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中小型校園網路的規劃與設計」
校園網規劃的設計
-----不同層次的中小學計算機網路
一、網路的連接方式
1、匯流排型結構
這是早期NOVELL網路中採用較多的一種方式。它是典型的匯流排拓樸結構,網路傳輸率10Mbps。
文件伺服器和學生工作站用50歐姆的細同軸電纜連接,電纜貫穿整個網路,最大網路段不超過185米。學生工作站中配置有BNC插口的網卡,計算機利用T型連接器接駁網卡與同軸線,各個接駁被視為一個結點。網路段必須接上50歐姆的終端器,其中一端接地。
採用這種結構組網的缺點是,如果網路中的其中一個結點發生故障,將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導致整個網路癱瘓。
2、星型結構
這種連網方式拓樸結構為星型,傳輸率達10Mbps。與傳統匯流排型結構不同,在拓樸結構上新增加了一個集線器(HUB),所有工作站都用無屏蔽雙絞線(UTP)連接在集線器(HUB)上。在實際連網中,常常用細同軸電纜將HUB連接成匯流排結構,每個HUB上的工作站連接成星型,雙絞線從HUB到學生工作站的距離不超過100米。
星型網路結構中的每個學生工作站都配置有RJ-45介面的網卡,通過RJ-45接頭接駁雙絞線與集線器的RJ-45介面相連。由於HUB具有動態監測網路運行狀況及容錯的功能,因此網路中的其中一個結點出現故障隻影響結點所連接的學生工作站,並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操作。
網路的建設可以有以下不同層次:
1、局域教學網路(LATN)應用於教學的教室內的計算機區域網絡,有兩種形式:
種是普通的計算機區域網絡,網路連接線纜把作為伺服器的計算機和作為工作站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不需要額外的設備,提供通常意義上的網路功能。這種方式可以實現網路上軟、硬體的共享,對於計算機房的管理有著很大的幫助。但它對課堂教學的交互不提供方便(除非編制專門的軟體)。還有一種教室內的教學網路,就是在上述網路的基礎上,每台計算機上附加一塊轉接音頻和視頻的硬卡(LATN卡),提供視頻和音頻模擬信號的切換,把教師用計算機的鏈豎屏幕信息和教師扒敏的聲音轉切到學生作計算機,或者把學生用計算機的屏幕信息轉切到其它計算機,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該教學網路,由於造價低、實用好,目前有著廣泛的市場。但是由於它採用的是模擬信號傳輸形式,傳輸的距離有限,只局限於一個教室內。而全數字化的信息傳輸方式才是網路發展的最終趨勢。
局城教學網路通常提供以下的教學功能:
?師生雙向的語言教學系統。
?把教師用計算機的顯示內容傳輸到全部或部分學生用計算機屏幕上廣播功能。
?教師對學生所用的計算機的監督、察看的控制功能。
?教師把某個學生的操作轉播給學生的功能。
2、小型辦公室對等網
建立小型辦公室計算機對等網就可以實現辦公室內各種資源的共享:列印機、硬碟、調解器、文件資料等等,從而各種共享文檔不需要利用軟盤在各機器間傳遞,減少了工作量和計算機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這種形式的網路對設備的要求低,實現容易。尤其是Win95、Win98的環境下,操作非常方便。
所需的額外設備,總路線式網路結構:同軸電纜,網卡、雙絞線、集線器。
網卡:小型辦公室只需10M乙太網足夠,但各PC可配置10/100網卡,以便在必要時向快速以太遷移。
集線器:運行在10或100Mbps下,並提供額外的埠以滿足發展需要。
列印機:列印機共享有三種形式:(1)最簡單的方式是安裝一個列印共享緩沖器,
連接需要列印服務的多台PC機實現列印機的共享,這種方式對計算機網路沒有要求;(2)普通的列印機,連接在一台PC上設為列印伺服器;(3)網路列印機,作為一個網路設備連接,運行更快速,目前有些計算機公司還推出了集成網路列印機、傳真機、掃描儀、復印機等的多功能列印機。
3、小型客戶機伺服器區域網
區域網絡的網路操作系統可以選擇MSWindowsNT,NovellNerware和UNIX等。目前較為春喚枝常用的是支持的軟體較多。WindowsNT比較適用於以windows為平台的客戶端,客戶端常常以DOS系統為操作平台,且對文件服務有較多的要求時,最好選用NovellNetware建立小型的客戶機/伺服器區域網絡,最好有一台專用伺服器。而性能較好的PC、Pcserver和專用伺服器分別屬於不同的檔次伺服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對於中小學來說,圖書館、具有教學網路的計算機教室、膳食系統都可建立小型的區域網絡。
4、面向全校的計算機信息網路
當需要把全校的各種計算機設備進行連接,實現一個應用於全校的信息管理系統和教學時,就有必要性建立面向全校工作的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關於「校園網路」這一概念,並沒有確切的定義,校園網路的建設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從字面上講,面向全校的校園信息網路應該是指應用於全校范圍的信息管理的計算機教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每個學校由於各自的應用需求、資金情況的建築環境不同,他們的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也各有其特點,但最根本目的都是提高學校的教育效率。
建立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之前,需要考慮以下的幾個問題:
(1)需要利用計算機校園網路提供的功能是什麼,應用需求實現的可行性(包括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對使用人員的要求)?
