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cis
1、CIS(獨聯體國家)一般指獨立國家聯合體,獨立國家聯合體(英文: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CIS;俄文:Содружествонезависимыхгосударств,СНГ),是由前蘇聯大多數共和國組成的進行多邊合作的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獨立國家聯合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CMOS圖像感測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接觸式圖像感測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Comodo網路安全套裝
㈡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論文2000字
網路安全遭遇攻擊的手段及相應的對策
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分散、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和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攻擊手段,對策
一 、計算機網路及安全的概念
計算機網路就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將地理位置分散、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互連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網路通信協議、信息交換方式和網路操作系統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論文參考網。
計算機網路安全主要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運行服務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論文參考網。
二、計算機網路遭攻擊的手段
(1)利用網路系統漏洞進行攻擊
許多網路系統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漏洞,這些漏洞有可能是系統本身所有的,如Windows NT、UNIX等都有數量不等的漏洞,也有可能是由於網管的疏忽而造成的。黑客利用這些漏洞就能完成密碼探測、系統入侵等攻擊。
(2)通過電子郵件進行攻擊
電子郵件是互聯網上運用得十分廣泛的一種通訊方式。黑客就是使用一些郵件炸彈軟體或CGI程序向目的郵箱發送大量內容重復、無用的垃圾郵件,從而使目的郵箱被撐爆而無法使用。當垃圾郵件的發送流量特別大時,還有可能使得郵件系統造成正常的計算機網路反映緩慢,甚至癱瘓。
(3)解密攻擊
在計算機網路上使用密碼是最常見並且最重要的安全保護方法,用戶時時刻刻都需要輸入密碼進行身份校驗。而現在的密碼保護手段大都認「密碼」不認「人」,只要有密碼,系統就會認為你是經過授權的正常用戶,因此,取得密碼也是黑客進行攻擊的一種重要手法。取得密碼也還有好幾種方法,一種是對網路上的數據進行監聽。因為系統在進行密碼校驗時,用戶輸入的密碼需要從用戶端傳送到伺服器端,而黑客就能在兩端之間進行數據監聽。這種手法一般運用於區域網,一旦攻擊成功將會得到很大的操作權益。另一種解密方法就是使用窮舉法對已知用戶名的密碼進行暴力解密。這種解密軟體會嘗試所有可能字元所組成的密碼,但這項工作十分地費時,不過如果用戶的密碼設置得比較簡單,如「12345」、「ABC」等那麼只需一眨眼的功夫就可解密。
(4)後門軟體攻擊
後門軟體攻擊是互聯網上比較多的一種攻擊手法。Back Orifice2000、冰河等都是比較著名的特洛伊木馬,它們可以非法地取得用戶電腦的超級用戶級權利,可以對其進行完全的控制,除了可以進行文件操作外,同時也可以進行對方桌面抓圖、取得密碼等操作。這些後門軟體分為伺服器端和用戶端,當黑客准備攻擊時,會使用用戶端程序登陸已安裝好伺服器端程序的電腦,這些伺服器端程序都比較小,一般會隨附帶於某些軟體上。有可能當用戶下載了一個小游戲並運行時,後門軟體的伺服器端就安裝完成了,而且大部分後門軟體的重生能力比較強,給用戶進行清除造成一定的麻煩。
(5)拒絕服務攻擊
計算機網路上許多大網站都遭受過拒絕伺服器攻擊。雖然實施拒絕服務攻擊(DOS)的難度比較小,但是它的破壞力相當很大。它的具體手法就是向目標伺服器發送大量的數據包,幾乎佔取該伺服器所有的網路寬頻,從而使伺服器無法對正常的服務請求進行處理,進而導致網站響應速度變慢、網站無法進入甚至伺服器癱瘓。現在常見的蠕蟲病毒或與者其同類的病毒都可以對伺服器進行拒絕服務攻擊的進攻。論文參考網。這些病毒的繁殖能力極強,一般通過Microsoft的Outlook軟體向眾多郵箱發出帶有病毒的郵件,從而使郵件伺服器無法承擔如此龐大的數據處理量而癱瘓。
三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對策
(1) 建立入網訪問功能模塊
入網訪問控制為網路提供了第一層訪問控制。它允許哪些用戶可以登錄到網路伺服器並獲取網路資源,控制准許用戶入網的時間和准許他們在哪台工作站入網。用戶的入網訪問控制可分為3個過程:用戶名的識別與驗證;用戶口令的識別與驗證;用戶帳號的檢查。在3個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不能成立,系統就視為非法用戶,則不能訪問該網路。計算機網路用戶的用戶名與口令進行驗證是防止非法訪問的第一道防線。計算機網路用戶注冊時首先輸入用戶名與口令,遠程伺服器將驗證所輸入的用戶名是否合法,如果驗證合法,才能進一步驗證口令,否則,用戶將被拒之門外。計算機網路管理員將對普通用戶的帳號使用、訪問網路時間、方式進行管理,還能控制用戶登錄入網的站點以及限制用戶入網的工作站數量。
