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今天光明日報網路安全

今天光明日報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2022-05-29 09:33:24

⑴ 4741計算機網路原理 4751計算機網路安全課後習題答案 誰有 急!!!

你網路或者goole肯定有零星網站說有答案的,但肯定是給你一小部分的答案,而且是無關痛癢的簡單題,剩下的還不知道真假,而且是收費的。
你這樣,我去年7月考的原理,也是沒搜到答案,但練習冊上有
自考通的練習冊(不是10套題的模擬卷)上有答案,很詳細的,我就買了一本。
書店或者淘寶都有,淘寶我就不給鏈接了,別誤會我是賣家來這推銷了。

自考通 《計算機網路原理》練習冊
主編:郭自琦 姜家濤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9.6第五版
定價:24 (書店一半打7--8折)
希望能幫到你。
網路安全我不學,建議你也去看看自考通的練習冊。

⑵ 2020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主題是什麼意思

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即「中國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是為了「共建網路安全,共享網路文明」而開展的主題活動。

2020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將於2020年9月14-20日鄭州舉行,2020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的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網路安全博覽會、網路安全技術高峰論壇等。

其中,網路安全博覽會是網路安全領域重大成就、最新產品和技術成果的展示體驗平台,100餘家網路安全和互聯網企業參展。博覽會還首次設置了3000平方米的互動體驗專區,通過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手段吸引廣大群眾深度參與。

網路安全宣傳周還將舉辦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等系列主題日活動,並公布網路安全優秀教師獎獲獎名單和第二批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名單。



(2)今天光明日報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9月16日上午,泉州市2019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開幕式在泉州師范學院舉辦。中共泉州市委網信辦聯合泉州師范學院、市委宣傳部、機關工委、文明辦、密碼局和市教育、

公安、工信、通管辦、數字辦、文旅、工會、共青團、婦聯、人行等單位,於9月16日至9月22日,開展2019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宣傳網路安全法律法規,推進網路安全知識技能普及,整體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和水平。

活動內容包括開幕式、網路安全與密碼應用研究論壇,「網路強國及網路安全知識」答題學習活動,網路安全、網路文明「下基層」宣傳,主題日活動,網路安全主題宣傳,網路安全知識培訓,網路安全攻防演練等。

⑶ 4·29首都網路安全日,關於網路安全知識你了解多少

網路安全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我們國家設立了一個首都網路安全日,這個時間被設立在了4月29號。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實在是太發達了,所以也出現了很多網路詐騙的事情,我們作為公眾,一定要明白網路安全知識。有很多人都會在網路上上當受騙,這就需要我們普及網路知識,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三、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現代社會,人們的壓力都太大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無法釋放自己的壓力,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網路上釋放自己的壓力,出現了一些軟體,就是讓陌生人聊天的軟體,在這些軟體中,人們可以和陌生人聊天,不用公布自己的信息,但其實有些軟體也是非常危險的,你覺得自己沒有把自己的信息公布出去,其實早已經暴露了,而且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上的陌生人,我們並不知道陌生人怎樣的人,或許他們就是騙子,你一旦被他們盯上,就會發生很多無法預料的事情,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現在網路行業實在是太發達了,網路上的騙子也非常猖獗,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⑷ 網路安全呼籲立法

為了保證網際網路空間和使用者的安全,抵禦無孔不入黑客的襲擊,保護重要機構的網站,八國集團26日在柏林召開會議,專門討論如何提高網路安全的水平和防範網上犯罪的問題。

這次會議聚集了來自八國集團各成員國的一百多名計算機和網路專家。在會議上,專家們指出,目前的網路已對各國的國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據統計,八國集團各成員國每年因網路犯罪造成的損失多達420億美元,網路安全問題已經不容忽視。

