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媒揭露美國中央情報局監視100多個國家,美國中情局到底有多牛
監視一百多個國家,這么久才被發現,我覺的這個就已經夠牛了。
美國中央情報局是美國的間諜情報組織,其實不僅美國有,還有三個比較知名的情報組織分別是“英國軍情六處、以色列摩薩德、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再加上美國的中央情報局,被合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但是我覺的他們還不夠優秀,咱們國家的才更優秀,畢竟現在世界上連我們國家的情報組織機構叫什麼都不知道,保密工作就是這么強。
綜上,美國但是可以侵入一百多個國家我覺的就已經夠牛的了,更別說還一直在監視獲得其他國家的信息,但是我們國家還是更強的,2010年到現在,美國都沒攻進來。
❷ 美國中央情報局監視100多個國家,不法間諜行為為何沒有受到國際抵制
美國中央情報局沒有受到國際抵制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點,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讓很多小國家沒有膽量或者說沒有能力去反抗美國的非法間諜活動,就拿非洲的一些小國家來說,它們在國際上的地位非常低微,當遇到國際性糾紛的時候,這些國家根本沒法收獲到支持者,當支持者不足,這些國力衰微的小國家就更沒有能力正面抵制美國的非法間諜行為了。
以上三點就是美國的不法間諜行為為什麼沒有受到抵制的原因,當然這種監視行為可能早就存在,但是面對現實的壓力,這些被監視的國家還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有效的抵制反擊的。
❸ 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美國國家安全局和美國聯邦調查局,這三個裡面的,誰的權力最大誰最機密誰最牛逼
綜合考量比較牛的是中情局,中情局是直接接受總統命令,每天早上總統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閱讀一份中情局提供的當日世界情報簡報,中情局的很多海外秘密行動都需要總統來拍板。而且根據美國法律,除了美國國內,中情局可以在全世界行動,當然了雖然法律不允許CIA在國內行動但真的要做什麼事也只要總統授權就行。現在世界上發生什麼大事,背後多少肯定有中情局參與。
國安局的話主管情報監控,也是直接聽命於總統,但主要是走技術路線,中情局是全能型的,比如國安局得到什麼情報,付諸行動的就是中情局,當然了中情局自己也有情報體系。
FBI也是美國老牌的情報機構了,但FBI是屬於司法體系的,很多東西都要遵照法律進行,你不能悄悄搞什麼行動,國安局和中情局是軍事化的單位,跟FBI就不一樣了。
❹ 美國聯邦調查局.中情局和國安局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1)美國聯邦調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之一
(2)美國中央情報局(英語: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蘭利。與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英國軍情六處和以色列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
(3)美國國家安全局: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最大的情報部門專門負責收集和分析外國及本國通訊資料,隸屬於美國國防部,又稱國家保密局。
2、所屬機構不同
(1)美國聯邦調查局隸屬於美國司法部。
(2)美國中央情報局隸屬中情局局長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情報顧問,這確立了中情局在美國情報界的地位,它是最接近國家安全決策程序的情報機構。
(3)美國國家安全局是美國政府機構中最大的情報部門專門負責收集和分析外國及本國通訊資料,隸屬於美國國防部。
3、任務不同
(1)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任務是調查反聯邦法罪犯,支持法律,保護美國,調查來自於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和法律方面執行。對聯邦、州、當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眾需要和忠實於美國憲法的前提下履行職責。
五大影響社會的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 反暴行,毒品/有組織犯罪,外國反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等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
(2)美國中央情報局:其主要任務是公開和秘密地收集和分析關於國外政府、公司、恐怖組織、個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報,協調其它國內情報機構的活動,並把這些情報報告到美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