(2)學校可以承擔的資金投入多少?完成所需求的功能的投入是多少?
(3)建立校園網路的設入/產出比是多少?
(4)能否利用其它更為價廉、合理的手段實現相同的功能?
(5)對校園網路的建設是否將有長遠的開發計劃?學校本身有否進一步應用開發力量?
一個完整的校園網路系統,通常應包括以下部分:
(1)校園信息服務系統。
(2)資料庫服務系統;包括校長辦公室系統;學生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食堂生活管理系統;文檔管理系統。
(3)教育資源管理的查詢系統。
(4)CAI應用系統。
(5)電子郵件系統。
中小學校園計算機網路的功能的核心,是提供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教學資源的共享、教育知識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強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管理人員與教師之間的交互,從而為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和管理的科學化提供基礎。根據當前技術的發展情況,建立校園的Internet將會是校園網路建設中所採用的信息管理技術。
二、計算機網路的建設機制
1、計算機網路的建設,尤其是計算機校園網路的建設,需要有一個系統、全面的分析和
規劃過程。由於建設的周期較長,網路的管理、維護、軟體系統的開發都要有專人管理。從提高網路角度出發、也需要有人長期從事網路應用的開發。因此,進行網路建設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一個包括學校領導、技術人員、後勤人員和各個部門、組室負責人網路建設小組。通過小組內成員的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網路建設工作台和後期的應用開發及維護工作。
2、採用自頂向下和迭代原型法相結合項目需求分析模式。
傳統的生存周期方法強調自頂向下的開發模式,它要求在實際開發之前必須先對需求嚴格定義,以提就高軟體開發的成功率。而原型法通過在初步分析獲行一組基本需求後、不斷修改的擴充,完善設計方案。
3、多次、多方的方案認證
網路建設的方案是校園網路的藍圖,它不僅應該能夠反映學校的應用需求,在網路技術上實用、正確,而且要求資金投入合理。方案的開成一般需要有以下步驟:
(1)根據需求分析形成初步方案。
(2)校方與系統集成商討方案。
(3)請網路專家組討論方案。
(4)形成最終網路建設方案。
4、第三方監督的網路實施方法
對於網路建設工程的實施,雖然系統集成商方面有一個工程質量保證方案,但一般中小學並沒有相應的技術力量對網路的建設工程實行監督。
5、重視應用系統開發,保證網路應用「可持續發展」
對於校園網路的建設,完成了網路硬體的架設,只能夠算是完整個工作的一半。相對於網路的架設,網路應用系統的建設更為復雜,隱開的工作量大,建設周期長,利潤小。
6、完善的網路管理制度和應用發展規劃
完善的網路如果沒有人使用,則相當於無。學校在建網的同時,不可忽視應用隊伍的建
設,這包括:網路管理技術人員:網路應用開發人員:網路使用人員(教師、學生、員工等)
因此,在計算機網路建設的同時,也要求有合理的培訓計劃,建設一支開發和應用網路隊伍。
新加坡「主人計劃」中「扇型教師培訓模式」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在該計劃中,信息主管部門的早期受過培訓的教師將通過兼職的方式培訓其他的教師,並且把此工作量折算為自己本職工作的三分之一。而扇型教師培訓模式將產乘方的效應。
與此同時,網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也應與網路應用同步出台,以保證網路的正常動轉。
參考文獻
?中國電化教育?周旭江福西
?計算機教育報?黃明東龍愛珍
?當代教育科學譯叢,教育技術學概論?伍任澤春秋出版社
?當代教育科學譯叢,計算機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張傑夫春秋出版社
❷ 網路方案設計過程主要分哪幾個步驟
步驟如下:
1,需求調研
2,需求分析
3,概要設計
4,詳細設計
設計方案內容包括:網路拓撲、IP地址規劃、網路設備選型等等。
(2)如何規劃網路系統擴展閱讀:
網路工程設計原則
網路信息工程建設目標關繫到現在和今後的幾年內用戶方網路信息化水平和網上應用系統的成敗。在工程設計前對主要設計原則進行選擇和平衡,並排定其在方案設計中的優先順序,對網路工程設計和實施將具有指導意義。
1,實用、好用與夠用性原則
計算機與外設、伺服器和網路通信等設備在技術性能逐步提升的同時,其價格卻在逐年或逐季下降,不可能也沒必要實現所謂「一步到位」。所以,網路方案設計中應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和設備,充分體現「夠用」、「好用」、「實用」建網原則,切不可用「今天」的錢,買「明、後天」才可用得上的設備。