在會議上,各國專家呼籲說,為了打擊網路犯罪,需要各國政府協調行動,一起制定打擊網上犯罪的有關法律。網際網路空間是無國界的,網上黑客可以通過網路在世界各地通行無阻,僅僅依靠一個國家的力量無法有效地制止網路犯罪行為。但是,如果在每個國家打擊網路犯罪都有法可依,對於防範網路犯罪會有很大幫助。各國政府應該專門成立一個負責網路安全的職能機構,既能減輕目前司法部門的負擔,又能使打擊網路犯罪更為有效和專業化,還可以加強各國之間在這一問題上的合作。

專家們在會議上還指出,在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時候,應該考慮到所有網際網路用戶的需要。對於個人用戶來說,網路安全問題的概念主要是如何避開網上各種騙局,避免遭到欺詐和盜用;對於網上商家,網路安全主要是保證客戶和公司的金融安全;而對於政府和各個機構來說,網路安全則主要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網站免遭黑客的襲擊。而鑒於網路的公開性和特殊性,各國在制訂法律時還需要在打擊犯罪和保護網路用戶的隱私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同一天,德國總理施羅德和內政部長奧托·席利出席了在另一城市漢諾威舉行的一個計算機研討會。施羅德在會上表示,網路犯罪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打擊網路犯罪需要全球各國的合作。只有向用戶提供安全的網際網路服務,才能使人們對網路樹立信心,促進電子商務和網路經濟的發展。席利表示,為了使各國在打擊網路犯罪問題上取得一致,各國政府需要達成一個合理的對網路犯罪的認同標准,確定什麼樣的行為屬於網路犯罪,然後對這些行為予以打擊。

顯然,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深遠,網路犯罪問題也日益受人關注。但也有專家指出,打擊網路犯罪比打擊常規犯罪更為復雜,更加艱難。由於世界各國在政治體制、意識形態、法律制度和價值觀念上的千差萬別,要達到一個統一的網路安全標准將是一件十分艱難的工作。在網際網路上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問題恐怕還將在今後許多年裡困擾各國的法律專家

⑸ 首都網路安全日是哪一天這個日子有什麼意義

網路安全一直都是人民比較關心的問題,首都網路安全日有著巨大的意義!


首都網路安全日,就是倡導首都各界和網民群眾共同提高網路安全意識、承擔網路安全責任、維護網路社會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警告壞人少為非作歹,一定程度上也提醒人們安全上網,安全瀏覽!

維護網路安全,我們勢在必行,加油!

