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輿情預警的方法有哪些
網路輿情預警的方法
1.實時關注全網輿情
及時地關注當下最新輿情發展動態,是做好輿情預警監測工作的前提,它能夠全方位、第一時間把握輿情態勢,了解網路上「與你相關」的各種聲音。具體的實現方式包括人工利用搜索引擎、相關新聞平台或網站的導航搜索功能進行手動檢索以及采購類似於識微商情這樣的企業輿論風險預警系統,自動收集全網動態。
2.設置關鍵詞預警
不論是人工監測輿情,還是藉助智能化的企業輿論風險預警系統自動監測輿情,都少不了設置監測關鍵詞,一般來說可設置的關鍵詞可分兩大類:
①企業輿情預警監測關鍵詞:行業(領域)相關類關鍵詞包括金融、地產、汽車、醫美、物業、影視、旅遊、教育、互聯網等輿情關鍵詞;企業本身相關類關鍵詞包括公司名稱、產品/服務名稱、高管名稱、代言人名稱、競爭對手名稱等;具體某個平台類關鍵詞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美團、大眾點評、汽車之家等輿情關鍵詞。
②政務輿情預警監測關鍵詞:地域(轄區)相關類關鍵詞包括北京、四川、遼寧、河北、新疆、境外等輿情關鍵詞;職能類相關關鍵詞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輿情關鍵詞;社會熱點類相關關鍵詞包括教育、法治、貪腐、涉外、公安、食品、環保等輿情關鍵詞。
以上所列關鍵詞僅供參考,具體可以結合自身需求,自由組合、靈活設置。
3.設置重點監測目標預警
包括具體的某個平台、某個賬號、意見領袖、地域以及時間段等。
在此以藉助企業輿論風險預警系統-識微商情為例,通過監測目標設置後,不論是在哪個平台發現了輿情,還是哪個賬號發布了與己相關的輿情,或哪塊地域的輿情比較活躍,參與度高亦或當下哪個時間段、歷史的某個時間段出現了相關輿情,以及負面等,皆可實現自動識別告警,微信、簡訊、郵件、客戶端以及人工可自定義選擇,並就事件負面情緒爆發原因、話題傾向特點、源頭、傳播路徑、輿論焦點、情緒變化、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為輿情工作的解決提供決策參考依據。
『貳』 公安輿情管控措施的問題
法律分析:一、處理態度輕率,缺乏網路公信力
根據2014年的一項網路輿情統計報告,公安機關的負面輿情比例佔全網最高,達到94.5%。由於公安機關輿情大部分牽涉違法犯罪情節,經常包括恐怖、血腥、毒品等內容,這些爭議較大的信息會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更可能激起網路社會的關注,為輿情的爆發埋下隱患。但許多公安機關對待該類輿情處理方式單一,一味依靠消息封鎖來扼制輿情擴散,甚至打壓、消極對待網民,處理態度十分輕率。這些做法不但不利於解決問題,相反還可能激化網民矛盾,降低公安機關與法治的公信力
二、部門內輿情合作不暢,沒有形成合力
許多公安機關並沒有與其他各部門之間形成有機結合關系,僅僅依靠一己之力管理全網輿情。當前,我國網路輿情危機處理的過程中,非政府組織對參與引導的意識還比較薄弱。僅靠公安機關處理負面輿情非常困難,且一旦沒有處理好輿情,就會造成復雜的社會不良影響。各部門之間的信息與情報缺乏有效溝通,難以協和統一,互相兼顧。另外,公安機關的網路宣傳工作較為單一,難以引起社會共鳴與信賴。
三、缺乏科學的輿情監測體系與專業的輿情應對方案
當前網路輿情具有非理性、廣泛性與迷惑性,任何一個偶然事件通過互聯網上傳後便可以在龐大的用戶群中迅速傳播開來並成為社會熱點。在傳播過程中,事件可能被失真謠傳,無論真假,都會引爆輿情。根據樂思軟體網路研究報告,一般負面網路輿情從發布到發酵平均只需要2小時,4小時就能成為社會熱點,半天後則會全網皆知。要想在如此廣泛迅速的互聯網中掌握輿情態勢,必須建一套科學有效的輿情監測體系,採用專業的輿情監測系統對全網路進行實時輿情監測。目前公安機關很少具有公關意識,缺乏對自動輿情監測的重要性認識,而人力是無法覆蓋復雜多樣的全網路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五條 國家採取措施,監測、防禦、處置來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攻擊、侵入、干擾和破壞,依法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網路空間安全和秩序。
『叄』 處理網路輿情信息的方法是什麼
現在互聯網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如果公司出現網路輿情信息,大眾很快就會知道,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所以網路負面輿情信息監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應該怎樣處理網路輿情信息,我們建議可以從三個方面實現。
1、有針對性進行網路輿情信息處置
網路上出現的網路輿情信息不僅僅是刪除帖子那麼簡單,刪除帖子沒有技術含量。關鍵是要知道網路輿情信息的來源,是來自專業的負面宣傳還是隨意轉載和傳播等。只有通過對輿論的分析和評價,我們才能清楚地了解轉載和傳播負面輿論的方式。我們提供專業的網路輿情信息處理的建議和數據分析服務,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2、健全網路輿情信息處理體制