它也負責維持大量軍事設備,這些設備在冷戰期間用於推翻外國政府做准備,例如蘇聯、瓜地馬拉的阿本斯、智利的阿連德等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反對者。美國中央情報局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
美國中央情報局分為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情報處、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技術人員多具有較高學歷、或是某些領域的專家。該機構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嚴格保密,即使國會也不能過問。
(3)美國國家安全局:它是1952年根據杜魯門總統的一項秘密指令,從當時的軍事部門中獨立出來,用以加強情報通訊工作的,是美國情報機構的中樞。
(4)美國中央情報局信息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美國國家安全局監聽事件:斯諾登事件
1、根據斯諾登泄露的信息,中國通信系統也受到美國的監視。NSA曾滲透到中國大型科技公司的總部計算機系統,並竊聽其公司高層信息。2013年6月,中國大唐和中興等公司發現,NSA入侵他們的互聯網路由器並訪問了數千台電腦。
2、不久之後,中國移動(7.35億用戶)、中國聯通(2.58億用戶)和中國電信(1.72億用戶)獲悉,NSA監聽了他們的電話通信並竊取了簡訊數據。
3、一直以來,中國常常被美國指責開展網路間諜活動,而美國則公開宣稱不搜集經濟情報,儼然一副受害者形象,而斯諾登事件及其後續一連串的曝光,使山姆大叔在國際社會上的信譽瞬間崩塌。
❺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組織發展
2003年12月,CIA科技處為慶祝建處40周年,在華盛頓附近總部內新建了一座間諜博物館,並展出了數十件該處研製的秘密工具,除老虎糞便式竊聽裝置外,間諜博物館還展出了一個「機器人鯰魚」、一個遙控蜻蜓和一架可綁縛在鴿子胸部的照相機。令人驚嘆的是,這種照相機只有幾枚硬幣那麼重。
間諜博物館展出的另一件奇物是一把0.22英寸口徑的手槍。據說,CIA創建人威廉·杜諾萬當年曾在白宮內為羅斯福總統演示這把槍。他接連扣動扳機,但是羅斯福沒有聽到一聲槍響。間諜博物館館長托尼·希利說:「總統當時在接電話,所以多諾萬上前,把一彈盒10發子彈全部打進了橢圓形辦公室內的沙袋裡,然後把冒煙的武器放在桌子上,告訴他(羅斯福)自己所做的事。」
美國知名情報史學家基思·梅爾頓把新建間諜博物館稱為「人們所能見到的最好的博物館」。也因為這個原因,博物館只向CIA雇員和獲得許可的客人開放。 據美國科技網站ZDNet2011年8月11日報道,谷歌公司已承認,它根據美國「愛國者法案」的規定,把歐洲資料中心的信息交給了美國情報機構。ZDNet網站的消息表明,谷歌公司是繼微軟之後,又一家坦承因為愛國者法案的影響,導致歐洲的雲端資料有風險的公司。谷歌這么做,是因為美國情報單位要求谷歌交出儲存在歐洲資料中心的數據。這兩家美國公司的表白,證明歐洲的資料已不安全,如果歐洲本地的子公司與美國總部有關連的話,就可能會受到美國的檢查。在此之前,谷歌公司遵照美國法律,已經許多次接受這樣的要求。 微軟承認將歐洲的資料交給美國執法單位的消息曝光之後,歐洲議會提出抗議,要求美國當局做出解釋。歐美的外交論戰因而展開,在未來幾個月內還會持續下去。
如今在歐洲客戶的眼裡,任何一家美國公司,不論是谷歌、微軟、亞馬遜、蘋果或任何其他雲端服務供應商,只要是在歐洲營運的話,都無法保護歐洲的資料不受到美國的檢查。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於2014年6月6日發布了第一條Twitter消息。正式在「推特」和「臉譜」網站開通賬號。中情局接受Twitter的速度較慢,而美國其他情報機構,例如國家安全局(NSA),此前已開始使用Twitter。中情局的第一條Twitter消息富有幽默感:「我們無法確認或否認,這是我們的第一條Twitter消息。」中情局的Twitter帳號很快吸引了大量關注。在美國當地時間周五上午10點49分發布第一條消息之後,該帳號已吸引了8.52萬個關注者,而第一條消息被轉發次數達到7萬次。「The CIA」已成為Twitter的趨勢話題之一。
網民和媒體調侃,終於有機會「追蹤」這家以追蹤他人為使命的老牌情報機構。
❻ 美國中央情報局信息 什麼時候創立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最早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喬治·華盛頓總統為對付沖突而主張成立的,當時名叫美國情報組織戰略服務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組織被撤銷。然而,杜魯門總統不久就發現自己陷入了來自政府各部門的情報報告「文山」之中,於是成立了國家情報局及其行動機構,即中央情報組,以協調和核對這些情報報告。1947年,中央情報局取代了中央情報組,正式成為美國總統執行辦公室的一個獨立機構,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在華盛頓地區有許多辦公室和2萬名雇員,每年預算為80億美元.