2,開放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開放的標准和技術,資源系統建設要採用國家標准,有些還要遵循國際標准(如:財務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其目的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有利於網路工程系統的後期擴充;第二,有利於與外部網路互連互通,切不可「閉門造車」形成信息化孤島。
3,可靠性原則
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也無論網路規模大小,網路系統的可靠性是一個工程的生命線。比如,一個網路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和應用系統,偶爾出現的死鎖,對於政府、教育、企業、稅務、證券、金融、鐵路、民航等行業產生的將是災難性的事故。因此,應確保網路系統很高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和盡可能低的平均無故障率。
4, 安全性原則
網路的安全主要是指網路系統防病毒、防黑客等破壞系統、數據可用性、一致性、高效性、可信賴性及可靠性等安全問題。為了網路系統安全,在方案設計時,應考慮用戶方在網路安全方面可投入的資金,建議用戶方選用網路防火牆、網路防殺毒系統等網路安全設施;網路信息中心對外的伺服器要與對內的伺服器隔離。
5, 先進性原則
網路系統應採用國際先進、主流、成熟的技術。比如,區域網可採用千兆乙太網和全交換乙太網技術。視網路規模的大小(比如網路中連接機器的台數在250台以上時),選用多層交換技術,支持多層幹道傳輸、生成樹等協議。
6,易用性原則
網路系統的硬體設備和軟體程序應易於安裝、管理和維護。各種主要網路設備,比如核心交換機、匯聚交換機、接入交換機、伺服器、大功率長延時UPS等設備均要支持流行的網管系統,以方便用戶管理、配置網路系統。
7,可擴展性原則
網路總體設計不僅要考慮到近期目標,也要為網路的進一步發展留有擴展的餘地,因此要選用主流產品和技術。若有可能,最好選用同一品牌的產品,或兼容性好的產品。在一個系統中切不可選用技術和性能不兼容的產品。
❸ 家庭網路系統規劃設計及布線指南
隨著未來5G移動網路技術的發展,運營商的網路帶寬不斷提高以及最新的WiFi6網路標準的推出,對網路的設計標准也需要不斷提高,特此更新一些最新的內容。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每個人的網路設備激增,網路已經成為城市生活的必需品,特別是筆者從事的智能家居領域,幾乎大部分智能設備都需要通過網路進行控制通訊,所以家庭網路系統就成為了未來智能生活的基礎,如何構建一個簡單穩定可靠高速的家庭網路系統就成為了很多人所關心的問題。
特別是對於一些准備買房裝修或是已經裝修好了准備安裝網路設備的朋友。一般的家庭網路規劃設計很有經驗,設計安裝過非常多的大型別墅網路系統,對於一般的中小戶型公寓也詳細研究使用過,本文僅作為一般家庭網路規劃布線指南使用。
1、家庭網路系統的架構
A.中小戶型網路架構 (滿足基本上網等網路需求)
一般的中小戶型網路系統,除了電信運營商的接入設備(光纖貓,ADSL貓等)只安裝一台主無線路由器(即當作路由器使用,又當作交換機使用),如果無線網路覆蓋不足,會另外再配一台無線路由器(當作無線AP使用,軟體設置成AP功能)或者無線擴展器作為無線信號擴展的設備使用。
兩台無線路由器之間即可以通過有線連接也可以通過無線橋接的方式連接。此種網路系統結構非常簡單,主要是依賴於無線路由器的品質。
現在主流的無線路由器是採用IEEE 802.11Ac技術,提供2.4GHz、5GHz兩個頻段信號,2.4GHz頻段,無線速率可以達到450Mbps;5GHz頻段,無線速率可以達到1300Mbps至更高,5GHz頻段可接入更多無線終端,干擾少,速度快。
現在最新的技術是Mesh智能路由器組網,它一般分為子母路由器,可以單獨使用也可成組使用,通過Mesh無線或是有線技術互相連接,使用APP智能一鍵組網,實現和AP+AC模式一樣的功能,統一的WiFi名稱,多個網路間自動漫遊切換,使用配置非常簡單,擴展也很方便。
非常適合中小戶型家庭使用,Mesh技術的網路會比傳統的無線擴展方案更穩定,更高速也更簡單,是現階段主流的無線組網方案。
B1、大戶型網路架構-A (滿足高清影視等網路需求)
大戶型的網路系統中,根據各種網路產品的選型,房間的網路布線方式,以及資金預算有多種網路架構的變形,傳統的單個大功率無線路由器肯定無法覆蓋各個房間,會產生信號死角以及信號質量不穩定的情況,並且隨著AC+AP網路設備的普及,現在推薦大戶型的房子採用以上的網路架構。
POE路由器內置了AC控制器,可以統一管理各個房間的無線AP,一般的家用POE路由器內置了4個POE千兆網口,可以最多連接4個無線AP,如果房子的有線網路口也超過了4個,那麼需要再另外配一台千兆的網路交換機。
為了滿足高清影音視頻的需求整個核心數據交換層全部為千兆網路,如果是某些視頻工作者,需要頻繁的在電腦和NAS里拷貝視頻文件,那麼現在有家用的萬兆交換機可供使用,一般家用網路現階段千兆的網路就能滿足需求。採用專業的無線AP做WiFi覆蓋,效果及使用體驗會高很多。
