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有哪些資源比較豐富
非常豐富俄羅斯自然資源總量居世界首位。俄科學院社會政治研究所2004年出版的《俄羅斯:復興之路》報告稱,俄羅斯是世界上惟一一個自然資源幾乎能夠完全自給的國家。
作為世界資源大國,俄羅斯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約佔世界資源總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曾在一篇題為《俄羅斯值多少錢?》的文章中指出,俄羅斯所有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其中,俄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價值約為30萬億美元,居世界首位。俄著名學者奧·切爾科維奇在題為《世界經濟背景下的俄羅斯》的論文中援引權威數據稱,與俄羅斯相比,美國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儲量價值為10萬億美元,中國為5萬億美元,西歐為2.5萬億美元。 從類別看,俄羅斯各種資源儲量幾乎都位於世界前列,特別是在其他國家非常短缺的礦物、森林、土地、水等資源方面,俄羅斯的優勢非常大。
首先,據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測算,從探明儲量來看,俄羅斯各類礦產資源的保障程度都相當高,石油為35年,天然氣為81年,煤在60-180年之間,鐵礦石為42年,銅、鎳、鉬為40年,鎢為37年,鋅為18年,鉛為15年,黃金為37年,磷酸鹽為52年,鉀鹽為112年。
其次,俄羅斯森林覆蓋率約為50%,擁有世界1/5的木材儲量。俄羅斯森林資源儲量已經超過了整個北美的森林資源。俄羅斯已經成為世界木材第三大出口國,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
第三,俄羅斯農業用地2.1億公頃,其中耕地1.25億公頃,人均耕地為0.85公頃;而全世界耕地面積不過14.57億公頃,人均只有0.32公頃。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的土地非常肥沃,正如俄羅斯土壤學奠基人多庫恰耶夫指出的那樣,黑土地帶是俄羅斯的主要財富,俄羅斯的黑土地曾丟失了20%-50%的腐殖質,但仍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第四,俄羅斯有豐富的水資源,僅貝加爾湖就容納了佔全球地表淡水總量的1/5。俄羅斯擁有500多條通航河流,總長度為30萬公里,實際通航里程為8萬公里。
⑵ 去到俄羅斯用的是什麼網路
您好
俄羅斯使用的手機網路是GSM、WCDMA網路,如果在俄羅斯使用,需要開通國際漫遊業務的。
⑶ 網路信息資源主要指什麼
網路信息資源含義 在探討網路信息資源的含義之前,我們首先應明確對信息資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關於信息資源的含義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釋,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俠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就是指文獻資源或者數據資源,或者各種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聲像,印刷品,電子信息,資料庫等,。這都是限於信息本的身。而是廣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是信息活動中各種要素的總稱,這既包含惡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關的人員,設備,技術和資金等各種資源。 隨著互聯網發展進程的加快,信息資源網路化成為一大潮流,與傳統的細細資源相比,網路信息資源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傳播的范圍,載體形態,內涵傳遞手段,等方面都顯示出新的特點。這些新的特點賦予了網路信息資源新的內涵。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網路信息資源也稱虛擬信息資源,它是以數字化形式記錄的,以多媒體形式表達的,存儲在網路計算機磁介質,光介質以及各類通訊介質上的。並通過計算機網路通訊方式進行傳遞信息內容的集合。簡言之,網路信息資源就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利用的各種信息資源的總和。目前網路信息資源以網際網路信息資源為主,同時也包括其他沒有;連入網際網路的信息資源。 2. 網路信息資源的特點 2.1存儲數字化 信息資源由紙張上的文字變為磁性介質上的電磁信號或者光介質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儲和傳遞,查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儲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無損耗地被重復使用。以數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計算機內高速處理,又可以通過信息網路進行遠距離傳送 2.2 表現形式多樣化 傳統信息資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數字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而網路信息資源則可以是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軟體,資料庫等多種形式存在的,涉及領域從經濟,科研,教育,藝術,到具體的行業和個體,包含的文獻類型從電子報刊,電子工具書,商業信息,新聞報道,書目資料庫,文獻信息索引到統計數據,圖表,電子地圖等 2.3 以網路為傳播媒介 傳統的信息存儲載體為紙張,磁帶,磁碟,而在網路時代,信息的存在是以網路為載體,以虛擬化的姿勢狀態展示的,人們得到的是網路上的信息,而不必過問信息是存儲在磁碟上還是磁帶上的。