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目前建築電氣設計有哪些新技術,新產品
應該是智能化小區,小區配套的分布式電網系統或者微網系統,還有如今逐漸發展壯大的充電樁系統。
② 網路家電有哪些
網路家電是將普通家用電器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及智能控制技術設計改進的新型家電產品。網路家電可以實現互聯組成一個家庭內部網路,同時這個家庭網路又可以與外部互聯網相連接。 目前認為比較可行的網路家電包括網路冰箱、網路空調、網路洗衣機、網路熱水器、網路微波爐、網路炊具等。
③ 什麼是ZigbeeZigbee的產品有哪些
當今世界通信技術迅猛發展,隨著Internet的迅速發展和個人對數據通信需求的快速增長,全球通信產業技術的發展呈現三大趨勢:無線化、寬頻化和IP化。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推動了市場對寬頻網路的需求,寬頻用戶數量在全球呈現出非常強勢的增長態勢。在眾多的寬頻技術中,無線技術尤其是移動通信技術成為近年來通信技術市場的最大亮點,是構成未來通信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 新型電器元件有哪些
新型電子元件的發展前景
新型電子元器件是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受到我國政府的重點支持。其中80%為新型元器件,力爭能夠基本上滿足國內電子產品的組裝需求,大幅降低進口量,使我國成為電子元器件生產大國。為此必須加大自主開發能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及早推廣綠色電子工程與國際接軌,解決上游原材料配套問題,降低成本,企業結構重組,創建品牌,擴大國內外銷售渠道。雖任重道遠,但前景令人樂觀。
1.繼續擴大片式化、微小型化。雖然片式元件已經相當成熟,但有些電子元件仍未能片式化或者雖然可以進行表面貼裝,但體積較大,滿足不了電子產品輕、薄、小的要求。如磁性變壓器、功率電感器、繼電器、連接器、電位器、可調R/L/C、鋁/鉭電解電容器、薄膜電容器、陶瓷濾波器、PPTCR及一些敏感元件均屬此類產品。人們正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
2.高頻化高速化。電子產品向高頻(微波波段)發展的趨勢很強勁。此外,高速數字電路產品越來越多,這些進展都對電子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降低寄生電感、寄生電容、提高自諧振頻率、降低高頻ESR、提高高頻Q值等。
3.集成化。片式R/L/C是片式電子元件的主體,在數量上佔到90%。這些片式元件的封裝尺寸已經縮小到0.6×0.3×0.3mm。這樣微小的尺寸給製造和使用都帶來了很多不便。多數人士認為封裝尺寸已達極限,不必要再進一步縮小單個片式元件的裝封尺寸了。那麼發展方向何在?答案是向組件化、無源/有源元器件集成化發展。目前已經出現了各種R/L/C組合件,國外著名公司採用LTCC(低溫陶瓷共燒)技術、薄膜集成技術、PCB集成技術、MCM多晶元組裝技術做出了多種無源/有源集成模塊,並已付之應用,其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4.綠色化。在電子元件的製造過程中,往往使用大量有毒物料,如清洗劑、熔劑、焊料及某些原材料等。在電子元件成品中有時也含有有毒物質,如汞、鉛、鎘等。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立法禁用這些有害物質,提倡綠色電子。我國電子元器件行業也面臨這一課題,有大量的技術難關等待我們去攻克。
⑤ 電子新科技產品有哪些
01 電子與信息
0101 電子計算機
010101 超級小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巨型計算機
010102 高檔微型計算機(PC)
010103 便攜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
010104 模擬模擬系統
010105 工業控制機及控制器
010106 網路計算機(NC)
010107 工作站
010108 高檔伺服器
010109 嵌入式計算機
0102 計算機外部設備
010201 新型存儲設備
010202 新型顯示終端
010203 新型列印終端
010204 自動繪圖儀
010205 座標數字化儀
010206 計算機高性能板卡
010207 觸摸屏
010208 自動掃描輸入設備
010209 計算機硬碟及其關鍵件
010210 光碟驅動器及其關鍵件
010211 新型電腦開關電源
0103 信息處理設備
010301 辦公自動化設備與系統(如數碼復印機油印機等)
010302 自動排版設備與系統
010303 激光照排設備與系統
010304 圖形、圖像處理設備
010305 文字、語音、圖像識別設備
010306 光電信息處理設備
010307 印鑒、文字與圖像鑒別系統
010308 商業金融終端設備及系統
010309 智能控制系統
010310 模擬系統
010311 網路系統
010312 文字處理機
010313 遠距離非接觸IC卡及相關機具
010314 手持GPS接收機
010315 無線網路移動專用PDA
0104 計算機網路產品
010401 網路伺服器
010402 網路終端設備
010403 網路介面適配器
010404 多協議通信適配器
010405 網路檢測設備
010406 其它網路系統專用設備
0105 計算機軟體產品
010501 操作系統軟體
010502 網路及通信協議處理軟體
010503 高級語言編譯程序
010504 設備驅動程序
010505 嵌入式操作系統
010506 嵌入式瀏覽器
010507 嵌入式圖形用戶界面
010508 支持軟體(中文平台軟體、軟體開發工具、 工具類軟體等)
010509 Internet/Intranet網路管理軟體
010510 軟體開發及測試平台
010511 計算機輔助類工具軟體
010512 中間件軟體
010513 資料庫管理系統