即使您家裡已經裝修完畢或是准備升級家裡的網路設備,如果每個房間都有預留網口,也可以使用一種86底盒安裝的面板型無線AP。採用這種無線AP覆蓋家裡的無線網路,牆上的網路口不會被佔用掉,而且能保證每個房間的WIFI信號強度。安裝在床頭櫃後面或是電視櫃後面,美觀度比較高。
一個多功能路由器再根據自己的需求配置合適的無線AP,這里有個關鍵點是每個品牌的無線AP必須配置同品牌的AC控制器,上圖採用的是H3C的無線AP,H3C的AC無線控制器可以單獨買一台AC控制器也有內置AC功能的多功能路由器,所以要用H3C的無線AP就必須配H3C的多功能路由器或單獨配AC控制器使用。
B2、大戶型網路架構-B (滿足網路愛好者等網路需求)
很多網路愛好者喜歡折騰自己的軟路由或是刷第三方固件的定製路由器,這時候路由器可能就不是放在弱電箱中,而是放在客廳或是書房裡,這里我們需要在布線的時候提前預留兩根網線到放置軟路由或是主路由的房間里,WAN口連接光纖貓,LAN口連接交換機。
其他房間的無線AP或子路由器通過網線連接到交換機上,如果買的是支持Mesh網路的子母路由器,也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有線回傳設置,在房間結構復雜的房子里比無線回傳更加穩定可靠。
C、躍層別墅型網路架構 (滿足家用所有的網路需求)
在躍層別墅型的網路系統中,核心網路的出口路由器跟千兆交換機都十分重要,所以一般都採用企業級的網路產品,穩定性及性能都比家用級的好很多,很多企業級的路由器都有多WAN口的設計,可以連接多路的寬頻接入。
有些品牌的路由器內集成了AC控制器,也就不需要再單獨購買AC無線控制器了。無線網路全部採用專業的無線AP進行網路覆蓋,通過POE交換機直接用網線供電,安裝在吊頂上或空調檢修口處,通過AC無線控制器可以統一管理無線AP,實現網路的漫遊功能,穩定性也非常高。
如果家裡還需要設計監控系統,監控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建議單獨配置一台監控的POE交換機,不要把監控接到網路的POE交換機里,監控的大量數據流會佔用網路交換機的容量,會影響到正常的上網使用。
2. 家庭網路系統的布線
A.確定弱電箱的位置
現在房產商在交房時,一般都會預留一個弱電箱,從樓道引入的光纖及網線都預留在弱電箱里,所以整個家裡的網路布線都要圍繞這個弱電箱展開。
弱電箱的最大問題就是尺寸太小,放不下那麼多設備,裡面的線纜十分凌亂;無線路由器放在這個金屬鐵箱子里,門關上以後基本上無線信號就被屏蔽了,只能當有線路由器用。
弱電箱尺寸如果是足夠了,裡面也配好了電話交換機,網路交換機,有線電視分配器,可以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只是這種弱電箱配套的網路交換機或是路由器設備都不會很好,設備的穩定性很差,性能也不會很好,所以建議更換為自己采購的設備,性能跟穩定性都有保證。
如果碰到了第一種弱電箱的情況,如果管線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建議直接拆除更換,建議預埋用標准弱電箱,尺寸400*300*120mm,布局合理美觀,常用設備都可以放進去。弱電箱的位置在施工前需要提前想好的,有沒有影響到裝修效果,以後檢修方不方便,入戶的光纖是否足夠長,能不能改變位置都影響了後期的施工。所以要先把弱電箱的位置定好。
專業玩家或是別墅業主,如果家裡有空間可以放下專業的弱電機櫃,最好是可以安裝這種600*600mm的專業弱電機櫃,很多企業級的路由器或是交換機都是可以上架機櫃安裝的,這樣布置起來就非常的專業,也利於設備的連接以及散熱。
B、確定網路的點位
雖然現在上網都以無線網路為主,但是為了確保網路的穩定與可靠我們在裝修前期必須要預埋好各個房間的有線網路點位,確保每個主要的房間有網線的接入,以方便日後的無線網路接入或是有線網路設備的接入。
以下面這張戶型為標准:
網路點位:
客廳:2個,餐廳:1個,書房:2個,主卧1個,次卧1個。
電視點位:
客廳:1個,餐廳:0個,書房:0個,主卧1個,次卧1個。
以杭州為例,有線電視如果需要點播還需要另布一根網線跟電視線一起接入華數網路,此網路為華數專用網路,不能與電信的互聯網路連接。如果是電信的IPTV點播也是需要一根單獨的網線連接到電信的光纖貓上。
此戶型我一共配置了7個有線網路埠:
客廳的2個網口,1個給無線AP或擴展路由,1個給網路機頂盒。
餐廳的1個網口,給無線網路擴展預留。
書房的2個網口,1個給無線AP或擴展路由,1個給網路列印機或是網路存儲器(NAS)。
主卧的1個網口,給無線AP或是預留。
次卧的1個網口,給無線AP或是預留。
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增減網路點位,把數量統計出來,最後再選擇網路設備。
C、確定網路的布線方案
C1、基礎方案A(簡單實用,配置方便)
本方案的弱電箱靠近客廳附近,弱電箱中可以放下一台無線路由器,配置由1台4LAN口的AC1900雙頻千兆無線路由器作為主無線路由器負責客廳區域的無線覆蓋(支持Mesh組網功能)。
