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星電子宣布將在英國成立6G研究組,三星這幾年的發展怎麼樣
三星電子宣布將在英國成立6G研究組,三星這幾年的發展怎麼樣?2017年至2018年,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業務成功超越Intel登頂世界第一,並且它有望在2022年再次超越Intel登頂世界第一。三星電子靠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存儲晶元業務,但除了存儲晶元以外,它還有著自己的手機產業鏈,手機的顯示屏幕也做到了全球的頭部,從這一點看,三星和蘋果有著或多或少的相似之處。
從2016年開始,大數據、雲計算技術進入歷史發展的主舞台,他們對存儲晶元的強依賴也帶來了這個行業最迅猛的上升周期,使得三星電子直接躍升為世界第一,並且在於Intel糾纏了幾年之後,在2022年有望重回第一。三星也有過自研CPU的經歷,可惜四年燒了幾千億的晶元被ARM完勝,於是乎就放棄了。CPU做不成就又打起了GPU和基帶晶元的主意,至於效果如何,還需要時間來觀察。
② 三星在英國成立6G研究小組,以確保6G處於全球領先,如何解讀此舉
三星在英國成立6G研究小組,以確保6G處於全球領先,解讀此舉的主要原因在於讓三星公司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和改革展現出自身優越實力帶來三星公司的長期發展並且促進市場的拓展和提升也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對於此次技術的改革創新以及市場的不斷拓展,能夠很大程度上帶來更多經濟效益。也能夠為6G開發和使用帶來最佳時機和准備。
③ 華為6G研究世界領先,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在研究6G網路
最近一些媒體爆料:華為的研發中心已經研究6G網路。 雖然5G還沒到,但是6G已經上路了。說到6G,現在還不算太早。 2018年3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表示,中國已開始研究6G技術。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通信巨頭
5G是「物聯網」的初始階段。雖然媒體長期提出「萬物互聯」的概念。但是5G技術可以提供的連接數量大約是每平方公里100萬個連接 -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這種連接數量還不夠。真的可以將每個燈泡和遙控車連接到互聯網上,恐怕要等待具有更大網路容量的6G網路才能啟動。據說6G的容量將是5G基站的1000倍。
④ 華為確認開始6G網路研究——6G網路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近日有媒體爆料:華為在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研發中心中開始6G網路的研究。5G未至,6G已經上路了。
談到6G,有的網友可能說:現在連5G還沒用上呢。研究6G是不是有點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2018年3月9日工信部部長就表示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技術。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通訊技術強國——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的研究機構都已經啟動了6G網路的研究。
通訊技術標準的規劃和制定提前於實施和普及,既然5G已經即將進入到了商用領域,也就意味著各國對於5G的標準的制定和討論即將進入到尾聲。也就意味著6G網路標準的起航。
一、啊~~6G,你比5G多1G
6G技術是指第六代移動通訊技術,它的到來可能比人們預想的要快的多。從我目前查到的資料來看,它可能將在2026至2030年之間投入商用。 為什麼6G技術來得這么快呢?從4G到5G不是用了將近十年時間么?