010514 事務管理軟體(MIS系統、金融、商業、
財務、稅務、工商、辦公自動化、教育管理等)
010515 輔助類軟體(CAl)、CAM、CAI等)
010516 模擬軟體與控制軟體
010517 智能軟體(專家系統、機器翻譯系統等)
010518 安全與保密軟體
010519 系統集成軟體
010520 電子商務軟體
010521 多媒體製作軟體
010522 ERP應用軟體
010523 集成電路設計計算機輔助應用軟體
010524 在線存貯與離線備份軟體
010525 其他應用軟體
0106 微電子、電子元器件
010601 混合集成電路
010602 大規模集成電路
010603 新型電真空器件
010604 新型半導體器件
010605 新型電力電子器件
010607 敏感元件與感測器
010608 專用集成電路(ASIC及FPGA)設計
010609 高性能石英諧振器 、石英晶體濾波器
010610 片式多層復合元器件
0107 光電子元器件及其產品
010701 新型激光器
010702 激光調制器
010703 激光全息照相系統
010704 新型激光發光管、光電探測器
010705 集成光學產品
010706 平板顯示器及其關鍵部件
010707 微光、紅外及熱成像裝置
010708 光存儲器
010709 激光加工、激光測距/檢測
010710 CD-ROM、DVD-ROM、光刻錄機
010711 激光拾音頭
010712 CCD光電荷耦合器件
010713 CMOS圖像感測器
010714 高亮發光二極體 、蘭色、白色發光管
0108 廣播電視設備
010801 高清晰度數字彩色電視機、平板電視與新型投影電視裝置
010802 數字有線電視系統設備
010803 衛星數字電視廣播上行站設備、衛星數字電視接收設備
010804 圖文電視系統設備
010805 影視節目製作設備
010806 數字電視廣播發射設備
010807 數字音頻廣播發射設備
010808 數字音響設備
010809 數字攝錄機
010810 數字收、錄音設備
010811 光碟機
010812 CATV QAM調制器 、光發射機 、光端機
010813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系統
010814 MVDS(多點視頻分配系統)設備
010815 數字電視監測設備
010816 數字電視測試信號發生器
0109 通信
010901 高性能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
010902 計算機通信及數據傳輸設備
010903 數字移動通信設備
010904 數字衛星通信設備
010905 數字微波通信設備
010906 光纖網路通信設備
010907 通信雷達設備
010908 高性能傳真機
010909 多媒體通訊終端
010910 無線接入通信設備
010911 綜合業務數字網通訊設備
010912 網路系統互聯及集成技術產品
010913 網路數據安全技術產品
010914 網管技術產品
010915 數字集群通信系統及設備
010916 數字無繩電話
010917 蜂窩電話
010918 電信增值業務系統
010919 SDH光傳輸設備
010920 MSTP多業務接入系統
010921 MPLS多協議交換設備
010922 特種光纜
010923 光纖、光纖預制棒
010924 光通信器件
010925 一點對多點微波系統
010926 小型衛星地球站
010927 全球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010928 程式控制調度交換機
010929 通信電源及電源系統
010930 通信機房集中監控
010931 NGN下一代網路設備
010932 光纖傳輸波分復用設備
010933 光交叉連接設備(OXC)
010934 寬頻光纖接入網通信設備
010935 高端路由器、網路交換機
010936 高性能數字數據機
010937 光通信計量和監測儀器
010938 GSM、CDMA、IMT-2000移動通信檢測設備
02 生物、醫葯技術
0201 農林牧漁
020101 應用基因工程、生物技術及其他高新技術
培育的優良農、林、果、蔬、花卉新品種
020102 抗蟲、抗病、抗除草劑或抗逆轉基因農作物新品種的引進,馴化和培育
020103 瓜、菜、花、果等作物脫毒種苗選育與快速繁殖
020104 園林、綠化類新品種選育
020105 水產養殖類基因工程體和新品種選育
020106 良種家畜胚胎移植後代種畜與優良畜禽新品種、新品系的選育
020107 新型家畜、家禽用疫苗
020108 新型農用、畜禽用檢測和快速診斷試劑
020109 新型農用、畜禽用基因工程產品
020110 微生物農葯與農用抗生素
020111 無公害、環保型農葯新制劑
020112 預防、控制侵入性有害生物的新技術產品
020113 植物源農葯新產品與特異性動物源植物免疫產品
020114 新型畜禽、水產品生長調節劑及獸葯
020115 復合微生物肥料與有機肥料
020116 新型秸桿、垃圾農用轉化產品
020117 新型植物營養劑
020118 新型高效生物飼料及添加劑
020119 新型果、蔬保鮮產品與設備
020120 新型農業機械與農業工程設施設備
020121 新型環保型農用水溶袋與可分解包裝物
0202 醫葯衛生
020201 基因工程葯物
020202 基因工程疫苗及新型疫苗
020203 單克隆抗體及其偶合類葯物
020204 醫用單抗診斷試劑與試劑盒
020205 酶診斷試劑及酶用試劑盒
020206 DNA探針與基因診斷制劑
020207 活性蛋白與多肽
020208 醫用、葯用酶
020209 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特殊氨基酸、新型抗生素等)
020210 葯用動植物細胞工程產品
020211 各類新型小分子葯物
020212 新型化學合成、半合成葯物
020213 採用現代制葯技術製取新型中葯及制劑
020214 新型生物類、功效因子和有效部位類保健功能食品
020215 新型海洋生物製取的葯物和有用物質
020216 新型制葯工藝技術產品
020217 新型生物技術工藝產品
0203 輕工食品
020301 新型、高效工業酶制劑
020302 氨基酸和核苷酸
020303 微生物多糖及糖酯
