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哲學中學生沉迷於網路該如何克服

哲學中學生沉迷於網路該如何克服

發布時間:2022-04-30 15:46:54

Ⅰ 初中生沉迷於網路游戲怎麼

網癮絡綜合症完全是人為的,只要加強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發生。1、在上網時間上要自我約束,特別在夜間上網時間不宜過長。2、注意操作姿勢。熒光屏應在與雙眼水平或稍下位置,與眼睛的距離應在60厘米左右。敲擊鍵盤的前臂呈90度。光線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擊鍵盤的頻率不宜過快。3、平時要豐富業餘生活,比如外出旅遊、和朋友聊天、散步、參加一些體育鍛煉等。4、在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蘿卜、薺菜、芥菜、苦瓜、動物肝臟、豆芽、瘦肉等含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5、出現早期症狀,應及時停止操作並休息。6、一旦出現IAD,不要緊張,要盡早到醫院診治,必要時可安排心理治療。網癮的病因很多,可以總體歸納為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外因主要是指社會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內因主要是指滿足感缺失、生理及人格方面的影響。

Ⅱ 青少年很容易沉迷於網路,特別是一些大型游戲,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

想要孩子學習好,家長其實就應該從孩子的行為上去幫助他們,就比如有的孩子他非常沉迷於網路,甚至是一些大型游戲,所以家長一定要做出一些舉措去防止他們沉迷網路。

三、不要太過於敵對

家長在教育孩子,不要玩游戲的過程當中,一定不要展現出太過於敵對的想法。如果太過於敵對的話,孩子也會因此對家長形成一種敵對的想法,所以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游戲,但是這不是說讓家長跟孩子一起沉迷於網路,而是跟她探索在游戲當中的樂趣,才能夠有所幫助。當家長理解了孩子在游戲當中樂趣的時候,才能很好的體驗孩子在游戲當中想要獲取的東西,這樣的才能針對性去解決他沉迷網路的問題。

Ⅲ 中學生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網路

1.首先作為青少年應該有自己青少年的意識,現在正式學習最好的時候,還是要以學業為重嗎,只有意識正確了才不會被網路的誘惑帶偏。所以青少年在面臨網路是要以學習為重。

2.限制上網時間

對於青少年來講,更多的時間應該用在學習上而不是整天的沉迷與網路世界。也許你會說窩上網只是看資料,所以時間可以自己來安排,但是窩告訴你,現在網路上的各種游戲,各種娛樂廣告那麼多,你可能會抵擋不住它們的誘惑,所以限制一定的上網時間是很有必要的。

3.上網查資料

對與青少年來講肯定會有好多東西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每天上上網查下資料,無窮無盡的網路知識對你的幫助肯定是很大的,網上還會有你需要的題庫,在網上做做題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對眼睛都是有一定的傷害的,所以最好是看15-20分鍾休息一下再看。

4.看新聞

青少年在網上看看時事新聞,了解世界和國家發生的一些事情,能開闊自己的見識,這對你的幫助是很大的,不但是你的學習成績大增,而且你知道的事情其他同學不知道豈不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嗎!有句話說:有文化的人不懂得實時新聞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這就凸顯了看新聞的重要性。

其實青少年上網倒不是不可以干其他的事情了,在學習之餘還是可以上網玩玩游戲,看看視屏之類的來放鬆一下,就當休息,豈不是很好的事情嗎。作為青少年一定到抵制不良網路誘惑,抵制不良網站。

Ⅳ 請用哲學中矛盾的觀點,談談如何消除網癮,

網癮即是對上網產生極大興趣的一種表現,此癮有害也有利,即過度上網會影響其它正常生活,絕對不上網將會不知日新月異產生的信息,落後信息時代的主流,故適當上網,適當按排上網時間是解決''網癮''的關健。這即網癮的潛在矛盾:過渡上網與不上網的矛盾是''網癮''矛盾的普遍性,當你重視了上網過長的危害後,就應尋找合適的上網方法,與網癮做斗爭,將有害向有利方面轉變,逐漸達到正常上網規道上來,這即矛盾中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正常的合適的上網與過渡無限的上網''網癮''有本質的區別。