我在翻看北京郵電大學呂廷傑的講稿時,他提出了這樣的理論來幫助我們理解歷代通訊技術的: 移動通訊技術到目前為止經歷了5代。無一例外的都是奇數代(即1G、3G和5G)有革命性創新的技術。而其後的偶數代技術(即2G、4G)是在上一代移動技術基礎上衍生出的創新業務,達到一種能力的優化而完善。
按照這個規律再去看1G到5G技術,其發展的脈絡就很清晰了:
1G技術是開創了移動通訊的先河 ,在這之前電話都是固定的——人們接打電話都需要在固定的位置。90後們可能沒有看到過類似這樣的聯系方式「電話12345 讓傳達室王大爺叫一句」。因此雖然1G時代的「大哥大」雖然大且貴(售價上萬,那可是在上世紀90年代)但它的出現終於讓人們擺脫束縛,隨時隨地接打電話了。
圖為1973年摩托羅拉的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民用手機。
2G 則是功能機時代 ——手機開始降價普及。並在1G基礎上延伸出了簡訊和GPRS功能。但當時的手機主要的功能還是通話。
3G技術又是一次革命性創新 ,它讓高速數據傳輸成為手機終端上的核心功能——流量的重要性首次碾壓了簡訊和電話功能。不過3G技術的普及也經歷了波折——3G技術標准在2000年就就被制定出來了,但當時的手機卻一直停留在功能機時代。3G技術缺乏殺手級應用。不少人甚至嘲笑3G技術:上網沖浪是電腦的主要功能,拿著手機邊走邊上網還不得"撞電線桿,掉坑裡」。
轉機發生在2007年。那年喬布斯發布了iPhone,並在次年推出了第三方應用商店「App Store」。類似Facebook和微信之類的殺手級應用不斷涌現,移動互聯網浪潮開始席捲全球。在這之後,在報道中還真有人拿著手機上網結果"撞電線桿,掉坑裡」。但沒有人再去質疑移動互聯網有沒有用了。
4G網路 則在3G網路上更進一步,帶來了更高的網速。於是有出現了短視頻和移動支付,加速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5G網路相比4G除了「更快網速」以外,還帶來的更低的時延和更高的容量。 在5G之前,互聯網用了將近50年的時間解決了將人類接入互聯網的問題。而5G時代我們主要解決的問題是「物聯網」,將各種平常使用的設備接入互聯網,比如說:家電、 汽車 、VR頭電等等,讓這些設備更好的能為人類服務。因此5G技術無疑將引領新的一次 科技 變革浪潮。
按照規律,6G網路將對5G網路做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 在「2018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北美」上美國聯邦通信協會(FCC)的一位專員Jessica Rosenworcel 便對6G無線服務提出過「3大類關鍵技術」,讓我們對6G在技術層面上有一個較為具體的展望。
二、6G網路究竟比5G牛在哪裡?
1、6G 將邁向「太赫茲」時代
「太赫茲」就是「THz」, 一般指 300GHz 到 3000GHz 之間的頻段。 這意味著6G無線波能承載更多的數據量——也就意味著6G網路將有更快的網速。大家都可能聽說過5G網路的理論下載帶寬為10Gbps,是4G網路的一百倍。那麼6G呢?6G的下載帶寬為1Tbps——是5G的一百倍,4G的一萬倍。
我們來舉個具體的例子,用5G網路去下載一部高清大片大約需要1到2秒,這速度已經很快了。但到了6G網路僅需要10毫秒,也就是0.01秒就可以完成下載。在這個速度下,你甚至都不需要倉庫硬碟了。因為從自家的硬碟中讀數據和從網上讀數據的速度其實沒有什麼差別了。
5G和6G時代的下載速度已經顯得不重要了。甚至大家不需要下載這個概念了——既然網速這么快。影片和 游戲 的數據為什麼還要放在本地盤中?放在雲盤中其實就可以了!