體系那了網路資源的社會性和共享性。 2.4 數量巨大,增長迅速 CNNIC一年兩次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以其權威性著稱。從本次報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國上網計算機數量為2083萬台;CN下注冊的域名數量達到17.9萬個;網站數量達到了37.1萬個;國際出口帶寬總量為9380M。 2.5 傳播方式的動態性 網路環境下,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快速靈敏,具有動態性和實時性等特點。信息在網路種的流動性非常迅速,電子流取代惡劣紙張和郵政的物流,加上無線電和衛星通訊技術的充分運用,上傳到網上的任何信息資源,都只需要短短的數秒鍾就能傳遞到世界各地的沒一個角落。 2.6 信息源復雜 網路共享性與開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於沒有質量控制和管理機制,這些信息沒有經過嚴格編輯和整理,良莠不齊,各種不良和無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網路上,形成了一個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給用戶選擇,利用網路信息帶來了障礙。
⑷ 俄羅斯主要的資源是什麼
土地、淡水、森林、天然氣、石油、黃金、白金、鑽石、銅、煤、鐵……除了人口,它的任何資源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堪稱主要資源。
⑸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的資源都有什麼
根據勘查材料粗略地估算,西伯利亞地區蘊藏的資源接近原蘇聯全部資源的三分之二。
西伯利亞地區的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能源資源、礦物資源極其豐富:
土地資源方面,西伯利亞地區有大片待開發的肥沃的黑鈣土、褐鈣土土地;
森林資源方面,西伯利亞地區的森林木材蓄積量占原蘇聯的75%以上;
水資源方面,西伯利亞地區有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它的淡水儲備量達到了2.36萬立方公里,佔全世界淡水儲量的約20%,占原蘇聯淡水儲量的80%以上;
能源資源方面,西伯利亞地區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極大——
原蘇聯93%的煤炭資源在烏拉爾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據推算,在已探明的儲量中,70%左右在西伯利亞地區;
在原蘇聯的石油潛在資源中,約有一半集中在西伯利亞,秋明油田的遠景儲量可達400億噸,能開採的就有60億噸;
原蘇聯的天然氣儲量為910萬億立方英尺,居世界首位,以秋明地區為主的西西伯利亞油氣田,已發現的油田和氣田就達200多個,是世界上僅次於波斯灣的第二大油氣田,僅秋明一個州的油氣資源就已超過美國的全部儲量;
在礦物資源方面,西伯利亞地區的金屬礦物和非金屬礦物十分豐富,這里幾乎擁有世界上已經發現的一切礦物資源!鐵、銅、鋁、錫、鎳、鉛、鋅、鎂、鈦等有色金屬礦,金、銀等貴金屬礦,鎢、鉬、鉀等稀有金屬礦,雲母、石棉、瑩石、石墨、金剛石、滑石、鹽、磷灰石、磷鈣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儲量都十分可觀,其中,鐵、銅、鋁、錫的儲量尤為豐富。
⑹ 網路信息資源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步入以數字化和網路化為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為了保持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特別是提高我國的創新能力,我們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識成產系統,技術生產系統,知識傳播系統和只是應用系統」4個良性循環的子系統所形成的國家創新體系中的知識傳播系統,已經被納入國家創新體系當中。經過100多年的發展,信息管理的過程已經經歷了傳統管理時期,技術管理時期,信息資源管理時期,現在正逐漸向「網路信息資源管理」階段演進。這種演進和發展對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務模式勢必造成巨大的變化,產生新的社會需求,而網路信息資源管理正式這種新需求下的產物。
1. 網路信息資源含義
在探討網路信息資源的含義之前,我們首先應明確對信息資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關於信息資源的含義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釋,但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俠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就是指文獻資源或者數據資源,或者各種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聲像,印刷品,電子信息,資料庫等,。這都是限於信息本的身。而是廣義的理解,認為信息資源是信息活動中各種要素的總稱,這既包含惡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關的人員,設備,技術和資金等各種資源。
