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信息化的今天 有哪些方法和手段來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
可以通過抖音,線上線下教學方式,可以送知識到人流量大的火車站,廣場,商場進行現場教學。
急救即緊急救治的意思,是指當有任何意外或急病發生時,施救者在醫護人員到達前,按醫學護理的原則,利用現場適用物資臨時及適當地為傷病者進行的初步救援及護理,然後從速送往醫院。
急救箱:
可備消毒棉花; 消毒紗布; 敷料包; 黏貼膠布; 綳帶(2』及3』各一);葯用火酒; 溫和消毒劑如沙威隆; 膠布; 安全扣針; 剪刀;三角巾; 即用即棄膠手套。
此部分內容是否有相關標准作為依據。急救箱的急救用品清單國家還沒有明確標准。
㈡ 急救相關知識怎麼系統學習
1.青少年學習急救常識的重要性
一、如何撥打急救電話
中國醫療急救電話——120
需要救護車到達地點,明顯的等候地點。
病人的數量和基本病情
以前有無疾病或受傷歷史
留下聯系電話
二、創傷性出血的處理
指壓動脈血管止血法
局部加壓包紮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
1.指壓動脈血管止血法
前臂出血——肱動脈
手掌出血——尺、橈動脈
手指出血——手指根部兩側動脈
2.加壓包紮止血法
先在傷口上蓋上干凈的紗布塊(或干凈的紙、手帕、毛巾等代替),然後用綳帶(或布條、紅領巾、線等代替)用力扎緊打結即可。
3.止血帶止血法
適用於四肢大動脈出血
止血帶使用注意事項——
A.上止血帶部位:傷口的近心端;止血帶下面放襯墊
B.止血帶上得松緊以能達到止血效果為宜,每隔30分鍾送1分鍾
C.上過止血帶必須交接班
D.上止血帶必須做標記
三、創傷性骨折的處理
固定受傷部位(超關節)
有出血的先進行止血
骨折固定的作用
可減輕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損傷。
肢體制動可用夾板,軀干制動可藉助於擔架和束帶。
搬動傷員時勿使傷處移位、扭曲、震動。
1.固定材料
夾板、頸托等
就地取材,如木棍等
患者自身健康的肢體
2.如何搬運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均需注意不能加重原損傷部位的傷情或增加傷員痛苦
四、心跳呼吸驟停處理
l請人呼叫120
l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
1.判斷意識
大聲呼叫病人
拍打病人肩部
2.開放氣道
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患者意識喪失,應將患者下頜抬起,以防舌根後墜而堵塞氣道。
3.判斷有無呼吸
一看:胸部有無起伏
二聽:有無呼吸聲音
三感覺:有無呼吸氣息
如無呼吸立即給予人工呼吸
4.人工呼吸
平靜吸氣
包口、密閉吹氣,手指捏住鼻翼
吹氣的時間為1秒鍾左右
胸廓起伏為有效
5.判斷有無心跳
病人無心跳的表現
觸摸不到頸動脈脈搏
病人無意識、無呼吸、無肢體活動等
6.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部位為兩*連線中點——胸骨
頻率為100次/分,深度4-5厘米
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比例為30:2
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對提高生存質量的關注,青少年學習並掌握一些衛生保健、疾病防治與急救護理知識成為現代社會的新時尚。小編做這樣一個教材,不僅是一個探索、解疑和鍛煉的過程,更是一個使我們越走越堅定,越走心中越充滿力量與愛的過程。返回搜狐,查看更
2.青少年學習急救知識的意義
現場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對於醫護人員還是我們每個人來說,了解和學習它意義重大。
急救即緊急救治的意思,是指當有任何意外或急病發生時,施救者在醫護人員到達前,按醫學護理的原則,利用現場適用物資臨時及適當地為傷病者進行的初步救援及護理,然後從速送院。
急救的目的是保存生命──恢復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防止傷勢惡化──處理傷口、固定骨部。促進復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動、小心處理、保持最舒適的坐/卧姿勢、善言安慰。
現場救護是指在事發的現場,對傷員實施及時、有效的初步救護;是立足於現場的搶救。事故發生後的幾分鍾、十幾分鍾,是搶救危重傷員最重要的時刻,醫學上稱之為「救命的黃金時刻」。在此時間內,搶救及時、正確,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生命喪失或病情加重。現場及時、正確的救護,為醫院救治創造條件,能限度地挽救傷員的生命和減輕傷殘。在事故現場,「第一目擊者」對傷員實施有效的初步緊急救護措施,以挽救生命,減輕傷殘和痛苦。然後,在醫療救護下或運用現代救援服務系統,將傷員迅速送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繼續進行救治。
