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法將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微博等未經許可不得提供新聞信息服務、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超50條將入罪、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實名網路登記……6月1日起,一批新規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新修訂《農葯管理條例》鼓勵逐步減少農葯使用量
新修訂的《農葯管理條例》6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實行農葯生產許可制度,明確農葯生產企業應當具備的條件,並規定由省級農業部門核發農葯生產許可證,實行農葯經營許可制度,對高毒等限制使用農葯實行定點經營制度。《條例》還規定,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的生產。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葯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葯使用量,對實施農葯減量計劃、自願減少農葯使用量的給予鼓勵和扶持。
非法獲取、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超50條將入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6月1日起施行。司法解釋明確,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路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司法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等個人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即構成犯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出新規
《國務院關於修改〈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決定》自6月1日起施行。《決定》將《條例》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實行與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同等補償標准,按照被徵收土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執行。」
『貳』 工信部下架了90多款APP,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時間2021年的5月13日,中國的工信部通過微信公眾號發表了公告,經過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查核查,發現有一些app沒有根據中國工信部的相關要求進行整改,並且有涉嫌侵犯用戶利益的情形存在,所以對這些app下架處理。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一、違反《網路安全法》現在是一個互聯網時代,而很多人也確實得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因為互聯網時代也促發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為很多企業家帶來了新的商機。同時這樣的一個時代也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離不開智能手機,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智能手機可以提供我們很多的幫助,而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或者圖方便就會選擇。直接在這些app上面了解相關信息。這就會給很多app一些可擊之趁,他們利用這個機會來違規收集你們的信息。違反了相關《網路安全法》的要求。
『叄』 《網路安全法》知多少
一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工作亟待加強。電信、能源、交通、金融、政務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支撐著相關行業或領域的重要業務,存儲著大量個人和業務數據,已經成為網路攻擊的重點對象。目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整體水平還不高,難以有效抵禦有組織大強度的網路攻擊。二是個人和企業權益保護亟待加強。網上非法獲取、倒賣個人信息,侵犯知識產權等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企業和個人的權益,甚至危害個人生命安全。三是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面臨挑戰。恐怖和犯罪組織等,利用網路策劃組織暴力、恐怖活動,傳播極端、淫穢等信息,甚至意圖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嚴重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危害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新平台,人們每天在網上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巨大價值,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保證網路空間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社會形成一致性的價值認同和行為認同。以法律的形式對網路行為提出規范,對網路行為主體權利義務進行規定,發生問題時提供法律解決途徑。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規定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規定,國家堅持網路安全與信息化發展並重,遵循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推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鼓勵網路技術創新和應用,支持培養網路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網路安全保護能力。