020304 新型有機酸
020305 天然色素及高檔香精香料等食用添加劑
020306 新型健康食品與功能食品
020307 農產品深加工及綜合利用
020308 食品安全及相關檢測技術與產品
020309 其它輕工、食品生物技術及產品
0204 其它生物技術產品
020401 生物化工新產品
020402 環境治理用生物技術產品
020403 高效分離純化介質
020404 生物技術研究用新型試劑
020406 標准實驗動物
020407 新型生物培養、醫葯製取設備
03 新材料
0301 金屬材料
030101 高純金屬材料
030102 超細金屬材料
030103 新型金屬箔材及異型材
030104 非晶、微晶合金
030105 形狀記憶合金
030106 高溫合金
030107 大尺寸半導體
030108 新型電子材料
030109 超導材料
030110 儲能材料和各類電池材料
030111 磁性材料
030112 數據存儲材料
030113 稀土金屬及稀土材料
030114 高性能特種合金材料
030115 金屬纖維及微孔材料
030116 觸媒材料
030117 表面改性金屬材料
030118 生物醫學用金屬材料
030119 貴金屬材料
030120 特種粉末及粉木冶金製品
0302 無機非金屬材料
030201 高純超細陶瓷粉體材料
030202 納米組裝材料
030203 納米復合材料
030204 納米塗層材料
030205 無機電子材料
030206 半導體微電子材料
030207 光電子材料
030208 單電子晶體管
030209 高性能功能陶瓷、結構陶瓷
030210 高溫陶瓷材料
030211 電子陶瓷材料
030212 高性能陶瓷纖維、玻璃纖維·
030213 生物醫學用無機非金屬材料
030214 金剛石薄膜
030215 超硬材料
030216 人工晶體
030217 壓電晶體
030218 晶體薄膜材料
030219 高等級鍍膜/導電玻璃等特種玻璃
030220 光學纖維與光纖通信材料
030221 特種石墨製品
030222 特種密封、摩擦材料
030223 新型建築材料
030224 特種塗料、填料、添加劑
030225 高效過濾材料
030226 高性能絕緣、隔熱材料
030227 新型阻燃裝飾材料
0303 有機高分子材料及製品
030301 新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
030302 功能高分子材料
030303 有機硅及氟系材料
030304 高性能纖維及其製品
030305 先進纖維材料及其織物
030306 特種橡膠及密封阻尼材料
030307 液晶材料
030308 染整、造紙、皮革、石化、日化用等精細化工品
030309 環保塗料、膠粘劑和油墨
030310 醫葯、獸葯、農葯中間體及產品
030311 有機分離膜
030312 生物醫學用高分子材料
030313 有機光電子材料
030314 改性高分子材料
030315 新型電子化學品
030316 特種工業表面活性劑
030317 高功能膜分離技術及產品
030318 環境相容性材料、環境降解材料、環境工程材料
0304 復合材料
030401 金屬基復合材料及製品
030402 碳基復合材料
030403 樹脂基復合材料及製品
030404 陶瓷基復合材料及製品
030405 仿生復合材料
030406 智能復合材料
030407 復合材料用增強劑
04 光機電一體化
0401 先進製造技術設備
040101 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人
040102 柔性生產線(FTL)、 柔性製造系統(FMS)、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製造(CAM)應用開發產品
040103 變頻調速裝置、伺服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及中高檔數控系統
040104 新型數顯裝置
040105 高性能數控機床、加工中心
040106 數控精密成型加工設備及應用開發技術產品
040107 高性能材料表面處理及改性設備
040108 新型的激光加工設備
040109 新型光、聲、電、機一體化先進製造設備
0402 機電一體化機械設備
040201 機電一體化的電子紡織、塑料、印刷、包裝、煙草、食品、過濾等機械設備
040202 機電一體化的工程、礦山、冶金、郵電、運輸、製冷等機械設備
040203 新型的電力、石油化工設備
040204 特種運輸車、新型船舶、機場、港口等先進交通運輸設備
040205 全自動化立體倉庫
040206 高性能汽車電子裝置、汽車關鍵零部件及汽車保修設備
040207 先進的掃描成像系統
0403 機電關鍵基礎件
040301 高性能的機械基礎件
040302 新型低壓、高壓電器,新型大功率電源
040303 精密模具及新型量具、刃具
040304 新型專用泵、閥、電機
040305 新型液壓、密封、氣動元器件
040306 汽車車載診斷系統、動態控制系統、車內環境智能控制系統、防碰撞、防盜等裝置
0404 儀器儀表
040401 新型工業自動化儀表
040402 高性能分析儀器和信號記錄儀器
040403 新型測量、計量儀器
040404 新型試驗機與模擬儀器
040405 高精度新型感測器、光電參量感測器
040406 先進攝影器材及縮微系統
040407 高精度智能化儀表
040408 激光/超聲/紅外/真空技術加工與檢測設備
040409 現場匯流排智能儀表
040410 電鏡
0405 監控設備及控制系統
040501 中高檔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040502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集散控制系統、分布式控制系統
040503 工業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
040504 電力調度與管理自動化系統
040505 防火、防爆報警探測器及控制系統
040506 防盜報警探測器及控制系統
040507 交通運輸自動化監測與管理系統、電子收費管理系統
040508 新型電視監控系統
040509 智能化自動識別系統
