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星巴克網路營銷工具

星巴克網路營銷工具

發布時間:2022-04-04 15:48:08

網路營銷自媒體運營有什麼技巧嗎

自媒體之微博營銷的十大技巧

微博不僅是一個傳播媒體,不僅是一個娛樂工具,它還有著巨大的潛能等待我們去發現。
微博的作用與商業價值是建立在一個微博運作成功的基礎之上的,試想,如果你的微博粉絲寥寥,關注者非常少,怎麼可能達到效果呢。針對如何經營好企業微博,筆者總結了10點企業微博的操作技巧與需要注意的禁忌,幫助企業正確、快速地操控這台奇妙的網路營銷工具。
1、傳遞價值
企業博客經營者首先要改變觀念--企業微博不是一個「索取」的工具,而是一個「給予」的平台。現在微博數以億計,只有那些能對瀏覽者創造價值的微博自身才有價值,此時企業微博才可能達到期望的商業目的。企業只有認清了這個因果關系,才可能從企業微博中受益。
首先,欲塑造一個大家喜歡瀏覽並持續反復光顧的微博,需要博客經營者持續提供目標瀏覽者感興趣、有價值的信息。現在企業微博常給瀏覽者提供一些限時搶購、優惠券、贈品等作為宣傳與吸引瀏覽者的手段,但是,我們不可能每天都有獎品贈送,即使每天都有禮品奉送,最終留下的也都是只為了來領取獎品,甚至是專業領獎戶們。對企業品牌與銷售都沒什麼實際促進作用。枉費了人力與財力。
企業要改變對價值的認識,並非只有物質獎勵才是有價值的,比如,提供給目標顧客感興趣的相關資訊、常識、竅門。也可以以自己的微博為媒介平台,鏈接眾多目標客戶,如俱樂部、同城會等,同時,將線上與線下打通,讓微博有更多的功能與實際作用,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擁有高忠誠度與活躍度的企業博客。
你的微博對目標群體越有價值,對其的掌控力也就越強,同時,價值更不僅僅是優惠和贈品。其實,微博的經營真諦就是一種價值的相互交換,這個過程中各取所需,互利雙贏,只有這樣的模式才能長久。
2、微博個性化
微博的特點是「關系」、「互動」,因此,雖然是企業微博,但是也切忌辦成一個官方發布消息的窗口那種冷冰冰的模式。要給人感覺像一個人,有感情,有思考,有回應,有自己的特點與個性。
一個瀏覽者覺得你的微博和其他微博差不多,或是別的微博可以替代你,都是不成功的。這和品牌與商品的定位一樣,從功能層面就要做到差異化,在感性層面也塑造個性。這樣的微博具有很高的黏性,可以持續積累粉絲與專注,因為此時的你有了不可替代性與獨特的魅力。
3、連續發布
微博就像一本隨時更新的電子雜志,要讓大家養成觀看習慣,也就是定時、定量、定向發布內容。當其登陸微博後,能夠想著看看你的微博有什麼新動態,這無疑是最成功的境界,雖很難達到,但至少我們要做到經常出現在他們面前,久而久之便可成為他們思想中的一個習慣。
定時、大量地發布企業微博自然是最有利的,大量發布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占據關注者的微博首頁,至少不會被快速淹沒。但是一定要保證微博質量,在質量和數量的選擇上一定要質量為先。因為,大量低質量的博文會讓瀏覽者失望。一個缺乏有價值信息,多是垃圾內容的企業微博,不僅達不到傳播目的,還很可能被不勝其煩的粉絲刪除掉,或壓根就不會有人關注你。
4、強化互動性
微博的魅力在於互動,擁有一群不說話的粉絲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慢慢會變成不看你內容的粉絲,最後更可能是離開。因此,互動性是使微博持續發展的關鍵。第一個應該注意的問題就是,企業宣傳信息不能超過微博信息的10%,最佳比例是3%?5%。更多的信息應該融入粉絲感興趣的內容之中。
「活動+獎品+關注+評論+轉發」是目前微博互動的主要方式,但實質上,更多的人是在關注獎品,對企業的實際宣傳內容並不關心。相較贈送獎品,微博經營者認真回復留言,用心感受粉絲的思想,更能喚起粉絲的情感認同。這就像是朋友之間的交流一樣,時間久了會產生一種微妙的情感連接,而非利益連接,這種聯系持久而堅固。當然,適時結合一些利益作為回饋,粉絲會更加忠誠。