(2)建立計算機網路的許可權控制模塊
計算機網路的許可權控制是針對網路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用戶和用戶組被賦予一定的許可權,許可權控制可以根據訪問許可權將用戶分為3種類型:特殊用戶(系統管理員);一般用戶(系統管理員根據他們的實際需要為他們分配操作許可權);審計用戶(負責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控制與資源使用情況的審計)。
(3)建立屬性安全服務控制模塊
屬性安全控制可以將給定的屬性與網路伺服器的文件、目錄和網路設備聯系起來。屬性安全控制在許可權安全的基礎上提供更進一步的安全性。計算機網路屬性控制可以控制以下幾個方面的許可權:向某個文件寫數據、拷貝一個文件、刪除目錄或文件的查看、執行、隱含、共享及系統屬性等,還可以保護重要的目錄和文件,防止用戶對目錄和文件的誤刪除、執行修改、顯示等。
(4)建立計算機網路伺服器安全設置模塊
計算機網路伺服器的安全控制包括設置口令鎖定伺服器控制台;設置伺服器登錄時間限制、非法訪問者檢測和關閉的時間間隔;安裝非法防問設備等。其中安裝非法防問裝置最有效的設施是安裝防火牆。防火牆是一個用以阻止網路中非法用戶訪問某個網路的屏障,也是控制進、出兩個方向通信的門檻。目前的防火牆有3種類型:一是雙重宿主主機體系結構的防火牆;二是被屏蔽主機體系結構的防火牆;三是被屏蔽主機體系結構的防火牆。流行的軟體有:金山毒霸、KV3000+、瑞星、KILL等。
(5)建立檔案信息加密制度
保密性是計算機網路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是利用密碼信息對加密數據進行處理,防止數據非法泄漏。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在保密信息的收集、處理、使用、傳輸同時,也增加了泄密的可能性。因此對要傳輸的信息和存儲在各種介質上的數據按密級進行加密是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之一。
(6)建立網路智能型日誌系統
日誌系統具有綜合性數據記錄功能和自動分類檢索能力。在該系統中,日誌將記錄自某用戶登錄時起,到其退出系統時止,這所執行的所有操作,包括登錄失敗操作,對資料庫的操作及系統功能的使用。日誌所記錄的內容有執行某操作的用戶保執行操作的機器IP地址、操作類型、操作對象及操作執行時間等,以備日後審計核查之用。
(7)建立完善的備份及恢復機制
為了防止存儲設備的異常損壞,可採用由熱插拔SCSI硬碟所組成的磁碟容錯陣列,以RAID5的方式進行系統的實時熱備份。同時,建立強大的資料庫觸發器和恢復重要數據的操作以及更新任務,確保在任何情況下使重要數據均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復。
三、結束語
由於計算機網路的開放性和通信協議的安全缺陷,以及在網路環境中數據信息存儲和對其訪問與處理的分布性特點,網上傳輸的數據信息很容易泄露和被破壞,網路受到的安全攻擊非常嚴重,因此建立有效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體系就更為迫切。實際上,保障網路安全不但需要參考網路安全的各項標准以形成合理的評估准則,更重要的是必須明確網路安全的框架體系、安全防範的層次結構和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分析透網路系統的各個不安全環節,找到計算機網路安全漏洞,做到有的放矢。
㈢ 全球凈水器前十名排名是哪些品牌
1、美國怡口凈水器
美國怡口凈水是 marmon water/berkshire hathaway 下屬企業,是巴菲怡口專注於家用凈水領域,現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家用水處理設備製造商,目前有效的全球專利多達1300餘項,服務全球3000多萬家庭,於2007年進入中國。
2、惠爾浦凈水器
在水過濾領域,3M覆蓋了餐飲用水處理、電器用水處理和家用凈水三大業務。眾多國際知名連鎖餐廳、可樂公司、瓶裝水公司,以及世界上超過90%的雙開門冰箱其內置的製冰及飲水系統,均採用了3M飲用水過濾系統。
4、GE凈水器
通用電氣公司(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務性公司,從飛機發動機、發電設備到金融服務,從醫療造影、電視節目到塑料,GE公司致力於通過多項技術和服務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5、美國愛惠浦凈水器 美國愛惠浦公司於1933年創立,70年來,愛惠浦公司不斷致力於凈水設備的研發,擁有多項科技專利,產品暢銷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愛惠浦凈水器是全球最著名的生飲用水處理設備,被美國衛生協會NSF評定為「第一級生飲用水設備」
6、道爾頓凈水器起源於二百年前的林佰郡,從一間位於泰唔士河間的小工廠至今,英國皇家『道爾頓』已成為聞名世界最受信賴的品牌。
7、漢斯希爾凈水器德國漢斯希爾是世界最早發明並製造水處理設備、管道過濾器、減壓閥及安全閥的公司之一,也是同類水處理產品最齊全的公司,至今有65年歷史。
8、沁園凈水器 沁園集團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凈水設備、飲水設備及商用水設備等系列環保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
