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安全 > 大學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輿情

大學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輿情

發布時間:2022-05-01 09:39:10

A. 大學生對網路輿情的認知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路新媒體已經從早期的網路論壇、即時傳訊等發展為新時期的微博、微信、空間動態等,這些新媒體平台為高校師生傳播信息、發表言論提供了更為多樣的渠道,同時,網路輿情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高校輿情監控和應急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和挑戰。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與網路新媒體已經密不可分,新媒體為高校師生溝通與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成為校園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各種網路輿論所組成的校園網路輿論環境,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輿情的形成主要包括如下幾個關鍵性因素:主體、對象、本體、媒介及過程,重視高校網路輿情問題,構建完善的網路輿情監控應急機制,引導高校網路輿論朝健康的方向發展,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調查數據的基本情況
累計調查問卷323份,收回323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64.71%,女生35.29%,一年級31.58%,二年級43.65%,三年級19.2%,四年級5.57%,調查涵蓋不同類型的高校和兼顧到了不同學科門類學生。
二、對網路輿情主體的認知
網路輿情是指網民在一定時間和網路空間內,對自己關心的事情,尤其是社會熱點、焦點等問題所持有的情緒、意願、態度以及意見的總和[1,2];調查顯示,91.95%的大學生每天上網時間超過1小時, 大學生群體由於其年齡、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表現出同質性,其態度、觀點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極性。
三、 對網路輿情對象的認知
大學生最受關注的網路輿情類型是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文體娛樂資訊和與大學生切身利益相關事務等。輿情的對象是指能夠引起大家共同興趣的社會事件,這里我們要研究的是熱點事件。對於熱點事件,65.63%的大學生認為網路資訊的可信性一般,50.77%大學生表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了解事情經過,並持有自己的觀點,只有1.24%的大學生表示從不關注;62.85%的大學生表示對熱點事件在網路上評論的現象,存在較大問題,應加以管制;超過40%的大學生比較相信熱點事件的專家解讀和網路謠言的官方辟謠。
四、對網路輿情本體的認知
網路輿情的本體是指網民的情緒、意願、態度、意見等的總和。調查顯示只有27.86%的大學生比較願意評論,19.5%的大學生比較願意轉發網路熱點事件,其中只有36.84%經過思考後,轉發想法相同的觀點;但超過40%的大學生比較願意 「圍觀」網路熱點事件,不做評論及轉發,超過60%的大學生比較願意與同學談論網路熱點事件;41.49%的大學生表示網路的評論價值觀有較小影響;超過50%大學生出於獵奇心理和發泄個人情緒而響應網路號召。
五、對網路輿情媒介的認知
媒介是指主體對熱點事件發表意見時藉助的媒介。調查顯示,超過85%的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通過手機和電腦網路,在獲取網路資訊的渠道中,超過70%的大學生通過綜合性門戶網站(如騰訊、新浪等)和社交類平台(如微信、微博、博客等)。互聯網既可以提供個人傳達信息、發表看法,又是一個可以相互討論的主體空間。
六、對網路輿情過程的認知
過程主要是指網路輿情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致包含發生期、擴散期和消退期三個階段。它有自身發生、發展的規律,輿情的爆發需要一定的觸點和條件,這些觸點和條件既影響了輿情的形成,也影響著其周期的長短。
網路輿情是雙刃劍,一方面,客觀公正的輿情信息會推動社會的進步,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形成和諧穩定高校校園環境;另一方面,消極負面的網路輿情則會產生極大的破壞力,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3]。本文從輿情形成過程中的幾個關鍵性的因素,即主體、對象、本體、媒介及過程的角度描述了影響輿情生成、演變的因素,只有加強研究大學生群體對網路輿情的認知才能為下一階段的預警作出正確判斷。

B. 作為大學生怎麼對待社會輿論

當代大學生身處網路時代,對信息的收集獲取更為迅速。但如果大學生長時間處於負面信息的包圍下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對此,大學生如何正確對待輿論信息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擦亮眼睛,避免盲從。大學生在面對輿論信息時首先要認識到輿論信息是沒有正確保障的,一些輿論信息都帶有一定的利益傾向。因此,大學生要擦亮眼睛,透過各種輿論信息認識到背後的實質。避免盲從跟風,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C. 大學生應該以什麼樣的價值觀看待網路上的輿論