040510 其它智能化控制器
0406 高檔醫療器械
040601 射線、超聲、紅外、熱成像、核磁共振等成像診斷設備
040602 醫用生物化學檢測與分析儀器
040603 生物電信息號檢測及臨床監護設備
040604 射線、超聲、激光、電磁波等治療裝置
040605 新型中醫診斷與治療儀器
040606 生命保障系統
040607 醫用信息與圖像存儲通信及管理系統
040608 醫用導管支架及高檔消耗衛生材料
040609 遠程診斷系統
040610 醫用感測器
05 新能源、高效節能
0501 新能源
050101 太陽能高效集熱器及發電設備
050102 太陽能電池及應用系統
050103 大中型風力發電機
050104 液化燃氣的存儲新型裝置
050105 新型制氫和貯氫裝置
050106 新型高能蓄電池
050107 地熱、海洋能的應用裝置
050108 其它新型高效發電設備
0502 高效節能
050201 新型余熱回收裝置
050202 新型節能風機、水泵、油泵
050203 新型高效壓縮機
050204 節能型空氣分離設備
050205 節能型空調器、冷藏櫃、高效製冷機
050206 新型高效電機調速裝置
050207 逆變式電焊機
050208 低損耗電力變壓器
050209 照明電子節能產品
050210 新型節水設備
050211 節能計量儀器儀表與自控裝置
06 環境保護
0601 大氣污染治理設備
060101 大型高效電除塵器
060102 高溫高濾速袋式除塵器
060103 耐高溫濾料
060104 煙氣凈化成套設備
060105 新型工業廢氣凈化回收裝置
060106 汽車尾氣凈化裝置
0602 水污染治理設備
060201 新型城市污水處理設備
060202 新型水處理材料及葯劑
060203 高濃度工業廢水處理設備
060204 垃圾滲瀝液處理設備
060205 中水處理回用設備
060206 污泥處理成套設備
0603 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
060301 新型固體廢物分選、破碎設備
060302 新型高效垃圾清運設備
060303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材料及設備
060304 垃圾填埋場沼氣處理及利用成套設備
060305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及余熱利用設備
060306 新型廚餘利用處理設備
060307 糞渣處理設備
060308 危險廢棄物收集、安全處理處置設備
060309 有毒有害固體廢棄物焚燒處理設備
060310 工業廢棄物回收處理、再生利用成套設備
060311 固體廢棄物再生利用設備及產品
0604 雜訊、振動、電磁輻射和放射性污染防治設備
060401 新型隔聲、吸聲材料及裝置
060402 新型隔振、減振材料及裝置
060403 新型消聲設備
060404 放射性廢氣、固體廢物處理設備
0605 環境監測儀器
060501 空氣質量自動檢測儀器及系統
060502 攜帶型/在線式煙塵煙氣監測儀
060503 汽車尾氣監測儀器
060504 攜帶型有毒有害氣體測定儀
060505 在線式水質監測儀器
060506 多功能水質現場監測儀
060507 污水流量計
060508 油份、氰化物測定儀
060509 雜訊振動、電磁輻射和放射線監測儀器
07 航空航天
0701 航空器
070101 輕型、超輕型飛機
070102 無機械推進器的航空器(包括滑翔機)
070103 地效飛行器
0702 航空機械設備及地面裝置
070201 地面導航設備
070202 地面飛行訓練裝置
070203 航空儀表
0704 應用衛星
070401 衛星雲圖接收設備
070402 GPS衛星導航儀及定位系統
070403 遙感設備與系統
070404 遙感圖像產品
08 海洋工程
0801 能源、礦產資源的勘探
080101 找油、找礦設備
0802 固體地球觀測設備
080201 地震波、電磁波層析成象設備
0805 大型工程、海底設施基礎穩定性勘探監測設備
080501 工程地球物理勘探設備
080502 海底設備防腐設備
080503 邊坡穩定性監測設備
09 核應用
0901 核輻射產品
0902 同位素及應用產品
0905 核電子產品
0907 核能及配套產品
⑥ 智能家電產品種類有哪些
智能家電產品種類分為兩大類:
1、採用電子、機械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設備;
2、模擬家庭中熟練操作者的經驗進行模糊推理和模糊控制。
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程度不同,同一類產品的智能程度也有很大差別,一般可分成單項智能和多項智能。單項智能家電只有一種模擬人類智能的功能。例如模糊電飯煲中,檢測飯量並進行對應控制是一種模擬人的智能的過程。
在電飯煲中,檢測飯量不可能用重量感測器,這是環境過熱所不允許的。採用飯量多則吸熱時間長這種人的思維過程就可以實現飯量的檢測,並且根據飯量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控制過程。這種電飯煲是一種具有單項智能的電飯煲,它採用模糊推理進行飯量的檢測,同時用模糊控制推理進行整個過程的控制。
(6)新型網路電氣產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智能家電產品常見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幾點:
1、網路化功能。使用智能家電產品需要利用家庭區域網連接到一起,還可以通過家庭網關介面同製造商的服務站點相連,最終可以同互聯網相連,實現信息的共享。
2、智能化。智能家電可以根據周圍環境的不同自動做出響應,不需要人為干預。例如智能空調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氣候及用戶所在地域,自動調整其工作狀態以達到最佳效果。
3、開放性和兼容性。由於用戶家庭的智能家電可能來自不同的廠商,智能家電平台必須具有開發性和兼容性。
4、節能化。智能家電可以根據周圍環境自動調整工作時間、工作狀態,從而實現節能。