⑹ 朱巍的發表作品

《網購「後悔權」為何難落實》,《中國消費者報》,2014年4月28日
《互聯網的法治化》,《新京報》,2014年4月21日
《公共領域采購之弊端》:《法制周末》2014年4月2日
《「秦火火案」帶來的啟示與反思》,《法治周末》,2014年4月16日
《XP停止服務,不適用霸王條款》,《法制晚報》,2014年4月9日
《從攜程「漏洞門」反思網路金融》,《法制晚報》,2014年3月26日
《「集體研究」不是瀆職犯罪的擋箭牌》,《法治周末》,2014年3月13日
《解決微信「抄襲」,不能全靠法律》,《法制晚報》,2014年2月28日
《關注互聯網時代的司法透明度》,《法治周末》,2014年2月26日
《以人查房的利與弊》,《法治周末》,2014年1月8日
《支付寶用戶信息被賣,未涉隱私?》,《新京報》,2014年1月7日
《杜絕網路詐騙是互聯網公司的責任》,《光明日報》,2014年1月6日
《支付寶用戶信息被賣未涉隱私嗎》,《新京報》,2014年1月6日
《探月所涉法律原則解讀:或可仿南極構建月球法律體制》,《北京日報》,2013年12月18日
《消費返利法律問題研究》:愛思想網,2013年1月8日
《法律不相信霸王條款》,《法治周末》,2013年12月18日
《「網路安寧權」不只要寫在紙上》,《新京報》,2013年12月8日
《信訪與政績須「脫鉤」但不必「劃界」》,《小康》雜志,2013年12月6日
《互聯網產業發展和依法治理的重要指引》,《光明日報》,2013年11月26日
《案件管轄改革是保障當事人權益的核心》,《新京報》,2013年10月31日
《360不正當競爭「累犯」行為當嚴懲》,環球財訊,2013年10月23日
《「查開房」網復活,莫將侵權變成偷窺狂歡》,《新京報》,2013年10月23日
《大數據時代的信息保護》,搜狐傳媒,2013年10月16日
《莫讓院士頭銜成為利益滋生的溫床》,《小康》雜志,2013年10月10日
《加州網路「橡皮擦法」:善法善於寬容》,《新京報》,2013年9月26日
《對行凶精神病患不應羈押批捕》,《新京報》,2013年9月16日
《司法應成為散戶權益最後屏障》,《新京報》,2013年9月11日
《古今中外「禁酒令」源遠流長》,《燕趙晚報》,2013年9月10日
《國家利益被侵害,法律應有作為》,《光明日報》,2013年9月2日
《互聯網產業發展和依法治理的重要指引》:《光明日報》2013年11月26日
《關於加強網路信息保護的解讀》:《新互聯網時代》2013年第1期。
《媒體的轉載審核義務》:《青年記者》2013年六月上。
《藝人的人格權應如何保護》:《演員雜志》2013年第7期。
《誠信建設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核心》:《紫光閣》2013年第3期。
《「虛假訴訟」購車新法有招治》《法制晚報》2013年1月5日
《手機實名制可剝剝隱身衣》,《法制晚報》2013年1月7日
《入網實名制讓違法隱形人無處遁形》,《新京報》2013年1月9日
《紅黃綠燈之源》,《北京日報》2013年1月9日
《紅黃綠燈之源》,《新華文摘》2013年第6期
《官本位作祟是瞞報的根源》,《光明日報》2013年1月15日
《「小夫妻代購火車票」違法嗎?》:《新京報》2013年1月16日
《電子送達解無法送達難題》,《法制晚報》2013年1月11日
《域名侵權亟待立法》,《法制晚報》2013年2月1日
《賠償額不應有上限》,《法制晚報》2013年1月29日
《女副市長筆試倒數第一,破格理由何在》,《新京報》2013年1月22日
《古今中外的禁酒令》:《北京日報》2013年2月6日
《網路侵權多發,三招專治網站裝糊塗》,《法制晚報》2013年3月21日
《熱氣球事故賠償責任分析》,《北京日報》2013年3月6日
《力挺見義勇為,防止恩將仇報》,《法制晚報》2013年2月26日
《網路實名制相關爭議問題研究(一)——網路實名制無損於個人信息保護》,《中國廣播》2013年第2期
《網路實名制相關爭議問題研究(二)——網路實名制有益於建立誠信社會》,《中國廣播》2013年第3期
《女子結扎致死,不能用錢擺平》:《新京報》2013年4月10日
《「假離婚要求復婚不予支持」是媒體誤讀》:《一財》2013年4月11日
《微信收費:圈地運動講的是規則》:《小康》2013年第5期。
《網路非法轉載等同剽竊》,《經濟參考報》2013年4月23日
《來自中世紀的@》:《北京日報》2013年5月8日
《對打車軟體設立行政門檻值得商榷》:《新京報》2013年7月3日。