5、系統性布局
筆者一直以為,任何一個營銷活動,想要取得持續而巨大的成功,都不能脫離了系統性,單純當做一個點子來運作,很難持續取得成功。微博營銷雖然看起來很簡單,對大多企業來說效果也很有限,微博營銷被很多企業當做可有可無的網路營銷小玩意兒。其實,微博作為一種全新形態的互動形式,潛力十分巨大,發揮出的作用很小的原因是你本身投入的精力與重視程度本就不高。
曾經大家覺得網路銷售很不靠譜,當時實際的效果也多不理想,而戴爾電腦公司堅信互聯網可以創造更高的銷售,未來的前景更是樂觀。於是其把互聯網營銷納入經營模式中,以戰略的高度去挖掘網路銷售的潛能,於是,創造出了今天網路年銷售額幾百億的奇跡。網路營銷的成功,完全是因為他們相信網路會創造這樣的業績,同時以戰略的高度來運作。
企業想要微博發揮更大的效果就要將其納入整體營銷規劃中來,這樣微博才有機會發揮更多作用。
6、准確定位
微博粉絲眾多當然是好事兒,但是,對於企業微博來說,「粉絲」質量更重要。因為企業最終是要從微博粉絲身上轉化出商業價值的,這就需要擁有有價值的粉絲。這涉及微博定位的問題,很多企業抱怨:微博人數都過萬了,可轉載、留言的人很少,宣傳效果不明顯。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定位不準確。假設自己為服裝行業,那麼就圍繞一些你產品目標顧客關注的相關信息來發布,吸引目標顧客的關注,而非是只考慮吸引眼球,導致吸引來的都不是潛在消費群體。現在很多企業博客陷入這個誤區當中,完全以吸引大量粉絲為目的,卻忽視了粉絲是否目標消費群體這個重要問題。
7、提高企業博客專業化水平
企業微博定位專一很重要,但是專業更重要。同市場競爭一樣,只有專業才可能超越對手,持續吸引關注目光,專業是一個企業微博重要的競爭力指標。
很多企業忽視網路營銷,對於博客和微博更是不屑一顧。雖然現在很多大企業已經意視到微博營銷的重要性,設置專人進行企業網站、博客與微博的更新維護。但是,更多的企業還沒有這種意識。因此,對於規模較大的企業應該設置專人負責網路營銷,或由企劃部文案、策劃人員負責,有內刊的企業則由內刊編輯負責。如果規模較小或沒有這方面經營能力的企業可以委託專業公司代理。
微博不是企業的裝飾品,如果不能做到專業,只是流於平庸,倒不如不去建設企業微博,因為,作為一個「零距離」接觸的交流平台,負面的信息與不良的用戶體驗很容易迅速傳播開,並為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
8、有效控制
微博沒有腿,但是速度卻快得驚人,當極高的傳播速度結合傳遞規模,更會創造出驚人的力量,這種力量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因此,必須有效管控企業微博這柄雙刃劍。
要有效掌控企業微博,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一篇微博看起來短短的百十字,但實際撰寫難度與重要性非常高,需謹慎推敲所要發布的博文、以免不慎留下負面問題;一旦出現負面問題,要及時跟進處理,控制局勢,而非放任自流,更可怕的是到問題很嚴重的時候還全然不知。微博開展活動要善始善終,過程積極良性引導。因為網路參與的自由度非常高,任由網民的主觀意願,往往會導致事態向難以掌控的方向發展;對於互動對象的舉動與信息反饋,也不可掉以輕心,必須積極而謹慎對待,否則極可能產生「蝴蝶效應」的後果。總之,微博是一柄雙刃劍,企業既然決定拿起這把劍,就要謹慎並用心去經營。
9、注重方法與技巧
很多人認為,微博就是簡訊,就是隨筆,甚至就是嘮嗑。的確如此,但是對於一個企業微博來說,就不能如此,因為,我們既不是明星大腕,也不是一般百姓,我們開設微博不是為了消遣娛樂,我們是以創造價值為己任的企業,任何商業行為都必須有相應回報,擔當這樣使命的企業微博在經營上自然也更困難與復雜。
