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東通信管理局電話
山東通信管理局電話:
1、政府信息公開咨詢電話:0531--82092859;
2、行政許可咨詢電話:0531--86080605, 86080907;
3、電信用戶投訴申訴電話:0531--12300;
4、網站備案咨詢電話:0531--82092828,82092857。
(1)山東省網路安全協調指揮平台擴展閱讀
山東通信管理局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通信行業管理政策法規,統籌規劃本地區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含移動互聯網)、專用通信網並實行行業管理。
2、監測分析本地區通信業運行態勢並發布引導信息,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
3、承擔推動實施本地區「三網融合」的有關工作。
4、協調本地區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的建設,促進資源共享。
5、監督本地區通信建設市場。
6、監督、指導本地區通信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7、依法監督管理本地區電信和互聯網等信息服務市場,承擔移動智能終端應用管理相關工作。
8、會同有關部門監督管理電信服務資費和質量。
9、保障普遍服務,指導行業自律,發展、聯系、服務電信和互聯網相關社會組織。
10、根據授權負責本地區通信網碼號、互聯網域名和地址等資源的管理。
11、監管本地區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互聯互通和公平接入,負責網間通信質量監管和網路架構優化相關工作。
12、組織協調本地區應急通信以及其他重要通信保障工作,負責信息通信業應急體系和應急指揮系統的建設及管理。
13、監管本地區網路運行安全。
14、擬定本地區電信網和互聯網網路安全防護政策並組織實施。
15、負責本地區電信網和互聯網網路安全應急管理和處置;
16、受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負責開展本地區電信網和互聯網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威脅治理、信息通報、網路數據和用戶信息安全保護、電話用戶實名登記有關工作,配合開展本地區電信網和互聯網特殊通信、網路環境和信息治理有關工作,配合打擊網路犯罪和防範網路失竊密,配合處理網路有害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山東通信管理局—工作聯系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山東通信管理局—山東省通信管理局權力清單責任清單
⑵ 安全教育平台登錄賬號登錄入口:https://www.xueanquan.com/
安全教育平台登錄賬號登錄入口: https://www.xueanquan.com/
平安是最基本的公共產品,「安全第一」是最廣泛的社會共識。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強調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強化紅線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以,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學校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與公安、綜治等部門密切合作,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有關問題和影響教育系統安全穩定的突出問題,一手抓問題排查整治,一手抓體制機制建設,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從根本上治理,努力減少影響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問題的發生,一些學校安全工作難點、熱點問題得到有效破解,學校安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據統計,在基礎教育階段,2017年溺水死亡人數與上年同比下降約7%,火災死亡人數下降約4.8%,刑事案件死亡人數下降約16.9%,自然災害死亡人數下降約33.8%,傳染病死亡人數下降約13.8%,高校連續29年保持安全穩定。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不斷完善,廣大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給中小學、幼兒園、職業院校、高等學校做好安全穩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戰新要求。當前,學校安全工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一些地區安全發展理念有待進一步落實,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還比較淡薄,制度措施落實還不到位。二是部分地區對安全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認識不足,把握不清,應對不及時,處置不果斷。三是個別地區管理制度不完善、不配套,風險預防、管控和化解機制不健全,不協調。四是一些地區監管力度不足,安全基礎能力比較薄弱,治理能力和事故處置能力有待提升,重檢查,輕整改,結果運用有待加強。五是一些工作人員只當「二傳手」,缺乏深入思考和調研,工作思路不夠開闊,工作方式缺乏創新。這些情況反映出學校安全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迫切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以有效地應對新的矛盾風險挑戰。
剛才,陝西省公安廳、 廈門大學 的負責同志作了很好的交流發言,各地各校要結合實際學習借鑒;公安部部長助理王儉同志就加強警校聯動,構建校園安全防控體系作了部署,各地各校要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做好2018年學校安全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堅持生命至上,強化紅線意識
「安全不保,何談教育?」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確處理安全工作和事業發展的關系,時刻把廣大師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一要深刻認識******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安全是教育事業發展、學生成長成才的最底線要求,關繫到億萬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穩定,必須認真學習*關於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把安全工作擺在教育強國建設更突出位置,並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各環節和全過程。二要健全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堅持高標准、嚴要求,採取有力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嚴格考核獎懲,切實將安全責任記在心上、抗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實在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時刻綳緊安全工作這根弦。三要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要認真梳理總結歷次學校安全事故教訓,進一步細化部門監管責任,突出學校主體責任,對容易發生重特大事故的環節採取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推動安全監管關口前移,完善防控體系,突出安全教育,加強日常防範,加強源頭治理,加強應急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最大限度維護校園秩序。