網路上的輿論魚龍混雜,需要識別對錯,觀,帶著愛觀,而不是帶著恨觀,價值觀不要有仇恨和看熱鬧的心態。(多印經書,不忘恩)

D. 當代大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網路輿情觀。

首先,以主流的社會政治觀念為理論基礎。主流的社會政治觀念是指對一個國家整體發展具有總體指導作用的社會政治觀念的總和,對於我國來說,主流的社會政治觀念就是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理論與觀念,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由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理論與觀念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自身的科學性,又是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產物,經實踐的檢驗證明是正確的,對我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推動與促進作用,因此,在我國居於主流地位。作為共和國的未來與棟梁的大學生,只有立足於主流社會政治觀念,並以此作為思考認知、價值判斷的理論基礎,才能得出真正適合本國與本民族的正確結論,進而推動國家與社會的發展。因此可以說,接受主流社會政治觀念是當代大學生確立正確輿情觀的前提與基礎。

其次,對當代國內外的社會政治事項能夠做出客觀與合理的評判。由於在新時期,報紙、廣播、電視以及網路這些媒體的影響力已全面而深刻地滲入到公眾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網路已成為新聞傳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媒體的發展與普及使大學生了解國內外社會政治事項的機會大大增多,他們經常就所關注的政治社會問題諸如新聞時政、經濟文化、人文社科等問題展開討論與評斷。從這個角度來說,當代大學生確立的正確輿情觀就在於確保他們在思考與判斷力形成期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社會政治事項做出客觀與妥當的評判。這具體又體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正確的輿情觀要求大學生針對這些事項的評判是客觀的。這主要是指使大學生們擺脫一些來自於外界媒體尤其是網路上的極端觀點與不良觀念,清楚認識到這些事件發生的客觀必然性。其二,正確的輿情觀還要求大學生針對這些事項進行妥當的評斷。這種妥當主要是指他們得出的結論應該是經過自己思考得出的而不是「跟風」或盲從的結果,而且得出的結論應該是建設性多於破壞性的,同時還要確保這些結論有益於國家與社會的發展。

再次,對大學生身邊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突發性事件應該能夠冷靜、正確的應對。大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在學習的四年時間里,大多數時間都集中於校園內。加之目前輿情傳播具有迅速與多途徑的特點,因此,一些較為容易引起大學生關注的社會政治事項很可能引起學生群體內部的共鳴,有時學生的群體性反應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許多事項也具有演變為群體性惡性事件的潛質。因此,當代大學生正確的輿情觀要求大學生們在面對身邊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突發性事件,保持冷靜的思考、客觀的反應與理性的行為,不盲目地為一些謠言或失實的信息所動進而消極地被捲入到不良事件之中去。

E. 網路輿情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嗯這個該怎麼說呢,我們的網路輿論基本會從正反兩面去解讀下的,很少出現對事情的單面詮釋,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基礎道德價值觀沒有變,但是我們現在又總是去挑戰底線邊緣,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價值觀就受到影響了,比如男女關系對於性行為的情況,或者現在女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索求等等,問題也存在但我們大多的基準沒變

F. 大學生中英雙語失物招領事件引網路暴力,如何面對輿論中的偏見

我覺得面臨到了這種輿論中的偏見時,我們應該要保持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因為偏見本身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都都會對一種事物抱有偏見,這種偏見經常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給我們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就像這次事件,很多人覺得用中英文寫失物招領就是崇洋媚外的行為,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這樣的,我只能把它歸結為一種偏見,而在面對到這樣的偏見的時候我們能做就是只有理清自己的思路,來辯證的看待這件事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所以就是保持自己的理智,能夠從一個比較清醒的角度上來看待整件事情。

G. 如何做好大學生輿情防控工作

了解網路輿情的人應該都明白,隨著社會化媒體的發展和網路與現實的更進一步接近,使得網路輿情存在與各行各業中。也有可能是電子產品的發達,各類拍客,網路寫手的增多,也增加了網路輿情的形成速度和概率。人們發現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立馬發到互聯網上,就可以引來大量的圍觀者,輿情信息也同樣。一些過激的言論和社會上的輿論事件,只要到了互聯網上並且能引起網友共鳴,都極有可能形成網路輿情。 網路輿情的形成並非全都是否定意義,如果是一些正確的真理和思想在現實社會中得到扭曲亦或肆意擴大,那麼將其放到互聯網上,就有可能起到正面的積極的督促作用。如今,不只是政府單位、企業集團,包括高校大學等也感覺到了做好輿情監測工作的重要性。 近日,記者就高校輿情工作采訪了軍犬網路輿情監測系統輿情分析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就高校網路輿情問題做出了闡述:「高校不是政府單位,也沒有企業間的利益競爭,看起來是並非有做輿情監測工作的迫切需求。實則不然,眾說周知,自從教育部調整高校招生政策之後,很多高校都是進行自重招生,那麼這裡面就有涉及到生源競爭問題,當然這與企業的經濟競爭有本質上的不同,但高校的品牌效益也確實能夠影響到一部分學生的志願填報。

