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朋克是什麼意思啊
概述 朋克 朋克(Punk),又譯為龐克。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誕生於七十年代中期,一種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的簡單搖滾樂。朋克樂隊朋克音樂不太講究音樂技巧,更加傾向於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這種初衷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在英美兩國都得到了積極效仿,最終形成了朋克運動。盡管朋克樂隊大多驚人地相似,作品也過於單調,但許多著名的朋克樂隊都有自己的顯著個性特點,比如the Ramones的泡泡糖流行樂、the Sex Pistols的Face(面容)式的強力和弦、Buzz cocks(嗡嗡雞)流行感覺、the Crash(沖撞)的雷鬼元素、Wire(電線)的藝術試驗特色等。此後朋克逐漸過渡成後朋克、新浪潮、hardcore等風格,在八十年代中期,朋克運動整體陷入低潮。hardcore朋克、前朋克、NewWave(新浪潮)、PostPunk(後朋克)、Synth-Pop(合成器流行樂)、Synth-Pop、PowerPop(強力流行樂)、NoWave(無浪潮)、PunkRevival(朋克復興)等等。英國評論家Jon Savage寫道,歷史是由那些說「不」的人的創造的,而在1976年再沒比朋克搖滾音樂的「不」更大的聲音了。從開始,朋克就憤怒地站在了這種現象的的對立面。而且,象所有的搖滾種類 及其子類一樣,朋克也很難說是一個完全新生的運動。Punk這個詞的定義似乎不清晰,但它無所不在的重金屬似的威力,無拒無束的自我表現、快樂完全的、清晰的並且總是不用經過審查的。打翻甚至包括打翻自己---朋克的精髓。朋克用簡陋的音樂把他們露骨的叛逆行為提升到了哲學層次,在主觀能動性和否定之否定的理論下創造了一種扭曲的責任感和邊緣文化現象。嬉皮士們帶著"烏托邦"式溫和美好的理想主義走到了盡頭,而隨後的新一代則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極端與其祈禱上帝,不如讓上帝屈服。今天人們提到更多的是朋克搖滾的內在思想,於是他們說,"焦點訪談是朋克、尼采是朋克、魯迅是朋克、頻頻死機的電腦是朋克......"扯遠了,但是無論如何,朋克一直生活我們的世界裡,就像我們的影子,永遠如影隨形。搖滾樂是在自我利用的錯誤意識壓迫下的腐化情感,而朋克是美學上可以被認可但政治上註定失敗的自相矛盾。 它獨特的嘗試革命性地影響了美式音樂和英式音樂的風格。朋克音樂在美國一直低調地存在,最終在80年代孕育了硬核搖滾和獨立搖滾概念。而在英國,朋克搖滾則成為大眾的寵兒。英國不是朋克搖滾的誕生地,它依舊是朋克音樂盛行和產生文化碰撞的地方,緊緊把持住其與美國在表達憤怒和叛逆上的不同思想。 朋克被譽為「英國朋克革命急先鋒」的「性手槍」樂隊。緊隨其後的還有:碰撞、詛咒、洛克西、褻瀆神靈等等。他們的音樂風格可能不大一樣,但音樂的特點卻同出一轍,那就是:反叛、反叛、再反叛!反叛傳統、反叛制度、反叛日漸枯燥毫無激情和意義的生活。他們的每一個人身上都帶有一種強烈的革命意識,事實上,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七、八十年代平庸的歐洲大陸掀起一場深入生活的各個角落的大革命,以便在人類通向未來的旅途上添上些色彩。 朋克音樂家們的創作往往直指人類的苟且,以挑戰一切既成的規則。他們用簡單的和弦,表達簡單的情感,用粗俗明了的語言,訴說人性的美醜。他們歌頌大麻,也歌頌上帝;他們崇尚亂交,也呼喊著要社會關注那些單親的孩子;他們詛咒戰爭,卻在生活中濫用暴力;他們生活靡亂,但對未來充滿嚮往,他們在顛覆舊有的糜費文化同時也創造新的糜費。總之,同文學上的「垮掉的一代」、美術上的「 達達主義」一樣,他們代表著人類發展方向的一種可能性和多種可選擇性,是人類多重矛盾集於一身的直接反映。 繼而,朋克文化從舞台走向生活,他們開始在表演以外的各個層面表現他們徹底革命的決心:穿上磨出窟窿、畫滿骷髏和美女的牛仔裝;男人們梳起酷斃了的雞冠頭,女人則把頭發統統剃光,露出青色的頭皮;鼻子上穿洞掛環;身上塗滿靛藍的熒光粉,似乎非得讓你對他們側目而視才滿意,其實他們什麼也不為,只是要以此表現他們的與眾不同,表現他們的叛逆,表現他們對這個現實社會的不滿罷了。