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視頻監控的傳輸方式
在PSTN網上,利用用戶現有的電話線進行多媒體(尤其是視頻信號)傳輸可以採用幾種不同的方式:
1、MODEM接入,採用低數據速率的H.263會議電視視頻壓縮標准,將幾十K的數據流通過28.8Kbps的V.34 MODEM接入PSTN網,傳輸CIF、QCIF每秒5~15幀的圖像。33.5Kbps至56Kbps的Modem已很普及,這種傳輸方式有利於低速率的視頻傳輸,幀率也可以進一步提高;
2、XSDL接入,主要包括ASDL(下行速率1.5~9Mbps,上行速率16~640Kbps,傳輸距離5.5KM),主要用於視頻點播和視頻廣播;HSDL使用一對兩對雙絞線,雙向速率為1.5~2Mbps,傳輸距離約為5KM,可作電視會議或雙向視頻控制。
3、DDN方式,DDN是利用數字通道提供半永久性連接電路,以傳輸數據信號為主的數字傳輸網路。它主要提供中、高速率,高質量點到點和點到多點的數字專用鏈路,以便向用戶提供租用電路業務。其線路的通信速率為2.4~19.2Kbps,N×64Kbps(N=1~32)。它也可提供VPN業務。我國郵電部門已在全國范圍內建成並開放了DDN業務,通信帶寬為64K~2.048M(E1)。
4、ISDN方式,ISDN的信道類型分為信息信道與控制信道。 ISDN用戶/網路介面有兩種結構:基本速率介面(BRI)和基群速率介面(PRI),基本速率介面是將現有電話網中的普通用戶線作為ISDN的用戶線而規定的介面,它由2個B和一個D信道組成,成為2B+D口,傳輸速率為144Kbps;PRI介面則是由30個B信道和一個D信道組成成為30B+D口,傳輸速率為2Mbps相當於一個E1口。
5、光纖信道,傳輸質量高,信道穩定。光通信端機包括PCM基群復接設備、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等跳群復接設備。其中PCM基群復接設備向用戶提供符合G.703標準的64Kbps介面,可以將低速率的視頻數據直接送入PCM終端進行傳輸。而復接設備直接向用戶提供符合G.703標準的E1介面,其速率為2.048Mbps的傳輸信道帶寬,經G.703/V.35 E1通信卡將視頻監控終端 接入光纖線路。
6、無線傳輸,無線傳輸主要是指數傳電台和無線擴頻傳輸,在大多數企業單位都有自己的無線專網,無線專網可以支持多點遠端接入,它們一般可以提供64K~42Mbps的信道帶寬。同時,這些無線專網在建設規劃時,大都已預留出用作傳輸視頻圖像的帶寬,只要將視頻終端以IP方式接入並與原來的數據、話音業務作無縫連接,即可實現多媒體通信。
7、VSAT衛星線路,衛星傳輸系統覆蓋地域廣,施工量少,是其它傳輸系統無法替代的,特別是對移動的VSAT站,具有機動性,是軍隊國防部門通信的重要手段,衛星甚小口徑地面站也是偏遠地區的主要通信手段,一般用戶可以向衛星運營公司租用衛星線路,如將64Kbps串列數據轉換為V.35介面建立視頻連接。
⑵ 網路中有哪些協議可用作鏈路檢測
關於鏈路檢查,不知你說的哪個層面的。
1、對於用戶側,若僅僅是個adsl之類的,等到modem中,看上下行協商的速率參數就行了,1M是1024K,依次累加。若是線路有環,一般撥號提示電話占線。
2、對於運營商級別的網路,可以通過設備埠狀態,網管來檢測,環路檢測不好發現,但是華為老款交換機(如:S2403等,具有環路發現功能。
3、lldp是鏈路層設備檢測協議,不能檢測運營商線路。
⑶ 遠程網路監控的目標包括哪幾項
站在專業的角度,我給您列出了詳細的可供參考。
(一)RMON的基本概念
遠程網路監視的目標
離線操作:必要時管理站可以停止對監控器輪詢,有限的輪詢可以節省網路帶寬和通信費用。即使不受管理站查詢,監視器也要持續不斷地收集子網故障、性能和配置方面地信息。統計和積累數據,以便管理站查詢時即使提供管理信息。另外,在網路出現異常情況監視器要及時報告管理站。
主動監視:如果監視器有足夠地資源,通信負載也容許,監視器可以連續地或周期地運行診斷程序,獲得並記錄網路性能參數。在子網出現失效時通知管理站,給管理站提供有用地診斷故障信息。
問題檢測和報告:如果主動監視消耗網路資源大多,監視器也可以被動地獲取網路數據。可以配置監視器,使其連續觀察網路資源的消耗情況,記錄隨時出現的異常條件(例如網路擁擠),並在出現錯誤條件時通知管理站。