2台同型號無線路由器作為子無線路由器負責卧室區域的無線覆蓋,主卧通過Mesh有線回傳,次卧通過Mesh無線回傳(如果次卧未放置網線),組成混合式的Mesh網路,連接配置非常簡單,通過手機APP幾分鍾就能設置好。
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把Mesh主路由放在客廳里,其他房間的Mesh子路由都是通過無線回傳的方式連接,這種適合小戶型結構簡單的房子;這套方案適合一般的普通用戶或是對網路不太熟悉的小白用戶使用。
C2、基礎方案B(簡單實用,配置方便)
這個B方案為A方案的變形,就是如果你的光貓集成了路由的功能(路由器不需要PPPoE撥號,光貓可以直接給路由器分配IP地址),可以直接讓各個Mesh路由器連接到弱電箱里的交換機上,把Mesh主路由放到客廳里,並設置這台Mesh主路由的WAN口連接為橋接模式。
這樣Mesh主路由就會採用光貓的路由配置方式,這樣的好處是主路由放在客廳里,覆蓋的效果更好,缺點就是光貓的路由性能比較弱,家裡上網的設備不多沒問題,設備多的話光貓就帶不動了,解決方案就是把交換機換成多網口的路由器,這個方案最重要的點是首先確認你買的Mesh主路由支持設置橋接模式。
C3、基礎方案C(簡單實用,配置方便)
如果你的配電箱尺寸比較小或是配電箱門是金屬門,前面說過弱電箱的金屬門會把無線信號阻擋掉,也可以採用這套方案,使用一台4口的千兆POE多功能路由器(含AC功能)作為主路由器放在弱電箱里,4個LAN口支持POE供電。
連接4個房間的4台千兆面板式無線AP,保證所有房間都有無線覆蓋,路由器內置了AC控制器,可以統一管理所有的AP,如果家裡的AP數量超過4個,可以在弱電箱里增加一台多網口的POE交換機;這套系統的整個的造價適中,覆蓋效果更好,性能也能提升不少。
光纖的選擇:
有些專業用戶可能想直接用光纖搭建萬兆的網路系統,需要注意的是:配置萬兆網路系統需要全套設備都支持萬兆的網路標准,從電腦的萬兆網卡,到萬兆光口的交換機或路由器,以及支持萬兆的光纖線;一般光纖線分為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
簡單來講就是多模光纖支持短距離傳輸(幾百米左右),單模光纖支持遠距離傳輸(幾公里到幾十公里);光纖還有單纖和雙纖的區別,主要是光模塊在傳輸過程中,單纖在一芯光纖上實現數據的收發,而雙纖就需要佔用二芯光纖,一芯用於發送(Tx),一芯用於接收(Rx);單纖光模塊一般都會比雙纖光模塊要貴,所以我們一般採用雙纖光模塊。
由於是家用的原因,我們盡量節約成本,所以最好選擇這種多模雙芯的萬兆光纖跳線,不同規格的光纖線價格都差不多的,主要是光纖線連接交換機的光模塊價格差的非常大,預留光纖線的時候最好選擇雙芯的光纖線,如果有多模的光纖盡量選多模的。
現階段萬兆多模雙纖SPF+光模塊是價格最低的;家裡預埋最好是買上面這種光纖跳線,從幾米到幾十米都可以定製,廠家把光纖接頭都做好了也測試過,買裸線自己後期接這個光纖接頭可不是一般用戶能做的,至於光纖的接頭是LC或是SC,FC等都沒問題,都有各種接頭相對應的光模塊適配,不過一般多模雙芯的光模塊都是採用LC接頭。
E、網路布線施工
很多朋友其實對裝修的布線施工不是很懂,對這方面也沒有很關心,都是交由裝修電工或是項目經理去管理;要是碰到負責的電工那是很走運,要是碰到有些不負責任的電工你又不懂的話以後只有哭的份了,這里不講很專業的施工布線要點,只說一些很重要也是很容易發現的問題,只要大家稍微關注一下就可以把這個問題處理好。
1、預埋管線一定要穿管施工,不管是PVC塑料管,還是KGB金屬管,總之所有的線一定要穿管。這個是施工規范強制要求的,還有個好處是如果後期線穿錯了還是有可能換線的。
2、強弱電線一定要分開穿管,否則強電220V電線會干擾弱電信號,最好是之間相隔20cm。正規的裝修公司強弱電的線都是穿不同顏色的PVC管,方便區分是弱電線還是強電線。一般情況是弱電用藍色的PVC管,強電用橙色或是紅色的PVC管。一根管子最好不要穿超過2根的網線。
3、如果整個網路都是千兆的網路,交換機或路由器必須是支持千兆網路的設備,而且網線建議使用六類網線,我隨手找的我們在項目里使用的六類網線,中間有個十字支架是六類線的主要特點,線徑明顯比五類線要較粗,而且雙絞的幅度更大。
4、水晶頭也是需要六類,不要在這些小的配件忽略,它們很有可能會成為你整個系統的短板,而且千兆網路必須使用完整的8根網線接水晶頭,使用了4根網線水晶頭肯定是達不到要求的。水晶頭的材質晶瑩剔透一般是比較優質的,金屬片也非常有光澤,注意六類的水晶頭跟五類水晶頭是有區別的。
5、網線接水晶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網線的線序,網線的線序必須按照上面的規范標准來連接,國內一般都是推薦使用568B標准,默認大家都是按照這個標准接,不要出現一頭是A標准,一頭是B標準的情況,如果你兩頭接的都是一樣的標准,比如都接A或都接B,也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只是不方便後期維修人員查線。
6、如果你需要預埋光纖跳線,可以選擇這種帶鋼絲的室內外光纖線,這種線硬度比較高也比較結實,線中間的光纖非常脆弱,不能彎曲過大,工人施工布線的時候也要非常小心,線兩頭的藍色接頭一定要用膠布包好,以免弄臟或損壞影響後期的使用。