想要企業微博經營得有聲有色,持續發展,單純在內容上傳遞價值還不夠,必須講求一些技巧與方法。比如,微博的話題如何設定,如何表達就很重要。如果你的博文是提問性的,或是帶有懸念的,引導粉絲思考與參與,那麼瀏覽和回復的人自然就多,也容易給人留下印象。反之,如果僅僅是新聞稿一樣的博文,那就算是粉絲想參與都無從下手。
再如,大家對不為人知的事情都很感興趣,那麼適當加入一些隱私性話題也會增加微博黏性。當然,這里的隱私性話題不是個人私生活隱私,而是產品背後的故事,生產中不為人知的工藝、企業員工或領導者的小故事等,這些都會給粉絲帶來新鮮感和獲知欲。
微博用戶都是以休閑的心態來使用微博的,因此,內容上盡量輕松幽默,給人很有趣的感覺,比如語言上盡量詼諧幽默,回復生動有趣。這樣讓粉絲本能地願意去關注你的微博,對增加品牌的親和力也很重要。總之,抓住人性的特點和交流的技巧,可以讓你的微博更受歡迎。
微博雖然限制是一百多字,但是枯燥的內容越少越好,10個字能說清楚的問題就不要拖長到11個字。同時,配以圖片和視頻也是化解枯燥乏味的好辦法,人類本能地對視覺圖像有興趣,因此,每篇博文配上對應的圖片或視頻對提高博客質量很有幫助。
前文提到,企業微博的博文應該是高質量,具有價值的,這樣的博文自然產量不會很高。有時可以結合轉發微博,不要擔心不是原創,瀏覽者只注重文章的價值。但是,轉發的微博一定是要和自身微博整體定位相符的,同時質量很高。這樣不僅可以省很多力氣,還能提高微博質量。因此,不妨多關注一些對口的專業微博。
企業可以在多個人氣旺的微博網站同時開博,比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而後一份博文稿可以分別發在各微博上,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傳播效率,攤薄經管成本。
10、模式創新
微博這一新生事物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剛剛商業化應用不久,加之自身非常高的擴展性,使得微博營銷的模式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抓住機會,有效創新,就可以從中輕松獲益。雖然微博營銷誕生不久,但有一些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尤其美國一些企業已經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我們應該多參考借鑒這些成功案例,而後結合企業自身特點與客觀環境進行創新。
凡客誠品的官方微博@VANCL粉絲團在2009年11月初發布了由徐靜蕾設計、與VANCL合作出品的配飾。同時,VANCL送給姚晨兩條圍脖。不久,姚晨在自己微博貼出了圍巾照片,有500多條評論,當晚,VANCL助理總裁@許曉輝便進行轉發並評論:「想免費得到和姚晨一樣的圍脖嗎?跟帖第190樓、290樓贈送和姚晨圍脖一模一樣的圍脖各一條」,24小時內就獲得評論超過300條。
在Twitter上,戴爾公司的@DellOutlet這個專門以優惠價出清存貨的微博目前已經有了近150萬名關注者;而通過這一渠道宣傳促銷而賣出的個人電腦、計算機配件和軟體,已經讓戴爾進賬650萬美元以上。
星巴克在微博上推出了自帶環保杯可以免費獲得一杯咖啡的互動活動,組織非常成功,網友紛紛上傳自己領到免費咖啡時的照片,數以百萬計的傳播為星巴克的品牌形象做了大大的一次宣傳。這些企業都在積極探索著微博營銷的道路,也都從中取得了不錯的收益。
另外,微博其他方面的作用也等待著我們的挖掘,比如,作為售前咨詢、售後服務的窗口;在企業內部管理中,管理者也可以通過微博了解員工心聲,和員工、同事拉近距離等。美國總統奧巴馬更把微博應用在了政治領域,其在競選總統時用微博為自己拉來了大量的選票。可見,微博不僅是一個傳播媒體,更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工具,它有著巨大的潛能等待我們去發現。

