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特色大外交的主要特徵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要特徵:
一、主張合作共贏,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
在外交實踐上,中國積極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通過廣泛開展經貿技術互利合作,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網路。中國在務實合作上拿出大手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開始起步,絲路基金已經設立,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 「一帶一路」建設已獲得沿線50多個國家響應參與。
二、為踐行合作共贏理念,打造合作關系升級版
其中包括,以「2+7」新框架打造中國—東盟合作升級版,以「461」框架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以「1+2+3」合作格局深化中阿共建「一帶一路」天然合作夥伴關系,以「1+3+6」合作新框架構建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並搭建中國同南亞未來合作總體框架。
三、主張結伴而不結盟
中國積極構建全球夥伴關系網路,已同世界上67個國家、5個地區組織建立了72對不同形式的夥伴關系。其中包括:通過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構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系;推動金磚國家形成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夥伴關系;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系。
四、主張維護國際關系基本准則
中國積極參與解決伊朗核、朝鮮半島、烏克蘭、巴以沖突、南蘇丹國內沖突、反恐、埃博拉疫情等一系列重大熱點問題,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為維護國際地區的和平穩定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大國作用。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聯合國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迄今累計派出軍隊2萬多人次。
(1)中國對外工作要打造什麼的合作網路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理念包含:
一、人類在21世紀需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是實力均勢的世界,是強權政治、集團對抗的世界,還是劃分勢力范圍的世界?中國的答案,是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包含夥伴關系、安全格局、發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態體系五個方面,前後相輔相成,形成完整思路。這一理念不僅代表了時代發展趨勢,也是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標。
二、在新形勢之下國家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我們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系;要堅持多邊主義,不搞單邊主義;要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大國之間相處,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大國與小國相處,要平等相待,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
三、人類應如何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全球治理體系,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全球治理體系也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國際力量對比變化,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在參與全球治理中提升話語權的呼聲。
四、國際社會應如何縮小南北差距,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
唯有發展,才能消除沖突的根源,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中國提出國際社會必須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努力實現各國共同發展,這是對國際社會多年來成功實踐的高度概括,是為世界實現共同永續發展提出方向性的主張,也是對人類發展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理念
2.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內涵是什麼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內涵是: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是新中國一貫的外交政策與思想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
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核心價值觀,是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的思想情懷的,是符合人類文明中崇尚和平友善的普遍訴求的。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價值觀基礎是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義利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品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要堅持這種正確的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政策主張是多邊主義。中國將繼續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一方面,我國對外工作將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另一方面,我國將在不結盟原則下廣交朋友、深化合作,形成全球夥伴關系網路,爭取世界各國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中國夢的理解與支持。
當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政策框架包括構建新型國際夥伴關系、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等組成部分。
通過踐行與發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我國在外交實踐中積極發展中俄、中美、中歐、中非等國際夥伴關系,進一步深化區域合作,推動「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與治理體系改革,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2)中國對外工作要打造什麼的合作網路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1、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性質,這是最根本的一條。
2、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這是我們立國的重要原則。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摒棄「強國必霸」的老路。
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創導國際關系民主化,維護國際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4、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謀求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5、在國際交往中堅持正確的義利觀,主張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實現義利兼顧、義利平衡,對發展中國家,堅持義利並舉,以義為先。
6、堅持不幹涉他國內政,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
我們從以上六個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個方面都與歷史上傳統的大國以及今天的某些大國,特別是當今世界那個唯一的超級大國,有著本質區別。
十八大以來的中國外交既繼承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傳統,又有許多新的理論和和理念上的創新。它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這就是提出中國夢和它的世界意義,強調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推動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主張樹立正確義利觀和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發展的安全觀。這六個方面的理論創新和理念創新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的贊譽和認同。
但它又是與傳統大國和超級大國的許多理念和政策截然不同的。它與那種建立所謂單極世界、把自己一國的利益凌駕於他國利益之上,不顧他國安全而主張自己絕對安全的的理念和政策是截然相反的,並且是對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