Ⅳ 初中生沉迷網路游戲,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

初中生沉迷網路游戲小編這里有一些比較好的解決辦法。現在的生活條件相比之前在很大程度上都有了很高的提升,電子產品娛樂設施也是越來越多,讓很多的學生都非常的著迷。他們對學習不再感興趣,而是每天沉迷於這些網路游戲,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不好的行為,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些好的解決辦法。對於孩子沉迷游戲,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引導方法。跟孩子去溝通,這樣才是有效的,如果一味的責罵孩子,只會讓孩子對我們更加的厭煩。起不到很好的效果。這個辦法,家長們可以來看一看,對於孩子沉迷網路游戲還是非常的優秀的。

Ⅵ 高中生沉迷網路游戲怎麼辦

你每一個周出去少玩一次,是不是可以?一開始拒絕上網是不可能的,因為網癮也是癮,是癮就是會痴迷的,這個網癮最長的時間是10年。但是你不能任由網癮發展,因為你只有一年的時間就到高三,之後就考大學了,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每個周減少一次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間,把這個時間放在哪裡呢?放在你最喜歡的科目上,無論是哪一科目,無論是三大主科還是你選擇的其他科目(現在高中一般是6選3,輔科什麼的,那麼你就選你最喜歡的科目),你就在這段時間里學這一科目。

Ⅶ 中學生網癮如何解決

對中學生家長來說,還有比孩子沉迷網路更讓他們煩惱的事情嗎?恐怕是沒有了。面對孩子沉迷網路的問題,家長們該怎麼做呢?

1.認清本質

沉迷本質上是注意力的分配問題,網癮也是如此,無非是孩子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網路游戲上。

和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種種困難(比如說,學習成績不理想、家庭不和睦,性格有缺陷等等)比起來,孩子在網路中能夠得到更多的刺激和快樂,尤其是成就感和榮譽感,而這些是現實生活給不了他們的。

認清了沉迷網路的本質,家長們就不必驚慌。

總是,網路不是洪水猛獸,家長們如果能正確帶領孩子認識網路並使用網路,那麼孩子將受益無窮。

Ⅷ 高中學生沉迷於網路游戲,作為父母該怎麼辦呢有什麼好辦法

孩子沉迷於網路游戲,說明孩子在其他方面是空虛落寞的,比如說:親情、溫暖、理解、信任等因素,孩子缺少這些條件因素,就會在其他方面去尋找自我存在的感覺,或者是自我價值感,比如說:游戲、賭博、吸毒、打架、心理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誘惑等,在這些因素裡面,一個是心理空虛,尋找自我存在感,一個是麻醉自己,減去心理壓力。

只有這樣,才是改變孩子當前不良嗜好的最佳方法,再晚一點,誰都無法挽回,只能聽天由命!!!!