3、家庭網路設備的選購
這部分內容我只是根據自己使用過的產品或網上比較熱門的產品做一點選擇推薦,您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喜好選擇自己適合的產品,現在的網路產品已經非常成熟了,家用級別的產品使用起來區別也不是很大,但是每個廠家的產品還是有自己的特點的,請酌情選擇。
關鍵點:
a、在選購無線路由器的時候,有一點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地方就是:你的網速不是看你買的路由器有多快,關鍵的瓶頸可能是在你的手機或電腦的無線網卡,一般現在主流的iPhone6s-XR都是採用802.11ac的無線網路標准,也就是5G頻段無線速率最高是866Mbps。
而主流的AC1200的路由器5G頻段的最高速率也就是876Mbps,那麼剛好速率是匹配的,如果你買了WiFi6的路由器或是5G的無線速率是1300Mbps的路由器,而用5G無線速率是866Mbps的手機去連接,那麼他們之間最大的連接速率為866Mbps。
也就是手機端成為了無線速率的瓶頸,你買了再高速的路由器也是沒用的,所以在選購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終端的實際情況再來選擇合適的無線路由器。
b、無線路由器2.4G和5G頻段的區別,簡單的說2.4G信號穿牆能力強,覆蓋面積大,但是干擾多,信號質量差;5G信號穿牆能力弱,覆蓋面積小,但是信號質量好;另外蘋果設備在2.4G頻段只能使用20MHz頻道,所以他的最高無線速率為150Mbps。
1、TP-LINK普聯
TP-LINK作為無線網路設備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的廠商,是市場上最常見的網路設備品牌,用戶量極大,而且銷量最多的也是比較低端的產品,所以凸顯的問題也很多,普通用戶要求不高的可以使用,我推薦您使用他家的商用網路的產品,簡單說就是鐵殼的產品,性價比較高,穩定性也不錯。
2、Tenda 騰達
Tenda也是網路上無線路由器銷量比較大的品牌,主打低端低價的路由器產品,追求超高性價比的用戶可以選擇他們的產品,適合出租房或是臨時使用,他家的這套199元的Mesh套裝路由器基本是市面上最便宜的Mesh路由器了,非常超值。
3、HUAWEI 華為
華為作為在通訊領域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企業,專業的商用網路設備基本都是業內首選,在消費級的網路產品這塊華為的無線路由器產品並不是很多,很多路由器產品都是作為華為HiLink智能家居的連接中心來設計使用,他家的這套Q2Pro系列有款子母套裝。
子母路由器之間是通過華為PLC電力通訊技術組網的,電力載波通訊容易受到家中電路或電器設備的影響,使用起來並不是特別穩定,不太推薦使用這種組合,所以我推薦了3母混動裝,三台母路由器可以全部通過5G Mesh網路組網,速度以及穩定性都會好很多。
4、H3C 華三
消費級市場可能很多用戶對H3C這個品牌不太熟悉,可是在企業級市場H3C一直是國內的NO.1,在國內基本上七成的運營商,政府單位,企業都是採用H3C的網路解決方案,我們自己做的企業項目也基本都是用H3C的網路產品,這幾年他們開始做消費級市場的網路產品,不過價格都不便宜,還是相信他們的技術實力以及專業品質。
5、NETGEAR 網件
網件作為知名的路由器廠商特別受玩家用戶喜歡,穩定性高,還有些經典機型比如R7000可以刷第三方固件,功能及性能都大大超過原廠的固件,以及針對WiFi6和Mesh技術推出了很多高端路由器,RBK20這套路由器是比較高性價比的三頻Mesh路由器,三頻Mesh路由器會分出一路5G頻率做無線回程使用,不像雙頻的Mesh路由器需要佔用5G頻率的帶寬,影響傳輸速度。
6、Linksys
Linksys品牌原來是美國思科Cisco旗下的家用網路品牌,很多商家都把他家的產品當作思科的產品在賣,現在是屬於美國的貝爾金BELKIN公司,不過他們的產品一直受網友的喜愛,可靠的做工,漂亮的外觀,也十分的穩定,就是價格稍貴。
他家的這款MR8300桌面路由器可以和Velop Mesh路由器組成Mesh網路使用,互相搭配非常方便,WHW0303這套三頻的Mesh路由器的性能和評價都是不錯的,也支持主路由橋接模式,有優惠活動的時候還是值得購買的。
7、ASUS華碩
ASUS作為全球知名的電腦硬體製造商,他們的路由器產品非常受路由器玩家的追捧,特別是他們的路由器固件功能非常強大,還有很多改版固件,刷機的用戶非常多,特別是非常經典的AC66U,AC68U,性能非常穩定,華碩的路由器可以使用自家的AiMesh進行無線組網,也非常方便。
8、UBNT優倍快
UBNT是美國知名的無線網路解決方案廠商,主要是用在專業領域的網路產品,一般我們會使用在別墅等大型項目里,產品配置十分專業,本地化做的也非常好,全部支持中文操作界面;最大的特點是無線WIFI系統的AP部署不需要硬體AC控制器,全部可以軟體實現管理,降低了網路成本。