㈡ 星巴克貓爪杯網路營銷的成功給予了大家什麼樣的啟示

正確的營銷模式是品牌發展的重要手段。其實還有很多例子,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品牌樹立了正確的品牌定位,精準的針對受眾群體採用了全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生態,在渠道建設、交易模式等方面同步發力,在短短58天的銷售周期就收獲了3500+的車主,也算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佳話。

㈢ 星巴克starbucks的產品有哪些,服務又有哪些呢

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星巴克在中國就成了一個時尚的代名詞。它所標志的已經不只是一杯咖啡,而是一個品牌和一種文化。
1971年4月,位於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創始店開業。
1987年3月,星巴克的主人鮑德溫和波克決定賣掉星巴克咖啡公司在西雅圖的店面及烘焙廠,霍華•舒茲則決定買下星巴克,同自己創立於1985年的每日咖啡公司合並改造為「星巴克企業」。
現在,星巴克已經在北美、歐洲和南太平洋等地開出了6000多家店,近幾年的增長速度每年超過500家,平均每周超過10000萬人在店內消費。預計2005年,星巴克在全球將有10000家店。目前,星巴克是惟一一個把店面開遍四大洲的世界性咖啡品牌。
1998年3月,星巴克進入台灣,1999年1月進入北京,2000年5月進入上海,目前星巴克已成為了國內咖啡行業的第一品牌。
2003年7月,美國著名的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集團對外宣布:集團大幅提高其在台灣與上海合資公司中的股份,持股比例從原來的5%增至50%。由此,星巴克集團的子公司「星巴克國際」和台灣的統一(星巴克)集團,將從授權關系轉為事業合作夥伴。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光宇表示,美方增持10倍股份的主要原因是看好台灣和上海的市場前景,願意進一步投資未來。
台灣、上海星巴克股權之變使得「星巴克王國」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作為一個市場跟進者,進入的又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完全成熟的市場,星巴克靠什麼從一間小咖啡屋發展成為國際最著名的咖啡連鎖店品牌?
(一)模式
根據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場情況採取靈活的投資與合作模式
★同麥當勞的全球擴張一樣,星巴克很早就開始了跨國經營,在全球普遍推行三種商業組織結構:合資公司、許可協議、獨資自營。星巴克的策略比較靈活,它會根據各國各地的市場情況而採取相應的合作模式。以美國星巴克總部在世界各地星巴克公司中所持股份的比例為依據,星巴克與世界各地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種情況:
1.星巴克佔100%股權,比如在英國、泰國和澳大利亞等地;
2.星巴克佔50%股權,比如在日本、韓國等地;
3.星巴克占股權較少,一般在5%左右,比如在中國的台灣、香港,夏威夷和增資之前的上海等地;
4.星巴克不佔股份、只是純粹授權經營,比如在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北京等地;
星巴克在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不同,但是經營的品牌都是一樣的。上海統一星巴克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光宇表示,這樣做的好處是,「它可以借別人的力量來幫它做很多事情,而且是同一個時間一起做。」
★一般而言,美國星巴克在某一個地區所持的股權比例越大,就意味著這個地方的市場對它越加重要。另外,星巴克制定了嚴格的選擇合作者的標准:如合作者的聲譽、質量控制能力和是否以星巴克的標准來培訓員工。