應急救援工作中一項重要任務是對發生事故的處理和人員的及時救護,在現場救護中人們常常將搶救危重急症、意外傷害傷員寄託於醫院和專業的醫護人員,缺乏對在現場救護傷員的重要性和可實施性的認識。這種傳統的觀念,往往使處在生死之際的傷員喪失了幾分鍾、十幾分鍾最寶貴的「救命的黃金時刻」。實際在救援中最有效的救援人員往往是第一目擊者。
現場急救的目的有以下幾方面:
1.挽救生命。通過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對心跳呼吸停止的傷員進行心肺復甦,以挽救生命。
2.穩定病情。在現場對傷員進行對症、醫療支持及相應的特殊治療與處置,以使病情穩定,為下一步的搶救打下基礎。
3.減輕痛苦。通過一般及特殊的救護安定傷員情緒,減輕傷員的痛苦。
4.減少傷殘。發生事故特別是重大或災害事故時,不僅可能出現群體性中毒,往往還可能發生各類外傷,誘發潛在的疾病或使原來的某些疾病惡化,現場急救時正確地對病傷員進行沖洗、包紮、復位、固定、搬運及其他相應處理可以大大降低傷殘率。
4.青少年學習急救知識的意義
首先,對於學生來說,有助於提高學生緊急避險意識和應急救護能力。學校開展急救教育,學生掌握急救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意識到急救是最重要的一課。在應對隨時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使學生能在事發現場挽救生命和降低傷害程度,對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益。
其次,對於社會來說,有助於形成互助互救的良好氛圍。將急救知識納入義務教育必修課程,一旦遇到災害險情,學生不僅能夠懂得自救,也能夠利用自己所學能夠幫助家人,甚至如果有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及時伸出援手。推動「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最後,對於國家來說,有利於實現國家健康行動目標。國務院提出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將急救知識等將納入學校考試內容,把掌握急救知識情況作為評優評先、畢業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學生學習急救知識是積極參與國家健康行動,此舉不僅能讓學生終身受益,更能夠實現國家健康中國行動。
為了讓教育部實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動計劃落到實處,讓更多學生認識到急救知識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急救技能,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㈢ 國外是如何進行急救知識普及教育的
據統計,我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僅有不到1%,而在德國能達到80%,法國40%。國外的急救技能普及率為什麼這么高?是如何進行急救知識的普及教育的?
先來看美國。有數據顯示,在美國接受過CPR技術,即心肺復甦技術培訓的人數超過7000萬,接近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掌握急救技術成為很多人的一項基本技能。在急救技術的普及方面,美國是怎麼做的?
據紐約華爾街多媒體記者介紹,美國急救措施普及教育力度比較大,在美國的很多公共場合,特別是人流較大的地方都會配備自動體外除顫機AED,確保突發的病人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有效救援。美國很多高中和大學里都會有關於急救知識的必備課程。在很多美國的健康課上老師會手把手的教同學,在不同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急救。比如有人在進餐時被食物噎到,有人暈倒等。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搶救方法不同。面對需要心臟急救的病人時,對於成年人、兒童或嬰兒採取的措施不一樣。
老師為了讓學生記的更清楚,會帶不同的人體模型來上課。在進行所有的場景訓練之前,老師首先會教一些理論的知識。例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幫助,當事人是否清醒等。所有的理論知識結束之後,學生會進行考核,只有通過的同學才能夠進行下一步學習,而同學會在課程結束之後進行筆試以及模擬場景。通過的同學便可以拿到一張帶有美國紅十字會標識的小卡片,上面會有他們的名字。證明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學生可以對當事人進行搶救。在美國差不多有50%的人,都有接受過這樣緊急搶救的課本。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往往旁邊的路人就能夠把握住最佳的搶救時機。