《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是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相關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是我國第一部網路安全的專門性綜合性立法,提出了應對網路安全挑戰這一全球性問題的中國方案。
此次立法進程的迅速推進,顯示了黨和國家對網路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是我國網路安全法治建設的一個重大戰略契機。網路安全有法可依,信息安全行業將由合規性驅動過渡到合規性和強制性驅動並重。
(4)帶你一圖讀懂網路安全法擴展閱讀:
網路空間逐步成為世界主要國家展開競爭和戰略博弈的新領域。我國作為一個擁有大量網民並正在持續發展中的國家,不斷感受到來自現存霸主美國的戰略壓力。
這決定了網路空間成為我國國家利益的新邊疆,確立網路空間行為准則和模式已是當務之急。現代國家是法治國家,國家行為的規制由法律來決定。
《網路安全法》中明確提出了有關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和重要領域安全規劃等問題的法律要求,這有助於實現推進中國在國家網路安全領域明晰戰略意圖,確立清晰目標,釐清行為准則,不僅能夠提升我國保障自身網路安全的能力,還有助於推進與其他國家和行為體就網路安全問題展開有效的戰略博弈。
『伍』 《網路安全法》知道多少
一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工作亟待加強。電信、能源、交通、金融、政務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支撐著相關行業或領域的重要業務,存儲著大量個人和業務數據,已經成為網路攻擊的重點對象。目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整體水平還不高,難以有效抵禦有組織大強度的網路攻擊。二是個人和企業權益保護亟待加強。網上非法獲取、倒賣個人信息,侵犯知識產權等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企業和個人的權益,甚至危害個人生命安全。三是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面臨挑戰。恐怖和犯罪組織等,利用網路策劃組織暴力、恐怖活動,傳播極端、淫穢等信息,甚至意圖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嚴重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危害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新平台,人們每天在網上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巨大價值,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保證網路空間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社會形成一致性的價值認同和行為認同。以法律的形式對網路行為提出規范,對網路行為主體權利義務進行規定,發生問題時提供法律解決途徑。
『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全文多少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全文有七章: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網路安全支持與促進
第三章 網路運行安全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行安全
第四章 網路信息安全
第五章 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柒』 網路安全法所稱網路是指由計算機或者其他信息終端及相關設備組成的按照一定的
規則和程序對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傳輸、交換、處理的系統。
利用網路,人們不僅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還可以交換資料、保持聯系、進行娛樂等。現在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已經和網路密不可分了。網路的實現,使單一的、分散的計算機有機地連成一個系統,主要有以下功能:
1、資源共享
網路的主要功能就是資源共享。共享的資源包括軟體資源、硬體資源以及存儲在公共資料庫中的各類數據資源。網上用戶能部分或全部地共享這些資源,使網路中的資源能夠互通有無、分工協作,從而大大提高系統資源的利用率。
2、快速傳輸信息
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網路及時、高速地傳遞各種信息,交換數據,發送電子郵件,使人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3、提高系統可靠性
在網路中,由於計算機之間是互相協作、互相備份的關系,以及在網路中採用一些備份的設備和一些負載調度、數據容錯等技術,使得當網路中的某一部分出現故障時,網路中其他部分可以自動接替其任務。因此,與單機系統相比,計算機網路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4、綜合信息服務
在當今的信息化社會里,個人、辦公室、圖書館、企業和學校等,每時每刻都在產生並處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是文字、數字、圖像、聲音甚至是視頻,通過網路就能夠收集、處理這些信息,並進行信息的傳送。因此,綜合信息服務將成為網路的基本服務功能。
(7)帶你一圖讀懂網路安全法擴展閱讀:
網路安全意義:
1、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2、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網路安全是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維護網路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3、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
『捌』 網路安全法所指所指的學生在校信息可以開放嗎
不可以的
網路安全法規定:
網路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網路運營者不得泄露、篡改、毀損其收集的個人信息;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並規定了相應法律責任。
影響:斬斷利益鏈,師生個人信息受保護
中國傳媒大學網路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表示,網路安全法作為網路領域的基礎性法律聚焦個人信息泄露,不僅明確了網路產品服務提供者、運營者的責任,而且嚴厲打擊出售販賣個人信息的行為,對於保護公眾個人信息安全,將起到積極作用。
相信,隨著網路安全法的正式生效,這種販賣出售個人信息,非法牟利的行為會得到有效遏制,從而在源頭斬斷這一黑色產業鏈。
保護單純的孩子免遭精準詐騙
關鍵點二:嚴厲打擊網路詐騙行為
痛點:依據個人信息實施精準詐騙防不勝防
去年,山東家境貧寒的准大學生徐玉玉因接到騙子的詐騙電話,被騙走9900元學費,在當天傍晚與父親報警返回時突然昏厥,搶救兩天多無效,因呼吸心臟驟停離世。
無獨有偶,同月,臨沭縣大學生宋振寧接到一個來自濟南的陌生電話,對方在電話里稱自己是公安局的,並對宋振寧說他的銀行卡號被人購買珠寶透支了六萬多元,結果被電信詐騙1996元,8月23日,天還沒亮,等宋振寧家人看到他睡在沙發上一動不動,走近看卻發現宋振寧已經停止了呼吸……
個人信息的泄露是網路詐騙泛濫的重要原因。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家庭住址等詳細信息後,再實施精準詐騙,令人防不勝防。去年備受關注的山東兩名大學生遭電信詐騙死亡案、清華大學教授遭電信詐騙案,都是因為信息泄露之後的精準詐騙造成。
網路安全法規定:
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路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影響:針對學生群體的精準詐騙或減少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無論網路詐騙花樣如何翻新,都是通過即時聊天工具、搜索平台、網路發布平台、電子郵件等渠道實施和傳播的。這些規定,不僅對詐騙個人和組織起到震懾作用,更明確了互聯網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
《網路安全法》一出,相信針對學生群體的精準詐騙會隨之減少,避免更多徐玉玉這樣的悲劇上演。
學生既不該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也不該成為實施者
關鍵點三:以法律形式明確「網路實名制」
痛點:「一言不合就開罵」,網路暴力和謠言需警惕
2015年7月,一山東青年侯某因為在網上發表一些愛國言論而引來了意見不合者的群毆。而在這之前,這名愛國青年也多次受到了他人的言論挑釁。而這些挑釁者的身份也僅僅體現為網路上的虛擬身份。這些人通過候某的QQ空間等信息人肉搜索得知了他所在學校,具體家庭住址和電話等信息,並在校門外滋事,對他進行毆打。就這樣,一起網路暴力最終演變成現實暴力的事故。
「垃圾評論」充斥論壇,「一言不合」就惡意辱罵,更有甚者「唯恐天下不亂」傳播製造謠言……一段時間以來,這些亂象充斥著虛擬的網路空間。隨著網路實名制概念的提出,不少人拍手稱快。
網路安全法規定:
網路運營者為用戶辦理網路接入、域名注冊服務,辦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等入網手續,或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路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影響:保護孩子遠離網路暴力和謠言
王四新表示,網路是虛擬的,但使用網路的人是真實的。事實上,現在很多網路平台都開始實行「前台自願、後台實名」的原則,讓每個人使用互聯網時,既有隱私,也增強責任意識和自我約束。這一規定能否落到實處的關鍵在於,網路服務提供商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審核把關。
2017年1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19歲以下青少年網民約佔全體網民的23.4%,達1.7億,網路空間已成為未成年人保護的新領域。
未成年人社會閱歷少,是非觀尚不成熟,既有可能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也有可能成為網路暴力實施者。《網路安全法》讓孩子遠離網路暴力等有害信息,既可以保護未成年人,又可以督促他們在網路上進行自我約束,提高孩子們的網路素養。
給孩子們清潔的互聯網環境
關鍵點四:加大力度凈化網路環境,剔除不良網路資源
痛點:色情、暴力等網路資源侵害青少年
劉女士是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女兒在上初中,面對女兒在網上與成年人聊天,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就發現有一些是20幾歲的跟她聊天,聊的都是些成年人的內容,然後她也是模仿成年人的口氣跟他聊天。我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剛開始的時候是冷處理,剛開始把她的手機這些全部沒收,過了兩三天,就問她:你反思了沒有?。看反思的情況怎麼樣,再進行疏導。」
CNNIC的調查顯示,未成年人主要訪問的大型商業綜合性網站,訪問許可權、瀏覽內容與成年人毫無差別。幾乎所有人都接觸過網路暴力信息、不雅圖片、廣告等不良信息的騷擾。55%的人在遇到這些信息時會選擇退出網頁、不告訴任何人,初中和小學學生會向父母求助。96%的未成年人認同對網路暴力等不良信息採取預防措施。
網路安全法規定: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路安全,不得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影響:不良網路資源將減少,網路環境進一步凈化
