可能會觸發某個診斷測試過程或重新配置網路以維持網路的性能。性能管理收集分析有關被管網路當前狀況的數據信息,並維持和分析性能日誌。一些典型的功能包括:
.收集統計信息
.維護並檢查系統狀態日誌
.確定自然和人工狀況下系統的性能
.改變系統操作模式以進行系統性能管理的操作
(5)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安全性一直是網路的薄弱環節之一,而用戶對網路安全的要求又相當高,因此網路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網路中主要有以下幾大安全問題:網路數據的私有性(保護網路數據不被侵 入者非法獲取),授權(authentication)(防止侵入者在網路上發送錯誤信息),訪問控制(控 制訪問控制(控制對網路資源的訪問)。相應的,網路安全管理應包括對授權機制、訪問控制 、加密和加密關鍵字的管理,另外還要維護和檢查安全日誌。包括:
.創建、刪除、控制安全服務和機制
.與安全相關信息的分布
.與安全相關事件的報告
Ⅷ 一般企業的網路管理人員至少要掌握交換機路由器哪些技術
簡單的來說,VLAN和trunk這個要懂,stp生成樹協議要懂,HSRP熱備份要會,單臂路由要會,靜態路由要會,還有很多,既然說技術我用術語列出來吧,配置的話各個廠商都不同,你要我舉例的話我用CISCO的簡單說下
VLAN的劃分
int f0/0
swit mode access
swit access vlan 1
TRUNK
swit mode trunk
swi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這些只是簡單的命令而已,最最基本的層次應該懂的靜態路由,SVI、STP、trunk、vlan、hsrp、arp、rip、ospf以及數據流的走向要清楚,這樣才能排錯,如果你現在是一個一般公司的網管這些要知道,當然還有防火牆和認證授權審計伺服器要懂,如果你現在還不是,那這些就什麼都不是,很基層的東西,所以交換路由防火牆VPN語音這些都要學,當然就如你說的,公司不是很大到VPN就夠了吧,僅僅只是說技術方面
Ⅸ 成為公司的一名網路管理員,應該具備些什麼技術,需要學習些什麼技術了希望高手們不嗇賜教
你要真正的成為一個網路管理員,首先要對電腦的組成部件完全了解,要知道電腦的百分之80的作用是什麼,尤其是現在我們這個時代經常用的,如:設計圖紙,編程等等。 要了解電腦的性質,出現什麼問題都能掌握在你的手中,
Ⅹ 一名優秀的網路管理員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一、網路管理員要牢記網路基礎知識
有關網路的基礎知識是開展一切網路管理工作的前提,對理論知識的模稜兩可必定導致實際工作的不徹底。通常說來,以下基礎知識是需要重點掌握的:
1、什麼是網路的拓撲結構?拓撲結構分為匯流排型、星型、環型、網狀等,每種結構的優缺點在哪裡?具體如何實施組建?
2、各種協議的網路基本配置方法,比如說最基本的TCP/IP協議的網路。
二、網路管理員的個人基本能力要提高
網路的日新月益,要求網路管理工作也能跟上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網路管理者對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必須要注意的。
1、必須有一定的英文閱讀能力,能夠掌握大量的計算機專業詞彙,從而能夠流暢地閱讀原版的白皮書和技術資料,最主要是看懂網路設備和管理軟體說明書,了解網路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
2、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網路管理工作本身是為企業內部服務,需要經常和領導、同事、同行、廠商等交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己在企業中的地位。
3、要有吃苦的精神。網路管理員要保障企業內網、外網的正常運轉,需要隨時准備解決問題。網管員的工作時間是沒有規律的,有時候還需要做一些體力勞動。如果沒有點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勝任的。
4、要有優秀的團體協作能力。很多工作都有多個環節,需要多人協作,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是網路管理員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