隨著互聯網發展進程的加快,信息資源網路化成為一大潮流,與傳統的細細資源相比,網路信息資源在數量,結構,分布和傳播的范圍,載體形態,內涵傳遞手段,等方面都顯示出新的特點。這些新的特點賦予了網路信息資源新的內涵。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網路信息資源也稱虛擬信息資源,它是以數字化形式記錄的,以多媒體形式表達的,存儲在網路計算機磁介質,光介質以及各類通訊介質上的。並通過計算機網路通訊方式進行傳遞信息內容的集合。簡言之,網路信息資源就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可以利用的各種信息資源的總和。目前網路信息資源以網際網路信息資源為主,同時也包括其他沒有;連入網際網路的信息資源。
2. 網路信息資源的特點
2.1存儲數字化
信息資源由紙張上的文字變為磁性介質上的電磁信號或者光介質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儲和傳遞,查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儲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無損耗地被重復使用。以數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計算機內高速處理,又可以通過信息網路進行遠距離傳送
2.2 表現形式多樣化
傳統信息資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數字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而網路信息資源則可以是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軟體,資料庫等多種形式存在的,涉及領域從經濟,科研,教育,藝術,到具體的行業和個體,包含的文獻類型從電子報刊,電子工具書,商業信息,新聞報道,書目資料庫,文獻信息索引到統計數據,圖表,電子地圖等
2.3 以網路為傳播媒介
傳統的信息存儲載體為紙張,磁帶,磁碟,而在網路時代,信息的存在是以網路為載體,以虛擬化的姿勢狀態展示的,人們得到的是網路上的信息,而不必過問信息是存儲在磁碟上還是磁帶上的。體系那了網路資源的社會性和共享性。
2.4 數量巨大,增長迅速
CNNIC一年兩次發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以其權威性著稱。從本次報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國上網計算機數量為2083萬台;CN下注冊的域名數量達到17.9萬個;網站數量達到了37.1萬個;國際出口帶寬總量為9380M。
2.5 傳播方式的動態性
網路環境下,信息的傳遞和反饋快速靈敏,具有動態性和實時性等特點。信息在網路種的流動性非常迅速,電子流取代惡劣紙張和郵政的物流,加上無線電和衛星通訊技術的充分運用,上傳到網上的任何信息資源,都只需要短短 的數秒鍾就能傳遞到世界各地的沒一個角落。
2.6 信息源復雜
網路共享性與開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於沒有質量控制和管理機制,這些信息沒有經過嚴格編輯和整理,良莠不齊,各種不良和無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網路上,形成了一個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給用戶選擇,利用網路信息帶來了障礙。
.
3 網路信息資源管理的內容核心是資料庫建設
在網路信息資源管理活動中,資料庫技術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領域,它是實現資源共享,節省開支,提供系統的反映能力,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術保證。世界提供的大型資料庫有萬余個,總記錄數幾十億,這些資料庫通過發達的網路向機關,團體,學校,公司以及個人提供各類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業信息,文化信息等。從目前的狀況堪,我國可供服務的信息資源顯的比較匱乏,我國現在有可讀的信息資源還是很少,佔世界資料庫總量和總記錄數的百分之幾。
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資料庫建設還不太令人滿意,但是我國的網路信息資源的開發建設工作也有相當的成就。如:國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慶維普資訊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集團公司推出的「萬方資料庫」等,特別是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開發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資料庫」等更是將我國的網路信息資源開發與建設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4 網路信息資源管理的理論核心是「三維結構論」
20世紀90年代初,盧泰宏教授提出,IRM是三種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約化。即信息資源的技術管理,信息資源的技術管理,信息資源的經濟管理和信息資源的人文管理,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術,信息經濟和信息文化,三個的集成構成IRM的三維構架。
