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金融犯罪相關法律是什麼
法律分析:網路金融犯罪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等手段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學界對於網路金融犯罪的定義頗多爭論,有人認為是指危害社會的行為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方式,有人認為是指侵害公民網路的金融安全,總而言之,該罪涉及網路也涉及金融安全。當公民在網路上的金融安全受到侵害的時候,實施該行為的人做出的行為就是非法的。更細化的來看,入侵金融系統,破壞金融系統交易,以謀取國家、社會和金融機構利益的,就屬於網路金融犯罪。
最早做出相關規定的是我國央行,隨後人大立法細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第二百八十五、二百八十六和二百八十七條中關於網路金融犯罪的條款,現有的法規中又多了不少補充細則。但我國暫時還沒有針對此大類的網路金融犯罪專門設立一個罪名,網路金融犯罪都是伴隨著其他罪名的,既要涉及網路犯罪,也要涉及金融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條 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
(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
(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2. 網路金融詐騙立案流程是怎樣的
網路金融詐騙立案流程如下:
1. 提交報案材料: 受害人或相關單位需向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交報案、控告、舉報材料,或者嫌疑人自首。
2. 審查管轄與材料: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會根據管轄范圍,迅速對提交的報案材料進行審查。 審查的主要目的是確認是否存在犯罪事實,並判斷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3. 立案決定: 當確認有犯罪事實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相關部門會作出立案決定。 立案後,案件將進入正式的司法程序,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審判。
在立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詐騙公私財物數額的大小將直接影響犯罪情節的認定和量刑標准,如《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所規定。因此,在報案材料中應盡可能詳細地說明詐騙金額、詐騙手段等相關信息,以便相關部門進行准確的審查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