不過「網速快」僅僅是6G最表面的特徵。
2、真正「全球覆蓋」的網路
以遠程醫療為例,有一個創業團隊想依託5G網路開發一個「5G救護車」的項目。救護車通過5G網路聯網,急救病人一上車就可以在醫生的遠程指導下開始各種檢查,遠程診斷,乃至遠程手術。這樣就可以為挽救患者生命爭取最多的時間。
但是如果這輛車開著開著沒有5G信號了怎麼辦?或者患者處於偏遠地區,那個地區還沒有5G網路覆蓋該怎麼辦?5G網路下的「遠程醫療」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些問題就需要在6G時代得到完善。
有專家提出:6G網路是地面基站與衛星通信集成從而真正做到覆蓋全球。通過衛星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讓老少邊窮地區的患者也能享受到最好的醫療資源。
另外,通信技術迭代還遵循一個基本定律:信號的頻率越高、覆蓋范圍越小。5G網路要實現3、4G 同樣的信號覆蓋范圍就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不過,基站技術的進步可以彌補這一點弊病。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介紹:華為5G基站已經能做成了一個旅行箱大小,一個人就可以完成運輸和部署工作。這就相應減輕了需要密集部署實現信號覆蓋的壓力。
根據此規律,6G時代的信號覆蓋將需要更多的天線。但6G系統的天線將是納米天線,這些天線將廣泛的部署在各處。包括路邊、村莊、商城和機場。由於體積極小,所以6G時代的網路覆蓋反而會比5G時代好很多。配合前面所說的衛星通信網路,基本可以實現全球覆蓋「無死角」。
3、真正的「萬物互聯」
5G是「物聯網」的初始時期。雖然媒體們早早就提出了「萬物互聯」的概念。但5G技術所能提供的連接數大約是100萬個連接/平方公里——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這個量級的連接數還是不夠的。真正能做到將每一個燈泡和遙控 汽車 都連入互聯網,恐怕還要等網路容量更大的6G推出才行。據稱:6G的容量將可達5G基站的1000倍。
以上的這些還只是科學家們提出的一些方案和設想——6G的真正標准還沒有被指定出來。但6G目的肯定是為優化和完善而來。所以5G的設計中目前出現的一些問題,6G時代肯定是要去補上的。
三、腦洞大開的7G網路
說完了6G有些意猶未盡,讓我們再來展望一下7G。按照之前的理論,7G應該是一場新的革命。那麼既然6G已經將人、物和計算機實現了連接。7G還將連接什麼呢?
已經有專家提出,7G除了要將人、機、物三者緊密連接之外,還要連接第四種元素——人類的意識。其實人類存在的本質就是意識,將計算機和物與意識相連。以後或許真的可以做到「心想事成」——用意念購物,用意念做星際 旅遊 ,或者將一個虛擬空間的所有信息包括物品畫面、氣味、溫度、濕度、光線等信息都重現在你的眼前。所有的機器設備都將成為你的意念感知的延伸。
馬斯克的 Neuralink 公司今年推出了侵入式腦機,將電極植入人腦內,從而能夠讀取人類的信息指令。這種在現在看來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的技術,在7G時代或將變成很成熟與平常。
當然了,6G、7G時代還處於開腦洞的階段。如果你不想去考慮這些事情,活在當下安安心心的先去享受5G技術的果實也挺好。這些燒腦的事情還是交給科學家們去規劃和實施就好了。
⑤ 三星電子宣布將在英國成立6G研究組,這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三星在英國成立了一個研究團隊,以確保6G 6G成為世界領先者,此舉的主要原因是三星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和改革展示其實力,以實現三星的長期發展促進市場擴張,更好地帶來更多經濟效益。
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它還可以為6G的開發和使用帶來最佳時機和准備。
⑥ 華為6G為什麼要在渥太華展開研究
目前5G網路引起的紛紛擾擾,華為還由此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打壓,當下大多數運營商仍處於5G部署的早期階段,但華為已經開始在其渥太華實驗室研究其第六代網路解決方案。
華為加拿大研發策略與合作夥伴副總裁Song Zhang稱:「5G已經很新,展望6G是所謂5G進化的一部分。」華為表示,其渥太華研發實驗室將幫助引領華為全球6G發展。
上述報道稱,加拿大政府尚未決定是否允許華為5G網路在加拿大運營,最終的決定將在今年秋季的加拿大聯邦政府大選之後做出。
⑦ 別以為穩了!全球掀起6G研究熱潮,多國想藉此彎道超車
作者 | 超新星 財經