在處理網路輿情信息時,有必要完善相關的網路輿情新聞監控機制。成立專門的網路輿情信息處理工作組,對互聯網上的各類新聞進行實時監控,弄清輿情趨勢,及時發現不利於網路環境穩定的因素。通過監測監測小組的反饋,及時處理,危機將在萌芽階段被扼殺。為了防止人工監控的遺漏,可以通過網路輿情信息監控系統對整個網路進行實時監控,保證輿情監控能夠高效運行。
3、有良好的技術保障
實現網路輿情信息監督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技術保障,實時網路平台內容的收集、分析、響應,及時做出正確的反應。對網路上傳播的信息進行鎖定、分類和分析,並得到監控結果,從而達到網路輿情信息監控的效果。
『肆』 如何進行網路輿論監督,輿論監測的方法有哪些
一:監控各大門戶網站,對各大門戶網站的信息情況進行檢查。
二:監控主流社交網站。比如說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等,這些都會發負面信息,如果的工作人員能夠在這些層面上多多的進行檢查的話,也能夠提前發現負面信息,並且對負面信息進行解決,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及時的跟蹤處理關於企業的負面信息才能夠讓企業有更好的形象。發現負面信息並處理,也會使得避免公關危機的問題,企業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網路輿情處理。網路輿情監測:在出現負面信息的時候如何監控
『伍』 網路輿情維護管理方法有哪些
一、改變傳統的輿情管理觀念
在過去,企業的輿情管理方式往往採取「瞞、拖、拒、刪」等消極的方式,不能正視輿情積極應對,因此也常常導致輿情愈演愈烈,直至失控。很顯然,在當下這個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迅速渠道甚廣,無論是壓還是拖,都解決不了問題,只有積極應對、及時向公眾澄清、加強外部溝通,才是有效的輿情管理方式。
二、加強輿情監測
在這個網路時代,企業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發展與挑戰往往是並存的,很多危機難以避免。為此,對於企業而言,就需要加強輿情監測,如利用識微商情這樣的全網輿情監測平台,對自身在網路上的輿論輿情信息進行實時監控,第一時間發現輿情及時告警通知,以搶占輿情應對與處置的先機。
三、建立輿情應急管理機制
為了避免輿情爆發時的茫然與不知所措,企業還需建立輿情應急管理機制,如組建專業的輿情管理工作隊伍,做到分工明確,及時上報,確保當輿情滋生後有人員迅速跟進,避免輿情失控。
『陸』 輿情維護管理方法有哪些
建立和完善管理工作體系
時主動回應網民的不同聲音。新輿盾認為,對於已經發生的網路輿情事件,要以積極、公平、公正的態度,第一時間回應網民關切,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通過傳播理性觀點防止事態擴大。
『柒』 網路輿情管理方法有哪些
在網路時代,只有切實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網路輿情管理,拓寬監督渠道,加大信息透明度,才能進一步推動網路管理常態化、規范化。
『捌』 處理輿情事件有哪些方法
輿情事件的一些處理心得分享如下。。
1.網路輿情處理的流程:針對問題及時回應、根據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實施補救措施(道歉、整改等)、匯報情況(向上級領導匯報處理情況,說明結果)、總結預防(將相關材料歸檔,加強防範,為後續類似工作的解決提供經驗借鑒)。
2.網路輿情處理的黃金三原則:面對輿論壓力不屈服不焦躁、及時澄清事件真相,做到客觀公正、靈活回應,時刻關注輿論導向。
3.網路輿情處理的「三個需要」和「三個不要」:一要主動與媒體溝通,二要學會適當冷處理不急躁,三要適當進行正面宣傳。面對輿情不要憤怒和指責,不要用強硬和傲慢的態度處理,不要試圖對抗媒體和大眾。
在網路輿情的處理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互聯網輿情監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為了針對問題及時回應,就需要及時掌握網路輿情動態,為了時刻關注輿論導向,就會需要進行輿情跟蹤等,這些都離不開有效的互聯網輿情監測工作的輔助。
而面對互聯網龐大的輿情數據量,很顯然人工輿情監測方式並不適用,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在現階段下,藉助專業的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是最好的選擇。如像識微商情這樣的全網輿情監測系統,可支持全媒體平台的7*24小時實時監測,可自動識別輿情,提供輿情告警,輿情跟蹤、挖掘輿情傳播渠道、分析輿情演變趨勢及網民情感等,為網路輿情處理工作提供決策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