如果你以為他們是為了表現自己是朋克而如此裝扮,那就錯了,用朋克的話來說:「我朋克所以我朋克,如果是為了讓人認識到我是朋克,而把自己裝扮得像朋克的話,那就一定不是真的朋克。」如今這個社會似乎什麼都有假的,假冒名牌商品的;假冒警察罰款的;假冒瞎子要飯的,當然也有假冒朋克的。這些假的朋克們不斷的自我標榜為朋克、自詡為鬥士,「我只會三個和弦!」天知道是不是第四個和弦苦練未遂才這么說的,其實,他們骨子裡不過是比俗人更加虛偽的俗人。 有假裝朋克的俗人就有假裝俗人的朋克,前者為滿足慾望和虛榮而後者卻為了滿足內心和精神需要。 朋克的雞冠頭,也稱「莫西干頭」,源自古羅馬戰士頭頂的頭盔。 Punkpunk起源 PUNK INTERIOR PUNK, 是興起於1970年代的一種反搖滾的音樂力量。 PUNK在中國大陸譯作"朋克"; 在台灣譯作"龐克", 香港則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里的解釋是(俚語)小流氓、廢物、妓女、孌童、低劣的等意思 (雖然現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變)。 從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創立《PUNK》雜志,之後由Sex Pistols將此音樂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歷史了。 要了解PUNK對世界及對室內空間的影響, 必先了解PUNK的意義及發展。 中國朋克 【什麼是中國朋克?】 中國朋克 - 英文翻譯即 China punk 中國朋克即中式朋克。由於國情限制,中國朋克相對來說比較含蓄,沒有國外那麼直接。所以那些暴力、反政府等現象得不到正面的爆發只是在暗地裡罵娘。 【中國朋克的體現】 打扮:朋克服飾。 發型:朋克發型。 音樂:朋克樂。 生活:扯皮扯淡為了所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屑。 網路: http://tieba..com/punk 雜志:《尿性!》 這是本電子雜志。 代表人物:網路punk吧里以失望了的上校為首的眾多苦逼。 http://ke..com/view/966.htm
② 朋克什麼意思
朋克(Punk),又譯為龐克。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誕生於七十年代中期,一種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的簡單搖滾樂。朋克樂隊朋克音樂不太講究音樂技巧,更加傾向於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這種初衷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在英美兩國都得到了積極效仿,最終形成了朋克運動。
樓主 這種名詞可以直接網路內找到
③ 朋克的意思是啥
朋克(Punk),又譯為龐克。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誕生於七十年代中期,一種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的簡單搖滾樂。朋克樂隊朋克音樂不太講究音樂技巧,更加傾向於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這種初衷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在英美兩國都得到了積極效仿,最終形成了朋克運動。
最早的朋克,完完全全是貶義詞。是上流社會,或者普通人對流氓的蔑稱。就像中文的「混混」「小流氓」。這並沒有錯,因為掀起巨浪的青年正是這樣一個群體,60到70年代的英國誰也想不到這樣一群「punk」竟然創造了今天的奇跡,甚至連這群「先祖」們也想像不到。
由於經濟暗淡無光,失業率上升。整個英國死氣沉沉。毒品,酒精等也燒得極旺盛。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的青年抱著極大的不滿,用赤裸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與英國歷來的紳士形象反差極大,毫無修飾,赤裸裸的臟話辱罵著創口滿布的社會。沒有任何旋律的噪音,反社會,反人類,不講文明,極端的因素融合成了最初的「朋克」。