編輯 | Ray
雖然中國在5G技術上完成了超越,但現實並不允許我們停下腳步慶祝,目前全球6G通信技術的研發已經開始你追我趕。
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一場論壇上表示,5G中國人走在前面,但是天上的6G通訊美國人還是在我們前面,我們不可以麻痹大意。
根據李院士的描述,5G運用只在地球表面6%的地區,所以要抓6G,把陸海空通過衛星互聯網、通過衛星移動網,通過地面的5G把它融合起來,實現天空地海泛在的移動通信,全球無處不在的高速通信。
由此可見,美國人已經認清了現實,既然在5G時代徹底落後,那麼就在6G技術上實現反超。
6G,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標准,一個概念性無線網路移動通信技術,也被稱為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主要促進的就是互聯網的發展。
市場評論認為,6G網路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網路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讓深處山區的病人能接受遠程醫療,讓孩子們能接受遠程教育。
此外,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信衛星系統、地球圖像衛星系統和6G地面網路的聯動支持下,地空全覆蓋網路還能幫助人類預測天氣、快速應對自然災害等。這就是6G未來。6G通信技術不再是簡單的網路容量和傳輸速率的突破,它更是為了縮小數字鴻溝,實現萬物互聯這個「終極目標」,這便是6G的意義。
6G的數據傳輸速率可能達到5G的50倍,時延縮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時延、流量密度、連接數密度、移動性、頻譜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遠優於5G。
另據了解,5G與6G網路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5G採用的是米波頻率,而6G採用的則是太赫頻率,且6G網路的「緻密化」程度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從通信1G(0.9GHz)到4G(1.8GHZ以上),我們使用的無線電磁波的頻率在不斷升高。而到了6G的太赫茲頻段將達到100GHz-10THz,這是一個頻率比5G高出許多的頻段。
對於6G的研究,中國的進程不輸世界。2018年3月,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此後,中國從上到下展開6G相關技術研究。
去年, 科技 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6G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會議宣布成立了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國家6G技術研發總體專家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已分別展開6G相關技術研究。
2020年11月,北郵6G項目獲得2020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頻通信與新型網路」重點專項資助。
據環球網日前報道稱,我國首顆6G通信測試衛星在山西太原發射基地發射成功。這顆測試衛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正式踏上了6G網路的賽道。
雖然6G的 研究 熱潮已經起來,但真正要實現規模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華為余承東就表示,6G在研發中,估計還需要10年時間,目前也在做技術研究、標准研究,還沒到商用階段。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院長朱洪波表示,6G的具體應用方向目前還處在 探索 階段。
據媒體報道,美國早就看到了6G的價值,美國的高通、微軟,韓國的三星以及芬蘭的諾基亞早在10月19日就組建起了一個致力於聯合研發6G網路的技術聯盟。同時美國企業還正在積極入股愛立信,由此可見,圍繞著6G的競爭早已打響。