Ⅸ 沉迷網路的哲學思考或追星的哲學思考

一、網路,我們都在同一個方向迷失

在小說家雅克·德里達的名作《明信片》中,以一種諷喻式的筆法敲擊著網路電信時代精神文明的暮鍾。與我們一樣,他也是通過鍵盤敲打出來的那些文字,也許是他的輪椅令他的屁股坐立不安又或是屏幕視覺引發的疲勞綜合症,人一痛苦,就會有哲學式的思考。
我不知我的輪椅怎麼了,在我敲打關於網路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了德里達,想起了明信片。我沒有確切地讀懂那本小說所要表達的是什麼,但我知道我們身邊的很多物事,一如明信片一樣,不知什麼時候消失了,而另一些東西在時代的門縫中擠了進來。在我坐車經過海邊的一座山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廣告標語:走近自然,品味人生。字很大,天高雲淡海水藍的背景,引人注目。我知道很多人並沒有真正走近自然,而是向另一個迷城走去:網路。
在我的網路生涯里,我看到了很多人都在網路里掙扎、浮沉,在那群浩浩的隊伍中,這其中也有我自己;聽到過不少人都在叫著戒網,然後,一個ID消亡,另一個ID重生,人來人往,我知道他們還是躲在網路的另一端。網路生命力的頑強在於可以重生,正如蟬蛻一樣,當厭倦了一個自己(ID)的時候,另一個自已(ID)又產生了。它的生命過程經歷新奇——激情——平淡——疲憊——厭倦——消亡——憩息——重生等幾個階段而循環不息。對於網路中的每一個人,我們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屬於自己的熱鬧與舞台。這象極了那些漂泊旅行者,對一個地方熟悉到乏善可陳沒有感覺的時候,他們又開始啟程了。不同的是,這樣的行走,更方便更容易也更令人誘惑。俄國有一篇小說是《不穿鞋的行走者》,說的是出行是需要扔掉很多精神包袱的。相比於網路,人困在現實中,因為生存、責任、社會的目光等因素,因而難以成為一個真正的行走者。
很多時候,網路既象一片森林,又象是沙漠。森林中千奇百怪叢草蔓生,當我們途經森林的時候,我們抵抗不了新奇而又刺激的誘惑,我們為眼前出現的從末有過的各種景象而感到欣喜萬分,而忘了自身所處的環境。我們以為自己抓到了很多東西,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這只不過是一片沙漠,走進來易,走出去難。
我們都在同一個方向迷失。一九九九年,我的一個朋友因沉迷於網路而最終導致輕度精神分裂症後,寫下了這一句,一首詩歌的開頭:「我讀到了一種憂傷,感到一陣陣的心悸,這樣的情緒迅速的燃燒起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年,更多的人在網路中走不出來。千不該萬不該不該上網來的感慨聲,此起彼伏,也許,他們只是一時的情緒抵觸,一時的牢騷發泄。而靈魂卻仍在網路中游溺,無法自拔。的確,這是一種迷失,是以忘卻時間、青春、家庭、理智甚至愛情、婚姻為終極目標。這樣的迷失是悄無聲息的,在下意識里,由不得你抵抗或者疑慮。
一個時代產生了,一種精神正在消亡。伴隨著一些東西的消失另一些東西正在滋生。網路三分天下,在這個宏觀的超時空的縱坐標系中,很多人的靈魂都被釘在三點上:游戲、聊天、論壇。當一大堆人群走向同一個終極方向時,總會有一些回頭者搖旗吶喊:給他們一把照妖鏡!
精神依附在網路何處?沒有人能給出照妖鏡。尼采說,上帝死了。因此人類只能對自己負責,每個人只能自己對自己負責。

二、游戲——是從虛擬走向真實,還是從真實走向虛空?

