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網路文學的定義,概念評述
什麼是網路文學
張曙光桑克
問:一種新的文學形式——網路文學——正在興起。出版界也出版了大量網路文學的書籍。就你了解,網路文學有什麼特點?
答:我一向不認同網路文學的概念。按照承載媒質的不同來區別文學的性質是非常外在的。文學從來只有一個,不能因為它到互聯網上了,就可以這樣或者那樣。現在所說的網路文學的所謂的特徵,與其說是自由,不如說是隨意。某些戴著網路文學帽子的作品,其實只是作文,或者前一段時間流行過的「青春美文」,距離文學還很遠。他們的熱鬧,一個原因是和出版界有關系,第二個是和好的作者上網比較少有關。很多網路作家並不認同網路作家這個頭銜,證明他們頭腦是清楚的,他們知道他們和作家之間的區別在哪裡,他們稱自己是網路寫手,他們是在網路里生活,而不是在發展文學本身,這是質的差別,不能混淆。而有的人是作家,雖然他可能在地上沒有發表過任何東西,但是他是以文學為目的的,就是說是具有文學專業精神的。而網路寫手關注的不是文學,而是自由表達所帶來的快感。
問:網路文學是否會對傳統文學形式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來自哪幾個方面,是積極還是消極?
答:在中國互聯網上,這些文學作品相對而言限制要少一些,它的題材和語言禁忌也比較少一些,但這是歷史階段性的東西,將來這種優勢會越來越弱。如果這種限制之間的差別消失了,文學還是文學,也只是文學。說有個網路文學是可笑的,外行的。但是就目前中國互聯網上的情況來說,某些有才華的年輕作者的出現,給傳統文學形式帶來了一些良好的發展因素,比如一些大膽的實驗性的成分,有了獲得反饋的可能,這對文學來說是一種進步。
問:網路文學自身的局限及其前景,對網路文學的界定。
答:文學是獨立的事業,在任何媒質上都是一樣的。互聯網上刊登的文學作品所具有的局限和它的前景與地上的文學也是一樣的,並不是獨立發展的東西,而是完全同步的。網路文字,而不是網路文學,它們的局限和發表這些言論的作者或者網友的個人文學修養有關系。有的網友有文學熱情,但文學修養明顯不足,他們的作品量很大,知名度也很高,但他的知名度是怎樣的呢?很多網友說,這個人呢,名氣是有的,但寫得比較業余。這就是實際的情況。但網路不同於傳統媒質之處是在於它的開放性,任何人都有從事文學寫作的權利,也都有被別人閱讀的可能,還有傳播的速度之快、范圍之廣、相互交流的即時性等等,都是傳統媒質所遠遠不及的。如果我們看待所謂的網路文學,用文學標准衡量就可以了,決不能因為它的媒質變了就降低標准。
參考資料:《上海青年報》
⑵ 什麼叫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定義:
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台和傳播媒介的,藉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
⑶ 什麼叫網路文學
網路文學定義:
指新近產生的,以互聯網為展示平台和傳播媒介的,藉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等手段來表現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路藝術品。
特點:
首先,是文學創作的平民化。
傳統的文學創作,其創作主體是那些具有明顯專業特長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通過報刊書籍得以和讀者見面,作品在發表之前必須經過文學編輯或出版商的選擇。因為報刊書籍的質量與其訂戶和銷量密切相關,所以出版商、編輯對作家的專業水平和作品的質量會相應提出較高的要求。然而當互聯網的BBS出現之後,在各種網站的文學論壇上,苛嚴的專業編輯消失了,滿腦子利潤的出版商消失了,訂戶、銷量和利潤等概念幾乎也消失了,發表作品沒有了「門檻」,作者可以將自己的作品自由上傳發表。即使像「榕樹下」這樣著名的文學網站,發表作品雖然需要經過社團編輯的審核,但因為要考慮到照顧網友的創作熱情和社團人氣,加上網站容量空間似海,所以審核的標准也還是比較寬松,只要過得去,文從字順,不反黨反人民,一般都會獲得通過。網路這種新興的媒體為所有人提供了自由表達自我、自由發表自己作品的機會。過去那種環繞在專業作家頭頂的神聖光環被電子網路技術的暴風驟雨吹打得煙消雲散。
其次,是作品發表和信息反饋的快捷化。