中央情報局現已成為美國從事情報分析、秘密人員情報搜集和隱蔽行動的重要機構。中央情報局局長也是中央情報主任,他負責管理整個美國情報界的活動。該局分為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長領導,還有六個直接歸局長和副局長領導的辦公室、總審計辦公室、總監辦公室、平等就業機會辦公室、人事主任辦公室、政策與計劃主任辦公室。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是: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處。管理處下設通訊、後勤、安全、財務、醫療服務、人事、訓練與教育、數據處理科;行動處下設反情報、國外情報、隱蔽行動、中央掩護科,評價、計劃和設計科,共有雇員6000名;情報處下設管理與分析、武器控制情報、搜集需求與評價科,五個地區辦公室和五個職能辦公室,外加一獨立的中心;科技處於1962年成立,當時稱之為研究處。
1947年建立。總部設在弗吉尼亞州的蘭利,是全球性情報網的中心。它不僅有遍布全世界的監聽站,還有自己的廣播設施、 航空線、宇宙衛星、印刷所以及訓練特種部隊的基地,擁有大批間諜、特務和情報技術人員。
2006年5月26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78票對15票的表決結果,批准了美國總統布希對當時擔任國家情報局副局長的空軍上將邁克爾•海登出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提名。
中央情報局由國家安全委員會直接領導。還擔任總統和國會的高級情報顧問,現任局長為邁克爾•海登。 局長由總統任命,參議院批准,是美國各情報機構的協調人,負責改進美國情報委員會的工作,保證總統在作出決策時,能充分掌握第一手情況。情報局的主要任務有:①以公開、秘密方式和技術手段,搜集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技情報,協調國內各情報機構的工作。②為總統分析和估價情報,對其他國家進行間諜特務活動。情報技術人員多具有較高學歷,或是某些領域的專家。該機構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嚴格保密,即使國會也不能過問。
大家在電視里常看到的FBI和他們不是一類的。
還有一點要說,請不要把電視跟現實混為一談,CIA和FBI的人都不是笨蛋,請謹記。 [編輯本段]組織中央情報局現已成為美國從事情報分析、秘密人員情報搜集和隱蔽行動的重要機構。中央情報局局長也是中央情報主任,他負責管理整個美國情報界的活動。該局分為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每一部分由一名副局長領導,還有六個直接歸局長和副局長領導的辦公室:總審計辦公室、總監辦公室、平等就業機會辦公室、人事主任辦公室、政策與計劃主任辦公室。四個主要組成部分是:管理處、行動處、科技處、情報處。管理處下設通訊、後勤、安全、財務、醫療服務、人事、訓練與教育、數據處理科;行動處下設反情報、國外情報、隱蔽行動、中央掩護科,評價、計劃和設計科,共有雇員6000名;情報處下設管理與分析、武器控制情報、搜集需求與評價科,五個地區辦公室和五個職能辦公室,外加一獨立的中心;科技處於1962年成立,當時稱之為研究處。 [編輯本段]主要任務1、以公開、秘密方式和技術手段,搜集外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與科技情報,協調國內各情報機構的工作。
2、為總統分析和估價情報,對其他國家進行間諜特務活動。情報技術人員多具有較高學歷,或是某些領域的專家。該機構的組織、人員、經費和活動嚴格保密,即使國會也不能過問。 [編輯本段]職能根據美國1947年出台的《安全條例》,美國中央情報局沒有國內任務,也沒有逮捕權,主要有以下五種職能:
1、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活動的情況;
2、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供協調政府各部門和機構有關國家安全方面情報活動的建議;
3、聯系和評價有關國家安全的情報,為政府內部適當傳播情報,在適當的地點提供有用的機構和設施;
4、為現存情報機構的利益,從事共同關心的輔助服務,以便更有效、更集中地執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決定;
5、履行影響國家安全的有關情報的其它職能和義務,以便國家安全委員會能隨時進行指導。
❼ 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是否如美劇《國土安全》中所演的那樣,經常進行一些驚心動魄的間諜活動呢
CIA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簡稱,美國中央情報局,是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之一,他的影響范圍使我們無法估量的。作為這樣一個巨大的世界級的情報組織,間諜是肯定存在的。