最初的「朋克」並沒有具有內在的內容,他只是一種發泄方式。就像你在商店買了個假貨,你對著天大罵臟話等。沒有任何含義。最早的「朋克」們站在大街上敲打著毫無節奏的鼓點,彈奏著噪音,嘴裡喊叫著對社會,對政府的不滿。每個人都厭惡地避開他們。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最初的「朋克」們產生了與社會不兩立的行為方式,想法很簡單,既然你們不喜歡我們,那麼我們就做我們,你們也不要想影響到我們。
而後這些噪音,這些赤裸裸背著英國歷來紳士形象的行為,激發了越來越多對社會不滿的人的情緒,有畫畫的,有玩音樂的,有服裝的,有工人,有農民,一部分正常群體裡面的人,在令人反感的社會基調下,拋開了虛偽的服飾,加入進了「朋克」的隊伍。
他們的努力,給朋克付與了肉體。如果說「流氓」們製造朋克的靈魂,那麼這些「正常」的人群,製造了朋克的血肉之軀。他們從噪音中,找到獨特的演奏方式,並且大量引用了搖滾的鼓點,貝斯,電吉他的音樂成分。讓朋克音樂從噪音,演變成讓人振奮的歌曲。
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社會聽到不滿,赤裸裸的不滿。而不是報紙新聞里那修了又補的社論。
隨著朋克音樂的興起,朋克思想已經被定位。它一點也不深奧,很簡單。用我的話,用我想說的話,說我的不滿。用我的行為,用我想做的行為,去引發人群的共鳴……
靈魂和肉體的出現,註定了他有外殼。
西裝革履,這英國的象徵讓朋克思想影響下服裝設計師大為喜愛。拋棄了傳統的穩重感。民族風極強的的蘇格蘭格子上加入了紅黑的強烈色彩。搖滾的元素下金屬更是不可少。哥特的熏陶中慘淡的裝也成為了朋克自己的元素。加入了更多的街頭因素,廢舊,爛,破,成為了朋克的外殼。
當這股風颳起來以後,甚至沒人想像它能像龍卷風一樣襲卷整個大不列顛。在最初的朋克思想基調下,更極端,更赤裸的也出現了。反。反對一切,反社會,反宗教,甚至反人類。雌雄同體,崇尚廢物,毒品酒精。讓朋克顯得更加瘋狂,荒誕。
朋克像一個廢品堆裡面的閃耀的鑽石,激起了更多人的關注。朋克也像一個巨大的猛獸不斷強大自己,吞噬金屬元素,哥特元素,搖滾元素,一切可吞噬的。並在時間的洪水下發展至今。 如今的朋克已經不是真正的原始朋克。那無光的極端時期雖然已經被如今華麗的元素掩蓋,出現了流行朋克,搖滾朋克,重金屬朋克,哥特朋克,說唱朋克……
他們或許已經完全不一樣,甚至互相不承認對方。
但無可否認的是,「用自己的聲音說自己的話」這至高無上的「信條」洗禮著每一個朋克愛好者。
④ 「朋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此詞來源於哪裡
朋克(Punk),又譯為龐克。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誕生於七十年代中期,一種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的簡單搖滾樂。朋克樂隊朋克音樂不太講究音樂技巧,更加傾向於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這種初衷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在英美兩國都得到了積極效仿,最終形成了朋克運動。 網路「朋克」地址: http://ke..com/view/966.htm?fr=ala0_1_1
⑤ 朋克是什麼意思
朋克是指一種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的簡單搖滾樂。
它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經過演變逐漸脫離搖滾,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朋克音樂不太講究音樂技巧,更傾向於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這種初衷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在英美兩國都得到了積極效仿,最終形成朋克運動。