《震後房貸還要不要還?》:《新京報》2013年4月26日
《虐虎拍照動物園也應受處罰》:《法制晚報》2013年5月6日
《訴前禁令不適用網路名譽侵權》:《法制晚報》2013年5月10日
《線上糾紛解決機制勢在必行》:《新京報》2013年5月18日
《網友相約自殺,網站責任何在》:《新京報》2013年5月30日
《親子鑒定不應是准生證門檻》:《新京報》2013年6月3日
《臨時工執法是個偽命題》:《新京報》2013年6月8日
《欠繳水電費禁考公務員,於法無據》:《新京報》2013年7月7日
《在門口看看老人,法律又能如何》:《新京報》2013年8月6日
《空中別墅違法,再牛業的拆》:《法制晚報》2013年8月16日
《王雪梅事件拷問法醫公信力》:《新京報》2013年8月19日
《懲罰性賠償是消法修正案亮點》:《法制晚報》2013年8月28日
《國家利益被侵害法律應有所作為》:《光明日報》2013年9月2日
《網民應成為治理網路謠言主力軍》:《光明日報》2013年8月29日
《網路謠言受害者也應挺身而出》:《新京報》2013年8月29日
《拍賣書信應遵守最小傷害原則》:《北京日報》2013年5月29日
《李廣年是否偽官別讓法律旁觀》:《新京報》2013年6月27日
《律師不可背離職業倫理》:《新京報》2013年7月26日
《司法應成為散戶的最後屏障》:《新京報》2013年9月11日
《演員的人身權保護》:《演員雜志》2013年第8期。
《作家與版權》:《中國作家》2013年第8期。
《「微博第一案」的法律解讀》:愛思想網,2012年12月19日
《私自載客並非都是「非法經營」》:《新京報》,2012年12月19日
《希望任建宇獲釋不僅是個案的勝利》:《新京報》2012年11月20日
《地鐵商業冠名應聽聽民眾意見》:《新京報》2012年11月15日
《為何工行可以取消「全額罰息」》:《新京報》,2012年10月31日
《更該為公務員職業倫理立法》:《新京報》,2012年10月25日
《「NBA」進漢語詞典並無不可》:《新京報》,2012年8月29日
《為什麼會有「釣魚抓嫖」》:《新京報》,2012年8月24日
《網站刪帖需有明確法律規范》:《新京報》,2012年8月11日
《治超罰款月票」是典型的行政尋租》:《新京報》2012年8月9日
《「天災」能成為高速免責的理由嗎》:《新京報》2012年7月30日
《「破案」要尊重法律程序》:《新京報》2012年7月23日
《「烏木之爭」政府獎勵似乎少了》:《新京報》2012年7月10日
《舉報人為何成不敢領獎的「懦夫」》:《新京報》2012年6月15日
《「反家暴」立法,未成年人應特殊保護》:《新京報》2012年6月4日
《高速路「超時費」是否亂收費》:《新京報》2012年5月15日
《村民拆遷補償款理財無需鎮政府操心》:《新京報》2012年5月9日
《互聯網自律的一個里程碑》:《光明日報》2012年5月3日
《協調網路輿論自由與監管的幾點原則》:載《信息安全網路》2008年第6期
《記者行使職務權利四原則》:合著,《青年記者》,2012年13期
《論房屋轉租——以<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視角》:《河北法學》,2010年第5期
《更有效管理道路交通 更公平保護人民利益——解讀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司法解釋》,《光明日報》,2012年12月27日
《<新浪微博社區公約>的解讀》,中國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論壇,2012年12月13日
2011年
《你的密碼安全么》:《北京日報》2011年12月28日
《網購「信譽評價」誰說了算,摧毀體系能換來「平等」?》,《北京日報》,2011年11月30日
《微博言論侵權難享豁免權》:《新法制日報》2011年9月20日。
《鄰里間的「容忍」底線在哪裡》:《北京日報》2011年9月1日
《網站善用「避風港規則」可免責》,《人民日報》,2011年8月23日
《倫敦騷亂引發微博法律思考》:《北京日報》2011年8月17日
《竊聽丑聞動了西方新聞自由底線》:《北京日報》2011年7月27日。
《藝術品買家應有知情權》:《北京日報》2011年6月29日。
《微博版權如何認定,默許轉載並非放棄版權》,《北京日報》,2011年4月27日
《網路不是侵犯版權的「避風港」》,《人民日報》,2011年4月27日
《避風港規則須防濫用》:《北京日報》2011年4月27日,第18版。