所以你看,間諜真的離我們並不遙遠,但凡是一個情報組織,肯定會需要這樣的間諜人員來提供這樣的情報,我們的世界看上去很平靜,其實背地裡都是暗潮洶涌的。也許你今天出去買個包子,賣包子的老闆就是一個小間諜,在等著收集不知道什麼情報。
❽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負面事件
在水門事件之後,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James Schlesinger發誓要找出美國中央情報局歷史中是否還有其他危險的秘密,致使調查牽扯出很多秘雲。
但是,在編輯報告時,Schlesinger升職改任國防部長,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新領導William Colby接手了這份名為「家族珠寶」的693頁文件。報告中提到,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策劃要殺害菲德爾 卡斯特羅和其他外國領導人、監視美國人、竊聽他們的電話線並閱讀其納稅申報單、在不知情的人類受試者身上進行LSD試驗。Colby最終移交了這份報告。 傳奇特工霍華德·漢特與國外行動屢屢受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情局在美國國內行動起來渾身是勁。比如說1972年6月中情局特工霍華德·漢特向局裡申請說:「急需一名精於撬門開鎖的好手,最好是已經退役的特工。」這份申請很快得到批復,行動的結果就是導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門事件」。
除此之外,中情局特工還於20世紀60~70年代對美國國內的反戰組織展開滲透,以期發現它們是否「獲得外國的資助」。比如說一份1972年的絕密檔案聲稱,披頭士首席歌手列農「出錢資助反戰組織」,試圖破壞該年度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全國大會。 棱鏡計劃(英文名稱:Prism)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計劃。該計劃的正式名稱為「US-984XN」。
根據報道,泄露的文件中描述PRISM計劃能夠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許可的監聽對象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劃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國家安全局在PRISM計劃中可以獲得的數據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交談、影片、照片、VoIP交談內容、檔案傳輸、登入通知,以及社交網路細節。綜合情報文件《總統每日簡報》中在2012年內在1,477個計劃使用了來自PRISM計劃的資料。
關於PRISM的報道是在美國政府持續秘密地要求威訊向國家安全局提供所有客戶每日電話記錄的消息曝光後不久出現的。泄露這些絕密文件的是國家安全局合約外判商的員工愛德華·斯諾登,並在2013年6月6日,在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公開。
PRISM的前身是小布希任內在九一一事件後的恐怖分子監聽計劃(Terrorist Surveillance Program)。在當時這個計劃曾遭到廣泛批評,且其合法性因未經過外國情報監視法庭(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Court)批准而受到質疑,但之後的PRISM則得到了該法庭的授權令。在奧巴馬任內,國家安全局持續運作PRISM。
PRISM計劃在2013年6月3日首次被《華盛頓郵報》和《衛報》對外揭露;兩家媒體取得了與PRISM有關的秘密文檔。 根據這些文檔,數家科技公司參與了PRISM 計劃,包括(按加入項目的時間)微軟(2007年)、雅虎(2008年)、Google(2009年)、Facebook(2009年)、Paltalk(2009年)、YouTube(2010年)、Skype(2011年)、美國在線(2011年)以及蘋果公司(2012年)。此外,Dropbox也被指控「即將加入」這項計劃。
在泄露的秘密文檔內的一頁幻燈片中,顯示了兩種數據來源:「上行」 (另一個監聽項目的代號) 和PRISM。 「上行」項目在承載互聯網骨幹通信內容的光纜上安裝分光鏡, 復制其通信內容;PRISM則是從上述美國服務提供商的伺服器直接進行收集。
PRISM讓情報機構能對實時通信和存儲在伺服器上的信息進行深入監視。任何使用上述服務商的美國境外客戶及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都是該計劃允許的監聽對象。國家安全局經由PRISM獲得的數據包括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交談、視頻、照片、VoIP通話、文件傳輸、和社交網路上的詳細資訊。其中98%的PRISM結果是基於來自雅虎、Google和微軟提供的數據。2012年間的《總統每日簡報》內共引用了1,477項來自PRISM的數據。
