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用語是從哪來的,什麼意思啊
源自莎士比亞的名言「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現在是網路流行語、網路用語,意為太年輕,很傻很天真。
網路語言是指從網路中產生或應用於網路交流的一種語言,包括中英文字母、標點、符號、拼音、圖標(圖片)和文字等多種組合。這種組合,往往在特定的網路媒介傳播中表達特殊的意義。20世紀90年代誕生初,網民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詼諧、逗樂等特定需要而採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語言了。
進入21世紀的十多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這種語言形式在互聯網媒介的傳播中有了極快的發展。目前,網路語言越來越成為人們網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的是,部分網路語言並不符合我們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定,因此並不具備教學意義,不能引進教學領域。
網路用語的現象:
1、打破現有語法規則或改變現有字詞的形音義關系,如「XX控、恐龍、壕、666」等。
2、生造詞,如「顏值」「白富美」「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
3、夾雜使用圖形、符號、外來語等,如用「∶)」表示開心,在漢語動詞後加-ing表示正在做某事,用「hold住」表示堅持等。
還有一種網路語言不規范現象,就是網路與計算機術語的中文翻譯規范問題,主要是缺乏統一翻譯標准,民間會使用一些「俗」的翻譯,如「E-mail」譯為「伊妹兒」,「download」譯成「當」。
㈡ 網路用詞現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2013—2014開始流行。
1、早在網路比較興起,手機智能化的時候,也就2013—2014年時候開始流行網路用語。
2、網路用語:即多在網路上流行的非正式語言。多為諧音、錯別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詞,通常來源於影視網路熱門用語,現在更多的是因為某一社會現象,因而產生了一些被大家都接受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