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目標ip地址是包含在應用層的數據報中的,只有這樣才能解釋通,開發或使用應用時,目標主機的ip和mac地址都應該打包在應用中,或者預先設定。源ip好理解,就是一層一層加上的。
㈡ 計算機網路 傳輸層的定址方法
OSI網路體系結構的分層:
1.物理層
2.數據鏈路層
3.網路層
4.傳輸層
5.會話層
6.表示層
7.應用層
其中,第二層交換基於MAC地址信息,第三層交換基於網路層信息,如IP
地址。
答案補充
你所指的層是不是指osi的分層?定址指的是什麼?網路定址、主機定址、域名定址?
答案補充
那大概就是上面說的東西了。一般來說我們在地址欄輸入
網址,這個網址稱為域名。接著通過DNS伺服器將其轉化為ip地址,二者是一一對應的。ip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是主機在Internet上的唯一標志(它是一串4組由圓點分割的數字組成的,其中每一組數字都在0-256之間,如:0-255.0-255.0-255.0-255.0-255;如,202.202.96.33就是一個主機伺服器的IP地址。
答案補充
基本上ip是整個網際網路體系結構(即我們平常所說的TCP/IP體系結構)的核心所在。IP地址就包含了網路部分和主機部分(這里你首先得了解網際網路是小的網路組成的,internet就是inter-net,即小網路互連構成的大網路)。當然從具體的轉換細節上還存在其他的地址。
比如,ip數據包是由一個路由器傳到另一個路由器的。而如何使用ip地址找到正確的物理網路,又得把ip地址映射到物理的網路地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地址解析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l,ARP),再進一步地,還需要用到mac地址。ip地址只是一個邏輯上的地址。
網路是一個很復雜的龐大的系統,我現在的水平暫時無法用很簡短的語言清晰地描述其過程。更詳細的內容你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些計算機網路方面的書。
答案補充
有兩個概念最好能理解下:
MAC地址(位於數據鏈路層)
介質訪問控制(Media
區域網
Control)地址一般位於網卡中,用於標識網路設備,控制對網路介質的訪問。例如,網路設備要訪問傳輸電纜(網線,位於物理層),必須具備一個MAC
地址,發送的數據要到達目的地,必須知道目的地的MAC地址。因為一個網卡具有唯一的MAC地址,所以又叫做物理地址。
網路地址(位於網路層)
因為一個網路地址可以根據邏輯分配給任意一個網路設備,所以又叫邏輯地址。網路地址通常可分成網路號和主機號兩部分,用於標識網路和該網路中的設備。採用不同網路層協議,網路地址的描述是不同的,如IPX,以PAD.0134.02d3.es50為例,PAD為網路號,而
0134.02d3.es50是標識該網路中設備的主機號。IP協議則用32位二進制來表示網路地址,一般就叫做IP地址。MAC地址用於網路通信,網路地址是用於確定網路設備位置的邏輯地址。
㈢ 兩台計算機進行通信時,在網路層如何獲取目的主機的的ip地址
打電話給目的主機那個人,讓他查詢主機的IP,運行 CMD ipconfig
㈣ 網路層如何根據傳輸層的埠號確定要傳送的目的地址啊
傳輸層的地址就是埠號,埠號用來確定這段信息是應用層的哪個進程的.
至於數據如何傳輸是網路層的事情,傳輸層只把信息交給網路層就行了,剩下的都是網路層的事情.傳輸到目的地址後,網路層去掉網路層的信息把剩下的交給傳輸層,傳輸層根據埠號交給相應的應用層的進程.
㈤ 這個對嗎,計算機網路中,數據鏈路層採用IP地址進行定址,網路層採用MAC地址進行定址
網路採用DNS 定址
㈥ 有關網路不同層次的地址的問題,謝謝!
你學的太咋了,問題也不太清楚,什麼層、地址》?
你說的層是不是網路的七層協議模型?
最簡單的應用層你可以從計算機上看到的,例如你能用到的telnet.exe、ping.exe這些應用程序,或者QQ也算是個應用層的
至於聯系么
表示層(就是用什麼編碼方式來表示你說傳輸的數據,簡單的理解,具體還是多看看書上的。。)
會話層(RPC,SQL)
這個具體還是看看網路吧
http://ke..com/view/1868389.htm
至於什麼樣的計算機才有域名么,其實互聯網上的域名(也就是被互聯網認可的)都是有相關組織來分發的,例如給你分個頂級域名,你可以向下再次的繼續分二級域名,之後再三級域名,至於什麼計算機擁有域名這個取決於DNS伺服器,它將域名解析成哪台計算機的IP,那那台計算機就擁有該域名。。。
這些你都可以在實踐中找到答案的,光靠理論不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