5、易用性。由於復雜的控制操作流程已由內嵌在智能家電中的控制器解決,因此用戶只需了解非常簡單的操作。智能家電並不是單指某一個家電,而應是一個技術系統,隨著人類應用需求和家電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其內容將會更加豐富,根據實際應用環境的不同智能家電的功能也會有所差異。
⑦ 現在有什麼新型的電子產品。
掃描電子輸入筆,可以替代原來笨重的掃描器,iphone改變你對手機的看法,wii讓你對電視游戲重新感興趣,比較老點的NDS和PSP就不說了,經典永恆.電子報紙也正在起步中
⑧ 電子產品包括哪些產品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
電子產品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各種有害影響,如影響電子產品的工作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等。
影響電子產品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太陽輻射、雨、風、冰雪、灰塵和沙塵、鹽霧、腐蝕性氣體、黴菌、昆蟲及其他有害動物、振動、沖擊、地震、碰撞、離心加速度、聲振、搖擺、電磁干擾及雷電等。
(8)新型網路電氣產品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已經發展為非常成熟的消費電子市場,電子技術已經完全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用戶直接參與開發設計的手機,世界首台雙色4K激光電視,擁有超薄機身和無邊框設計的量子點電視……中國廠商推出的新產品,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備受關注。中興、海信和TCL等中國公司發布了多款新品。中興發布名為「鷹眼」的手機,面向全球發售。
價格太高、產品太少並不是阻礙虛擬現實發展的主要原因,內容缺乏才是真正問題。尤其是移動虛擬現實時代的來臨,用戶對內容的需求與要求逐步提高。
超過50億美元的全球游戲市場是當下虛擬現實技術贏利的重要途徑,特別是門檻較低的虛擬現實手機游戲,該領域2016年用戶量幾乎佔到整個游戲產業的七成。
⑨ 電氣元件品牌有哪些
一、微型斷路器
1、常用合資品牌:施耐德,西門子,ABB,海格。
1)ABB:微型斷路器S260系列,塑殼T系列。
2)施耐德:微型斷路器iC65、EA9、EA7系列,塑殼 NSX、CVS、EZD 。
施耐德,產品系列復雜,微型斷路器,塑殼,有高中低三個檔次,且三個檔次之間價格差距很大。每個檔次的表示方法復雜,非專業人士難以區別,其收購了國產德力西、 萬 高等,屬於合資企業。
3)西門子:對抵押開關市場不重視,幾乎零市場,在濟南市場份額少。
4)海格:微型斷路器M系列,塑殼H系列。
2、常用國內品牌:上海人民、上海良信、上海開關、常熟開關、德力西、正泰。
二、雙電源開關
互投裝置按圖紙設計要求選用PC級產品,不得使用微型斷路器組成的CB級產品替代,雙電源互投裝置應對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均有逐相檢測功能。
常用品牌有:萬高、沈陽斯沃、天津海森、深圳泰永等。
據了解,萬高知名度高,質量好、價格偏高。
三、浪涌保護器
防雷元件品牌:須為在山東省氣象局防雷辦備案產品。
常用品牌:中力、雷迅、華普、上電科等。
四、品牌印象
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及對上述品牌的認可程度敘述如下:
1、高檔次: ABB、西門子、海格;檔次都較高,價格高。為節約建築成本,在以往的工作項目中,沒有採用過。
2、中低檔次:施耐德(EA9、EA7)、上海人民、上海良信、德力西、正泰。
1)施耐德(EA9、EA7):中高檔產品系列中,價格偏高,但可以接受。
2)上海良信:戰略合作項目較多,目前與綠地、中海等項目合作。
3)上海人民:價格適中,在以往的項目上使用過,質量中等。
4)德力西:價格偏低,在以往的項目上使用過,質量中等。
5)正泰:價格低,市場較混亂,基本都是中低檔次,且難以區分。不過因價格優勢在以往
的項目上使用較多。
五、對後期電氣檢測及使用的影響
在以往的項目經驗中,主要使用過的品牌有:施耐德(
EA9
、
EA7
)
、德力西、正泰、上海人
民。其中正泰、德力西的在電氣檢測中會出現個別漏電保護器不跳閘的現象(只是極個別,
更換後,驗收均能通過)
。其餘品牌在以往的項目經驗中均未出現過此類問題。
六、愛都項目部意見
建議採用中等品牌,
既能保證工程驗收和使用質量,
同時也能維護公司形象,
對後期物業管
理也能提供一定的方便。
建議採用的品牌有:施耐德(
EA9
、
EA7
)
、德力西、上海人民、上海良信。
⑩ 電子產品有哪些類型最好告訴我十大類型,比如數碼產品,等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配件可能包括:
◆陶瓷電容器:片式電容、中高壓、安規電容、 可調電容、排容、高能電容;
◆正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高精度可調電位器、高壓電阻
◆片狀電感線圈:高頻電感、功率電感、天線線圈;
◆靜噪元件/EMI靜噪濾波器(EMIFIL)、片狀磁珠、磁珠排、DC/AC用共模扼流線圈、軍工用復合型靜噪濾波器;
◆陶瓷振盪器 ( Resonators):插腳 、貼片諧振器(KHz、MHz)、汽車用諧振器、聲表振盪器;
◆通訊設備用濾波器、聲表濾波器、射頻濾波器、中頻濾波器、鑒頻器 、介質/天線/收發共用器、介質帶通濾波器;
◆高頻元件:高頻用微型片狀電容器、片狀介質天線、介質諧振器、射頻開關、同軸連接線;
◆高頻組件(Microwave Moles)PLL組件;射頻開關;微波振盪器VCO ,Bluetooth藍牙模塊;
◆電源 (Power Supplies)開關電源,高壓電源,超薄型電源 ,C&D 電源模組;
◆感測器元件(Sensors):陀螺儀,超聲波、沖擊、旋轉、磁性識別、熱電型紅外、溫度等感測器
◆壓電元件(Piezoelectric Sound Components)蜂鳴器,蜂鳴器振動板等。
發展歷史
編輯