UniFi的控制器軟體輕輕鬆鬆部署UniFi網路系統,可集中管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個站點,同時監控數千台 UniFi 設備,可以查看非常詳細的網路狀態,統一管理所有網路設備,以及設置連接客戶端的許可權。
9、WiFi6網路
WiFi6是今年最熱門的網路技術,很多廠商都在推出關於WiFi6的無線路由器,蘋果公司在最新的iPhone11以及Pro,以及三星Galaxy Note10等旗艦機型中都加入了支持WiFi6的無線網卡,未來更多的主流手機等網路設備會慢慢都開始支持WiFi6的無線網路技術。
❹ 如何規劃校園網的主幹網路
不論是主幹網、部門網還是工作組網, 網路拓撲、結構形式、傳輸速率、負載分擔等等,可供選擇的方案不斷地在更新、進步。 本文主要論述校園網中主幹網的規劃和設計,討論各種形式的主幹結構,以及路由和交換技術的選擇和安排。 一、建立校園網主幹所涉及的技術主幹網路用於連接各工作組網路和全局的共享資源,其傳輸速度,工作效率及可靠性必須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主幹網路的互連結構是主幹網路設計的一個核心問題,路由(Routing)和交換(Switching)技術在互連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交換技術交換技術工作於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現在流行的交換機產品可以看作是一種簡單、 低成本、高性能、高埠密度的橋接設備。交換機和網橋相同的是,交換機根據每個數據包中的目標MAC地址作簡單的轉發, 轉發決策方案不需要判斷數據包深層的其他信息。交換機不同於網橋的地方在於交換機能以非常低的延遲轉發數據包, 能比橋接的網路提供更接近於單一區域網網段的性能。交換技術可以用來調整共享和分離的區域網網段帶寬, 從而消除區域網之間的傳輸瓶頸。交換技術主要包括幀交換和信元交換兩類。 目前市場上可以提供的乙太網、快速乙太網、千兆乙太網、FDDI、ATM、以及令牌環交換機。 其中千兆乙太網交換機在主幹設計中這兩年來備受青睞,一方面是因為速度快, 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的技術繼承了傳統的乙太網,比較易於接受,而且可靠。 A.交換機是一種更快的橋交換機提供了很多和傳統網橋相同的用於網路互連的優點。交換機用非常簡潔、 經濟的方法把網路分段成更小的沖突域(CollisionDomain),為每個終端站點提供了更高的平均帶寬。 交換機是協議透明的,當工作於多協議的網路環境時,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軟體配置。 交換機可以使用現有的電纜系統、集線器、工作站網卡、不需要昂貴的硬體升級。最後, 對終端站點的透明特性使得管理開銷非常低,增加、移動、改變站點非常簡單。 交換機通常使用ASIC技術,這使得它以極小的延遲提供很高的數據包吞吐量,在這一點上, 它的性能比傳統的網橋有了很大的增長。 B.轉發模式交換機的轉發模式基本有兩種:(1)即時轉發;(2)存儲一轉發即時轉發交換機在接收到整個數據幀時就開始進行轉發,只分析數據包開頭的目標MAC地址。 因此,在即時轉發模式下,無論數據包的長短,其處理速度和延遲總是相同的。 單純的即時轉發交換的主要缺點是把錯誤幀也進行了轉發。原因是交換機開始轉發時,並沒有判斷數據包是否完整、 數據校驗是否正確。即時轉發交換應用於兩個相同速度的埠時,它能工作得很好, 但如果數據包從一個100Mbps埠向一個10Mbps傳送時,就需要一級緩沖。 存儲一轉發交換機在接收了完整的數據包並校驗正確之後,才開始進行轉發處理。這種方式可以避免轉發錯誤包, 並使得管理者可以定義包過濾器的控制流量和交通。存儲一轉發方式的缺點是,轉發延遲隨數據包長度的增加而增加。 (2)路由技術路由技術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與交換機相比,它的工作更多地依賴於路由軟體。 由於可以得到更多的協議信息,路由器可以作出更加智能的轉發決策。和交換機相同的地方是, 路由器為用戶提供了不同區域網網段的無縫連接。和交換機不同的地方在於路由器決定了網段分組的邏輯邊界。 路由器提供了防火牆的服務,它僅僅轉發特定地址的數據包,從而可以防止廣播風暴、 未支持協議數據包的傳送和未知目標網路數據包的傳送。 為了完成路由工作,路由器需要具備兩項基本功能。 首先是路由器需要為各種網路層協議創建並維護路由表,這些表可以通過手工配置,靜態創建;也可通過路由協議動態創建。 建立了路由表之後,路由器根據每個數據包中的協議標志,提取網路層目標地址,並根據路由表作出轉發決策。 路由器可以根據很多因素選擇最好的傳送路徑,而不僅僅只根據目標MAC地址。這些因素包括轉發次數、線路速度、 傳送費用、延遲和交通狀況。這些智能特性還可用來增加數據安全、改善帶寬利用、對網路操作實施更多的控制。 路由器的缺點是,復雜的數據包處理增加了延遲,與簡單的交換體系結構相比,性能較低。 