9、美的凈水器 美的集團是一家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科技企業集團,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包括以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及各類小家電的消費電器業務;以家用空調、中央空調、供暖及通風系統的暖通空調業務。
10、史密斯凈水器 美國A.O.史密斯公司是擁有143年燦爛歷史的跨國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是將創新技術和節能解決方案應用於產品,並行銷世界各地的全球領先企業。
(3)漢斯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凈水機使用注意事項一:注意及時更換濾芯
凈水機不同於一般的家用電器,購買後不能一勞永逸,而是需要定期清洗或更換內部濾芯。因為無論使用何種材料的濾芯,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都會吸附上許多的有機物,容易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在凈水機濾芯使用周期上,應該嚴格執行定期更換的標准,規范濾芯的後期保養服務。
在產品的設計上,第一道PP棉濾芯更換周期為3個月一次,前置顆粒活性碳濾芯、後置顆粒活性碳濾芯及活性碳濾芯是6個月更換一次。根據每道濾芯生命的不同,應該定期更換濾芯,清洗、維護凈水器,確保用戶隨時喝到的都是安全健康的水,讓健康生活更上一層樓。
凈水機使用注意事項二:避開陽光直射
無論何種水處理機,使用中都要注意避開陽光直接照射,因為陽光會滋生蘭藻。一定要對凈水機妥善保護,如果一定要放在陽台或可能有陽光直射的地方,建議在凈水機附近搭建個遮陽的蓋子或者擋板,這樣會起到防藻功效。
凈水機使用注意事項三:避開熱源
凈水機如靠熱水器太近,長期烘烤,會影響塑料部件的壽命。在安裝之後,原先使用桶裝水的用戶自製桶裝水了,這樣,飲水更安全、方便、省錢。但這里要注意:一是常做常喝保證水質新鮮。二是制水前應該用第一次的出水,對桶進行一番清洗。
凈水機使用注意事項四:正確清洗凈水機
清洗凈水機一般是凈水機放在干凈的盆中,將過濾的芯上下擰開,上層的圓蓋打開後,有兩層無紡棉布,用新的牙刷輕輕的放在水裡刷干凈,下層(就是有很多層石頭)有個塑料蓋擰開,裡面也有兩層無紡棉布和沙石,各自輕輕的放在水裡刷干凈,再把過濾芯放入水後上下搖晃幾下,最後將凈水機用水沖洗干凈,並按原來的樣子安裝即可,大約每隔一個月左右,就要清洗一次。
㈣ 23、 計算機犯罪的常識
: (1)破壞計算機...2,黑客和黑客程序 5.3 計算機犯罪...
㈤ 試析影響中國周邊安全的俄羅斯因素
一、俄羅斯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的地位
俄羅斯不僅是中國周邊最強大的陸上鄰國,而且還是世界上重要的軍事強國。俄羅斯被公認為影響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第二大國。因此,俄羅斯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俄羅斯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的地位
1、在地緣政治上,中俄之間有著漫長的邊界線;俄羅斯的領土范圍雖然大大小於前蘇聯,但它仍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是中國最大的鄰國,中俄兩國有著4300公里的共同邊界線,其長度僅次於中蒙邊界(4710公里)。2、從綜合國力上看,俄羅斯仍是世界性大國,並有可能再度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蘇聯解體後的頭十年,俄羅斯飽受經濟轉型之苦,其經濟實力已退至印度、巴西、印尼、墨西哥之後。國防方面1999年俄羅斯的國防預算僅為947億盧布,約合39億美元,只相當於當年美國的三十五分之一;在社會生活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俄羅斯僅40%的新生兒是健康的;俄羅斯男子平均壽命為57歲;俄羅斯的死亡率高於其出生率等。
成就俄羅斯成為世界性大國的因素:
第一,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居世界榜首,這是俄羅斯巨大力量的永久資源;
第二,俄羅斯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俄羅斯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為30萬億美元,佔世界資源總量的22—28%,遙居世界首位。與之相比,美國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儲量為10萬億美元,中國為5萬億美元。世界上只有俄羅斯一個國家能夠完全實現資源自給。
俄羅斯是世界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第三,在人力資源方面,俄羅斯的成人文盲率比較低,俄羅斯的科學家數量在全世界所佔比率比較大。第四,俄羅斯民族有著很強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國際政治學大師漢斯說,「即使俄羅斯發生徹底的變革——完全改變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政治領導和政治體制,以及生活方式和實現方式,也不能改變俄羅斯人性格中的基本力量和堅韌性」。
3、俄羅斯不僅能決定中國北部的安全環境態勢,還能對中國其他陸上邊界的安全態勢產生影響
中國的陸上邊界長達22800公里,在與中國接壤的國家中,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三國曾是前蘇聯的一部分,蒙古人民共和國、印度和越南是前蘇聯的盟友。冷戰結束後,這些國家與俄羅斯的關系雖無法與前蘇聯時期相比,但俄羅斯對這些國家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二、俄羅斯與中國北部安全