★目前,星巴克在中國內地有三家合作夥伴: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行使其在中國北方的代理權,台灣統一集團行使其在上海、杭州和蘇州等江南地區的代理權,南方地區(香港、深圳等)的代理權則交給了香港的一家公司。
★1999年初,星巴克授權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場開設第一家分店,至今已在京、津地區迅速發展到36家。而「統一星巴克」則於1998年3月在台灣開出第一家店,當時的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由「統一超商」、「統一企業」和「美國星巴克」分別持股50%、45%與5%。2000年5月,兩大集團再以同樣的合資模式,取得在內地江浙地區的經營權,成立「上海統一星巴克」,在上海地區開出第一家店,目前已在上海開出26家店,年底計劃達到30家店。
★正是出於這種靈活的投資策略和合作模式,使得美國星巴克集團在看好中國市場時,看好這個市場上的合作夥伴,加大投資,將持股比例增加到50%。這表明了美國對這個地區的更加重視,今後會有更多的投入。之前,「統一」與「星巴克」之間是授權關系,今後,兩大集團將從授權關系轉變為合作夥伴,共同發展兩岸咖啡市場。徐光宇說,股權的改變是更深的合作而不是對抗,這對於統一集團與美國星巴克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二)直營
多以直營經營為主
★30多年來,星巴克對外宣稱其整個政策都是:堅持走公司直營店,在全世界都不要加盟店。
但是,也有質疑觀點認為,在星巴克與世界各地企業的這幾種合作模式中,星巴克不佔股份而只是純粹授權經營的模式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加盟的經營模式。對此,徐光宇表示,星巴克在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地區,比如新加坡、北京(授權經營星巴克在中國華北地區的市場)等,尋找一個比較有實力的大公司進行授權合作,雙方是合作的關系,這種方式不屬於平常所說的加盟連鎖。
★事實上,星巴克的直營路子更多地體現在另外一個層面:星巴克合資或授權的公司在當地發展星巴克咖啡店的時候,「頑固」地拒絕個人加盟,當地的所有星巴克咖啡店一定是星巴克合資或授權的當地公司的直營店。
業內人士分析說,如果星巴克像國內多數盟主那樣採用「販賣加盟權」的加盟方式來擴張,它的發展速度肯定會比現在要快得多。當然,也不一定比現在好得多。
★星巴克為自己的直營路子給出的理由是:品牌背後是人在經營,星巴克嚴格要求自己的經營者認同公司的理念,認同品牌,強調動作、紀律、品質的一致性;而加盟者都是投資客,他們只把加盟品牌看作賺錢的途徑,可以說,他們惟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非經營品牌。
★直營與加盟店的不同之處還在於:直營店的所有權力均由母公司所掌握;而加盟店的老闆有部分的權利,母公司只是提供技術或相關資源。星巴克之所以不開放加盟,是因為星巴克要在品質上做最好的控制。比如,星巴克決不會吝嗇報廢物料,而只為了提供顧客最好的咖啡。但是如果開放加盟權,很難說每個加盟店的老闆都會捨得一直增加成本報廢,只為了提供客人一杯好咖啡。同時,推行加盟連鎖的企業必須具備很強的法律事務處理能力,以應對與加盟商產生的各種法律問題。因此,為了讓品牌不受到不必要的干擾,星巴克決定不開放加盟權。
(三)廣告
不花一分錢做廣告
★星巴克給品牌市場營銷的傳統理念帶來的沖擊同星巴克的高速擴張一樣引人注目。在各種產品與服務風起雲涌的時代,星巴克公司卻把一種世界上最古老的商品發展成為與眾不同、持久的、高附加值的品牌。然而,星巴克並沒有使用其他品牌市場戰略中的傳統手段,如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巨額的促銷預算。
★「我們的店就是最好的廣告」,星巴克的經營者們這樣對記者說。據了解,星巴克從未在大眾媒體上花過一分錢的廣告費。但是,他們仍然非常善於營銷。
徐光宇表示,星巴克除了利用一些策略聯盟幫助宣傳新品外,幾乎從來不做廣告。因為根據在美國和中國台灣的經驗,大眾媒體泛濫後,其廣告也逐漸失去公信力,為了避免資源的浪費,星巴克故意不打廣告。這種啟發也是來自歐洲那些名店名品的推廣策略,它們並不依靠在大眾媒體上做廣告,而每一家好的門店就是最好的廣告。
