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為什麼舉辦「網上博物館」
5月18日9時,一場博物館互聯網盛宴——「超級『鏈』接下的博物館:網路5·18」活動的專題頁面將准時上線。該專題頁面將分為動態和靜態兩個區。動態區以虛擬演播廳的形式展現,實時展示各家博物館的最新「節目」。靜態區將下設「5·18談今與昔」「5·18聊再創新」「5·18對話京津冀」「5·18邀您來普查」板塊等,以文字、圖片、視頻、連線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展現北京地區博物館事業繁榮發展的全貌。
互聯網除方便市民參觀博物館外,還將匯集各方智慧,推進博物館的發展。 北京地區各博物館館長、北京各區文委、專家學者等近200人將就博物館文化資源的融合利用、學術研究、促進成果產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等內容開展交流。市文物局將與中國知網合作,通過聯合打造北京地區博物館科研成果共享平台、數據資源中心,提高博物館科研實力和業務創新發展水平,提高學術成果的轉化利用和傳播效果。
2. 誰能解答一下博物館的功能是什麼謝謝~!
功能: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包含了搜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七項。形態上包含建築物、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城小鎮博物館化、長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檔案資料館等皆可納入。
內容上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性博物館及特別專題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內容以各表其獨特風格與收藏為方法。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努力於社區民眾的公共關系。在展示的目標上除了介紹知識,並引發觀眾美感經驗,進而認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
(2)網路參觀和走進博物館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博物館的評估定級:
2008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國家文物局確定故宮博物院等83家博物館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2年11月15日,國家文物局核定中國國家博物館等17家博物館為第二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3年5月21日,經過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的重新定級評估,北京天文館、抗美援朝紀念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和華僑博物院因未達到國家一級博物館標准,被取消國家一級博物館等級,降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7年1月19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第六屆七次理事長會議審議核准,北京天文館等34家博物館躋身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7年5月18日,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授牌儀式舉行,北京天文館、偽滿皇宮博物院等34家新晉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領取了標牌和證書。
3. 網上參觀國家博物館和現場參觀有什麼不同,談談你的感受
網上參觀就是走馬觀花,沒有重點,也不可能有太注重的時間,肯定不如親臨其境震撼啊!
4. 數字博物館的區別與聯系
數字博物館,就是將整個博物館環境製成3D模型,參觀者能在虛擬的博物館中隨意游覽,觀看館內各種藏品的三維模擬展示,查看各種藏品的相關信息資料。通過資料庫檢索可以查閱館內各類藏品的統計信息。
數字博物館不只是局限在現存的實體展館,在應用上基本分為兩大類一是未建成的展館裡麵包含了物質(文物復原來)和非物質(社科人文類)的;二是已建成的博物館,結合互聯網實現線上科普宣傳,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數字博物館可延伸的空間更加廣闊。
與實體博物館的區別與聯系