PRISM的年度花費約為2000萬美元。
英國的政府通信總部【GCHQ,與美國國家安全局對應的信號情報(SIGINT)機構】最早從2010年6月起就能訪問PRISM系統,並在2012年使用該計劃的數據撰寫了197份報告。PRISM讓GCHQ 得以繞過正式法律手續來取得所需的個人資料。 美國官員2014年3月5日稱,關於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監控對他們進行調查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的報道,中情局正在進行調查其雇員是否有違規行為。 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因斯坦稱,中情局的檢察長正在就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偵查CIA濫用關押和審訊程序時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查。 熟悉此調查的匿名官員稱,對中情局的指控包括其雇員是否對參議院的調查人員進行了不當監控,並可能暗中訪問了他們正在使用的電腦。 此前,美國媒體報道稱,在國會對中情局進行調查時,中情局允許參議院調查人員在其總部的一個安全房間內,使用電腦訪問上百萬份絕密文件,對布希時代中情局對折磨和拷問的使用進行調查。而中情局監控了這些電腦,違反了與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協議。
中情局拒絕對此作出評論。而美國司法部既不承認,也不否認中情局檢察長曾向司法部提到過這些指控。 美國《紐約時報》2014年8月1日報道說,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布倫南承認該機構曾監控美國國會參議院相關雇員的電腦,並對此表示道歉。 2014年12月9日美國會參議院發布報告,首次披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小布希政府時期對恐怖嫌犯暴力刑訊的情況。
美參議院的這份報告名為「CIA拘押與審訊報告」,裡面詳細記錄了自「9·11」事件以後,CIA如何利用「水刑」、關禁閉、剝奪睡眠等殘忍手段從恐怖嫌犯口中獲取情報。整個報告耗時5年時間,耗資4000多萬美元。參議院9日公開的只是報告中一份近500頁的概要,而全長6000多頁的報告全文尚未全部解密。美參議院在報告中指出,CIA的刑訊手段比此前披露的更為「殘暴」,CIA官員此前有意向時任總統小布希以及國會隱瞞真相,導致暴力刑訊持續發生。報告還認為,CIA的暴力刑訊並未達到預期效果,沒有獲得重要情報。報告顯示,「9·11」事件發生後,美國以反恐為名逮捕了至少119名恐怖嫌犯,並將其關押在位於美國境外的多處秘密監獄中。在審訊過程中,CIA探員曾對多名嫌犯施以「水刑」,迫使嫌犯連續180個小時不睡覺,還曾威脅襲擊嫌犯家人。多名嫌犯在刑訊過程中喪生,多人落下終身殘疾。負責發布這份報告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斯坦2014年12月9日表示,通過刑訊得到的「情報」被證實根本不存在,或價值不大。一些恐怖嫌犯為躲避刑罰不得不編造「情報」。她承認,CIA在一些審訊中所用的手段已經到達「虐待」的程度。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天表示,CIA的殘酷刑訊手段有違美國的價值觀,也不符合美國的反恐政策和國家安全利益。他還表示,CIA的做法嚴重損害美國形象,不利於美國與盟友發展關系。在奧巴馬執政初期,他曾下令停止CIA在海外的刑訊逼供行為,並同意對這一行為展開調查。在參議院完成有關調查後,他表態支持公開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公布後,多名共和黨議員刻意淡化該報告的可信度,稱公開報告是民主黨導演的一場報復行動。小布希及多名前CIA官員也紛紛表態,極力為自己辯護。小布希在報告發布前曾對媒體表示,「無論這份報告說了些什麼,那些CIA探員都是愛國者,詆毀他們的貢獻是大錯特錯。」 2015年2月23日,總部設在卡達的半島電視台突然曝光數百份南非等國情報機構的絕密檔案。這些檔案涉及到南非與一些國家的幕後交易,及各國在重大國際事件背後頻繁的間諜行動。被泄露檔案的時間跨度從2006年一直到2014年12月。其中包括南非情報機構與美國中情局之間的秘密往來信函。美國中情局曾多次在巴以問題上指手畫腳,對南非的情報機構提出一些要求。
❾ 美國中情局黑客之手有多長
隨著近9000份美國中央情報局機密文件近日被「維基揭秘」曝光,美國隱秘不露的黑客能力再次震驚世人。從手機到電腦,從汽車到智能電視,一切聯網設備對美國似乎都無秘密可言。那麼,美國中情局的黑客之手到底有多長?