★星巴克認為,在服務業,最重要的行銷管道是分店本身,而不是廣告。如果店裡的產品與服務不夠好,做再多的廣告吸引客人來,也只是讓他們看到負面的形象。徐光宇表示,星巴克不願花費龐大的資金做廣告與促銷,但堅持每一位員工都擁有最專業的知識與服務熱忱。「我們的員工猶如咖啡迷一般,可以對顧客詳細解說每一種咖啡產品的特性。只有透過一對一的方式,贏得信任與口碑。這是既經濟又實惠的做法,也是星巴克的獨到之處!」
★另外,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舒爾茨意識到員工在品牌傳播中的重要性,他另闢蹊徑開創了自己的品牌管理方法,將本來用於廣告的支出用於員工的福利和培訓,使員工的流動性很小。這對星巴克「口口相傳」的品牌經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風格
充分運用「體驗」
★星巴克認為他們的產品不單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體驗。研究表明:三分之二成功企業的首要目標就是滿足客戶的需求和保持長久的客戶關系。相比之下,那些業績較差的公司,這方面做得就很不夠,他們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降低成本和剝離不良資產上。
星巴克一個主要的競爭戰略就是在咖啡店中同客戶進行交流,特別重視同客戶之間的溝通。每一個服務員都要接受一系列培訓,如基本銷售技巧、咖啡基本知識、咖啡的製作技巧等。要求每一位服務員都能夠預感客戶的需求。
★另外,星巴克更擅長咖啡之外的「體驗」:如氣氛管理、個性化的店內設計、暖色燈光、柔和音樂等。就像麥當勞一直倡導售賣歡樂一樣,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體驗的東西。
「以顧客為本」:「認真對待每一位顧客,一次只烹調顧客那一杯咖啡。」這句取材自義大利老咖啡館工藝精神的企業理念,貫穿了星巴克快速崛起的秘訣。注重「oneatatime」(當下體驗)的觀念,強調在每天工作、生活及休閑娛樂中,用心經營「當下」這一次的生活體驗。
★星巴克還極力強調美國式的消費文化,顧客可以隨意談笑,甚至挪動桌椅,隨意組合。這樣的體驗也是星巴克營銷風格的一部分。
推廣教育消費者
★在一個習慣喝茶的國度里推廣和普及喝咖啡,首先遇到的是消費者情緒上的抵觸。星巴克為此首先著力推廣「教育消費」。通過自己的店面,以及到一些公司去開「咖啡教室」,並通過自己的網路,星巴克成立了一個咖啡俱樂部。
顧客在星巴克消費的時候,收銀員除了品名、價格以外,還要在收銀機鍵入顧客的性別和年齡段,否則收銀機就打不開。所以公司可以很快知道消費的時間、消費了什麼、金額多少、顧客的性別和年齡段等。除此之外,公司每年還會請專業公司做市場調查。
★星巴克的「熟客俱樂部」,除了固定通過電子郵件發新聞信,還可以通過手機傳簡訊,或是在網路上下載游戲,一旦過關可以獲得優惠券,很多消費者就將這樣的訊息,轉寄給其他朋友,造成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應。
(五)設計
異同的VI及店內設計
★星巴克在上海的每一家店面的設計都是由美國方面完成的。據了解,在星巴克的美國總部,有一個專門的設計室,擁有一批專業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專門設計全世界所開出來的星巴克店鋪。他們在設計每個門市的時候,都會依據當地的那個商圈的特色,然後去思考如何把星巴克融入其中。所以,星巴克的每一家店,在品牌統一的基礎上,又盡量發揮了個性特色。這與麥當勞等連鎖品牌強調所有門店的VI高度統一截然不同。
★在設計上,星巴克強調每棟建築物都有自己的風格,而讓星巴克融合到原來的建築物中去,而不去破壞建築物原來的設計。每次增加一家新店,他們就用數碼相機把店址內景和周圍環境拍下來,照片傳到美國總部,請他們幫助設計,再發回去找施工隊。這樣下來,星巴克才能做到原汁原味。
★例如上海星巴克設定以年輕消費者為主,因此在拓展新店時,他們費盡心思去找尋具有特色的店址,並結合當地景觀進行設計。例如,位於城隍廟商場的星巴克,外觀就像座現代化的廟,;而瀕臨黃埔江的濱江分店,則表現花園玻璃帷幕和宮殿般的華麗,夜晚時分,可以悠閑地坐在江邊,邊欣賞外灘夜景,邊品嘗香濃的咖啡。
(六)問題
急劇擴張後的潛在風險
★開設新店的投資壓力巨大。據介紹,星巴克在上海每開一家新店,投資都在人民幣300萬元左右。這些投資主要包括從美國進口設備、報關費用、場地租金、人員招募、培訓費用等。星巴克2000年5月進入上海以來,到現在開店26家,年底將達到30家,將近每月開一家新店的速度。以此計算,星巴克在上海一年用在開店上的投資就要人民幣3000萬元以上。