(一)有利因素:
1、俄羅斯現行的地緣戰略重點在歐洲和獨聯體,客觀上對中國穩定和改善北部安全環境有利;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環境與前蘇聯相比大為惡化,主要表現為:第一,作為政治實體,使俄羅斯自身遭受嚴重的削弱;第二,蘇聯解體,使俄羅斯的國界發生了變動;第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6萬多公里的邊界線中有1萬多公里時新邊界線,這些新邊界線由於沒有明確的邊界條約加以規范,俄羅斯和周邊國家在一些邊界領土的歸屬問題上有爭議,成為潛在的沖突根源。
除了蘇聯解體導致俄羅斯地緣政治惡化之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趁其虛弱不堪之機落井下石,欲把俄羅斯從傳統的勢力范圍內排擠出去。首先,西方不顧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實行北約東擴戰略;其次,美國和北約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俄羅斯實行戰略包圍;(在俄羅斯東部,美國加強同日本的同盟關系;在俄羅斯南部,美國積極援助烏茲別克等獨立性較強的中亞國家,和烏克蘭每年都要在黑海舉行數次軍事演習,增強這些國家抗衡俄羅斯的實力)再次,美國加緊研製和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力主修改1972年的反導條約。事實上,該條約在2002年6月13日因美國的退出而失效。 1972年尼克松與勃列日涅夫簽署《反導條約》。事實上,該條約因美國總統小布希的堅持退出在2002年6月13日該條約失效。
2、俄美關系的不確定性也有利於中國鞏固北部安全
1994年1月,柯林頓與葉利欽發表聯合宣言,聲稱俄美兩國關系進入「成熟的戰略夥伴關系」時期。
2009年美俄關系重啟,但俄美兩國關系乍暖還寒
3、中俄在現行的國際事務中有原則性共識
4、俄羅斯在經濟處於困境中,其主要注意力將集中在經濟建設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對中國的安全構成威脅
(二)不利因素
1、俄羅斯擴張主義的政治文化傳統;
從15世紀到20世紀俄羅斯人一直在進行吞並戰爭。俄羅斯的疆域以平均每年增加一個小荷蘭(4152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長,由280萬平方公里增至2240萬平方公里。
2、近代以來俄羅斯與中國的歷史積怨可能會對中國北部的安全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自近代以來,俄國對中國的侵略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自尊心,並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邊界問題和如何正視歷史的問題最為敏感和突出。
3、俄羅斯盛行的「中國威脅論」很難保證不會對中俄關系產生破壞
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盛行的中國威脅論,在俄羅斯也有相當的市場。在俄羅斯不同政治團體和不同意識形態傾向的代表人物中都可以找到「中國威脅論」的信奉者和傳播者。俄羅斯遠東研究所前副所長米亞斯聲稱,「中國在俄羅斯建立了網路犯罪,中國商人像巨大的抽水機,抽走了俄羅斯的資源和硬通貨。
4、中俄兩國在國家利益的判定和對外戰略的取向上仍有諸多不同甚至沖突之處
2009年中國商船新星號遭俄軍艦擊沉
俄羅斯的人口問題:
世界上國土最遼闊的俄羅斯,面積幾乎是美國的一倍,人口卻幾乎只是美國的三分之一,而其1.42億這個人口數字,如今還有急劇下滑的趨勢。據統計,在過去的15年裡,俄羅斯人口已經連續每年縮減60萬至90萬。專家估計,在2007年,俄羅斯常住居民數量還將縮減70萬。在本來就人煙稀少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甚至出現整個村鎮凋零消失、成為「鬼村」的現象。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在過去10年裡,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人口下降了40%;在西伯利亞地區,已有1萬多個村莊和290座城鎮消失。有人比喻說,俄羅斯人口的縮減幅度,相當於「每幾天就打一次車臣戰爭」。 所以,普京將人口問題定性為「俄羅斯所面臨的最尖銳的問題」。
三、俄羅斯與中國南部安全
俄羅斯對中國南部的影響,主要是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密切。這無疑會影響該地區的安全環境,也會給中國很大的影響。因為中國同這些國家有著領土爭端,東南亞不少國家把中國視為「威脅」,希望藉助外力力量,包括俄羅斯的力量來抗衡中國。越南是俄羅斯2009年武器出口的最佳買家。2009年越南從俄羅斯購買了6艘潛艇和12架戰斗機,合同金額共計23億美元,佔了越南國防預算的一半。印度是俄羅斯軍火的傳統大買家。俄羅斯媒體在2010年8月20日透露,隸屬俄羅斯海軍的「海豹」號新型核潛艇已經交付給印度海軍。印度空軍參謀長日前透露,印度空軍將再從俄羅斯一、俄羅斯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的地位