《俄青年懷有強烈的英雄主義情結》,《中國青年報》,2011年4月19日
《微博或造就法律無疆地帶,名人「發言」更要謹慎》,《北京日報》,2011年4月6日
《司法,區別善惡兼備的民俗》,《法制日報》,2011年4月6日
《該不該給民間慈善設立行政許可》:《清風雜志》2011年第8期
《以價論獎何以有生存空間》:《清風雜志》2011年第7期
《尋找人格保護與新聞自由的最佳平衡點》:《法治新聞傳播》2011年第2輯。
《網路環境下版權保護的幾個問題》:《法治新聞傳播》2011年第1期。
2010年
《記者人身權利應該特別保護——從風聞言事說起》,中國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論壇,2010年12月15日
《「QQ相約自殺」判決值得商榷》,《新京報》,2010年12月6日
《民事權利不得濫用——評湖南一起曠日持久的專利權糾紛案》,中國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論壇,2010年10月17日
《<典當管理條例(送審稿)>修改建議——以典當的商行為性質為視角》,中國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論壇,2010年10月17日
《網路轉載「潛規則」不成立》,《新京報》,2010年7月2日
《房地產典當實踐中的幾個重要問題》:《中國商報·典當導報》2010年6月29日。
《網路實名制之法社會學分析》,《人民法院報》,2010年6月16日
《一個案件分成7706次起訴是縱容剽竊》:《新京報》6月12日,評論周刊版。
《<世界盃80年精彩圖集>出版,尋找曾經的世界盃記憶》,新浪體育,2010年5月17日
《善意收當制度能被確認么?》:《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2010年2月4日
《宋祖德案提出四個法律問題》:《新京報》2010年1月2日,評論周刊訪談版。
《論轉租——以房屋租賃合同司法解釋為視角》:載《河北法學》2010年第5期
《論證言廣告代言人責任》:載《朝陽法律評論》2010年第3輯
《我為什麼支持網路實名制》:《新聞與法制》2010年第7期。
《網路實名制不會對輿論自由產生負面效應》:《青年記者》2010年第12期。
2009年
《從<侵權責任法>(三審稿)看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中國侵權責任法立法研究論壇,2009年12月28日
《論消費權益保護中的民事賠償優先原則》,《判解研究》,2009年7月27日
《論業主概念在<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含義》,《判解研究》,2009年7月1日
《簡述中國典權制度的變遷史》,《判解研究》,2009年5月22日
《論交強險中的法律關系》,《判解研究》,2009年5月17日
《「何鵬案」VS「許霆案」》,《判解研究》,2009年4月19日
《歷史的看待發展中的商事慣例——以否定「中國酒店業12點退房」商業慣例為視角》,《判解研究》,2009年3月19日
2008年
《不可抗力視角下的懸賞廣告履行限制》,《判解研究》,2008年6月30日
《地震中的法律價值取向————以孔子治國方略為視角》,《判解研究》,2008年6月16日 參與《衡山發『四不論』禁賭令,是僭越職權還是從嚴治賭?》討論,討論內容全文在中國江西網上發表,2014年4月28日
《「兩證」被吊銷 寫手忙找下家》,《新聞晨報》,2014年4月29日
《新浪「許可證」之失:或半年後才能重新申請》,《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4月25日
《新浪涉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被通報 兩證吊銷影響幾何》,《人民網》,2014年4月25日
參與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首期「傳播熱點論談」,主題為聚焦「馬航事件」,從「被遺忘權」角度闡述觀點,2014年4月16日
《三菱電機不認可工商局抽檢結果拖延召回或被罰》,《法治周末》,2014年4月16日,
《新消法為何難以落實》,《法制晚報》,2014年4月16日
《「集體研究」免責「擋箭牌」》,《解放日報》2014年4月14日