電子技術是歐洲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最早由美國人莫爾斯1837年發明電報開始,1875年美國人亞歷山大貝爾發明電話,1902年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發明電子管。電子產品在二十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一代電子產品以電子管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誕生了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它以小巧、輕便、省電、壽命長等特點,很快地被各國應用起來,在很大范圍內取代了電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它把許多晶體管等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塊硅晶元上,使電子產品向更小型化發展。集成電路從小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使電子產品向著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穩定、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由於,電子計算機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恰好能夠充分說明電子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從電子計算機發展的四個時代來說明電子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的特點。
UL認證(美國):
保險實驗室認證標志。進入美國的貨物,很多都需要有UL標志。
UL是英文保險商試驗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 Inc.)的簡寫,UL安全試驗所是美國最有權威的,也是界上從事安全試驗和鑒定的較大的民間機構。它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的、為公共安全做試驗的專業機構。它採用科學的測試方法來研究確定各種材料、裝置、產品、設備、建築等對生命、財產有無危害和危害的程度;確定、編寫、發行相應的標准和有助於減少及防止造成生命財產受到損失的資料,同時開展實情調研業務。總之,它主要從事產品的安全認證和經營安全證明業務,其最終目的是為市場得到具有相當安全水準的商品,為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得到保證作出貢獻。目前,UL在美國本土有五個實驗室,總部設在芝加哥北部的Northbrook鎮,同時在台灣和香港分別設立了相應的實驗室。
CE認證(歐盟):
「CE」標志是一種安全認證標志,被視為製造商打開並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凡是貼有「CE」標志的產品就可在歐盟各成員國內銷售,無須符合每個成員國的要求,從而實現了商品在歐盟成員國范圍內的自由流通。
在歐盟市場「CE」標志屬強制性認證標志,不論是歐盟內部企業生產的產品,還是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要想在歐盟市場上自由流通,就必須加貼「CE」標志,以表明產品符合歐盟《技術協調與標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
CE兩字,是從法語「Communate Europpene」縮寫而成,是歐洲共同體的意思。歐洲共同體後來演變成了歐洲聯盟(簡稱歐盟)。CE標志加貼的商品表示其符合安全、衛生、環保和消費者保護等一系列歐洲指令所要表達的要求。
有關CE標志的產品:符合歐盟的有關健康,衛生,安全,環保和消費者保護的等一系列規定。是產品在歐明境內銷售的市場准入證明,目前有20多條歐盟指令規定CE涵蓋的產品范圍及相關的安全要求。
CE標志對貿易和工業產生巨大的影響,符合歐洲標准指令的產品才可貼CE標志。一般而言,歐洲指令的要求適用於最終產品和其它部件的銷售。 對於絕大多數電子,電器類產品而言,申請CE認證必須符合低電壓指令(LVD)和電磁兼容指令(EMC)。
有關指令要求加貼CE標志的工業產品,沒有CE標志的,不得上市銷售,已加貼CE標志進入市場的產品,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責令從市場收回,持續違反指令有關CE標志規定的,將被限制或禁止進入歐盟市場或被迫退出市場。
現今執行的指令主要有如下:
低電壓指令 電磁兼容 機械 玩具 簡單壓力容器 個人護具
衡 器 活性移植醫療設備 燃氣設備 電訊終端設備 防爆設備
VDE認證(德國):
VDE是德國國家產品標志。VDE的全稱是Prufstelle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Institute,意即德國電氣工程師協會。它成立於1920年,是一個國際認可的電子電器及其零部件安全測試及出證機構,是歐洲最有測試經驗的試驗認證和檢查機構之一,也是獲歐盟授權的CE公告機構及國際CB組織成員。在歐洲和國際上,得到電工產品方面的CENELEC歐洲認證體系、CECC電子元器件質量評定的歐洲協調體系、世界性的IEC電工產品、電子元器件認證體系等的認可。評估的產品非常廣泛包括家用及商業用途的電器、IT設備、工業和醫療科技設備、組裝材料及電子元器件、電線電纜等。
VDE標志主要適用范圍為各類電工產品,電子元器件產品等。
VDE是德國著名的測試機構,在電器零部件認證是歐洲最權威的認證。
根據申請按照VDE規范或其他公認的技術標准對電工產品進行試驗和認證。因而它向公眾提供了一種保護性服務,避免電器在使用時造成危害和產生無線電干擾。
VDE一P的試驗和認證特別適用於家用電器、照明器具、手持式工具、娛樂電子設備、醫療電氣設備、信息技術設備、安裝材料。電線、電纜和電子元器件。VDE—P還對電器所產生的無線電干擾進行測量,在需要時也測量電磁兼容性(EMC)。