一直在想,是什麼使人們沉迷於游戲、樂此不彼呢?
青年文摘里有一段話,說的是人過了三十後,就要承認自己平凡。不要再老想著自已有經天緯地之才,能創出一片天地來。先不論這段話有多少道理,事實上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想法,夢想著自己的不平凡。蘇州病人在虛擬日記中寫過一段文字:在一個充滿誘惑和慾望的都市裡每個人都無法再回復到曾經的平靜中去,說做到平靜與無欲則是很虛偽了。平靜只是視覺外觀上的,搭建文字的架構再精巧也還是映射了我們內在的虛弱真相。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生活總是平淡的,如一杯白開水。生活的無聊,恰巧是在於沒有故事發生;當真正有故事來臨的時候,也許痛苦與疑惑也接踵而來,這真是要命的生活矛盾。而游戲的魅力,就是在於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創造故事」,讓我們身臨其境,卻又不必擔心那些「發生的故事」會給我們帶來負加的痛苦與壓力。雖然,人們沉迷於網路游戲,總有各種不同的理由,卻離不開前面所說的大前提。這就象哲學命題「生存權」與「發展權」一樣,沒有了「生存權」,也就談不上「發展權」了。
由大前提而衍生出來的各種小理由,也就比較好理解了。一種是體驗人生的觀點。現實中的閱歷畢竟比較少,為了增加閱歷豐富人生,而讓自己撞得頭破血流,又得擔風險。沒有多少閱歷的人,總是會被人嘲笑的。看來,網上游戲是最佳選擇了,當然,最初玩的時候,也許只不過是好奇心的驅使。網友蒼桑說「在游戲中看人性,更直接一些」。所謂直接,就是在現實中你也許看不到的場面、人性的糾纏、人性的善惡爭斗,在游戲中卻能一一看到。這就象小說,尖銳的矛盾沖突是通過集中的故事表現出來的。角色扮演者都知道,再惡,也不能跳出屏幕給真實的人捅上一刀踹上一腳;再善,也不用花錢或者給自己帶來多少損失。於是,善與惡在網上得到了無限制的膨脹,滿足了人內心的各種慾念,上演著一幕幕悲歡離合劇。當一件事物沒有底線標準的時候,就會向極致發展。正因為游戲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所以,人們才會去盡情的體驗,過把癮也不會死。曾一度沉迷於游戲的江月說「游戲人生,人生如戲,有時在這些游戲中能更深刻的體會到。但也有很多游戲之外的東西,能增長見識,豐富情感體驗。」要在游戲中體驗精彩,就得投入,不投入也就什麼都體驗不到,一投入,就易著迷。曾聽到一個故事,說的是網吧老闆看到有一個年輕人在上網的時候,失聲而哭。老闆問他發生什麼事了,青年人答道,他在游戲中的愛侶被仇敵追殺而亡。呵,多麼「珍貴」的淚水,多麼「真摯」的感情,真夠投入了。
另一種則是在游戲中獲得一種心理平衡,尋找一種認同感。譬如,成都晚報曾有一篇文章《傳奇幫主「巨款」保王位》,說的是成都網路游戲玩家揚「胖子」,「胖子」是他的諢名,曾經是成都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的副總。因為玩風靡一時的網路游戲「傳奇」耗費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面對著記者的采訪,他仍然堅持說:「如果我能夠在行會林立,有幾十萬人參加的混戰中獨占沙巴克城,我就是一個優秀的將軍;如果我能夠長期堅守這個代表榮耀和權力的城市,我就是一個最優秀的國王。」他在網路世界中帶領「部下」企圖找回現實中失落的輝煌。這位網路中的絕頂游戲高手,曾經在現實中憑雙手打下一片天地,只是打天下易,守江山難。不久之後,他的業績急轉直下,令他疲倦不堪。當接觸到游戲後,在網路中重新拾回到他的信心與榮譽。後果則是,他的妻子與他離婚,公司開除了他。有人問他,這一切為的是什麼?他回答的是:「夢想。」夢想,如此崇高的字眼。這個已經被人遺忘了的詞彙,卻在網路中重新散發出「光芒」。
有人說,在網路中,更能發揮出一個人的潛能。每個人都可以在網路上,很輕易地就能在某一個「領域」成功。在一個喧嘩而又浮躁的年代,很多人都需要獲得一種認同感,期望著眾星捧月的光環。在通往「夢想」的山巔,人的本能是避開一條荊棘橫生的路,而選擇捷徑。而網路游戲,正是這樣的一條捷徑,在游戲中,可以過一把英雄主義的夢,或者當一回令出必行的霸者。在縱橫網路游戲的同時,向眾人昭示著自己的智慧與才智。
游戲,是從虛擬走向真實,還是從真實走向虛空?對於體驗人生的來說,他們的答案或許會偏向於真實。只是他們忘了,一切的人性判斷,是不能基於一個虛假的前提的。人的內心,永遠是在善與惡中兩種方向左沖右突。很多時候,網路中的一切,只不過夏娃受了蛇的誘惑。而後一種在網路游戲中獲得成功感的人,只不過是在逃避現實。人類是最善於欺騙自己的動物。當一個受了欺騙的人高叫,「不,我決不再相信什麼了」,他的確是在相信著自己的「不相信」。呵,很滑稽,是不?
古人有過一句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人在快樂的時候,人在沉迷的時候,是不願意睜開眼來看看的。只願就這樣子一直下去,哪怕是墜落。直到冰冷的現實將自己拉回地面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的一切,只不過是一場空。抽一把單刀,縱橫一回蝴蝶翻飛溪口的江湖,歲月卻漂白了白發。