「維基揭秘」發布中情局機密文件時說,文件提供者希望通過此舉促使公眾討論中情局的黑客能力是否已經超過他們所獲得的授權。這家網站批評,中情局對其黑客武器庫已經失控,其中大部分工具「似乎正在前美國政府的黑客與承包商中未被授權地傳播」,存在「極大的擴散風險」。
斯諾登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說,這些文件顯示「美國政府在美國產品中開發出漏洞,然後有意留著這些漏洞。(這些做法)不計後果,讓人無言!」
更令人失望的是,某些美國專家不顧擴散危害,甚至還嫌中情局的黑客能力不夠強大。
美國網路安全專家羅伯特·格雷厄姆說,從泄露的文件看,中情局似乎並不能通過互聯網遠程式控制制入侵三星電視,而是首先要利用快閃記憶體直接在電視中安裝病毒程序。此外,中情局也不能直接破解手機社交軟體的加密程序,而是要先誘使人們在手機中安裝帶病毒的軟體,才能繞過加密程序獲取信息。總之,中情局的黑客工具更多是「兒戲」般的惡意軟體或木馬,在技術水平上與國安局「相差甚遠」。
美國准備發動網路戰爭?
從白宮和中情局的最新反應看,「維基揭秘」曝光的文件應該真實可靠。白宮發言人肖恩·斯派塞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特朗普總統「極為擔憂」,因為這類泄密事件損害美國安全,「我們將會找出泄露機密信息的人,將按法律最大限度地起訴他們」。中情局當天也發表聲明說:「這樣的曝光不僅危及美國人員及任務,也賦予美國敵人以傷害我們的工具與信息。」
從此前斯諾登事件到此次「維基揭秘」事件,加上前不久《紐約時報》披露美國政府曾試圖利用網路攻擊擾亂朝鮮導彈試驗,都顯示出美國政府的黑客在互聯網上極其活躍,也佐證了斯諾登此前有關美國情報機構正致力於准備網路戰爭的說法。
解密文件顯示,中情局還特別設立一個小組,專門負責收集、管理「偷自」俄羅斯等國家的黑客軟體,因為這樣做不僅能豐富中情局網路攻擊的花樣,還能留下「假指紋」,讓調查人員誤以為是遭到了其他國家的網路攻擊。
網路安全專家格雷厄姆在其博客中寫道:「一名殺毒研究人員對我說,他們此前曾猜測來自俄羅斯等國的一種電腦病毒,現在可以認為是來自中情局,因為它與這次爆料中的某個病毒的描述完全匹配。」
由於美國駐德國法蘭克福領事館被曝是中情局的秘密黑客基地,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說,這類問題一次又一次出現,德國會非常嚴肅地對待這個信息,並就此同美方保持接觸。
❿ 美國中央情報局監視100多個國家,美國是否無差別的監視盟友和假想敵
我覺的是的,無論是盟友或者假想敵都會被美國政府監控。
自從二戰結束以來,我覺的美國中央情報局就一直在監聽其他國家和自己國民的信息,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就是監視自己北約盟國的信息,然後就是想辦法滲透蘇聯裡面,監聽蘇聯的信息,剛開始我覺的我們國家不會成為美國的監聽對象,因為二戰結束後中國還是國民政府,並且當時美國致力於和蘇聯爭霸,並沒有心思關注中國,後來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可能也只是瞟了一眼的那種感覺,畢竟我們國家那個時候太弱小了,入不了美國的眼,但是也正是因為當時弱小,美國不重視,我國才有了更好的發展時機。
根據上面的原因分析,我覺的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不僅會監視自己的盟友、自己的假想敵、其他只要是威脅到美國發展的國家,都會在美國的監視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