★同時,由於星巴克不允許加盟,所以經營者非但不能像其他咖啡店那樣靠加盟金坐收漁翁之利。而為了吸引客流和打造精品品牌,星巴克的每家店幾乎都開在了租金極高的昂貴地段,租金壓力也是經營中的一大風險。比如,星巴克在北京主要分布在國貿、中糧廣場、東方廣場、嘉里中心、豐聯廣場、百盛商場、賽特大廈、貴友大廈、友誼商店、當代商城、新東安商場、建威大廈等地,在上海則主要分布在人民廣場、淮海路、南京路、徐家匯、新天地等上海最繁華的商圈。
★星巴克選擇在黃金地段開店被有些人看作是在「圈地」。從上海淮海中路「東方美莎」到「中環廣場」,短短1000米的距離,星巴克就圈了四家店。業內人士估計,這個地段每平方米每天的租金應在2美元左右,再加上每家店固定30萬美元的裝潢費用,星巴克簡直是在「燒錢「。這種做法是星巴克刻意推行的,也延續了統一星巴克集團一貫的大兵團作戰方法,它同時成為了星巴克潛在的風險所在。
★現實和潛在的競爭者眾多。中國內地市場已有的台灣上島咖啡、日本真鍋咖啡,以及後來進入的加拿大百詒咖啡等無不把星巴克作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咖啡大戰「的上演已經不可避免。而綜合分析認為,星巴克面臨的競爭對手不止於這些,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咖啡同業競爭:連鎖或加盟店如西雅圖咖啡、伊是咖啡、羅多倫咖啡及陸續進入市場的咖啡店及獨立開店咖啡店。
2.便利商店的競爭:便利商店隨手可得的鐵罐咖啡、鋁罐包裝咖啡、方便式隨手包沖泡咖啡。
3.快餐店賣咖啡:麥當勞快餐店、得州漢堡、肯德基快餐店等以便利為主咖啡機沖泡的咖啡。
4.定點咖啡機:駐立於機場、休息站以便利為主,隨手一杯咖啡機沖泡的咖啡,或鐵罐咖啡、鋁鉑包裝咖啡。
★讓習慣喝茶的中國人來普遍地喝咖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統計數據表明,目前國內咖啡的年人均消耗量只有0.01公斤,咖啡市場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從理論上來說,中國的咖啡市場還有巨大的增值空間。星巴克在以綠茶為主要飲料的國家的初步成功,也說明它的理念可以被不同文化背景所接受。
但是,要將非本土的咖啡文化融入國人的生活並非容易的事情。無論是星巴克還是真鍋,大家的產品都很簡單,就是咖啡,而生產過程不外乎就是將咖啡豆變成咖啡,沒有所謂的核心技術問題,一切完全由市場來決定,顧客喜歡,經常光顧,企業就活下去,否則就死掉。而國內的咖啡市場畢竟還剛剛起步,因此,不管星巴克與其他的咖啡店之間有多少的競爭,他們還是做一件共同的事情,那就是培育市場。
(七)點評
適應市場和「雅皮」體驗。星巴克能夠盈利並且迅速推廣的真正理由是什麼?從產品角度看,它並不是產品制勝,替代性產品和競爭性產品比比皆是;從服務角度看,也不是服務制勝,自助式的服務頂多讓消費者感到「平等」,個性化服務根本談不上;另外,很多專業搞VI的人還曾質疑它的凌亂,除了星巴克的招牌統一之外,其他很多東西是違反VI理論的;在特許加盟方面,星巴克也是一個「怪胎」,在北京很多人以為它是「美大」的買賣,在上海很多人以為它是「統一」的企業,它自己則說:「我們主要的經營模式還是直營。」
其實,星巴克的成功主要在於它是「市場下的蛋」,它的一切都是在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中雕塑完成的。如果上升到理論高度來評判星巴克,則可以說星巴克充分運用了目前最熱門的「體驗」來作為其制勝的「營銷工具」。在「體驗經濟」運用巧妙的情況下,其他問題迎刃而解。
在星巴克,產品並非完全是產品,它更多成分是「體驗一種感覺」。試想,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看著人潮洶涌的街頭,輕輕啜飲一口香濃的咖啡,這非常符合「雅皮」的感覺體驗。由此,產品的超值利潤自然得到實現。
凌亂可以理解為「自然舒適」,據說它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很多星巴克的主流消費群目前已經習慣多元文化的重疊感覺,堅持視覺統一的觀點似乎又有些「老土」了。
關於是直營還是合作的爭論,其實意義不大,如果能賺錢還能保持「核心競爭力」,星巴克自然考慮讓你加盟。如今加盟市場太亂,星巴克和肯德基、麥當勞一樣,都不敢輕易開放加盟市場。