《網路安全事件不斷 個人信息保護立法緊迫》,《法制日報》,2014年4月11日
《互聯網「心臟出血」,用戶安全風險誰擔責》,《法制日報》,2014年4月11日
《中石化「牛郎門」案二審:兩網站敗訴 庭審細節曝光》,中國廣播網,2014年4月1日
《中消協發布安全軟體用戶滿意度調查》,《南方都市報》,2014年3月19日
《點贊,社交網路的偉大創舉?》,《法制晚報》,2014年3月17日
《電信業十大隱性侵權現象揭秘:擅自更改消費套餐》,《法治周末》,2014年3月12日
《4S店緣何熱衷搭售保險,入保率掛鉤銷售業績》,《法治周末》,2014年3月12日
參與《霧霾洶涌來襲 百姓能否索賠?》討論,討論全文在中國江西網上發表,2014年2月28日
《網路交易監管日趨嚴格》,《中國貿易報》,2014年2月27日
參與《司機馬路上施捨挨罰是愛護生命還是傷害善意》討論,討論全文在中國江西網上發表,2014年2月20日
《「復旦投毒案」宣判:兩個生命的悲劇警示》,《光明日報》,2014年2月19日
《家國情懷與輿論泡沫》,《法治周末》,2014年1月7日
參與《天津環保應急限號遭「烏龍」,交管部門拒絕執行引熱議》討論,討論全文在江西新聞網上發表,2013年12月27日
《「人肉搜索」的法律邊界在哪》,《檢察日報》,2013年12月21日
參與「中歐完善媒體法律保護項目媒體從業人員培訓研討會」,並作了《網路侵權責任》的主題演講,2013年12月13日
《「微博法庭」:網路案件,網民裁決》,《南方周末》,2013年12月5日
《「三權」保護刻不容緩 安全企業互聯網許可權亟需監管》,中國財經網,2013年11月27日
《移動互聯網「一戰」爆發》,《中國品牌》。2013年11月刊
參與中央台召開的「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規范」第二場專家研討會,結合代理「牛郎門」案件的體會,與大家分享了網路媒體在內容監管和平台自律方面的法律界限,2013年11月7日
參與《記者遭跨省刑拘事件罪名是否適當程序是否合法?》討論,討論全文在江西新聞網上發表,2013年10月25日
《「損害商業信譽罪」邊界之辯》,《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10月24日
參與「互聯網與公共傳播」論壇討論,2013年10月17日
《多方「圍剿」奇虎360 聯想、小米加入「戰團」》,中國新聞網,2013年9月30日
《誹謗信息轉發500次判刑 專家建議應從嚴掌握》,《中國青年報》,2013年9月12日
《海外代購熱背後的維權難題》,《法治周末》,2013年9月11日
《「今日焦點網」等11家網站被查處》,《南方都市報》,2013年9月8日
參與「中日網路消費研討會」,2013年8月29日
《法學專家呼籲完善打擊網路謠言法律框架》,中國公安報,2013年8月24日
《錢鍾書書信拍賣引爭議 著作權能否對抗所有權?》:《新法制報——法律圓桌》,2013年5月30日
擔任「明德民商法研習社銀行卡糾紛案件」研討會主持人,2009年8月31日
參與「范曾訴文匯報、郭慶祥侵害名譽權案一審判決研討會」,2011年6月23日
《法官稱不能讓個案阻礙網路言論自由》:《中國青年報》2011年9月7日
《法學家楊立新作客網易 談「艷照門」的法律困境》:《網易嘉賓訪談》2008年3月28日
《朱巍:微博言論侵權難享「豁免權」 人民大學法學博士認為網路侵權常見5種類型,名人和普通人侵權責任應有區別》,《新法制報》,2011年9月20日
《深圳唯冠若咬住蘋果不放 將涉及濫用訴權》:《donews》2012年3月9日
2011年
《微博言論侵權難享「豁免權」》,《新法制報》訪談,2011年9月20日
《「7·23」遇難者怎麼賠》,《京華周刊》訪談,2011年8月15日
《典當行業有福音》,《法治周末》訪談,2011年5月24日
《唐山豐潤對超重貨車巨額罰款,記者采訪遭遇粗暴干涉》,中國廣播網,2011年4月2日
2010年
《浙江在線:侵權官司未了,上市進程受阻》,《投資者報》,2010年11月15日
中國法學講壇,《一場由人情義氣引發的債務糾紛案研討會》,2010年10月13日
《批評還是誹謗?這不僅僅是一個問題》,《民主與法制》,2010年10月11日
《新京報訴浙江在線非法轉載案將二審》,《新京報》,2010年6月30日
「《新京報》起訴浙江在線非法轉載案」研討會,《新京報》,2010年6月12日
《宋祖德敗訴啟示,網路發言邊界在哪?》研討,《新京報》,2010年1月2日