GS認證(德國):
GS的含義是德語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已認證),也有Germany Safety" (德國安全)的意思。GS認證以德國產品安全法(SGS)為依據,按照歐盟統一標准EN或德國工業標准DIN進行檢測的一種自願性認證,是歐洲市場公認的德國安全認證標志。
GS標志表示該產品的使用安全性已經通過公信力的獨立機構的測試。GS標志,雖然不是法律強制要求,但是它確實能在
產品發生故障而造成意外事故時,使製造商受到嚴格的德國(歐洲)產品安全法的約束。所以GS標志是強有力的市場工具,能增強顧客的信心及購買慾望。雖然GS是德國標准,但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認同。而且滿足GS認證的同時,產品也會滿足歐共體的CE標志的要求。
在德國和歐洲,GS標志是最常見的第三方產品質量和安全認證的標志,GS標志適用產品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家電產品,信息產品,電動及手動工具,影像及音響產品,燈具產品,電子檢儀器,健身器材,玩具,辦公室傢具等。
3C認證(中國):
是我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標志——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英文縮寫。是國家對19類132種涉及健康安全,公共安全的電器產品所要求的認證標志。已取代長城,CCIB(商檢)標志,CCIB(商檢)標志及EMC(電磁兼容認證)。
產品目錄中包括微型計算機,攜帶型計算機,與計算機連用的顯示設備,與計算機連用的列印設備,多用途列印復印機,電腦游戲機,學習機,復印機,金融及貿易結算電子設備,伺服器等12種IT產品,還有掃描儀,計算機內置電源及電源適配器充電器。
中國強制認證依據產品類別由不同的認證機構實施,機構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代表中國參加IECEE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合格評定組織),中國汔車產品認證中心等。
對產品的安全性能,電磁兼容性,防電磁輻射等方面都作了詳細規定,購買計算機時,應認准確3C標識,以合證使用產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FCC認證(美國):
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於1934年由COMMUNICATIONACT建立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直接對國會負責。
FCC通過控制無線電廣播、電視、電信、衛星和電纜來協調國內和國際的通信。
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管理進口和使用無線電頻率裝置,包括電腦、傳真機、電子裝置、無線電接收和傳輸設備、無線電遙控玩具、電話、個人電腦以及其他可能傷害人身安全的產品。這些產品如果想出口到美國,必須通過由政府授權的實驗室根據FCC技術標准來進行的檢測和批准。進口商和海關代理人要申報每個無線電頻率裝置符合FCC標准,即FCC許可證。凡進入美國的電子類產品都需要進行電磁兼容認證(一些有關條款特別規定的產品除外)。
CSA認證(加拿大):
CSA是加拿大標准協會(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簡稱。
它成立於1919年,是加拿大首家專為制定工業標準的非盈利性機構。在北美市場上銷售的電子、電器等產品都需要取得安全方面的認證。它能對機械、建材、電器、電腦設備、辦公設備、環保、醫療防火安全、運動及娛樂等方面的所有類型的產品提供安全認證。
SASO認證(沙烏地阿拉伯):
國際符合性認證計劃(ICCP)是由沙烏地阿拉伯標准組織(SASO)1995年起率先執一項對規定產品進行包含符合性評定、裝船前驗貨及認證的綜合計劃,以保證進口的商品出運前能全面符合沙特的產品標准。
此方式最適於發貨非常少的出口商或製造商。每次出貨前需申請裝船前的驗貨 (PSI)以及裝船前的測試(PST)。兩者都合格了就可獲得CoC證書(CoC證書由SASO授權的SASO Country Office(SCO)或由PAI授權的PAI Country Office(PCO)辦理簽發)。
EMC認證(歐盟):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直譯是"電磁兼容性"。意指設備所產生的電磁能量既不對其它設備產生干擾,也不受其他設備的電磁能量干擾的能力。
EMC這個術語有其非常廣的含義。如同盲人摸象,你摸到的與實際還有很大區別。特別是與設計意圖相反的電磁現象,都應看成是EMC問題。
電磁能量的檢測、抗電磁干擾性試驗、檢測結果的統計處理、電磁能量輻射抑制技術、雷電和地磁等自然電磁現象、電場磁場對人體的影響、電場強度的國際標准、電磁能量的傳輸途徑、相關標准及限制等均包含在EMC之內。
擁有EMC標志的產品,表明該產品的電磁兼容特性符合歐洲標志,EMC標志的適用范圍為各類電器產品。
北歐四國Nordic產品認證:
北歐四國是指挪威,瑞典,芬蘭,丹麥。該四國的認證機構之間 定立了協議,互相認可彼此的測試結果。換言之,只要您的產品 獲得其中北歐四國中任何一個國家的認證,如果您還需要其餘 3 個 國家的認證,您不需要再提供產品進行檢測,就可以輕易的取得 證書。
Nordic產品認證范圍包括:工業設備、機械設備、通訊設備、電氣產品、個人防護用具等、家用產品。
德國TUV萊茵產品認證:
TüV標志是德國TüV專為無器件產品定製的一個安全認證標志,在德國和歐洲得到廣泛的接受。同時,企業可以在申請TüV標志時,合並申請CB證書,由此通過轉換而取得其他國家的證書。而且,在產品通過認證後,德國TüV會向前來查詢合格元器件供應商的整機廠推薦這些產品;在整機認證的過程中,凡取得TüV標志的元器件均可免檢。
Ek認證(韓國):