再來看德國。德國是世界上應急管理體系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除了專業醫療系統擁有完善而高效的急救體系,志願者是應急救援的主力軍,是專業救援隊伍的龐大後盾。「急救從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而在急救知識同樣從娃娃抓起的澳大利亞,約有40%的人口具有基礎的急救知識,25%的家庭有常備急救箱。據澳大利亞華人胡方介紹,澳大利亞法律強制規定一部分群體中至少要有一人具備急救知識。根據澳大利亞職業與安全法的規定,一般一個超過25人的公司必須至少一人以上進行過專業的急救培訓和擁有急救證書。一些特殊的行業,比如教育行業、社工類或其他服務類行業,對於員工有硬性急救證、持證上崗的要求。急救證書通常需要進行正規的為期一至兩天的培訓才能獲得,培訓主要以實際操作的演練和考核為主,這種證書的獲得後並不是終身有效,更不是走過場,需要定期重新學習來更新自己的證書。按照規定,急救證書需要每三年更新一次,而心肺復甦證書需要每兩年更新並且重新學習一次。
再來看日本。在日本,急救通常要求專業的人員來操作。《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表示,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也開始重視呼籲民眾學會自救。近年來,日本的急救醫療存在著嚴重的人員不足的現象,日本政府非常提倡自救、共救和公救的理念。特別是在大地震以後,政府製作了一些急救措施的網路視頻講座,其中介紹了人工呼吸法,正確使用心臟除顫器的方法,正確撥打急救電話的方法等,目的是讓更多人掌握自救的方法。民眾還可以通過參加全國各地的消防總署舉辦的急救實際操作講座等多種途徑掌握急救技術,民間組織和媒體不斷做著普及急救知識的工作。比如每年一進入夏季各大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會經常以各種形式宣傳防暑降溫的知識,講解一些中暑的急救方法等。此外,各個街道、公寓、企業、學校等每年都會組織消防演習,活動中會教授人們自救和救助他人的基本方法。
㈣ 在信息化的今天,有哪些方法和手段來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
我覺得有很多方法通過網路信息宣傳。
㈤ 急救知識普及宣傳稿
急救知識普及宣傳稿
急救知識普及宣傳稿,人的生命是可貴的,日常生活中,意外傷害難避免也難預料,我們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掌握一些急救常識非常有必要。下面分享一些急救知識普及宣傳稿。
1、立即冷卻燒(燙)傷的部位,用冷水沖洗燒傷部位10-30分鍾或冷水浸泡直到無痛的感覺為止。2、冷卻後再剪開或脫去衣褲。
3、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
4、發急救知識宣傳稿生窒息可用粗針頭從病人環甲膜處刺入氣管內,以維持呼吸。
5、妥善保護創面,不可挑破傷處的水泡,不可在傷處亂塗葯水或葯膏等。
6、盡快送往醫院進一步急救知識宣傳稿治療。
7、搬運時,病人應取仰卧位,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平穩,並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者,應就地搶救。
12個常見急救知識(必備)
1、踝扭傷
踝關節扭傷後,停止繼續行走,不要揉搓、轉動受傷關節,以免加重傷情。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塊敷患處,幫助消腫、止痛、緩解肌肉痙攣。
24小時後改為熱敷。如果有內出血現象,最好用彈性綳帶加壓包紮。如果有骨折現象,最好用夾板或木棍固定受傷處,並盡快就醫。
2、眼睛進沙子
眼睛是最嬌嫩的器官,進了沙子如果不及時清除,眨眼時會有疼痛感,還會引起炎症、潰爛甚至失明。異物入眼時,最忌諱使勁揉眼睛、用干紙巾或用毛巾擦眼睛。正確做法是睜開眼睛,讓同伴幫忙翻開眼皮,檢查眼白 ( 球結膜 ) 、下眼瞼和角膜。
如果異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紙巾蘸少許純水輕輕擦去異物 ( 在家時,最好用棉簽沾少許抗生素類眼葯水擦去異物 ) ;如果異物在上眼瞼內、角膜處,或嵌入較深,則必須及時到醫院處理。
3、低血糖
低血糖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低血糖綜合症,發病時可以有心慌、心悸、飢餓、軟弱、手足顫抖、皮膚蒼白、出汗、心率增加、血壓輕度升高等症狀。
如果只是輕度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幾粒糖果、幾塊餅干,或喝半杯糖水,可以達到迅速糾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幾分鍾後低血糖症狀就會消失;如果經過以上方法仍沒有效果或者病人神智不清時,應該立即送醫院急救。
4、飛蟲鑽進耳朵
飛蟲鑽進耳道,千萬不能用手指或其他東西去掏它,以免越鑽越深鑽破鼓膜,引起聽力下降。正確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電筒光照著耳道,利用昆蟲的趨光性,用光引出飛蟲。
也可以在耳道內滴幾滴烹調油,使飛蟲的翅膀浸濕而無法張開,再用耳勺將蟲掏出耳道。如果上述方法不奏效,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5、蜂蜇傷