其中,2018年,芬蘭開始研究6G相關技術。2019年3月15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一致投票通過開放「太赫茲波」頻譜的決定,以期其有朝一日被用於6G服務。3月24日至26日,芬蘭拉普蘭舉行關於6G的的國際會議。三星電子公司和LG電子公司都在2019年設立6G研究中心,2020年7月14日三星電子發布了《下一代超連接體驗》白皮書。
2020年4月8日,日本總務省發布了2025年在國內確立6G主要技術的戰略目標,希望在2030年實現6G實用化。日本追加預算中,更是撥款用於促進6G研發,試圖加大力度推進6G研發,在下一個賽道搶占市場先機。
英國電信集團(BT)首席網路架構師Neil McRae之前在一個行業論壇中,也展望了6G(第六代移動通信)、7G(第七代移動通信)系統。他認為:
華為中國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日前也透露透露,華為已經在參與6G相關預研工作,已預研6G以用毫米波段為主,正處於場景挖掘和技術尋找階段。
華為預計,在2030年的時候,會出現一些6G方面的使用情況,目前華為也在積極地參與這方面的工作。
至於A股6G概念股的話也是有不少的。如 中興通訊 :目前中興通訊已經在6G領域有所布局,其預研團隊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攻關6G各種原型關鍵技術。 奧士康 :為配合無線通信領域客戶的需求,公司也在積極開發5G、6G無線通信基站用PCB產品。
遠方信息是LED和照明光電檢測設備龍頭之一,其曾透露擁有6G相關的太赫茲光譜儀技術。
信維通信曾在互動平台表示,將持續緊跟通信技術的發展,繼續參與6G及後續新技術的通信網路建設。
另外,華訊方舟太赫茲 科技 產業項目2018年落戶雄安。
意華股份曾公告為華為等客戶提供6G網路需求的300/400G連接器。
大恆 科技 深耕太赫茲領域多年,承擔的 科技 部重大儀器專項「基於飛秒激光的太赫茲時域光譜儀」產品已開始銷售。
中國衛通將進一步落實國家新基建的戰略部署,發展高通量衛星互聯網產業生態,推動衛星通信與5G、6G的協同發展。
亨通光電與安徽傳矽共同合作設立科大亨芯,從事5G/6G通信晶元、毫米波及光電晶元、射頻濾波器、高速光電器件、感測器及半導體材料的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
盛路通信5G毫米波天線用於5G承載網和回傳網,積極布局6G技術。
意華股份作為一家以通訊連接器為核心的企業,意華股份已提前配合供貨,並稱目前正在配合華為等客戶提供6G網路需求的300/400G連接器。
可以說市場上的相關概念股五花八門,但鑒於6G研究尚處於早期階段,ITU、3GPP等國際組織暫時沒有確定詳細的6G發展時間表,未來這些概念的炒作或時斷時續,但持續性存疑。
希望未來各方加強溝通,增強互信,推動建立統一、開放、平等的6G聯盟,共同促進6G技術的研究和標准化落地。
⑧ 6g網路意味著什麼
6g網路意味著什麼
6g網路意味著什麼,在擴大 5G 商用范圍的同時,全世界電信運營商和電信設備商也加快步伐推進下一代的通信技術,也就是 6G 技術的研發。6g網路意味著什麼。
5G技術雖然說中國領先於全球,掌握了最多的核心技術,但作為一個新型的通信網路,其應用普及率還比較低。就當5G技術還在進一步研究及發展時,全球的6G通信網路技術的研究,已經你追我趕的競賽開始了。
世界各國的6G
中國,華為2017年開始進行6G技術的研發,並且,根據華為官方公布的6G白皮書來看,預計在2030年,6G就會正式投向市場。另外,國家近幾年都十分重視研究構建6G。
芬蘭,2018年開始研究6G相關技術,2019年3月,芬蘭奧盧大學主辦了全球首個6G峰會,同年奧盧大學發布了全球首份6G白皮書。
美國,2018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官員就對6G系統進行了展望,2019年3月15日,FCC一致投票通過開放「太赫茲波」頻譜的決定,以期其有朝一日被用於6G服務 。
韓國,2019年4月通信與信息科學研究院召開了6G論壇,正式宣布開始開展6G研究並組建了6G研究小組,任務是定義6G及其用例/應用以及開發6G核心技術。同年三星電子公司和LG電子公司都在2019年設立6G研究中心,2020年7月14日三星電子發布了《下一代超連接體驗》白皮書。
日本,2020年4月8日總務省發布了2025年在國內確立6G主要技術的戰略目標,計劃投入2200億日元的預算,主要用於啟動6G研發,希望在2030年實現6G實用化。
英國,是全球較早開展6G研究的國家之一,產業界對6G系統進行了初步展望,2019年6月,英國電信集團(BT)首席網路架構師NeilMcRae預計6G將在2025年得到商用。
俄羅斯,2020年9月17日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技術,並研製出了用於開發俄羅斯第六代通信系統(6G)組件的設備。
催動6G技術發展的背景是什麼?它究竟有什麼作用?