二、聚焦關鍵問題,妥善應對處置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堅持問題導向,認真分析學校安全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分類應對,突出重點,集中解決中央關心、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學校安全問題。一要關注新興安全領域。認清暴力恐怖主義、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西方意識形態對我國家主權和政治安全的嚴重威脅,加強大中小學課程教材建設和管理,嚴把政治關、思想關和質量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強化高校反恐防滲透工作,加強涉穩輿情處置,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措施,及時做好風險預防、管控和化解。要堅持教育與宗教相分離原則,堅決制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二要重視原生事故處置。充分認識虐童、性騷擾、性侵害、涉校涉生重特大傷亡等事件對社會公序良俗的沖擊,要在第一時間用事實說話,用細節發聲。同時,關注民眾正當訴求,及時回應民眾呼聲,用真相消除疑慮,打消顧慮,堅決避免因個別偶發事故處置不當,發酵演變,引發更大的次生事件。三要掌握教育輿情主動權。建立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提高領導幹部媒介素養,做好與媒體的有效互動,增強事故發生後的輿情應對能力,並充分運用微博、微信等網路新媒體,積極回應熱點難點,積極倡導正能量,引導輿論理性表達,營造良好輿論生態。
三、立足長效治理,創新工作思路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認真研究學校安全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立足長效治理,創新工作思路,做好全面防控。一要強化依法治理。建立健全學校法律顧問制度,進一步強化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指導高校做好安全穩定綜合防控體系建設,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研究解決影響校園安全突出問題的能力,通過法治途徑和方式解決涉校涉生安全事件,推動安全工作法治化、規范化。二要強化綜合治理。結合「掃黑除惡」、「 掃黃打非」、「 護校安園」等專項治理工作,將學校安全工作納入公共安全體系,加大對中小學校園周邊交通秩序、食品衛生、黑網吧的清理整頓力度,加強對高校周邊城中村、鍾點房、出租屋等治安亂點和非法、違禁出版物的排查整治,實現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有機融合,並探索建立學生安全責任區,凈化學校周邊環境。三要強化社會化治理。充分發揮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作用,運用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等載體,推進家校合作共育,推進校地、校警、校群聯動聯防聯治,努力形成學校安全工作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局面。四要強化信息化治理。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信息化手段,整合分析各類安全信息,深入研究安全工作規律特點,提高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科學化水平。加強高校網路輿情監測,做好綜合研判,實現網路和信息安全可管可控。
四、完善校園防控,優化安全環境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優化學校安全環境。一要加強安全風險預防。將安全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專題教育,深化「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定期組織應急疏散演練。深入推進全國安全教育實驗區和國家級安全教育示範區建設,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區域性學校安全風險清單,及時為學校提供安全風險提示,做好安全防範和隱患化解前置工作。二要加強安全風險管控。按照標准為中小學配備必要的安全保衛人員,健全門衛、巡查、隱患排查等管理制度,強化校內日常安全管理。強化高校內部保衛力量規范化建設,加強高校重點人教育穩控工作和講座論壇、開學典禮、迎新會等規范管理,推動安全監管常態化、長效化。三要加強安全事故處置和風險化解。加強與公安、綜治、司法等部門合作,建立安全事故處置預案,健全安全事故報告、處置和部門協調機制。加強與保險部門合作,按規定購買校方責任險,積極探索設立與學生利益密切相關的責任保險,在加大國家財政專項資金投入的同時,引導家長根據自願原則參加,充分發揮保險在化解學校安全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加大監管力度,築牢安全防線
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會同有關部門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認真落實各項制度措施,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精準施策,打造陽光、安全校園。一要強化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根據校園及周邊治安、交通環境實際,在學校門口設置隔離欄、升降柱等硬質防沖撞設施,推動農村學校完善物防設施。完善視頻監控、快速報警聯網等安防系統及管理平台建設,進一步推進高校校園安全管理與應急指揮系統建設。二要強化常規安全管理。做好防溺水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加強重點水域管理,廣泛宣傳防溺水知識和技能。加強校車安全監管,開展專項整治,堅決取締非法校車接送學生和幼兒,堅決避免發生將幼兒遺忘在校車內的事故。做好學校傳染病防控與食品安全工作,認真落實中小學每日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和病因追蹤制度,定期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和水質監測。深化高校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開展校園高層建築、電氣火災等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要強化熱點難點問題治理。