外出郊遊如果被蜜蜂蜇傷,應該先將殘留毒刺拔出,輕輕擠捏傷口,擠出毒液,塗一點氨水或蘇打水。如果是被黃蜂蜇傷,應該塗醋酸水中和毒液,局部冷敷減輕腫痛。如果出現惡心、頭暈等異常反應,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6、鼻炎
鹽水洗鼻法:2 克食鹽、100 毫升的水,煮沸,接入蒸餾出來的水到小瓶。用棉球蘸蒸餾後的鹽水,滴入病發的鼻腔,再用手指輕輕的按壓鼻子兩側。
7、鼻出血
鼻出血不要仰頭,因為這樣不但止不住鼻血,反而會導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正確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兩側鼻翼 4~8 分鍾,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壓迫止血。如果這些方法不能止血,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8、誤吞服了水銀
體溫表內的水銀不慎被吞服後,汞會與體內含巰基的酶和蛋白質結合,會影響其活性,導致重金屬中毒。盡管體溫表內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後也會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腸炎,出現口腔糜爛、潰瘍、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現象。
不慎咬碎體溫表並吞服了水銀,要先漱口,然後喝點蛋清或牛奶,能清除口腔中的殘留汞,還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質與吞服的汞結合,起到保護胃黏膜、減少汞吸收的作用。
9、氣胸
有些人,特別是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用力咳嗽、劇烈運動或大笑後,會發生氣胸,出現胸痛、深吸氣時加劇,並放射到肩背部,嚴重時,還會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緊急情況。
遇到這種情況,禁忌拍背和搬動患者,以免加重氣胸。應該讓患者取半卧位,如果家中備有氧氣,應該立即吸氧,同時叫救護車。
10、燙傷
一旦發生燙傷,應該立即用冷水沖洗或冷敷燙傷部位,持續15分鍾左右緩解疼痛,減輕燙傷程度。
不能擅自在傷口處塗葯,更不能用塗醬油、植物油等土辦法處理傷口。如果燙傷處有水皰,不要挑破,要用干凈紗布覆蓋,然後去醫院處理。
11、貓狗咬傷
一些人被動物抓咬後,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認為沒傷口就不必處理,這種做法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膚損傷,狂犬病病毒也有可能從傷口侵入。
注射疫苗要及時、足量。患者必須在咬傷當天,咬傷後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一定要注射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內側,不能注射在臀部,以免影響疫苗效果。
全程注射完畢 10 日後,應抽取靜脈血作抗體檢測。如果抗體滴度達到或超過3單位/毫升的標准,代表獲得了免疫效果,如果低於標准,應該適當增加接種針數,從而確保達到防病效果。
12、煤氣中毒
當發現有煤氣泄漏時,正確的做法是立即關閉煤氣,開窗透氣。搶救者在進入溢滿煤氣的房間前,應先吸足一口氣,然後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毒。
在煤氣沒有散盡前,不要開燈、按電鈴、打電話或使用打火機、火柴等,以免引發爆炸。
然後,將中毒者移到通風的地方,松開中毒者的衣領、褲帶。觀察其意識、心跳和呼吸情況。如已沒有心跳和呼吸,立刻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如還有心跳、呼吸,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送醫院進行高壓氧治療,以免留下後遺症。
急救知識宣傳語匯總
1、加強應急管理,建設平安財稅。
2、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以急救為特色,以改進促發展。
3、加強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
4、建設「快捷有效安全」的120急救網路。
5、應急管理,利國安民。
6、加強應急管理,維護社會秩序。
7、厚德,精醫,博時,竟進。
8、對生命的承諾,對愛的奉獻。
9、應急管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10、凝聚人道力量,共建和諧社會。
11、搶救生命,快速反應。
12、嚴禁圈佔消防設施,確保疏散通道暢通。
13、人人關心消防事,家家戶戶保平安。
14、我們的'崗位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
15、救死扶傷,爭分奪秒。
16、加強應急管理,增強應急意識,提升應急能力。
17、人道,博愛,奉獻。
18、預防突發事件,保障公共安全。
19、用專業的心,做急救的事。
20、人人參與消防,家家幸福安康。
21、急救工作全天候,優質服務全過程,搶救治療全方位。