俄羅斯不僅是中國周邊最強大的陸上鄰國,而且還是世界上重要的軍事強國。俄羅斯被公認為影響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第二大國。因此,俄羅斯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俄羅斯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中的地位
1、在地緣政治上,中俄之間有著漫長的邊界線;俄羅斯的領土范圍雖然大大小於前蘇聯,但它仍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還是中國最大的鄰國,中俄兩國有著4300公里的共同邊界線,其長度僅次於中蒙邊界(4710公里)。2、從綜合國力上看,俄羅斯仍是世界性大國,並有可能再度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蘇聯解體後的頭十年,俄羅斯飽受經濟轉型之苦,其經濟實力已退至印度、巴西、印尼、墨西哥之後。國防方面1999年俄羅斯的國防預算僅為947億盧布,約合39億美元,只相當於當年美國的三十五分之一;在社會生活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俄羅斯僅40%的新生兒是健康的;俄羅斯男子平均壽命為57歲;俄羅斯的死亡率高於其出生率等。
成就俄羅斯成為世界性大國的因素:
第一,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居世界榜首,這是俄羅斯巨大力量的永久資源;
第二,俄羅斯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俄羅斯已經探明的資源儲量為30萬億美元,佔世界資源總量的22—28%,遙居世界首位。與之相比,美國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儲量為10萬億美元,中國為5萬億美元。世界上只有俄羅斯一個國家能夠完全實現資源自給。
俄羅斯是世界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第三,在人力資源方面,俄羅斯的成人文盲率比較低,俄羅斯的科學家數量在全世界所佔比率比較大。第四,俄羅斯民族有著很強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國際政治學大師漢斯說,「即使俄羅斯發生徹底的變革——完全改變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政治領導和政治體制,以及生活方式和實現方式,也不能改變俄羅斯人性格中的基本力量和堅韌性」。
3、俄羅斯不僅能決定中國北部的安全環境態勢,還能對中國其他陸上邊界的安全態勢產生影響
中國的陸上邊界長達22800公里,在與中國接壤的國家中,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三國曾是前蘇聯的一部分,蒙古人民共和國、印度和越南是前蘇聯的盟友。冷戰結束後,這些國家與俄羅斯的關系雖無法與前蘇聯時期相比,但俄羅斯對這些國家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二、俄羅斯與中國北部安全
(一)有利因素:
1、俄羅斯現行的地緣戰略重點在歐洲和獨聯體,客觀上對中國穩定和改善北部安全環境有利;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環境與前蘇聯相比大為惡化,主要表現為:第一,作為政治實體,使俄羅斯自身遭受嚴重的削弱;第二,蘇聯解體,使俄羅斯的國界發生了變動;第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6萬多公里的邊界線中有1萬多公里時新邊界線,這些新邊界線由於沒有明確的邊界條約加以規范,俄羅斯和周邊國家在一些邊界領土的歸屬問題上有爭議,成為潛在的沖突根源。
除了蘇聯解體導致俄羅斯地緣政治惡化之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趁其虛弱不堪之機落井下石,欲把俄羅斯從傳統的勢力范圍內排擠出去。首先,西方不顧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實行北約東擴戰略;其次,美國和北約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俄羅斯實行戰略包圍;(在俄羅斯東部,美國加強同日本的同盟關系;在俄羅斯南部,美國積極援助烏茲別克等獨立性較強的中亞國家,和烏克蘭每年都要在黑海舉行數次軍事演習,增強這些國家抗衡俄羅斯的實力)再次,美國加緊研製和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力主修改1972年的反導條約。事實上,該條約在2002年6月13日因美國的退出而失效。 1972年尼克松與勃列日涅夫簽署《反導條約》。事實上,該條約因美國總統小布希的堅持退出在2002年6月13日該條約失效。
2、俄美關系的不確定性也有利於中國鞏固北部安全
1994年1月,柯林頓與葉利欽發表聯合宣言,聲稱俄美兩國關系進入「成熟的戰略夥伴關系」時期。
2009年美俄關系重啟,但俄美兩國關系乍暖還寒
3、中俄在現行的國際事務中有原則性共識
4、俄羅斯在經濟處於困境中,其主要注意力將集中在經濟建設上,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對中國的安全構成威脅
(二)不利因素
1、俄羅斯擴張主義的政治文化傳統;
從15世紀到20世紀俄羅斯人一直在進行吞並戰爭。俄羅斯的疆域以平均每年增加一個小荷蘭(4152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長,由280萬平方公里增至2240萬平方公里。