提供增值數據:監視器可以分析收集到的子網數據,從而減輕了管理站的計算任務。例如監視器可以分析子網的通信情況,計算出哪些主機通信最多,哪些主機出錯最多等等。這些數據的收集和計算由監視器來做,比由遠處的管理站來做更有效。
多管理站操作:一個互聯網可能有多個管理站,這樣可以提高可靠性,或者分布地實現各種不同的管理功能。監視器可以配置得能夠並發地工作,為不同的管理站提供不同的信息。不是每一個監視器都能實現所有這些目標,但是 RMON規范提供了實現這些目標的基礎結構。
2.表管理原理在 SNMPv1管理框架中,對表操作的規定是很不完善的,至少增加和刪除錶行的操作是不明確的。這種模糊性常常是讀者提問的焦點和用戶抱怨的根源。RMON規范包含一組文字約定和過程話規則,在不修改、不違反SNMP管理框架下的前提下提供了明晰而規律的行增加和行刪除操作。
3.多管理站訪問RMON監視器應允話多個管理站並發地訪問,當多個管理站訪問時可以出現問題,多個管理站對資源的並發訪問可能超過監視器的能力。一個管理站可能長時間站用監視器資源,使得其他站得不到訪問。佔用監視器資源得管理站可能崩潰,然而沒有釋放資源。RMON控製表中的列對象Owner規定了錶行的所屬關系,所屬關系有以下用法,可以解決多個管理占並發地訪問的問題,管理站能認得自己所屬的資源,也知道自己不再需要的資源。網路操作員可以知道管理站佔有的資源,並決定是否釋放這些資源。一個被授權的網路操作員可以單方面地決定是否其他操作員保有地資源。如果管理站經過了重啟動過程,它應該首先釋放不再使用的資源。
RMON規范建議,所屬標志應包括IP地址,管理站名,網路管理員的名字、地點和電話號碼等。所屬標志不能作為口令或訪問控制機制使用。在SNMP管理框架中唯一的訪問控制機制是SNMP視閾和團體名。如果一個可讀/寫的RMON控製表出現在某些管理站的視閾中,則這些管理站都可以進行讀/寫訪問。但是控製錶行只能由其所有者改變或刪除,其他管理站只能進行讀訪問。這些限制的實施已超出了SNMP和RMON的范圍。為了提供共享的功能,監視器通常配置一定的默認功能。定義這些功能的控制行的所有者是監視器,所屬標志的字元串以監視器名打頭,管理站只能以讀方式利用這些功能。
(二)RMON的管理信息庫
RMON 規范定義了管理站信息庫 RMON MIB ,它是 MIB-2 下面的 16 個子樹。 RMON MIB 分為 10 組,存儲在每一組中的信息都是監視器從一個或幾個子網中統計和收集數據。這 10 個功能組都是任選的,但實現時有下列聯帶關系:實現警報組時必須實現事件組。實現最高N台主機組時必須實現主機組。實現撲獲組時必須實現過濾組。(三)RMON2管理信息庫
1.RMON2 MIB的組成
RMON2監視OSI/RM第3到第7曾的通信,恩能夠對數據鏈路層以上的分組進行解碼。這使得監視器可以管理網路層協議,包括IP協議。因而能了解分組的源和目標地址,能知道路由器負載的來源,使得監視的范圍擴大到區域網之外。監視器也能監視應用層協議,例如電子郵件協議、文件傳輸協議、HTTP協議等,這樣監視器就可以記錄主機應用活動的數據,可以顯示各種應用活動的圖表。這些對網路管理人員都是很重要的信息。另外,在網路管理標准中,通常把網路層之上的協議都叫做應用層協議,以後提到的應用層包含OSI的5,6,7層。
2.RMON2增加的功能
RMON2引入了兩種與對象索引有關的新功能,增加了RMON2的能力和靈活性。
3.檢索表對象
RMON2新功能的應用,主要是網路協議的表示方法,用戶歷史的定義方法和監視器的標准配置方法等。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哦,喜歡就採納一下吧。
⑷ 安防監控網路布線用什麼規格的網線好
網線,是監控系統組成的最不起眼的部分,最容易被忽視的部件。在組建視頻監控網路時,大家大多會重視如交換機、攝像頭,電腦等設備,但對於網線,一般不會太多的去挑剔。其實監控系統項目在POE供電時對網線的要求是很高的,很多項目問題都是出在鏈路上,當時網線選型沒選對,導致後期維保不斷,現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網線的特性。
一、熟悉下網線的種類。
1、常見的網線種類
雙絞線常見的有3類線,5類線和超5類線、6類線,以及最新的7類線。前者線徑細而後者線徑粗,型號如下:
一類線:主要用於傳輸語音,不同於數據傳輸。
二類線:傳輸頻率為1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4Mbps的數據傳輸,常見於使用4MBPS規范令牌傳遞協議的舊的令牌網。