其實,上面案例中,劉女士發現的現象對很多家長老師而言都是困擾。
在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接受治療的12歲女孩小吳,最初只是想了解嬰兒是怎麼出生的,卻在網上查閱時看到了不少色情信息,後來又通過微信聊天與網友進行「裸聊」,同時在學校出現明顯的暴力傾向。「為了糾正她的不良行為,我陪她旅行、帶她進行心理治療,但都沒辦法阻止她偷偷和網友聯系。為什麼這么小的孩子心中會種下魔鬼的種子?」小吳的媽媽無奈地問。
學校有圍牆,可以為學生抵擋來自校外的傷害;家長可以在上下學途中親力親為接送孩子,保護他們不受意外傷害;但是網路是一個開放的大廣場,想要減少不良信息和網路資源對未成年人的傷害,就必須在《網路安全法》的規定下,為未成年人撐起一片純凈的網路空間。
健康的產品多起來,「揚清」是最好的「擊濁」
關鍵點五:支持開發未成年人專用網路產品
痛點:網路產品良莠不齊,家長老師分辨難
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癮醫學中心主任陶然從2003年開始收治網路成癮青少年,多年來已經治療了7000多個網癮青少年。陶主任說,這些孩子幾乎全都有暴力沖動,其中58%都有過對父母扇耳光、將父母按在地下踹打的嚴重暴力行為。「因為媽媽阻止其上網,一個來自安徽的男孩揮刀砍掉了媽媽的耳朵。而這些孩子的暴力傾向大都源於網路游戲之中。」
暴力、色情、迷信、低俗等不良信息、網路游戲,被稱為「網路霧霾」,如無及時有效的引導,就可能對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身心健康方面產生危害。有些網路產品,比如某款網路游戲,可能包含大量色情、暴力的情節畫面,對內容不熟悉的家長老師難以及時辨別。
網路安全法規定:
國家支持研究開發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依法懲治利用網路從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
影響:適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健康安全網路產品將增多
有這么件叫人哭笑不得事兒:雲南的小高幾乎每天吃住在網吧里,因為沒有錢買游戲裝備,竟然偷走了網吧里的兩台電腦主機,當警察在另一個網吧找到他的時候,他的反應讓民警哭笑不得,民警出示警官證時,小高正在打網路游戲,頭都沒回,還說不能坑隊友。
就拿這些青少年普遍感興趣的網路游戲來說,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學院副院長曹三省認為:「揚清是擊濁最有效的手段,當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吸引力的綠色游戲。」
按照《網路安全法》的規定,國家未來就要加大力度支持優秀網路產品的研發了。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生產更多優質、科學、趣味的網路文化產品,鼓勵支持以未成年人為主要用戶群體的網站、應用軟體的發展,為未成年人提供適齡的網路空間環境,可以對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信息形成「擠出效應」。
咱們都知道「勞逸結合」的道理,孩子平時學業負擔中,壓力大,適當地上上網,玩玩游戲減減壓,家長老師們都能理解,難就難在,網路文化產品良莠不齊,家長老師不可能時時監督孩子的網上行為。不過,隨著網路安全法的生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適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安全網路產品會數量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好。
網路安全人才可能成為「香餑餑」
關鍵點六:培養更多網路安全人才
痛點:「白帽子」沒有「黑客」多,懂網路安全的專業人才供不應求
在本月下旬的首屆廣東省「紅帽杯」網路安全攻防大賽決賽上,數據顯示,不久前勒索病毒感染了廣東省近2000台計算機。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人才供不應求,據估計,全國網路安全人才缺口約在100萬人左右。
網路安全法規定:
國家支持企業和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路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培養網路安全人才,促進網路安全人才交流。
影響:網路安全方面的專業可能大火,有關網路安全的教育和培訓機會增多
「網路安全的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競爭。」近日,浙師大網路安全學院院長范淵在中國網路安全創新分享大會這樣說。
這預示著什麼?預示著在將來,網路安全方面的專業可能大火,而相關教師和人才可能成為「香餑餑」啊!
目前國內網路信息安全行業的人才缺口,是非常大的。到底有多缺人?范淵還公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國內270萬台在公網暴露的安防和攝像頭設備,僅有弱口令的就佔了73萬台。相當於,每三台安防和攝像頭設備裡面,就有一台是可以隨時被黑客控制的。
可見,培養更多的網路安全人才成為維護我們網路安全的重要一環, 有了國家的支持,想必今後在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單位,老師和學生們都會獲得更多的相關教育、培訓機會。
『玖』 網路隱私條款將接受考核
8月24日很多人在注冊微信、微博、淘寶用戶時,都點擊「同意」隱私條款,但對具體內容可能並不了解。為落實網路安全法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要求,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准委等四部門組成的專家工作組24日結束對首批10款網路產品和服務的隱私條款評審,規范其收集、保存、使用、轉讓用戶個人信息的行為,督促整改不合法的條款。
此次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啟動的隱私條款評審工作,採取分批選取重點網路產品和服務,對隱私條款進行分析評審。希望通過評審和宣傳形成社會示範效應,提升行業整體個人信息保護水平。9月下旬將公布首批網路產品和服務的評審結果。有專家表示,隱私條款評審只是第一步,還應由國家主管監管部門對履行情況開展監督檢查。