一、6G催生的背景
1、全球數據流量需求持續增長
自從通信信息技術應用以來,在三十年時間里,全球數據流量一直在無休止增長,甚至看不到停止趨勢。按這樣的趨勢來看,ITU(國際電信聯盟)預測:203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每年增長速率將會達到55%。
也許,大家對於這樣的數字看不懂,其實按照這個比例,我們可以得出:2025年左右,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可能達到607 EB(1EB=106TB),2030年達到5016 EB (看圖表);這個數值意味著,從現在開始到203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會上漲100倍。
數據流量越大,對6G的需求會越緊迫,需要更大的網路容量和傳輸速率。
2、催動通信網路的代際變化的原動力
用戶對通信需求的提升是每一代移動通信系統要滿足的首要目標,而新的通信技術是驅動每代移動通信系統變革的技術動力,兩者相輔相成。
言下之意,用戶的需求是不斷的變化,要求是一步一步的增長的,移動通信的系統也要跟著需求去成長;而滿足更高需求的通信系統,又需要通信技術的不斷變革更新。
3、5G時代背景
在全球5G通訊技術的競爭中,無疑中國走在了前沿,特別是華為在5G領域里,優勢顯得十分顯著,也招惹了一批資本主義的制裁。正因5G的領先,讓我們在通信信息技術領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讓全球看到了領先的好處眾多,所以,全球開始期待6G時代能夠翻身,拿到這技術領先的「好處」。
二、6G作用
說到5G的好處,那優點就特別多了,包含但不限於:速度快、穩定性高、高頻傳輸等等,還有應用5G,都能帶動其他科技的.快速發展。那6G技術會什麼不一樣的作用呢?
1、地面、衛星通信一體化
6G的傳輸能力最高可達到1Tbps,網路延遲也可能從毫秒降到微秒級,且網路接入方式眾多(如:移動蜂窩、衛星通信、可見光通信),這意味著,更加有利於雷達和通信實現一體化整合,可以實現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
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構建海陸空一體化網路體系,並且網路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讓深處山區的病人能接受遠程醫療,讓孩子們能接受遠程教育。
2、實現萬物互聯
6G網路具有可靠性、低時延以及連接數密度等優勢,可在發射一個波形同時完成通信和感知功能,這既能滿足未來物聯設備對本體環境感知的要求,也能滿足未來物聯設備通信的基本需求,實現萬物互聯這個「終極目標」。
3、比5G應用場景更廣泛
6G網路傳輸速度能達到5G的50-100倍(峰值100Gbp),通信延時縮短到5G的十分之一,並且網路容量、流量密度、連接數密度、頻譜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都遠超5G。
因此,未來6G比5G有更大的應用空間,例如:用在空間通信、智能交互、觸覺互聯網、情感和觸覺交流、多感官混合現實、機器間協同、全自動交通等前沿科技場景中。
由此可見6G網路技術的領先,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也是極為重要,誰掌握6G網路技術,誰就掌握著數字經濟時代的話語權。因而,全球頭部科技大國都在布局6G,不斷擴展該領域的技術合作,想要掌握6G主動權。
當然,在6G技術方面,中國仍然保持著領先的地位,比如專利申請量世界排名第一,佔全球的40.3%,排名二、三位分別為美日兩國,佔比分別為35.2%和10%不到。同時,相信大夥和筆者一樣,期待著中國6G能更上一層樓。
1 月 5 日消息,科技日報稱,網路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聯合東南大學、鵬城實驗室、復旦大學和中國移動等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6G 專項等項目的支持下,搭建出首個 360-430GHz 太赫茲 100/200Gbps 實時無線傳輸通信實驗系統,首次實現單波長凈速率為 103.125Gbps、雙波長凈速率為 206.25Gbps 的太赫茲實時無線傳輸,通信速率較 5G 提升 10-20 倍,創造出目前世界上公開報道的太赫茲實時無線通信的最高實時傳輸紀錄。