盡管數字博物館在中國只有一二十年的探索發展歷程,但在強大網路技術的支持下它卻對傳統博物館產生了較大影響和沖擊。數字博物館是要替代或是削弱傳統博物館職能還是促進其發展,傳統博物館如何面對數字博物館帶來的變化,數字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這是在弄清楚數字博物館概念後接下來要面對的另一重要問題。否則,數字博物館建設就將失去動力和方向。
數字博物館除了缺乏實體博物館的一些特點外,還存在數字化信息貯存載體壽命有限;數字化方式存貯的信息極易受到外力(磁場、計算機病毒、黑客侵入等)干擾、破壞;數字化信息很容易下載和復制,知識產權難以保障等等不足。而實體博物館則除了不具備數字博物館的那些特點外,還存在著藏品展示空間有限、展示內容更換周期長、展示手段單一、互動性差、與觀眾溝通交流困難等缺陷。
與實體博物館相比較,「數字博物館具有信息實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遞網路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樣化等特點」。在這里,最為關鍵的是信息實體虛擬化,即數字博物館的一切活動,都是對實體博物館工作職能的虛擬體現,都以實體博物館為依託,同時又反過來作用於實體博物館,是對實體博物館職能的拓展和延伸。
5. 博物館與展覽館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對館藏物品分類管理,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2、展覽館是作為展出臨時陳列品之用的公共建築。
二、分類不同
1、博物館參照國際上一般使用的分類法,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將中國博物館劃分為歷史類、藝術類、科學與技術類、綜合類。
2、展覽館:按照展出的內容分綜合性展覽館和專業性展覽館兩類。專業性展覽館又可分為工業、農業、貿易、交通、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不同類型的展覽館。
博物館特色
1、博物館的公益性質
博物館的性質決定了博物館具有公益性質的特點。很多博物館管理者把公益性視為博物館進入市場的包袱和束縛。其實博物館公益性可以使博物館具有良好的公眾形象,獲得更好的稅收優惠,也使博物館能夠更容易進行公關宣傳,能夠更直接地和教育、環保、旅遊等部門聯系,開展合作。
2、博物館的研究功能
博物館的研究成果是藏品的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價值的深度挖掘,是提供深層次、高品位旅遊產品的基礎。
6. 博物館功能介紹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包含了搜集、保存、修護、研究、展覽、教育、娛樂七項。形態上包含建築物、植物園、動物園、水族館、戶外史跡、古城小鎮博物館化、長期仿古代生活展示(民俗村),以及視聽館、圖書館、表演館、檔案資料館等皆可納入。內容上一般分為美術館、歷史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地區性博物館及特別專題博物館等。博物館的內容以各表其獨特風格與收藏為方法。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努力於社區民眾的公共關系。在展示的目標上除了介紹知識,並引發觀眾美感經驗,進而認知真善美的生命真理。
多主題公園
現今,博物館的多元化發展,是對設計的一種衍生,也是對建築文化的一種傳承,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博物館才是真正聚集人類財富的地方,聚集文化的寶地。
全國第一座以烹飪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長垣開館廣西陸川世客城舉行開工儀式,將打造廣西首家以客家文化為核心的博物館。貴州省首個民營企業自建文化公益博物館——宋窖博物館在習水縣土城鎮建成開館。除了無形的文化得到了傳承,有形的文化也融入了博物館的設計中。
陳列形式
陳列形式是設計者與觀眾進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徑。從不同形式的博物館自身出發,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增強或突出展品,實物陳列與數字化陳列成為主流。
實物陳列
實物陳列博物館,是地面建築形式博物館。
數字化館
數字博物館,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將現實存在的實體博物館的三維立體的方式完整呈現於網路上的博物館。
數字博物館,就是將整個博物館環境製成3D模型,參觀者能在虛擬的博物館中隨意游覽,觀看館內各種藏品的三維模擬展示,查看各種藏品的相關信息資料。通過資料庫檢索可以查閱館內各類藏品的統計信息。
數字博物館的意義在於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把枯燥的數據變成鮮活的模型,使實體博物館的職能得以充分實現。從而引領博物館進入公眾可參與互動式的新時代,引發觀眾濃厚的興趣,從而達到科普的目的。