⑺ 網路空間安全前沿技術及發展動態

摘要 親親:很高興接收到你的消息

⑻ 網路安全的意義

當今社會信息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是因為它己經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一個權重高的因素,
它直接關繫到國家的金融環境、意識形態、政治氛圍等各個方面,信息安全問題無憂,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資料拓展:
提升信息安全的技術方法
(1)信息流通過程中加密:通常信息在流通過程中,沒有安全措施,易失竊,毫無安全性可言。通過加密等技術的使用,大大減小信息在流通中失竊的機率。
例如,保密線路應用在有線通信中;激光通信等技術應用在無線通信中,這都是比較有效的防竊措施。
(2)電磁輻射控制技術在計算機中的應用:由於電磁輻射的存在,計算機上的信息,在較遠的地方使用相關專用的設備。
經分析技術就可以直接接收,擁有高超技術的黑客通過對電磁輻射的分析,竊取一些加密信息內容。
(3)防火牆的設置:防火牆是一種軟體的防護形式。防火牆有自己的防護條例,對通信數據的來源和途徑進行檢測,對於危險的網站或信息,會自動防禦,其防禦效果還是不錯的。
但從其防護方式上看,它是一種比較被動的防禦方式,只有外面有進攻,它才能發揮作用

⑼ 後疫情時代網路安全如何保障

「疫情」帶來的新經濟模式增長,數字經濟發揮了很大作用。隨著新基建的實施,信息安全創新產品、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迎來新高潮,大數據應用技術在疫情控制和網格化管理等方向長足發展。後疫情時代,網路安全要從在線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正迅猛發展的非接觸式經濟著手,主動適應各類新生經濟模式和信息化治理體系的發展,全方位築牢網路安全保障屏障。
西湖論劍作為2020「兩會」後首場網路安全專業大會,將在2020年6月16日線上舉行,逢此時機,集結行業專家共同探討網路安全方向,進一步提升後疫情時代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更好推進網路安全工作,可以保持關注。

閱讀全文

與今天光明日報網路安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qq郵箱wifi下無網路 瀏覽:755
怎麼下載網路電視 瀏覽:935
杭州師大網路營銷公司 瀏覽:6
網路共享hdmi畫面 瀏覽:868
ics主機需要多少網路介面卡 瀏覽:124
海康網路槍原始密碼 瀏覽:628
電信網路電視遙控器手機版 瀏覽:538
酒店wifi網路感嘆號 瀏覽:99
網路連接不上怎麼加密 瀏覽:881
口口螺網路密碼 瀏覽:587
移動網路電視更新後應用大廳在哪 瀏覽:773
兒童網路安全繪畫一等獎 瀏覽:616
網路安全危險信息共享平台 瀏覽:167
清除電視網路連接 瀏覽:41
關掉網路手機里內容後台能看嗎 瀏覽:304
網路赫茲怎麼設置 瀏覽:890
網路哪個寬頻最好 瀏覽:557
虛擬網路怎麼共享 瀏覽:992
移動網路怎麼看不到 瀏覽:231
網路哪裡報案最有效果 瀏覽:36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