路由器與交換機的另一個區別是,由交換機連接的網段仍屬於同一個廣播域,廣播數據包會在交換機連接的所有網段上傳播, 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通信擁擠和安全漏洞。連接到路由器上的網段會被分配成不同的廣播域,廣播數據不會穿過路由器。 二、校園網拓撲一般來說有兩種拓撲結構可供選擇:集中式和分布式。網路拓撲的選擇是根據網路中關鍵性應用的應用模型來進行, 但同時要看到應用模型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要注意設計的靈活性。 (1)集中模式集中模式的拓撲中,業務集中在較少的幾台伺服器上,這些伺服器被集中放置在網路中心。 採取這種結構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它們是從主機系統中繼承的傳統應用結構。 第二,單一(或較少)的主機減少了資料庫一致性問題的發生,同時,這種模式簡化了管理工作。 這種結構的問題在於由於所有的用戶終端都需要訪問中央的伺服器,網路流量會匯集到網路主幹上, 這將導致傳統的共享網路主幹上交通擁擠,從而導致系統應用性能下降。幸運的是, 由交換技術提供的高速鏈路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辦法。由於具有高速度、低延遲的特性,交換機構造更好的響應速度。 低延遲意味著從客戶機到伺服器之間的網路連接所跨越的交換機數量對實際響應時間影響較小。 這種結構的主幹可以看作是多級的、連接不同"星"的"星"。像小溪流進大河一樣,數據通信被匯聚到主幹中, 所以中心交換機需要採用高速網路技術,如快速乙太網、千兆乙太網、FDDI、ATM等。這種結構中, 中央設備將成為一個集中失效點,一旦該設備失效就會導致應用癱瘓,所以一定要選用高可靠、容錯性好的設備。 (2)分布模式分布模式的拓撲中,往往把應用伺服器設置在靠近用戶的最大集中點,支持分布模式拓樸的網路, 要求把網路用戶分配到不同的應用領域,每個應用域需要為所有域用戶訪問的主要應用提供訪問。 在分布模式的網路中,我們可以由交換機伺服器群的分布形狀看出應用域的物理表現形式。 用戶及其相關的伺服器被連接到同一個交換機上,這種把客戶機和伺服器都作為網路葉節點的形式,使整個網路的結構變得平坦。 可以採用這么一個簡單的設計原則:當一台伺服器需要被許多用戶共享且響應時間很重要時,就在那裡放置一台交換機。 把整個企業應用分配到很多的交換機/伺服器群中,每個伺服器中裝載了該域用戶經常訪問的數據和應用。這樣一來, 客戶機/伺服器的事務就基本在本地進行,而網路主幹僅用於伺服器間的數據同步。 這種結構的設計要點是,把伺服器放置在最佳位置利用,分布式資料庫技術和交換機的能力使數據通信盡量發生在本地。 它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得到優秀的應用性能和響應時間。這種結構的主幹可以看作連接不同"星"的"網"。 其流量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核定,以選擇足夠帶寬的鏈路。這種結構的"網"特性使得主幹的容錯性能較好, 一個點的失效不會導致整個企業應用的癱瘓。但這種結構的管理比較復雜。 三、校園網的互連結構(1)在數據中心設置低密度高速數據鏈路工作組交換機分別配置於各樓層,它們為終端用戶提供獨立的或共享的10Mbps連接, 為工作組伺服器提供獨立的高速連接,並用一根高速鏈路連接到數據中心的路由器上。 數據中心的伺服器組連接到路由器的一個高速介面上,共享可用帶寬。通過調整每台伺服器運用獨立的或共享的高速連接, 來調節每台伺服器的網路性能。中央的折疊主幹路由器提供了各樓層交換機、伺服器組以及廣域網間的連接。 由於路由器是工作在網路層,它把整個網路分解成不同的廣播域,並提供各個分離子網間的保密功能。在這種配置狀況中, 路由器是整個網路的中心,交換機為邊界用戶提供了附加帶寬。 (2)在數據中心設置高密度高速數據鏈路在這里,增加了一台交換機為各樓層交換機、中心伺服器組提供獨立的高速連接。路由器處於較邊緣的位置, 用於連接廣域網和其他需要互連的網路。建築物間的連接可以通過路由器,也可通過交換機進行高速連接, 由更大的范圍內的拓撲和安全方面的考慮來決定。這種結構需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高速交換機代替了路由器的中心地位之後, 可能會帶來網路邏輯拓樸結構方面的改變。另外,這種互連結構在整個環境中採取單一的廣播域。 如果不能接受在同一個建築中採取單一的廣播域,那麼就需要配置多個高速的路由介面, 用來連接屬於不同廣播域的中央交換機。由於在中央伺服器組和各個交換工作組之間不再存在直接的連接。 (3)具有冗餘結構的主幹路由器有一個重要性能---支持冗餘路徑,為我們建立可靠的網路主幹提供了方案。 四、結論現在的網路設計,越來越趨向於以交換為中心的結構,千兆乙太網交換機、大型ATM交換機、 FDDI交換機的出現更為大規模交換主幹的設計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穿越ATM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