三類線:在ANSI和EIA/TIA568標准中指定的電纜,該電纜的傳輸頻率16MHz,用於語音傳輸及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10BASE--T。
五類線:該類電纜增加了繞線密度,外套一種高質量的絕緣材料,傳輸率為100MHz,用於語音傳輸和最高傳輸速率為100Mbps的數據傳輸,主要用於100BASE-T網路。這是最常用的乙太網電纜。
超五類線:超5類具有衰減小,串擾少,並且具有更高的衰減與串擾的比值和信噪比、更小的時延誤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類線主要用於百兆位乙太網(100Mbps)。
六類線:該類電纜的傳輸頻率為1MHz~250MHz,六類布線系統在200MHz時綜合衰減串擾比應該有較大的餘量,它提供2倍於超五類的帶寬。六類布線的傳輸性能遠遠高於超五類標准,六類與超五類的一個重要的不同點在於:改善了在串擾以及回波損耗方面的性能,對於新一代全雙工的高速網路應用而言,優良的回波損耗性能是極重要的。六類標准中取消了基本鏈路模型,布線標准採用星形的拓撲結構,要求的布線距離為:永久鏈路的長度不能超過90m,信道長度不能超過100m。
二、網線如何選購?
1、純銅雙絞線
純銅是最好最優質的網線線材,適用於POE供電、電阻小避免電在傳輸過程中的損耗。一般監控系統中,建議採用純銅網線做鏈路給攝像頭供電。
2、鋁線
此類網線質量次於銅線,但短距離使用也沒用很大的問題,一般適合短距離傳輸,也不建議用於長距離給攝像頭POE供電,時間一長,容易出現問題。
3、銅包鋁線
此類網線在鋁線外面電鍍了一層銅,因為趨膚效應,對鋁線的導電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此類線同樣僅適合短距離POE供電,同樣因為電阻較大。
4、銅包鐵線
此類網線在鐵線外面電鍍了一層銅,因為趨膚效應,對鐵線的導電能力有一定提升。但是此類線不適合POE供電,電阻很大。
5、混合型線
此類網線裡面部分線使用銅部分線使用鋁,僅適合短距離使用,可用於短距離POE供電,但是製作水晶頭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線序製作,否則銅線不能被用於供電,將增大電阻,影響供電效果。
三、網線性能確認方法
1、從網線上辨別
三類線的標識是「CAT3」,帶寬10M,適用於十兆網基本已淘汰;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帶寬100M,適用於百兆以下的網;超五類線的標識是「CAT5E」,帶寬100M,是主流產品;六類線的標識是「CAT6」,帶寬250M,用於架設千兆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2、用刀割
這一步只需用剪刀去掉一小截線外面的塑料包皮,使露出4對芯線。在這里我們還是通過 「看」的方法來進一步判別,真5類/超5類線4對芯線中白色的那條不應是純白的,而是帶有與之成對的那條芯線顏色的花白,這主要是為了方便用戶在製作水晶頭時區別線對。而假貨通常是純白色的或者花色不明顯。還有一點就是4對芯線的繞線密度,真5類/超5類線繞線密度適中,方向是逆時針。假線通常密度很小,方向也可能會是順時針,這主要是因為在製作方面比較容易,這樣生產成本也就小了。
3、用火燒
你可以將雙絞線放在高溫環境中測試一下,看看在35℃至40℃時,網線外面的膠皮會不會變軟,正品網線是不會變軟的,假的就不一定了;還有真的網線外面的膠具有阻燃性,而假的有些則不具有阻燃性,不符合安全標准,購買時不妨試試。
四、網線接法
現在監控網路布線中,大多使用網線雙絞線,一般分為T568A和T568B兩種線序,信息模塊端接入方式分T568A模塊和T568B模塊兩種方式,兩種端接方式所對應的接線順序如下:
T586A模式①白綠②綠③白橙④藍⑤白藍⑥橙⑦白棕⑧棕;
T586B模式①白橙②橙③白綠④藍⑤白藍⑥綠⑦白棕⑧棕。
⑸ 為什麼需要全鏈路監控有了解的嗎
監控是為復雜的分布式系統服務的,它收集跨不同的應用,不同的伺服器的系統行為信息,通過採集所需的性能指標,幫助分析性能問題,並在指標超過正常值時報警。而全鏈路數據監控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地方就在於可以大幅提高測試業務准確性的效率,只要一個請求發過去,通過查看匯總的全鏈路的數據就可以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聽雲全鏈路監控你可以去了解下,它通過探針自動收集所需的指標,並進行分布式的追蹤。做到端到端關聯,性能全棧追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具體的解決方案你可以去咨詢看看。