從技術角度來看,人們除了利用信息科學的原理研究解決大系統的穩定性,網路結構的有序性和高速率傳輸中的各種問題外,主要是用情報學的理論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網路特點的信息系統,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對應於網路技術的技術管理模式,其研究內容是新的網路信息系統,新的信息媒介和網路信息環境中的信息資源分布,採集,組織,存儲,檢索,傳播與服務。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高速信息網路是一個巨大的社會經濟系統,這個系統將計算機,通訊網,信息資源網,信息生產者(提供者),信息消費者(用戶)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信息生產,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個信息產業革命,以高速信息網路為基礎的信息活動具有與經濟活動相同的特徵,過程和媒介。存在著供求關系,投入產出關系和費用效益等方面的問題。需要用經濟學的理論,原理,,原則和方法研究網上的各種復雜的經濟關系。有必要按照經濟規律,遵循經濟規律,運用經濟杠桿,對網路信息活動進行經濟管理,使網路信息資源的實現最優配置,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用,發揮最佳效益。對應於網路信息資源的經濟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網路修年西服務業引發的經濟問題,研究內容是internet產業結構與管理,網路環境中的資源的合理配置,網路市場的運行與管理等。
從人文角度來看,人們試圖通過政策,法規,倫理道德的相互協調,將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結合起來,實現高速信息網路資源的規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機體系和健康的網路文化,以保證高速信息網路有序運行。這些手段的綜合運用改變了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形成的單依靠技術的單一模式,解決了許多技術手段無力解決的問題,有助於客服網路迅速膨脹和無序擴張引發的種種弊端,創造和諧,均衡,有序的信息環境,並使技術發揮更大的效能,因此對應於信息網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網路環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網路信息資源的管理實踐中,這三大模式相輔相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網路信息資源在我們地社會發展中將日益占據主導地位,網路信息資源的管理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它的合理利用,只有對網路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網路信息環境變為有序的信息空間,實現信息資源效用的最大優化
⑺ 網路信息資源有哪些特點和類型
與傳統的文獻信息資源相比,它的分布具有以下特點:
1、分散性(表現在鏈接分散和物理地址的分散)
2、動態性(表現在internet的不斷變化和存在狀態的不穩定性)
3、不均勻性(質量不均勻、分布不均勻)
4、模糊性(主要是商業信息和非商業信息之間界限模糊,比如某個網站首頁的廣告)
5、開放性
參考資料:
畢強,楊文祥主編.
網路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
科學出版社,
2002.
http://www.ce86.com/a/gonggong/tsggl63/200511/18-41976.html
楊先明,但碧霞.網路信息資源的分布特點及其利用對策分析.圖書館論壇,
2005年
05期
⑻ 簡述網路信息資源的八種類型
1、零次信息資源。指未成為正式文獻資料的一些中間信息和過程信息。
2、 一次信息。已經整理發布,可以檢索利用的原始信息。
3、二次信息。對一次信息整理加工提煉和壓縮之後得到的信息,便於管理大量分散無序的一次信息的工具性信息。
4、三次信息。面向特定需求,大量利用有關一二次信息重組概括形成的專題性信息。
⑼ 網路信息資源包括哪些
網路信息資源是指以電子資源數據的形式,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儲存在光、磁等非印刷質的介質中,利用計算機通過網路進行發布、傳遞、儲存的各類信息資源的總和。存儲數字化
信息資源由紙張上的文字變為磁性介質上的電磁信號或者光介質上的光信息,使信息的存儲和傳遞,查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儲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無損耗地被重復使用。
以數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計算機內高速處理,又可以通過信息網路進行遠距離傳送。共享程度高
由於信息存儲形式及數據結構具有通用性、開放性和標准化的特點,網路信息資源的復制、分發更容易,因此,在不考慮版權的情況下一分資源可以以無限多個復本同時服務於無限多的用戶。網路打破了傳遞的時空界限,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信息資源,使網路信息資源傳播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和擴展。數位用戶可以同時共用同一份信息資源。表現形式多樣化
傳統信息資源主要是以文字或數字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
而網路信息資源則可以是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軟體,資料庫等多種形式存在的,涉及領域從經濟,科研,教育,藝術,到具體的行業和個體,包含的文獻類型從電子報刊,電子工具書,商業信息,新聞報道,書目資料庫,文獻信息索引到統計數據,圖表,電子地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