希望網路給人民帶來更多更安全更好服務!隱私權一一這一人格人身權是應該受到應有公序良俗及社會公德的尊重。
『拾』 網路安全法的意義包括哪些
《網路安全法》出台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構建我國首部網路空間管轄基本法。
作為國家實施網路空間管轄的第一部法律,《網路安全法》屬於國家基本法律,是網路安全法制體系的重要基礎。這部基本法規范了網路空間多元主體的責任義務,以法律的形式催生一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命運共同體」。具體包括,規定網路信息安全法的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規范網路社會中不同主體所享有的權利義務及其地位;建立網站身份認證制度,實施後台實名;建立網路信息保密制度,保護網路主體的隱私權;建立行政機關對網路信息安全的監管程序和制度,規定對網路信息安全犯罪的懲治和打擊;以及規定具體的訴訟救濟程序等等。
此次《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從根本上填補了我國綜合性網路信息安全基本大法、核心的網路信息安全法和專門法律的三大空白。該法的推出走進了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總目標,走進了《國家安全法》的大格局,走進了網路強國的快車道,走進了大數據的新天地,走進了為人民謀福祉的總布局。
三是服務於國家網路安全戰略和網路強國建設。
現如今,網路空間逐步成為世界主要國家展開競爭和戰略博弈的新領域。我國作為一個擁有大量網民並正在持續發展中的國家,不斷感受到來自現存霸主美國的戰略壓力。這決定了網路空間成為我國國家利益的新邊疆;確立網路空間行為准則和模式成為我國的當務之急。現代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國家行為的規制由法律來決定。而即將出台的《網路安全法》中明確提出了有關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和重要領域安全規劃等問題的法律要求。這有助於實現推進中國在國家網路安全領域明晰戰略意圖,確立清晰目標,釐清行為准則,不僅能夠提升我國保障自身網路安全的能力,還有助於推進與其他國家和行為體就網路安全問題展開有效的戰略博弈。
四是在網路空間領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精神。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我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方向,也為網路空間治理提供了指南。依法治國,正蹄疾步穩地落到實處,融入到國家行政、社會治理與公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與已經相對成熟的領域和行業相比,互聯網領域可以稱得上是蠻荒之地,因為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才短短二十年左右,許多監管、治理手段都是後知後覺地根據問題進行後期的補充。但此次《網路安全法》破除重重障礙,撥雲見日,高舉依法治國大旗,開啟依法治網的嶄新局面,成為依法治國頂層設計下一項共建共享的路徑實踐。依法治網成為我國網路空間治理的主線和引領,以法治謀求網治的長治久安。《網路安全法》還考慮到網路的開放性和互聯性,加強法治工作的國際合作協調,讓人類共同面臨的網路犯罪無處遁形,通過科學有效、詳細的法律進行懲罰和約束,達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五是成為網路參與者普遍遵守的法律准則和依據。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網路安全法》為各方參與互聯網上的行為提供非常重要的准則,所有參與者都要按照《網路安全法》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同樣所有網路行為主體所進行的活動,包括國家管理、公民個人參與、機構在網上的參與、電子商務等都要遵守本法的要求。《網路安全法》對網路產品和服務提供者的安全義務有了明確的規定,將現行的安全認證和安全檢測制度上升成為了法律,強化了安全審查制度。通過這些規定,使得所有網路行為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任何為個人利益觸碰法律底線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六是助力網路空間治理,護航「互聯網+」。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網路大國。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但現實的網路環境十分堪憂,網路詐騙層出不窮、網路入侵比比皆是、個人隱私肆意泄露。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63.4%的網民通話記錄、網上購物記錄等信息遭泄露;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曾遭泄露,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導致的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但此前其他關於網路信息安全的規定,大多分散在眾多行政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中,因此無法形成具有針對性、適用性和前瞻性的法律體系。《網路安全法》的出台將成為新的起點和轉折點,公民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正軌,網路暴力、網路謠言、網路欺詐等「毒瘤」生存的空間將被大大擠壓,而「四有」中國好網民從道德自覺走向法律規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國家網路空間的治理能力在法律的框架下將得到大幅度提升,營造出良好和諧的互聯網環境,更為「互聯網+」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市場經濟本質是信用經濟,其精髓在於開放的市場+完善的法律,從這種意義上講,「互聯網+」必須帶上「安全」才能飛向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