⑹ 網路鏈路是指什麼網路鏈路結構又是指什麼
網路鏈路是指兩節點間的線路
⑺ 如何監測網路設備之間的鏈路情況
想要知道網速的情況,可以使用騰訊電腦管家裡的「網速測試」進行查看,建議多次測試後取平均值,也可分時段進行測試,如每日早晚進行測試取平均值,網速測試同時會受硬體和寬頻的影響。
⑻ 什麼是網路鏈路故障
常見問題1: 網路不通,「本地連接有打叉標志」
故障原因:網路鏈路故障
解決辦法:
1、 如果是樓宇中所有用戶都吐然出現連接問題,首先請用戶查看宿舍樓公共電路供電是否正常——可以到值班室那裡進行確認。排除樓宇供電問題,請與信息辦網路服務進行聯系。
2、 如果用戶新申請網路服務,且信息埠首次開通,建議用戶重新卻認自己的埠信息與信息辦聯系,確認埠跳線工作已經完成並且正確(信息埠跳線規定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
3、 建議用戶將所有網路節點重新鏈接(拔插計算機後面的網線接頭、拔插信息埠處的網線接頭),如果房間有多名用戶,使用了網路轉接設備,請檢查設備的電源狀況,建議將網路轉接設備斷電再重新上電。重新啟動計算機,檢查能否正常上網。
4、 確認用戶使用的網線是否信息辦購買的,若不是,建議用戶可以更換網線進行測試。
5、 點擊【開始】——【控制面板】,雙擊【網路連接】。在網路連接窗口中,右鍵單擊【本地連接】圖標,如果快捷菜單中「啟用」選項是可執行的,說明用戶的本地連接被禁用了,請啟用本地連接。
⑼ 計算機網路裡面的鏈路是什麼,
什麼是鏈路層劫持
數據鏈路層處在OSI模型的第二層,它控制網路層與物理層之間的通信。數據鏈路層定義了如何讓格式化數據以進行傳輸,以及如何讓控制對物理介質的訪問。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線路上進行數據的可靠傳遞,還提供錯誤檢測和糾正,以確保數據的可靠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
鏈路層劫持是指第三方(可能是運營商、黑客)通過在用戶至伺服器之間,植入惡意設備或者控制網路設備的手段,偵聽或篡改用戶和伺服器之間的數據,達到竊取用戶重要數據(包括用戶密碼,用戶身份數據等等)的目的。鏈路層劫持最明顯的危害就是帳號、密碼被竊取。
二、鏈路劫持案例分析
以下引用紅黑聯盟站內一項案例分析,說明鏈路劫持的現象。
案例現象描述:
有用戶反饋訪問公司部分業務的URL時被重定向至公司其他業務的URL,導致用戶無法請求所需的服務,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以及用戶利益。我們第一時間通過遠控的方式復現了上述現象,並及時抓取了相關數據包以供分析,當然前期也採取了用戶電腦殺毒、開發者工具分析等方式排除了用戶端個人原因的可能性。從圖1來看,初步判斷是運營商某員工所為,意欲通過流量重定向來獲取非法的流量分成,啥意思呢,被劫持的該業務的流量要經過聯盟的該賬戶spm,使得公司再付費給聯盟,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盈利。
案例問題追蹤:
通過分析抓取的樣本數據發現,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異常TTL,目標機的正常TTL為51如圖2。
⑽ 什麼是網路層什麼鏈路層
鏈路層:
設備與設備之間如何收發每一個信號,如何校驗發送的信號被目標設備正確接收,如果發現接收的信號存在問題如何通知來源設備重新發送。設備與設備之間如何約定信號的格式、長短等等。
這個,直觀的感受就是,兩個交換機之間,接對了網線,指示燈就會亮起,沒接對就不亮或亮的不是正確顏色。
3、網路層:
確定每一組信號由誰發出的,最終要傳達到哪個設備,應該經由線路里的那一些設備才能正確的轉發過去。
這個層面,直觀的感受是,兩台電腦Ping是不是能Ping通,特別是跨網段情況下。復雜一點的還有路由設定、埠印射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