網路博物館正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無論是實物陳列博物館還是網上博物館,他們兩種形式之間有著很大相關性和獨立性。
與實體博物館相比較,「數字博物館具有信息實體虛擬化、信息資源數字化、信息傳遞網路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樣化等特點」。在這里,最為關鍵的是信息實體虛擬化,即數字博物館的一切活動,都是對實體博物館工作職能的虛擬體現,都以實體博物館為依託,同時又反過來作用於實體博物館,是對實體博物館職能的拓展和延伸。
7. 雅思作文!有網路之後博物館藝術館是否有存在意義
公共博物館和美術館是不需要的,因為人們使用計算機就可以看到歷史文物和作品。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
不同意的理由:使用電腦的幾個壞處:1.傷眼睛。2.沒一點立體感~(畢竟博物館藝術館有實物) 同意的理由:1.網路更快捷一些 2. 去博物館藝術館要經常要跑來跑去的,而你使用網路只在家裡就行了。 選我的吧!O(∩_∩)O謝謝~\(≥▽≤)/~啦啦啦
8. 去博物館參觀,你會選擇導覽嗎是電子導覽還是講解員講解
1.一般來說,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有很多信息層次,一次展覽也不可能對所有層次和類別的信息及其研究成果進行全部介紹和展示,同是展覽的各種信息傳播方法所傳播的信息,是有差異化的。展廳內的展覽信息標識(如說明牌、輔助展示設備)、講解員、導覽器、出版物所傳達信息的內容和側重皆有不同。2.是否選擇導覽要視參觀目的而定。如果參觀目的和展覽主題近似可以選擇導覽,如果參觀目的和展覽主題不近似就需要自己准備,然後把展覽自行解構。3.電子導覽和人工講解的差異主要有二:一、電子導覽更加標准化,每次服務的內容是一樣的;而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是會根據觀眾組合的不同、現場事件的不同自行調節講解內容。二、電子導覽是觀眾自主掌握、相互之間不排他(多個導覽之間不妨礙)的,而人工講解則是由講解員掌控的。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選擇。4.歷史類博物館和自然類博物館的規律是一樣的,無需分開闡述。
9. 數字博物館和傳統博物館的區別
現在人們實際見到的博物館稱為傳統博物館,作為實際存在的形式供觀眾參觀學習或從事其他活動。是以物為基礎的,博物館的發展離不開物的真實存在和發展,博物館的歷史,越來越走向眾紅的歷史,就以物的各種形式弘揚歷史文化的。
而數字博物館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三維圖形圖像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立體顯示系統、互動娛樂技術、特種視效技術,將現實存在的實體博物館的三維立體的方式完整呈現於網路上的博物館。通俗說就是將整個博物館環境製成3D模型,參觀者能在虛擬的博物館中隨意游覽,觀看館內各種藏品的三維模擬展示,查看各種藏品的相關信息資料。
數字博物館是以數字形式對可移動文物或不可以動文物的各方面信息進行收藏、管理、展示和處理,並可以通過物聯網為用戶提供數字化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種服務,是計算機科學、傳播學以及博物館學相結合的信息服務系統。主要以虛擬化、數字化的形式承擔博物館的傳播、教育等職能。可以代替傳統博物館的部分功能和傳播功能,但是不能代替傳統博物館對歷史文化的收藏、保護和研究。
數字博物館主要特點
1、它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藩籬,能在更廣袤的范圍、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上網參觀,利用方便。
2、它能對實體博物館數字資源(包括文字、圖像、聲音等)進行整合、加工、提升和頻繁更換,並運用多媒體手段營造逼真、形象、生動的展示效果,使提供的知識、信息豐富多彩。
3、它能在教育區域建立專家定期講座和專題教育節目以及配合學校課程設計多媒體教學資料,進行網路遠程教學,使知識的學習更為方便深入和系統。
4、由於沒有物理空間的限制,它能在不同欄目和頁面之間穿梭連接,無論是參觀展覽、欣賞藏品,還是瀏覽新聞、活動資訊或是參與學習討論,都非常方便,有絕對的自主權。
5、它能利用論壇、留言版、公眾信箱等發表意見和建議,相比實體博物館展廳的「觀眾留言」和觀眾調查,更為客觀、真實並體現對個人意願的尊重。
6.提高了對展品文物的保護。將年代久遠的收藏品以及易受損的文物進行數字化永久保存
10. 現在真的能線上參觀博物館嗎
很多博物館都開放了線上參觀,塗思美育有很多線上博物館課程,將
博物館美育課程以音頻、視頻和直播等形式呈現給大眾。在B站,喜馬拉雅,微信小程序等各個平台都可以聽到有,特別的方便。能給親子家庭帶來藝術感知、美學認知、創
意表達、跨學科應用和全球史觀等各類藝術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