22、火不留情要人命,預防在先最要緊。
23、和天使比愛心,與死神拼速度。
24、冒險是火災之源,謹慎為安全之本。
25、加強應急管理,減少災害損失。
26、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人類和平進步。
27、關愛生命,關愛健康,關愛您的每一天。
急救知識宣傳語大全
1、學習急救技能,挽救生命,減少傷殘。
2、凝聚人道力量,共建和諧社會。
3、搶救生命,快速反應。
4、紅十字應急救護,為您提供健康守護。
5、救死扶傷爭分秒,扶危濟困獻愛心。
6、和天使比愛心,與死神拼速度。
7、急救撥打120,統一高效更便民。
8、增強防災避險意識,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9、責任重於泰山,時間就是生命。
10、內抓管理,外樹形象,快速反應,救死扶傷。
11、對生命的承諾,對愛的奉獻。
12、我們的崗位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
13、救死扶傷,爭分奪秒。
14、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人類和平進步。
15、學習急救技能,大家一起來,生命更精彩。
16、我們的世界,大家的行動。
17、用專業的心,做急救的事。
18、有求必應,有診必出,救死扶傷,病人至上。
19、精心救治,文明行醫,服務熱情,勇於奉獻。
20、厚德,精醫,博時,竟進。
㈥ 23歲學醫學生跪地救人,急救知識如何應該普及大眾
最近醫護人員在街邊救人的新聞相信大家都已經聽說過了,他們那種無私奉獻,到處救死扶傷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但是,我們假想一下,如果有人在街邊暈倒,而附近沒有醫生,這種情況下病人就會處於危險的狀態,這時,要是每個人都掌握一點急救知識的話,或許會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而急救知識的宣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力量。我想到的有以下幾點:
1. 利用網路宣傳急救知識。
在這個智能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擁有一部智能的手機,他可以通過網路傳播一些只是,我們就可以藉助網路,大力的宣傳,在人們經常玩的游戲里或者軟體里,插播幾條急救知識,讓他們對此有深刻的印象,這樣,既不會耽誤他們上網,同時也大力的傳播了急救知識。
總之,我們一定要掌握一些急救知識,以防不測。
㈦ 如何普及心肺復甦全民「急救課」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有何意義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對於每一天發生的事情我們事先並不能夠有一個了解,所以每天是否會遇到困難,是否會遇到別人遇到困難這些情況我們也都不知道,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應該掌握一些比較基本的急救技巧。一方面是可以使用這些急救技巧去幫助他人,救助他人,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而其中有一個關於急救知識是非常有必要掌握的,這就是心肺復甦。心肺復甦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急救方法,在遇到危險或者別人遇到危險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去搶救別人的,畢竟生命是非常寶貴的,同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把心肺復甦作為一種教育的內容,一方面是可以讓大家對這種功能有一個普及的了解,另一方面是讓大家重視這種急救方法,相信大家也經常可以在網路上了解到一些事件,就是有些人遇到危險突然暈倒,或者是因為一些災害遇到了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掌握了心肺復甦的功能的話就可以去對別人進行急救,關鍵時刻是可以挽救別人的生命的,所以把心肺復甦放在教育裡面它是對整個社會有非常大的好處。
㈧ 有哪些網站或者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學習急救知識
我是大學生急救志願者社團的成員,現在中國急救知識還不算普及。
主要學習急救知識的途徑相對較少。
我所了解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1紅十字會,(或者類似機構)往往在北京上海的分部都會定期開展急救課程,有些是免費,有些是需要花錢,一期下來大概2,300元的樣子。不過挺有用處的,通過測試還有證書。
2學校,若是學生的話,一般大學里都很有可能能找到急救志願者社團,我們學校的社團還不錯,雖然活動很少,但是最基礎的急救方法都教過了,還都用假人多次練習。
3網校。現在網上教學課程挺多的,我現在就在mooc上學習,正好現在在開一門急救課,這個主要是理論知識,還算全面。也是比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