㈣ 在微信營銷中,星巴克是怎麼與粉絲互動的,有什麼作用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2012年8月28日,星巴克企業入駐了微信,開啟了微信營銷業務。星巴克認為,注重數字媒體和電子商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業務內容,而且也是一種較為時尚的商業行為。而星巴克微信平台則正是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白領人士的一大需求。星巴克還在微信賬號上簽上溫馨的簽名,讓你關注星巴克的那一瞬間,就成了它的好朋友。

㈤ 星巴克採取哪些方式來開展網路營銷

並且區別與傳統的網路營銷,星巴克一直以來採用的都不是傳統的營銷手法,
而是採取頗具創意的新媒體形式。09年星巴克更是此次星巴克聯手SNS網站愛情公寓嘗試虛擬銷,
將星巴克徽標做成愛情公寓里「虛擬指路牌」廣告, 是星巴克首次嘗試SNS營銷。
1.案例背景
創意:第一間虛擬星巴克咖啡店
在愛情公寓的虛擬公寓大街內建造一個星巴克咖啡店,在虛擬世界裡的星巴克也營造「溫馨舒適的好去處」感,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隨時隨地都可以看見星巴克。同時,線上活動結合了線下活動的概念,讓禮包和實體店面同樣以大禮盒的形象出現,並於聖誕節當天,神秘禮包與
上海星巴克濱江店將同時開張。
2.線上互動
(禮包展開前)——神秘禮物活動預熱
2008年12月12日正是星巴克濱江店舉辦「璀璨星禮盒」活動的特別日子,因此從12月1日開始星巴克不僅將濱江店封裝到巨大的禮盒中,更在愛情公寓網站上做成了頗具創意的「虛擬指路牌,並且還以倒計時的方式,等著你再好奇地在線上或者去線下看看12月12日星巴克的「open red day」到底是什麼,不肯把第一次的神秘一下子都給曝光出來。活動正式開始之前的預熱方式採用神秘禮物與星巴克情緣分享的方式進行。
1)神秘禮包:
線上活動結合了線下活動的概念,送給網友神秘禮物,便會出現在網友小屋當中,虛擬的神秘禮包與實體的上海星巴克濱江店同日開張,禮包和實體店面同樣以大禮盒的形象出現。
2)星巴克情緣分享:
網友上傳自己生活當中與星巴克接觸照片並寫下感言,以口碑與體驗的方式來塑造出星巴克式的生活態度是被大家認可、受歡迎的品牌大街,打造一個品牌大街,與繁華的鬧市區不同。STARBUCKS小店另開嶄新的公寓大街區域 提供具質感的品牌大街。虛擬的星巴克店家設計中,延續實體店家的溫馨舒適感,並且。店家周圍環境設計以享受生活的感覺為主,不過度熱鬧繁華,以高品質的生活感受來凸顯品牌的層次感。另外,結合愛情公寓內的產品來提升曝光度與網友參與、互動,讓網友更加了解品牌個性與特色。
3.(禮包展開後)——品牌旗艦店2008年12月12日正是星巴克濱江店舉辦「璀璨星禮盒」活動的特別日子,因此從12月1日開始星巴克不僅將濱江店封裝到巨大的禮盒中,更在愛情公寓網站上做成了頗具創意的「虛擬指路牌,並且還以倒計時的方式,等著你再好奇地在線上或者去線下看看12月12日星巴克的「open red day」到底是什麼,不肯把第一次的神秘一下子都給曝光出來。活動正式開始之前的預熱方式採用神秘禮物與星巴克情緣分享的方式進行。
1)神秘禮包:
線上活動結合了線下活動的概念,送給網友神秘禮物,便會出現在網友小屋當中,虛擬的神秘禮包與實體的上海星巴克濱江店同日開張,禮包和實體店面同樣以大禮盒的形象出現。
2)星巴克情緣分享:
網友上傳自己生活當中與星巴克接觸照片並寫下感言,以口碑與體驗的方式來塑造出星巴克式的生活態度是被大家認可、受歡迎的品牌大街,打造一個品牌大街,與繁華的鬧市區不同。STARBUCKS小店另開嶄新的公寓大街區域 提供具質感的品牌大街。虛擬的星巴克店家設計中,延續實體店家的溫馨舒適感,並且。店家周圍環境設計以享受生活的感覺為主,不過度熱鬧繁華,以高品質的生活感受來凸顯品牌的層次感。另外,結合愛情公寓內的產品來提升曝光度與網友參與、互動,讓網友更加了解品牌個性與特色。
3.(禮包展開後)——品牌旗艦店
1). 見面禮:設計專屬禮品,來到虛擬店家就可領取或送好友。
2). 活動專區、公布欄:STARBUCKS線上及線下活動報道,大量的曝光讓參與程度提升,分享關於STARBUCKS的信息及新聞,引起各種話題討論和增加網友的互動。
3). 咖啡小教室:咖啡達人教室,固定的咖啡文化或相關教室消息,讓網友了解更多關於咖啡的文化。

㈥ 星巴克的社交網路營銷能成功的創新性應用有哪些

(1)通過社交網路,進行線上品牌推廣,推動線下消費轉化
(2)通過網上社區,鼓勵線上反饋,改善線下服務
(3)通過免費網路,提供上網服務,吸引線下消費

㈦ 誰認識星巴克負責網路營銷的人,提供一下聯系方式

還是死了這條心,就算有認識的也不會介紹給你的

㈧ 怎樣獲得星巴克兌換券

若持招行信用卡,消費積分可以兌換星巴克咖啡,兌換登錄掌上生活APP,通過我的-積分進行兌換。

閱讀全文

與星巴克網路營銷工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安逸動plus網路是哪個營業廳 瀏覽:571
網路共享熱點限制 瀏覽:994
忘記網路密碼怎麼連接華為 瀏覽:184
無線網路機頂盒設計 瀏覽:756
三層無線網路實驗 瀏覽:325
家庭網路總是斷開怎麼回事 瀏覽:854
圓形網路線怎麼畫 瀏覽:164
共享電視網路錯誤怎麼辦 瀏覽:171
網路電話手錶哪個牌子最好 瀏覽:771
有移動硬碟如何變成網路服務端 瀏覽:783
周邊網路營銷軟體 瀏覽:721
移動網路和電信聯通有什麼區別 瀏覽:450
統帥無線網路電視怎麼升級 瀏覽:229
用過路由器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602
美團商家版輸入名稱網路請求異常 瀏覽:892
網路咋騙屬於什麼案件 瀏覽:777
公共網路金股有哪些 瀏覽:599
在網路安全中中斷是指 瀏覽:298
網路補課一對一哪裡性價比更高 瀏覽:900
華為wifi網路分享不了 瀏覽:925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