朋克被譽為英國朋克革命急先鋒的性手槍樂隊。緊隨其後的還有:碰撞、詛咒、洛克西、褻瀆神靈等等。他們的音樂風格可能不大一樣,但音樂的特點卻同出一轍,那就是:反叛、反叛、再反叛!反叛傳統、反叛制度、反叛日漸枯燥毫無激情和意義的生活。
(5)網路詞朋克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朋克文化始源於20世紀70年代,它是一種對當時傳統音樂的反叛,其中包括前衛搖滾和重金屬。70年代朋克音樂的發源地就是紐約東村。這種地下的、極簡主義的搖滾樂是「反烏托邦」的,充滿吶喊和絕望,既叛逆又簡陋。
東村的CBGB俱樂部曾經是朋克音樂的聖地,藝術家們在這傢俱樂部里四齣活動,朋克樂團的成員多削著短發,身著細瘦的黑色牛仔褲、塗鴉的T恤和破舊的運動鞋。
其中,著名的朋克女詩人Patti Smith 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她敏感頹廢和暴躁的藝術性格在當時十分引人注目。她的表演完全無視音樂演奏的合理性,神經質刺耳的嗓音在毫無感情色彩的鋼琴映襯下,從她軟性的嗓子里不可思議地爆發出來,直至支離破碎。
⑥ '朋克'是什麼意思啊
朋克是一種最原始的搖滾樂。
一個真正的「朋克」有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願意為了它放棄許多去細心研究,沒有心思玩樂,甚至是廢寢忘食,而不是為了向他人炫耀自己,對一項事物如何如何了解,如何如何熱愛,但實際上從沒有認真研究它,只抱有三分鍾熱度,沒過多久就忘記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像朋克音樂一樣,喜歡就去聽,愛就去做。
朋克(Punk),又譯為龐克,誕生於七十年代中期,一種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的簡單搖滾樂。它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經過演變,朋克已經逐漸脫離搖滾,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
朋克音樂不太講究音樂技巧,更加傾向於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這種初衷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在英美兩國都得到了積極效仿,最終形成了朋克運動。同時,朋克音樂在年輕人中十分流行,為世界多地青年所喜愛。
(6)網路詞朋克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朋克起源
PUNK這一詞是被英國人叫喚起來的,當時二戰後的英國,經濟蕭條,失業率高,而當時美國的好萊塢電影發展得蓬勃熾熱,間接導致英國的電影業一落千丈; 在音樂事業方面,英國亦是處於低迷狀態,美國正流行著progressive(激進的、前衛的,即激進搖滾)詩篇式的搖滾樂,十多分鍾的solo(獨奏的;獨唱的), 音樂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達,而當年的搖滾樂逐漸商業化起來,成為主流的地面商品,那時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演者有YES,GENESIS,KING CRIMSON…其實自60年代起,搖滾樂逐漸步入了一種可悲的境地,為了商業利益,樂隊及樂手越來越缺乏搖滾樂所應具有的敏感性(sensitive)及抗爭性(conflict)。
⑦ 朋克是什麼意思
朋克是一種音樂范疇,它誕生於英國,最早出名的是70年代大放光彩的,被譽為「英國朋克革命急先鋒」的「性槍手」樂隊。緊隨其後的還有:碰撞、詛咒、洛克西、褻瀆神靈等等。他們的音樂風格可能不大一樣,但音樂的特點卻同出一轍,那就是:反叛、反叛、再反叛!反叛傳統、反叛制度、反叛日漸枯燥毫無激情和意義的生活。他們的每一個人身上都帶有一種強烈的革命意識,事實上,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在七、八十年代平庸的歐洲大陸掀起一場深入生活的各個角落的大革命,以便在人類通向未來的旅途上添上些色彩。 朋克音樂家們的創作往往直指人類的苟且,以挑戰一切既成的規則。他們用簡單的和弦,表達簡單的情感,用粗俗明了的語言,訴說人性的美醜。他們歌頌大麻,也歌頌上帝;他們崇尚亂交,也呼喊著要社會關注那些單親的孩子;他們詛咒戰爭,卻在生活中濫用暴力;他們生活靡亂,但對未來充滿嚮往,他們在顛覆舊有的糜費文化同時也創造新的糜費。總之,同文學上的「垮掉的一代」、美術上的「 達達主義」一樣,他們代表著人類發展方向的一種可能性和多種可選擇性,是人類多重矛盾集於一身的直接反映。