2、近代以來俄羅斯與中國的歷史積怨可能會對中國北部的安全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自近代以來,俄國對中國的侵略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自尊心,並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其中邊界問題和如何正視歷史的問題最為敏感和突出。
3、俄羅斯盛行的「中國威脅論」很難保證不會對中俄關系產生破壞
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盛行的中國威脅論,在俄羅斯也有相當的市場。在俄羅斯不同政治團體和不同意識形態傾向的代表人物中都可以找到「中國威脅論」的信奉者和傳播者。俄羅斯遠東研究所前副所長米亞斯聲稱,「中國在俄羅斯建立了網路犯罪,中國商人像巨大的抽水機,抽走了俄羅斯的資源和硬通貨。
4、中俄兩國在國家利益的判定和對外戰略的取向上仍有諸多不同甚至沖突之處
2009年中國商船新星號遭俄軍艦擊沉
俄羅斯的人口問題:
世界上國土最遼闊的俄羅斯,面積幾乎是美國的一倍,人口卻幾乎只是美國的三分之一,而其1.42億這個人口數字,如今還有急劇下滑的趨勢。據統計,在過去的15年裡,俄羅斯人口已經連續每年縮減60萬至90萬。專家估計,在2007年,俄羅斯常住居民數量還將縮減70萬。在本來就人煙稀少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甚至出現整個村鎮凋零消失、成為「鬼村」的現象。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在過去10年裡,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人口下降了40%;在西伯利亞地區,已有1萬多個村莊和290座城鎮消失。有人比喻說,俄羅斯人口的縮減幅度,相當於「每幾天就打一次車臣戰爭」。 所以,普京將人口問題定性為「俄羅斯所面臨的最尖銳的問題」。
三、俄羅斯與中國南部安全
俄羅斯對中國南部的影響,主要是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密切。這無疑會影響該地區的安全環境,也會給中國很大的影響。因為中國同這些國家有著領土爭端,東南亞不少國家把中國視為「威脅」,希望藉助外力力量,包括俄羅斯的力量來抗衡中國。越南是俄羅斯2009年武器出口的最佳買家。2009年越南從俄羅斯購買了6艘潛艇和12架戰斗機,合同金額共計23億美元,佔了越南國防預算的一半。印度是俄羅斯軍火的傳統大買家。俄羅斯媒體在2010年8月20日透露,隸屬俄羅斯海軍的「海豹」號新型核潛艇已經交付給印度海軍。印度空軍參謀長日前透露,印度空軍將再從俄羅斯訂購59架俄制米-17V直升機。此前,印度已在2008年同俄羅斯簽署了采購80架該型直升機的合同,每架直升機的價格大致為500萬美元,139架直升機的總價值大約在7億美元左右。此外,俄羅斯在2009年向印尼交付了3架蘇-30MK2海軍戰斗機,向馬來西亞交付了6架蘇-30MKM戰斗機。
訂購59架俄制米-17V直升機。此前,印度已在2008年同俄羅斯簽署了采購80架該型直升機的合同,每架直升機的價格大致為500萬美元,139架直升機的總價值大約在7億美元左右。此外,俄羅斯在2009年向印尼交付了3架蘇-30MK2海軍戰斗機,向馬來西亞交付了6架蘇-30MKM戰斗機。
</SPAN></SPAN></SPAN></SPAN></p>
㈥ lol被封3年,網上有人能解封不過花錢,真的假的
目前英雄聯盟被封號了,只有一種方法解封,就是對被封的游戲賬號進行申訴。申訴成功才可以減少封號的時間。官方並沒有給出別的解封辦法。還請慎重考慮需要花錢的解封方式。
㈦ 災備系統的網路方面怎麼寫 碩士論文
大概可以這樣寫吧,你有你的見解,所以你就當參考參考,如果可以最好以你的方向去寫,我這些你純做為一個參考,或者也可進行研究分析。
隨著商業數據大集中的逐步完成,我國各信息系統災備中心建設也不斷向數據中心方向邁進。一個好的金融信息系統基礎網路的的規劃和建設對於保證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討了數據集中程度高、分支機構多的金融單住災備中心網路建設的目標、原則、方案和可行性分析。該方案對於金融信息系統生產中心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商業銀行逐步完成數據集中與新一代綜合業務系統的推廣.業務自動化處理程度與水平進一步提高。從長遠發展以及確保其安全、連續、穩定運行等方面考慮.建設金融信息系統災備中心以保證數據安全和業務連續性是非常必要的.有利於各銀行增強抵禦金融風險能力、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而建設先進、可靠、穩定的網路是業務系統運行的基礎,也是為系統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1、建設目標
金融信息系統災備中心網路建設目標是構建能夠適應金融業務和應用發展要求的高可靠、高性能、可靈活擴展、安全可控的網路公用基礎設施。
2、設計原則
(1)高可用性
統一的、標准化的網路架構;結構化、模塊化的設計方式:
(2)高安全性
災備中心系統結構設計必須根據不同應用系統特點和業務數據敏感度實施不同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數據中心各類業務系統的信息安全。
(3)高靈活性、高可擴展性
信息系統的建設呈現出」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系統結構越來越復雜、數據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運行責任越來越重大」的特點。
(4)便於運行維護和
強大的網路管理平台;提供帶外管理網路支持,特別為緊急情況下提供增強的管理渠道;
(5)先進性
採用先進的高性能網路產品和相關技術.以滿足災備中心未來5年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3、解決方案
(1)網路體系結?