加強中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好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機排查,加強日常管理和依法懲戒,有效遏制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發生。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網路游戲市場規范工作,教育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路,自覺抵制網路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為,避免沉迷網路游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學生權利保護制度,對體罰、性騷擾、性侵害等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早發現、及時處理、從嚴問責。配合金融監管部門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引導學生遠離不良校園貸。指導高校以反恐怖主義宣傳教育為重點,以防範抵禦極端宗教滲透為底線,以強化校園綜合防控體系為保障,加強反恐防範能力,從源頭上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四要強化督導檢查。各地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學校安全工作列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地方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學校落實安全工作職責的督導檢查,並將督導結果作為評價政府教育工作和學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對學校安全事故頻發的地區,要採取約談、通報、掛牌督辦等方式督促其限期整改。
同志們,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我國進入******的藍圖,吹響了踏上新征程的號角。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扎實做好學校安全工作,堅決防範各類事故發生,為寫好教育「奮進之筆」,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為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提供最安全、最陽光的校園環境。
⑶ 山東省打造政府數字治理新模式包括
法律分析:優化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建設一體化綜合指揮平台、推進機關內部「一次辦好」、實施數字政府強基工程、構建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全面提升安全防護水平。
法律依據:《數字山東2021行動方案》 一、加快建設整體高效的數字政府
(一)優化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雙全雙百」工程。推動74項「跨省通辦」事項全面落地,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全省通辦」。(省政府辦公廳牽頭)加強電子證照應用,推進跨省互認,打造濟南、青島等「無證明城市」。(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局牽頭)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省司法廳牽頭)開展「愛山東」場景化、向導式改造,完成智能客服、老年關懷專版等建設改造項目。(省大數據局牽頭)
(二)加快建設一體化綜合指揮平台。基本完成全省一體化綜合指揮平台建設,初步實現「一屏觀全省、一網管全省」。強化全省公共視頻監控資源集約建設和統籌管理,全省重點區域和領域視頻資源「應匯盡匯」。(省大數據局牽頭)加快「互聯網+監管」平台建設和應用,實現動態監管和即時監督。(省政府辦公廳、省大數據局牽頭)
(三)推進機關內部「一次辦好」。建設省辦公業務資源庫、應用集成平台以及「山東通」移動辦公平台。構建機關內部統一用戶體系,逐步覆蓋內部辦公、人事、財務、機關事務和檔案管理等應用,推動應用集成、業務協同和統一管理。(省大數據局牽頭,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省檔案館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實施數字政府強基工程。推進政務外網公共服務域「一網多平面」建設,實現省市視頻監控、全息感知兩個平面的試點建設,帶寬可用性5000M以上。完善網路邊界防護體系,建設省級公共互連接入區,接入能力10000M以上。實施「全省一朵雲」升級工程,建設政務雲創新節點,推動上雲系統開展基於雲原生服務的開發建設試點。(省大數據局牽頭)
(五)構建一體化數據資源體系。完善省一體化大數據平台,搭建人口、健康、稅務、電力等行業分平台。完成政府部門業務主責結構化數據物理匯聚,在10個以上領域實現實時匯聚,交通、用電、用水等數據實現「邏輯集中」。深化數據服務,面向自然人和法人組織,分別形成1000個以上的「數字標簽」。(省大數據局牽頭,省有關部門具體實施)
(六)全面提升安全防護水平。加快構建全省統一的政務雲災備體系,完善安全態勢感知和數據安全防護平台功能,推動安全檢查和攻防演練的常態化。(省大數據局、省委網信辦牽頭)強化網路安全保護措施,落實等級保護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提升風險防控和處置能力。(省公安廳、省委網信辦牽頭)
⑷ 什麼是應急指揮中心系統
應急指揮中心是一個指揮中心,具有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主要作用是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指揮中心是在城市應急指揮系統上整合和利用城市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採用現代信息等先進技術,建立集通信、指揮和調度於一體,高度智能化的城市應急系統。構建一個平戰結合、預防為主的應急指揮平台。實現公共安全從被動應付型向主動保障型、從傳統經驗型向現代高科技型的戰略轉變。促進政府健全體制、創新機制,全面提升城市應急管理水平。
⑸ 我國網路安全應急體系在什麼原則下開展工作( )a.堅持統-指揮、密切協同、快
我國網路安全應急體系在堅持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快速響應、依法處理的原則下開展工作。
1.統一指揮
我國網路安全應急體系堅持統一指揮的原則,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負責協調、指導和組織網路安全應急工作。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通過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流程,確保網路安全應急工作統一、高效、有序進行。各級應急機構和相關單位按照統一指揮的要求,積極配合、協同作戰,形成網路安全應急工作的整體合力。
我國網路安全應急體系在堅持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快速響應、依法處理的原則下開展工作。通過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快速響應和依法處理,我國網路安全應急體系能夠高效、有序地應對網路安全事件,保障網路安全和信息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