繼而,朋克文化從舞台走向生活,他們開始在表演以外的各個層面表現他們徹底革命的決心:穿上磨出窟窿、畫滿骷髏和美女的牛仔裝;男人們梳起酷斃了的雞冠頭,女人則把頭發統統剃光,露出青色的頭皮;鼻子上穿洞掛環;身上塗滿靛藍的熒光粉,似乎非得讓你對他們側目而視才滿意,其實他們什麼也不為,只是要以此表現他們的與眾不同,表現他們的叛逆,表現他們對這個現實社會的不滿罷了。如果你以為他們是為了表現自己是朋克而如此裝扮,那就錯了,用朋克的話來說:「我朋克所以我朋克,如果是為了讓人認識到我是朋克,而把自己裝扮得像朋克的話,那就一定不是真的朋克。」如今這個社會似乎什麼都有假的,假冒名牌商品的;假冒警察罰款的;假冒瞎子要飯的,當然也有假冒朋克的。這些假的朋克們不斷的自我標榜為朋克、自詡為鬥士,「我只會三個和弦!」天知道是不是第四個和弦苦練未遂才這么說的,其實,他們骨子裡不過是比俗人更加虛偽的俗人。 有假裝朋克的俗人就有假裝俗人的朋克,前者為滿足慾望和虛榮而後者卻為了滿足內心和精神需要。
⑧ 朋克形容人是什麼意思
答:
朋克,是說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他們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違法,不無故傷害他人),穿自己喜歡穿的衣服,即使他們看起來很另類,和周圍的人群很不協調。大街上很多輪滑的,跳街舞的就可以說是朋克的。盡管現在很多人很不了解他們,但他們也不會去在意這些,他們活著為自己。也許他們的父母為他們而傷心,但他們並沒有要去傷害他們,他們不想傷害任何人,只是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到了狂熱的境界。
朋克(Punk),又譯為龐克,是一種音樂范疇,誕生於七十年代中期,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它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朋克音樂在年輕人中十分流行,為世界多地青年所喜愛。
PUNK, 是興起於1970年代的一種反搖滾的音樂力量。PUNK在中國大陸譯作"朋克"; 在台灣譯作"龐克", 香港則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語)小流氓、廢物、妓女、孌童、低劣的等意思 (雖然現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變)。
⑨ 朋克是什麼意思
朋克(Punk),又譯為龐克,誕生於七十年代中期,一種源於六十年代車庫搖滾和前朋克搖滾的簡單搖滾樂。
它是最原始的搖滾樂--由一個簡單悅耳的主旋律和三個和弦組成,經過演變,朋克已經逐漸脫離搖滾,成為一種獨立的音樂,朋克音樂不太講究音樂技巧,更加傾向於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銳立場,這種初衷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在英美兩國都得到了積極效仿,最終形成了朋克運動。同時,朋克音樂在年輕人中十分流行,為世界多地青年所喜愛。
朋克是一種音樂風格 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就是生活真正的隨意隨心 做自己想做的。
朋克是一種音樂范疇,它誕生於英國,最早出名的是70年代大放光彩的,被譽為「英國朋克革命急先鋒」的「性槍手」樂隊。緊隨其後的還有:碰撞、詛咒、洛克西、褻瀆神靈等等。他們的音樂風格可能不大一樣,但音樂的特點卻同出一轍,那就是:反叛、反叛、再反叛!反叛傳統、反叛制度、反叛日漸枯燥毫無激情和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