傳統文學作品的問世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且不說審稿、改稿、錄入、校對、印刷、發行等一連串繁瑣的環節,僅僅是作品由作者寄到編輯手中就需要大約一周的時間,而網路文學作品的問世就大大簡化了,假定網路選手和專業作家同時完成了創作,當專業作家還在按傳統做法將稿件裝入信封的時候,網路選手只需用滑鼠輕輕一點「確認」,其文本就已經和讀者見面了!網路文學的快捷化還體現在讀者對文本的迅速反饋、作者和讀者之間、讀者和讀者之間的及時交流上。一個文本剛在網上發表,有時也許只要幾分鍾就會見到讀者的評論,讀者怎麼想就怎樣說,毫無顧慮,也無需顧慮。系統上總是准確地顯示出點擊人次,哪些人什麼時候發表了什麼評論。《第一次親密接觸》在台灣成功大學的BBS網站上連載時,這種及時交流的特點得到很充分的體現:當時數百上千的讀者紛紛發表看法,甚至不少人給痞子蔡建議,要求他「別讓女主角死」、「不要讓她服葯變丑」等等。這種自由寫作、自由發表、自由交流最大程度地激發了寫手的創作熱情,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以每天兩節的速度產生的。在泉B論壇,我目睹了哭泣的鍵盤《明天去見面》誕生的全過程,每一節一發表,總是有眾多的網友第一時間去閱讀評論,交互性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熱情。
再次,是創作意圖的自由化。傳統理念中崇高的創作目的,迅速被網路文學的自我宣洩和自娛自樂所刷新,在傳統的文學創作理念中,總是強調要體現文學的認識價值、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甚至在特定時期還強調過文學要為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為人民大眾服務,但網路文學恰恰是有意無意地漠視了這些戒律,絕大部分網路選手創作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宣洩和自娛,文學的認識價值、教育價值和審美價值都成了次要因素,更別說什麼宏大主題了。當然這些只是就大多網路文本而言,那些專業作家參與進來所發表的文本,或有較高文學素養的業余作者所發表的文本,還是與傳統文學作品比較接近的。
創作目的的變化,使網路文學作品表現個人經驗的內容居多,傳統文學中那種表現時代、社會精神的題材往往被擱置了。文學深度淡化了,網路文學呈現出非常鮮明的廣度化傾向。有些網路作者,他們往往隨著自己的興致,隨寫隨貼,不太注重作品的藝術性和嚴密性,使網路文學在形式上呈現出十分濃厚的拼盤化色彩。
最後,是新詞彙不斷涌現,語言風格鮮明。
網路文學文字版本迅速更新,在快速互動的要求下,用符號代替表情,使語言變得幽默,簡潔,更意味深長,例用:)代表微笑,用:(代表沮喪;用縮寫代替正常拼音,例如用MM代表妹妹,用GG代表哥哥;用數字諧音表示意思,例如用88表示拜拜,用55表示嗚嗚地哭,用314表示我愛你一生一世等等。大量新詞彙不但涌現,例青蛙、恐龍、大蝦、菜鳥、斑竹、當機、下線、東東等。網路語言風格主要是口語化和幽默風趣。《第一次親密接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讓語言產生幽默感、詼諧感的方法多種多樣,仿擬就是其中的一種。
以上四個特點只是一種不完整歸納,深入探討,還可以列舉一些。網路文學雖然發展很快,但還只是一個新生兒,它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弱點。題材過窄是當前大家公認的網路文學流行病。在網路誕生然後回歸到傳統書刊熱銷的作品,題材多以言情為主。網路文學雖然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展現自己的作品,但如果作者不加強自己的文學素養,難免會流於卡拉OK的水準。
不管怎麼說,網路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存在樣式,給文壇帶來了一陣清新之風。就文學發展的歷史規律來看,一切文學門類都是由最初的大眾創作、民間創作走向文人創作,從而走向成熟的,雖然網路文學目前尚處在大眾寫作的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演進,傳統作家會進一步融人網路,網路也會產生自己的作家,在新的規范產生之後,網路文學必將進一步走向成熟。
⑷ 為什麼會說網路文學是文學,而且是名副其實的文學
最近看到關於這樣一個問題的探討:網路文學是不是文學?作為一名網路文學的愛好者和從業者,筆者覺得自己有資格對這個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五,網路文學是對傳統文學的繼承與發展,當然是文學。這條原因,就涉及到人們否定網路文學是文學的原因了。因為很多人堅持,文學的范疇只能是書寫在紙上的傳統文學作品,而網路文學由電腦打出來的,其中很多內容比較膚淺、通俗,娛樂大眾,從而片面否定了網路文學的文學價值,而實際上,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不應該區別對待,如果把那些所謂的高大上的傳統文學作品放到網上,那麼它們算不算網路文學呢?那麼這樣的網路文學又是不是文學呢?如此再辨證的一看,網路文學其實是對傳統文學的繼承和發展,不過由紙質改為網路,那麼它當然是文學了。