紫金山實驗室副主任、首席科學家尤肖虎教授介紹,紫金山實驗室選擇光子太赫茲無線通信作為 6G 全新突破方向,集聚優勢力量搭建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光子太赫茲實驗環境。
據介紹,這一項成果可與現有光纖網路融合,擴展構成 100-1000Gbps 室外室內超高速無線接入,代替現有移動網路及光纖實現快速部署,替換數據中心的巨量線纜顯著降低成本和功耗,可用於星間通信、空天一體化接入等。
了解到,5G 開始商用已有數年時間,在擴大 5G 商用范圍的同時,全世界電信運營商和電信設備商也加快步伐推進下一代的通信技術,也就是 6G 技術的研發。研究機構、企業都在嘗試研究並定義 6G 相關的無線通信技術和潛在材料。
在 6G 發展中,研發太赫茲通信將成為主要工作之一,包括開發 100GHz 無線收發器、研發通信晶元、通過簡單混合信號 RF 架構進行 140GHz 100Gbps 傳輸試驗等等。例如 LG 電子已成功進行了 6G 太赫茲頻段的無線數據傳輸工作,而三星電子之前也展示了他們得 6G 太赫茲無線通信原型系統,並且三星已實現 6.2Gbps 傳輸速度,目標直指 1000Gbps。
此外,蘋果也開始招募相關人才。在崗位招聘要求中,蘋果表示他們需要對高頻(GHz、THz)領域的無線系統設計、信道探測器設計了解比較多的人,同時還需要對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的低功耗設計、無線系統都比較熟悉的人。另外,招聘中也提到了對AR、VR、汽車無線系統優化方面的人才需求。
科普:太赫茲,又稱 THz 波或太赫輻射,包含了頻率為 0.3 到 3 THz 的電磁波。該術語適用於從電磁輻射的毫米波波段的高頻邊緣和低頻率的遠紅外光譜帶邊緣之間的頻率,對應的波長的輻射在該頻帶范圍從 1mm 到 0.1mm,所以也叫作「亞毫米波段」。
之前有媒體表示,現階段6G 的關鍵參數之一將是頻率躍入太赫茲頻段,也就是目前還未分配的275GHz 至 10THz 頻段。這一頻段能夠產生的信號比較弱,也被稱為「太赫茲間隙(Terahertz Gap)」。
目前早期的 6G 實驗通常集中 100-300GHz 這一相對容易實現的頻段,美國 FCC(聯邦通信委員會)也建議直接將 116GHz 至 246GHz 這一實驗頻段正式化。
6G技術是通信、感知、計算融合的顛覆性創新技術,目前我國6G技術研發走在世界前列,規模試驗及典型應用示範最早或許會在2024年底前進行
6G商用後將帶來更多的智能應用,市場規模也將遠超5G,助力我國新基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等戰略落地
6G不僅可以滿足人類多重感官、情感和意識層面的交流互通需求,還可以廣泛應用於娛樂生活、醫療健康、工業生產等領域
位於江蘇南京的紫金山實驗室日前發布了一項最新原創成果——360-430GHz太赫茲100-200Gbps實時無線傳輸通信實驗系統,創造出目前世界太赫茲無線通信最高實時傳輸紀錄。
據了解,紫金山實驗室採用光子太赫茲技術實現此次突破。太赫茲無線通信被公認為是6G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其頻段頻率資源極為豐富,可支持100Gbps—1Tbps超高速率無線通信,從而將現有5G的峰值傳輸速率顯著提升。
紫金山實驗室此次集聚優勢力量搭建了國內領先的光子太赫茲實驗環境,經過3年多的攻堅克難,首創了光子太赫茲光纖一體融合的實時傳輸架構,實現了單波長凈速率為103.125Gbps、雙波長凈速率為206.25Gbps的太赫茲實時無線傳輸,通信速率較5G提升10到20倍。
據了解,該成果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與現有光纖網路融合,構成100-1000Gbps無線接入實現超高速室內、室外廣覆蓋;代替現有移動網路光纖,實現5G快速部署;替換數據中心的巨量線纜,顯著降低成本和功耗;用於星間通信、空天一體化接入等場景。
⑨ 中國6G網路迎來突破後,6G網路是我國哪些企業研發的
引言: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讓我國的網速變得非常的快,5G網路的研發是使我們的手機網速大大提高,而現在中國又一次拿下了六G第一,這次的六級網路是我國哪些企業進行研發的呢 ?
我國現在的科技產業已經發展的非常先進了,而我國正在發生著一個轉型,從科技大國轉變為科技強國,不得不說,中國這個轉型正在穩扎穩打的逐步向前進 。中國是永遠讓人值得驕傲的國度 ,中國的5G網路占據世界第一的地位,已經讓國人感到非常驕傲了,而這次的6g中國又一次拿下了世界第一,不得不說,中國的科技正在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