三、聊天,沉迷於語言的泡沫

看過一部默片,即無聲電影。其中有一個鏡頭,象一根細針一樣擊打著我的神經末梢:那裡面的人在瘋狂地舞動著手勢,無序而混亂,都在竭力地表達著一些什麼,卻淹沒在人潮中。這是一個孤獨的時代,也許每個人都有一種表達的慾望,無聲的或者有聲的。都不希望自己的聲音在人潮車流在淹沒,希望有人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可悲的卻是現代的人群都有一種相似的「豪豬心態」:在冬天的時候,一群豪豬因為怕寒冷,就會相互靠近而取暖。擠得太緊,豪豬身上的刺就會彼此刺痛得嚎叫起來,於是豪豬們就會在痛時相互走開。過不了一段時候,豪豬因冷又相互走近。這樣的過程是不會停止的。
網中人是不是豪豬?恐怕是有些相象的。網路里的聊天,不但解決了人類渴望交往的內心慾望,它的優勢在於每個人都可以戴上一層面具。一般而言,聊天的對象也許不在同一個城市,不在同一個單位,不在自己現實生活圈子的范圍內,在傾訴內心的時候,就不會擔擾這個人將自己的內心隱密說出去而影響自己的生活。而且網路的聊天,改變了我們生活中的語言習慣,它不僅可以無限制的製造語言垃圾,發泄內心淤積的情緒,而且,只要我們願意,從各種名著或者各種經典影片中摘抄一些對話,每個人的言語都可以變得,風趣幽雅,妙趣橫生。一些平時在現實中口訥的人,在網路中也能滔滔不絕,舌燦蓮花。
網路的聊天,不但可以解決渴望交往、排遺孤獨無聊,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必去擔心聊天對象的後備輸送。隨便去哪個網站,隨便從oicq上找幾個人,人總有孤獨的時候,總有相似的一面,因此也總有談得來的時候。當對一個聊天對象產生厭倦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象現實中那樣麻煩,只要隨便打幾個字,或者將此人從oicq上刪除,就從此天各一方。誰也見不到誰的表情。
有了以上所說的網路聊天的種種優勢,因著人的孤獨與寂寞,因此很多人都沉陷在聊天中。大凡是沉迷過網路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群稱兄道弟呼姐吆妹的人,因一時的契合,在聊天室中高談闊論、談笑風生、互吐心事直至東方曉白,方意興蕭索。語言泡沫的產生,是藉助於一定的情境的。在那情那境,無可否認,絕大多數人都是真情實意的。人類的沉迷某一物事,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在渴望著美好事物美好情感的慾望驅使。越是真實越是美好的時候,人類也就越會放鬆自己,一任自己如此沉陷下去。卻不明白,一切的真實與美好,都具有時效性,都只是短暫的一刻。沒有一種節制與限定,事物就會變味。這就正如網路聊天,當長久的沉陷之後,回過頭來時,這樣的語言,只不過是一堆任人拼搭的褪了色的積木。更刻薄一些,就是王鴻生教授所說的「豈不是一場即興表演,一片虛張聲勢的叫嚷?」
曾經寫過一篇《十四萬字的愛情》小說,講述的就是因聊天而陷於網戀的故事。在語言泡沫中沉溺而掙扎。很多時候我們都在表達,卻又不知在表達一些什麼,也許這就是被一些學術專家評定的「失語」時代。沉迷而又無法自拔的人,往往是缺少對一種事物的深刻認識,治標不治本。在《交往者自白》中有一段話令人深思:害怕孤獨的人總喜歡尋求交往,但交往並不能一勞永逸地克服,有時反而加深了孤獨,它驅走的往往是寂寞。