根據災備中心不同的服務功能.災備中心網路在功能上分為核心交換區、生產區、管理區、MIS服務區、內聯接人區、外聯接人區、開發,測試區和Internet接人區等區域。
(2)災備中心網路結構
災備中心網路的邏輯層次有三層:核心層、分布層和接入層。
(3)災備中心信息安全體系設計
災備中心信息安全體系的建設目標是以信息安全標准為依據.建立一套具有統一安全策略、縱深防禦能力、監控和功能的信息系統平台.具有可持續建設能力的業務系統支撐平台和具有高效率的網路通訊平台。
4可行性分析
析主要包括網路可靠性分析、網路安全性分析和網路擴展性分析等方面
(1)網路可靠性分析
災備中心網路的可靠性應能滿足業務穩定運行的要求
(2)網路安全性分析
為保障災備中心業務系統的安全.採取了多種網路安全措施。部署了多種網路安全產品。採取了相應的網路安全技術手段。
(3)網路擴展性分析
網路擴展性主要體現在:
容量的擴展
按照方案的配置。連接各分支行和外聯機構的介面。
以上所介紹的解決方案對信息系統災備中心網路建設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特別是統一的、標准化的網路架構設計恩想、網路安全體系和綜合網路管理中心的架構可以滿足金融行業對信息安全和運行維護的要求。
㈧ 信息防禦技術在信息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不久,美國五角大樓向國會遞交了對中國軍力的年度評估報告,報告稱,中國政府和軍方招募民間網路黑客襲擊美國官方網站。隨後,我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否認了美方的說法,並表示,網路犯罪是世界各國都共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中國是黑客攻擊的受害者,我們希望有關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和解決這個問題。由此可見,信息和網路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的問題。那麼,信息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內容?軍事領域的信息安全又面臨著哪些威脅?世界各國在信息安全領域有哪些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就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信息工程大學電子技術學院教授蘇錦海。
記者:《孫子兵法》中講:「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可見,信息歷來就是軍事斗爭中制勝的重要因素。那麼,「信息安全」這個概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這個概念的出現和我們常說的信息時代和信息社會,有著怎樣的聯系?
蘇錦海:信息歷來是一種重要的資源,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信息資源、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樣成為社會的三大支柱之一,信息時代人類社會的共性之一是信息社會。然而,為了己方利益而非法利用信息,如非法獲得、偽造、篡改等,信息安全問題就產生了。保護信息的合法利用就是要解決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安全」這個概念要從其發展歷史來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信息安全措施主要是加密,被稱為「通信保密(COMSEC)」階段。其後,隨著計算機的出現,人們關心的是計算機系統不被他人所非授權使用,稱之為「計算機安全(INFOSEC)」階段。上世紀90年代,隨著網路的應用,人們關心的是如何防止通過網路對計算機進行攻擊,稱之為「網路安全(NETSEC)」階段。進入21世紀,人們關心的是信息和信息系統的整體安全,如何建立完整的保障體系,確保信息和信息系統的安全,這時學術界稱之為「信息保障(IA)」。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合理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使得人們更好地利用信息的價值。然而,開放的網路是信息的主要承載體,人們在享受著它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非法利用信息技術和網路帶來了信息安全問題,開始感受到信息安全所帶來的巨大威脅。信息安全已成為關系社會安全、文化安全、經濟安全、軍事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
記者:蘇教授,在您看來,我們通常所講的信息安全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而如果從軍事這個領域來看,軍事信息安全遇到的主要威脅來自哪些方面?
蘇錦海:「信息安全」逐漸被廣大公眾所熟知,廣義信息安全是一般意義、任何形態的信息之安全;狹義信息安全主要指電子系統、計算機網路中的信息安全。
普遍認可的信息安全的定義是保護信息和信息系統不被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泄露、中斷、修改和破壞,為信息和信息系統提供保密性、完整性、真實性、可用性、不可否認性服務。簡而言之,使非法者看不了、改不了信息,系統癱不了、信息假不了、行為賴不了。
信息時代的軍事威脅不是大軍壓境,而是直面軍事信息安全的挑戰。軍事信息安全內涵具有特殊性,如嚴格的保密性,地位的戰略性和超強的技術性,主要表現為軍事泄密、黑客攻擊和信息戰三個方面。
無形的信息已在信息化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並日益成為最重要的戰鬥力和戰鬥力倍增器。軍事信息安全威脅主要發生在敵對雙方在信息領域的干擾與反干擾、破壞與反破壞、摧毀與反摧毀的斗爭中。目的都是為了奪取「制信息權」。威脅軍事信息安全的因素很多,但威脅最大、影響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貫穿始終的電子戰威脅奪取「制電磁權,隱秘難測的網路戰威脅控制敵方信息網路,防不勝防的心理戰威脅渙散敵方軍心,高效能的實體摧毀威脅破壞對方信息系統的物理功能。
記者:有觀點認為,從軍隊的角度來講,以前我們可能更看重它的武器裝備的打擊能力,但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信息安全保密也必將成為關系未來打贏高技術戰爭的決定性因素。我不知道,您對這樣的判斷怎麼看?