韓國的安全認證體系採用EK 安全標志。韓國產業資源部(MOCIE)技術標准局(ATS)是指定EK安全認證機構的政府主管部門。 韓國檢測實驗室(KTL)、韓國電氣檢測所(KETI)和電磁兼容性研究所 (ERI)是ATS指定的可頒發EK安全標志的認證機構。 在產品EK安全標志的認證中, 安全檢測佔主體, 而電磁兼容性的檢測則是補充性的。
該安全認證體系是為杜絕電器產品造成的電擊、火災、機械危險、燙傷、輻射、化學等危害而設立,它一方面照顧了電器產品安全管理的實用性,避免了消費者用電危險;另一方面又整體完善了電器產品安全管理機制(例如電器安全適用標准及檢測程序),從而有效地應對了國際化帶來的影響。通常,輸入電壓在50伏至1000伏區間的電器產品都在此認證計劃內。
TCO認證(瑞典):
瑞典專來雇員聯盟就電磁場制定的更高標准,必須對生態,能源,輻射及人體工學等四方面符合標准,是針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所設定的認證標志,用於規范顯示器的電子和靜電輻射對環境的污染。
IMQ(義大利):
義大利產品安全認證標志。
HK:
香港安全認證標志
OVE認證(奧地利):
奧地利安全認證標志
LVD認證(歐盟):LVD
LVD,低電壓指令。LVD是針對工作電壓在交流電50V~1000V之間,直流電75V~1500V之間的電氣產品的認證。
EMI認證(日本)
在電氣干擾領域有許多英文縮寫。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直譯是電磁干擾。這是合成詞,我們應該分別考慮"電磁"和"干擾"。
所謂"干擾",指設備受到干擾後性能降低以及對設備產生干擾的干擾源這二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如雷電使收音機產生雜音,摩托車在附近行駛後電視畫面出現雪花,拿起電話後聽到無線電聲音等,這些可以簡稱其為與"BC I""TV I""Tel I",這些縮寫中都有相同的"I"(干擾)(BC:廣播)
第二層含義,即干擾源,也包括受到干擾之前的電磁能量。
其次是"電磁"。電荷如果靜止,稱為靜電。當不同的電位向一致移動時,便發生了靜電放電,產生電流,電流周圍產生磁場。如果電流的方向和大小持續不斷變化就產生了電磁波。
電以各種狀態存在,我們把這些所有狀態統稱為電磁。所以EMI標准和EMI檢測是確定所處理的電的狀態,決定如何檢測,如何評價。
EMS認證:
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直譯是"電磁敏感度"。其意是指由於電磁能量造成性能下降的容易程度。為通俗易懂,我們將電子設備比喻為人,將電磁能量比做感冒病毒,敏感度就是是否易患感冒。如果不易患感冒,說明免疫力強,也就是英語單詞Immunity,即抗電磁干擾性強。
PSE認證(日本):PSE標志 - 日本產品安全標志 ,日本的DENTORL法(電器裝置和材料控製法)規定,498種產品進入日本市場必須通過安全認證。其中,165種A類產品應取得T-MARK認證,333種B類產品應取得S-MARK認證。
JIS認證(日本):
自願性認證制度,是日本標准化組織(JIS)對經指定部門檢驗合格的電器產品組織頒發的產品標志,S標志是強制性的,*S標志是非強制性的。
不管是哪國的安全認證,都對爬電距離,抗電強度,漏電流,溫度等方面做出了嚴格規定。爬電距離指沿絕緣表面測得的兩個導電器件之間或導電器件與設備界面之間的最短距離。UL和CSA安全標准強調了爬電距離的安全要求,這是為了防止器件間或器件和地之間的打火從而威脅到人身安全。抗電強度的要求是在交流輸入線間和交流輸入與機殼之間由零電壓加到交流1500V或直流2000V時,不擊穿或拉電弧即為合格。關於漏電流的要求,UL和CSA均要求暴露的,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均應與大地相接。漏電流的測量是通過在這些部分與大地之間接一個1.5KΩ的電阻,測其漏電流。開關電源的漏電流,在260V交流輸入下,不應超過2.5mA。溫度的要求,安全標准對電器的溫度要求很重視,同時要求材料有阻燃性。對開關電源來說,內部溫度不應超過65℃,如果環境溫度是25℃,電源的元器件的溫度應小於90℃。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電源在剛開始用時對使用者並沒有什麼直接的不良影響。但用久了以後,由於潮濕的空氣和灰塵的影響可能導致高壓區短路,不但造成電源本身損壞,還會嚴重影響其他電腦配件。
ROHS 指令:歐盟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於2003年1月通過了RoHS指令(中文版),全稱是 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即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也稱2002/95/EC指令,2005年歐盟又以2005/618/EC決議的形式對 2002/95/EC進行了補充,明確規定了六種有害物質的最大限量值。目前RoHs只有檢測報告而沒有證書,因為ROHS目前只是指令,它還不是標准或法規,所以RoHS目前只有檢測報告,沒有ROHS證書。在歐盟最早發布的RoHS指令中,一共列出六種有害物質,包括:鉛Pb、鎘Cd、汞Hg、六價鉻 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其他有害物質可能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進一步補充進來。 在2005/618/EC中附件1中,對2002/95/EC質量的5.1條款進行了補充,限定了鉛、汞、六價鉻、多溴二苯醚 PBDE、多溴聯苯PBB的質量百分比上限為0.1%(1000ppm),鎘的含量上限為0.01%(100ppm)。
綠色產品:一般意義上,把符合歐盟RoHS指令要求的產品稱為綠色產品。在此之前,先有過無鉛產品(Pb-Free),主要是針對電子元器件的引腳及焊接工藝而言的。而綠色產品的概念則涵蓋了所有交付最終用戶的產品的每一部分都能夠符合RoHS指令的要求。即產品所使用的零部件, PCBA,外殼,組裝用的緊固件,外包裝等都能夠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