⑸ 什麼才是網路文學
所謂網路文學,就是以網路為載體而發表的文學作品。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如果說網路文學有什麼底線,就是對網路沒有了解的人所寫出的東西,沒有官方人士在網上發表過(或者說網友流傳上來的不算)的東西不是網路文學,僅此而已。
⑹ 網路文學的特點是什麼
網路文學首先是文學創作的平民化。傳統的文學創作,其創作主體是那些具有明顯專業特長的作家,他們的作品通過報刊書籍得以和讀者見面,作品在發表之前必須經過文學編輯或出版商的選擇。因為報刊書籍的質量與其訂戶和銷量密切相關,所以出版商、編輯對作家的專業水平和作品的質量會相應提出較高的要求。
⑺ 網路文學是文學嗎
網路小說是文學作品,原因如下:
1、網路小說是指利用網路如BBS、Web界面連載發表的小說,與一般的小說比起來,網路小說的語法會更近口語並充斥網路流行語;
2、除了文字內容,利用符號圖案排版等進行變化也是其特色,網路小說是網路文學的主要形式;
3、網路小說是依託網路基礎平台,由網路作家發表的小說;
4、它是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興小說類型;
⑻ 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有什麼區別
就語言而論,網路文學更注重語言本身、語言外在的質感;而傳統文學更注重語言的內涵,看起來樸素的毫無出彩之處的語言卻蘊含了無窮的力量。
就結構而論,網路文學的隨意性更強,但真正的具有文學意義的隨意性卻很少,它的隨意有時顯得鬆散、嘩眾、不合情理。而傳統文學則要緊密得多,雖然它也在不斷地尋找自身的突破,但當這種突破顯得不合情理時,突破就被扼殺在搖籃里。
就故事而論,網路文學更注重故事的可讀性,而傳統文學更注重故事內在的意義——傳統作家總是想方設法地給他(她)的文章貼上思想的標簽。
當然,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區別,隨著網路的深入人心,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有資質的寫手融入了網路之中,在網路中形成了一個純文學圈,雖然這個圈子不是很大,卻有足夠的力量讓傳統媒體驚訝——因為在這個純文學圈中,許多作品已不是能用網路文學四個字概之。在這里,網路文學更接近了傳統意義上的文學。
⑼ 網路文學能不能算是文學
文學是什麼?文學包羅萬象,她既是天地萬物的深情描繪,又是人類心靈深處的細微體驗。但是看網上文學大多數都是比較平庸的。
至於網路小說名字和主題,也都帶有很大隨意性。網路小說名字一般強調霸氣、跟風、易懂,至於與主題的聯系倒也是其次了。而網路小說主題的表達也不是事先計劃好的,甚至很多作者網路小說都開了,自己想表達什麼主題都不知道,也只是隨著網路小說什麼時候結尾,好賴出個主題,體現在結尾人物命運中,斷更之後也就更談不上主題了。所以網路文學不能算是文學。
⑽ 網路文學是不是民間文學
在我看來,網路文學應該不是民間文學。
一、中國學者對民間文學的理解
1980年,鍾敬文提出的民間文學概念是:民間文學是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主要反映人民大眾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達他們的審美觀念和藝術情趣,具有自己的藝術特色。
1999年,劉守華對此重新定義是這樣的:民間文學是一個民族集體創作,口耳相傳的語言藝術。它既是該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與感情的自發表露,又是他們關於歷史、科學、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識的總結,也是他們審美觀念和藝術情趣的表現形式。
華中師范大學老師林繼富老師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觀點是:民間文學是以口語形式表現民眾生活一口頭方式創作和傳統的語言藝術,是族群集體記憶和身份認同的文化傳統。
而網路文學則是隨著網路的興起和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文學創作形式,也可以說是文學形式。所以,我覺得網路文學並非純意義上的民間文學。但是,網路文學很顯然帶有民間性質。
以上是本人自己的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