蘇錦海:進入信息時代,使得信息由戰爭的幕後走到了台前,使戰場從「陸、海、空、天」發展到了「陸、海、空、天、電磁、網路、心理」七維空間。因此,信息領域的斗爭不可避免地成為未來信息化戰爭的主戰場。信息已成為信息化作戰的核心,信息安全也必然成為關系未來信息化戰爭勝負的戰略課題,成為奪取作戰勝利的重要保證,甚至是決定性因素,確保信息安全保密是信息化作戰的關鍵任務之一。
許多西方軍事分析家認為,工業時代軍隊的基礎是火力殺傷系統,信息時代軍隊的基礎是信息。因此,必須藉助信息這個「力量倍增器」,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設,思想觀念上深化對信息的再認識,確認信息是「指揮的本錢」,是「制勝的關鍵」,把「制信息權」納入新的爭奪領域。
記者:我最近看了一些與軍隊信息安全相關的材料,其中講到了一個例子,幾年前,美軍一個年輕的空軍上尉,利用在商店裡買到的計算機和數據機,輕而易舉地進入了美軍海軍的指揮控制系統,並篡奪了美海軍大西洋艦隊的指揮權。當時,馬薩諸塞州漢斯科姆空軍基地電子系統中心控制室的計算機熒屏上顯示「控制完成」的字樣後,在場的五角大樓的要人,一時陷入極度恐慌之中。
您個人是否還知道一些這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例?您覺得,類似事件的發生,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和思考?
蘇錦海:不管是出於國家或軍事目的,還是團體利益或個人興趣誘惑,對軍事信息系統的攻擊和入侵時刻都存在。
伊拉克戰爭打響後,為什麼美軍打擊軍事目標時卻保留了伊軍的通信設施,答案也很清楚,如果早早摧毀伊軍的通信系統,就等於切斷了自己的重要情報來源。美軍使用的偵察衛星,全時監聽進出伊拉克的所有手機、衛星電話等通訊,從中搜索有價值的情報信息。美國情報人員,通過跟蹤監控、竊聽等手段獲取了大量伊拉克政府高官的活動情況,為美軍的「斬首」行動提供了及時可靠的情報。
海灣戰爭一開始,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就發動了代號為「白雪」行動的電子戰。在空中作戰前24小時,使伊軍失去了警戒偵察和通信能力。有時一天就有15.2萬條假消息、雜亂信息輸入伊軍信息接收站,「信息洪流」使伊軍整個信息系統癱瘓、指揮控制混亂、防空系統基本失去作用。
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對南聯盟狂轟濫炸,唯獨對其手機基站網開一面,原因何在?就是利用手機網路的開發和廣播特性,從中截獲所需情報。在北約空襲期間,其信息系統連續遭到俄羅斯和南聯盟電腦「黑客」的網上攻擊,致使北約部分計算機系統的軟、硬體受到電腦病毒的重創,白宮網站曾經一整天無法工作,某航空母艦的指揮控制系統也曾被迫停止運行3小時。
以上事例告誡我們,必須重視和加強我軍信息安全防禦能力,這樣,才能在未來可能發生戰爭時處於不敗之地。
記者:從一個信息安全研究者的角度,您覺得世界各國的軍方對信息安全有著怎樣的態度?這方面有沒有一些比較具體的事例?
蘇錦海:美國率先提出信息安全關系國家戰略安全,把信息安全放到優先發展地位,認為網路攻擊是與核、生、化等武器並列的大規模破壞性武器。「9·11」恐怖襲擊發生後,美國接連頒發了多個重要信息安全法規和總統令,組建了信息安全專門機構,加強了統一領導,建成了一支以信號情報部隊為主力的信息作戰力量,研究開發出了信息攻擊手段和技術,具備了較強的信息防禦和攻擊作戰能力。美國政府把「保護美國信息網路免遭攻擊,並使對手的信息網路癱瘓」,作為軍事轉型的六個重點之一。
俄羅斯、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也都從國家發展戰略、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高度,大力加強信息安全保密建設,謀求在信息領域的有利地位。2000年總統普京批准了《俄羅斯聯邦信息安全學說》。日本的信息安全對策是從1999年開始正式啟動的,2001年發布「電子日本戰略」,宣布要確保信息通信網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㈨ 想寫論文,關於木馬、病毒黑色產業鏈的東東,想獲得點素材
普通木馬3000
高級盜號木馬5000
造槍的程序員月薪10000以上,就是做木馬的
高級黑客 一小時可以抓500個肉雞試電腦,就是沒有很高安全措施的電腦,然後倒手,一台0.5或0.2元人名幣,一天多少錢你自己算吧
所以總結如下
黑客為什麼多?
因為網路安全人員的工薪沒有黑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