四、論壇,披著文化的外衣一路狂奔

網路時代,在文化的路上,狂奔的人是很多的。
參與過一次網路文學是否會取代傳統文學的辯論,我笑言網路文學是穿著小馬褂就以為可以引領一個時代的新潮流。網路文學君臨天下的時代會不會到來,這是一個末知數,可以看到的卻是不少人一心撲在論壇中上九天攬月下五海捉鱉。網路論壇的出現,無疑是在時間的灰燼中點燃了很多人的作家夢,栽培了無數前仆後繼的文學青年。當然,不是在論壇里混的每一個人都想成為一個專業寫手。其中,有些人也只是灌灌水,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結交一些朋友或者純粹是為了消磨時光。
論壇的自由導致了網路文化繁榮與泛濫。人們在此逗留,完全是因為,發表什麼文章,再也不需要如過去步入聖堂一樣艱難險阻。也沒有多少編輯對這些文章掐頭去尾。一經發表,立即有人隨聲附和,大聲贊好。怎麼說文章也算是人家自個兒的「孩子」,有棒有贊,心裏面就會變得舒坦。大有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無人不識君的欣喜心情。前面說過,每個人都有著社會的群體認同感。表現在論壇方面,就是求得一些點擊率。希望自己的文章一貼出去,滑鼠就蜂擁而至。且時不時的要回頭來看看有些什麼人回了一些什麼話,能不沉迷嗎?俗話說,在林子里呆久了,也會來幾句鳥語。剛來論壇的新手,也許只是看看文章,然後就發現,哦,原來文章是這么寫的。再過一段看得多了,心中不免納悶,咦,原來文章還可以這么寫。慢慢地自己就開始寫那麼一豆腐塊的文章,呵,原來文章真的是這么寫的。我也可以寫啊,還不比別人差嘛。一個新時代的網路寫手就這么誕手了。
文章叫好叫壞,眾人的目光掃視之下,契合了自己的心情,自免不了有人來相和。再說了,一如網友二泉所說,在網上貼點文字本來就只花錢不掙錢,你看了還要說幾句風涼話,你還有沒有良心?其實,在論壇,大多人也只不過是混了一個熟臉,晃得久了,也許會有這么一幫子人跟著轉著,陽光也跟著燦爛起來。要離開的時候,也就有難舍難分之感,更多的人是流連忘返樂不思蜀了。
對於論壇,其中有些部分與聊天是相似的,都是隸屬於於文字的交往。一種是即興式的表演,一種是經過了修飾巧扮描眉畫目隆重出台。人們往往認為這些是觸及了靈魂的深處,以為在荒蕪的沙漠中找到了珍貴的水源,卻不知網路恰巧是靈魂的吸盤,越陷越深。在文字交流熱鬧的背後,在印象的視網膜沖擊中,我們任自己沉浮、夢游。這是一群精神的盲者,失語症患者,已想不起生活究竟為何物記憶丟失者,一群鬧夜驚的人。

五、結束篇——戒網難,難於上青天

據說,人已被逐出自己的家園了。但人真的被逐出家園了嗎?人們把自己創造的一個隱喻當成了真實,結果倒是真正地失去了它。——節選自王鴻生語。
和朋友閑聊時說起網路,她說,再也找不到比網路更好玩的地方了。是的,正如一句很通俗的話:網路很精彩也很無奈。在網路中,一生中沒有遇到過的,一年中有可能全部遇上了。只要願意花上時間、精力,就可以在網上扮演任何一種角色。也許正因為網路好玩,也因為網路允許人消亡、重生,因此才有了戒網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人們可以選擇生存於網路的任何一種形式:聊天、游戲、論壇。一個地方厭倦了,又可以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一段時間累了,又可以消隱積蓄力量再重生,尋回當初的感覺。當人們找不到一片更好玩的地方更吸引人的事物時,就會流連忘返,就會沉陷於其中。為寂寥的鞭子所抽子,出沒於一座看不見的虛擬的城市中,恍若一個癲狂獨舞的精靈,尋找遁身的法門。
曾經寫過很多篇關於網路的文章,也戒過網,並反反復復。在一篇《告別網路的歲月》中寫道:在網路里所有的孤寂與內心裡的慾望都被喚醒,卻找不到一個出口,所有的傷痛被一層一層的剝開卻得不到醫治的方法。在你完全進入net這扇充滿誘惑與美麗的門後,有一天你不得不回歸現實時,你才發現通向平凡幸福世界的門一扇扇在我面前關上了,發現自己其實被放逐在了孤寂的荒野里,周圍是冷硬的銅牆鐵壁。
也許只有走過,才會真正的保持與網路一定的距離,才不會沉陷在網路里任自身沉浮,才不會放棄身邊的事物,卻把手伸向一個虛擬的世界。沒有信念的人,總是會跟著自己內心的慾念而走,飄飄盪盪,浮游於世,而有信念的人,卻在荊棘中前行。生活中的幸福是什麼,一直沒有人能告訴我們。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叔本華所說的,學會適當的節制與控制自己,能有效的幫助我們敲響生活的幸福之門。

Ⅹ 初中生沉迷網路游戲怎麼辦

初中生玩游戲更可怕,在初二就玩游戲,而初二這個階段卻是很關鍵的時期。如果初二玩游戲上癮,那麼到了初三基本上就不學習了,而且初中的孩子自製力比高中生、大學生都差很多,所以能夠去自製自己不玩游戲的初中生並不常見。有這樣的人的話,應該是把游戲當做樂趣,而不是沉迷。通過你的描述覺得你是沉迷於游戲當中了,所以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你的精力轉到學習上具體的辦法。

第3個就是在每一周你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是不玩游戲的這個小目標,一定要給自己的獎勵獎勵的東西,學慣用品或者是喜歡的一個小物品就好。這樣就會給自己一個正面的動力和暗示,能夠更好的幫助自己解除這個隱,這個網癮你可以隱藏著,隱藏到了大學以後,你再釋放你這個音,我會覺得更好。你覺得呢?實際上最主要的就是你的自製力!

閱讀全文

與哲學中學生沉迷於網路該如何克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抖音網路歌曲 瀏覽:708
蘋果網路允許設置 瀏覽:272
為什麼有網路嗶哩嗶哩視頻 瀏覽:95
廣東廣電網路u點家庭服務ip是多少 瀏覽:942
校園無線網路工程 瀏覽:821
投訴河北廣電網路打哪個電話投訴 瀏覽:828
移動網路最差嗎 瀏覽:31
黑鯊4如何提高游戲網路 瀏覽:307
挑戰無線網路加速 瀏覽:457
電腦插網線網路熱點打不開 瀏覽:894
網路共享是不是要比一般的多 瀏覽:98
搭建一個網路工作室需要多少錢 瀏覽:536
計算機網路英語閱讀 瀏覽:114
康佳電視網路設置在哪 瀏覽:699
網路五米是多少錢 瀏覽:445
連接wifi老是提示網路 瀏覽:285
iqoo網路延時怎麼設置 瀏覽:166
3g網路信號差怎麼回事 瀏覽:699
有線電視網路寬頻最高多少兆 瀏覽:423
美版三星如何設置網路 瀏覽:51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