情人禮物送女友-精緻花束,極速配送

廣告 情人禮物送女友-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京東鮮花低價特惠,精選優質花卉,品質有保障。 查看詳情 >

這只是高校做網路輿情監測工作需求的一個方面。另外,高校學生眾多,人多口雜,對某件事情達到共同的觀點後,就有可能形成社會輿論和網路輿論。而已經形成的網路輿情在眾多學生中傳播,更加加快了輿情信息的高漲勢頭。 高校做好輿情工作和企業不同,輿情應對的方案也不同。高校輿情的難點和其他單位有一定的共性,而這共性都來自互聯網。輿情監測工作之所以有難度主要是因為網路輿論具備隱匿性與非理性,自由性與多元性,即時性與放大性等這些特點」。 那麼高校輿情又該如何應對呢,主要有幾大要點: 一、樹立主陣地意識,加強校園思政教育網站建設; 二、健全校園輿情預警機制,創建網路權威信息發布平台; 三、完善和健全網路管理制度,強化網路道德教育; 四、構建校園網路技術防控體系,高校BBS等信息交流平台嚴格實行用戶實名注冊制度; 五、加強校內網站與網路用戶的統一歸口管理,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資料庫和IP地址分配使用逐級責任制; 六、建立和完善校園網路的安全防護、信息過濾、信息適時監測與跟蹤系統,及時發現和刪除各類消極、灰色信息,從信息技術層面

Kakaofriends萌化你的少女心

廣告 萌趣玩偶,文具用品,日用品等盡在Kakaofriends. 查看詳情 >

H. 大學生如何對待網路輿論

首先大學生要認識到一點網路輿論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無論按時大型媒體還是路邊新聞,都可能發布一些符合利益傾向的文字。文章只為了閱讀量,而不代表個人對於事物的認知。所以無論你看什什麼樣的輿論,都需要小心的辯證。
2
/6
其次面對網路輿論,在沒有經過思考和辯證之前,不要輕易進行傳播,有些輿論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目的,你的一次轉發就可能對別人造成傷害,而且虛假信息的傳播還可能觸犯法律,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另外,在不明確事情真正情況之前也不要在網路上輕易表態,不經過思考就對一些人進行無理由的批判,這樣害人不淺,而且也會傷害到自己。網路暴力就是由別有用心和不明真相的愚蠢的人造成的。
3
/6
流言止於智者,確定一些輿論的真假不僅需要知識的儲備,還需要對於社會學、心理學有一定的認知,建議大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一下。
邏輯思維是辯證真正輿論導向的重要手段,任何輿論的產生都是要合乎情理的,你可以換位站在不同的角色從不同的角度來推導時間的發展,發現其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就有了辯證輿論真假的依憑。
4
/6
對於大學生看待輿論要博採眾長,在輿論發生後,可以多閱讀關於這些輿論的評論性質的文字,一般各種大咖都會發聲追逐熱點。將不同的評論對比,就會發現不同人看待問題的不同方向,掌握這樣的思維方式很重要,建議做好筆記,培養自己的維斯方式。
5
/6
大學生關注輿論的方向應該有所選擇,對於一些涉及別人隱私的生活問題不要去過分關注,這一輿論的存在娛樂性質更強,而且是建立在少部分人痛苦的身上的。對於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輿論可以關注一下,對於你日後的生活有用。
6
/6
在這里再說一下關於自己的輿論,如果你處於輿論的中心,無論是支持你的人還是反對你的人,你都要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冷靜的發言和真誠的表態可以將你拖出輿論的泥潭。
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企圖玩弄於倫,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I. 作為大學生,如何面對網路輿論對中國革命道德傳統的質疑

寫作思路:使用簡單的寫作風格,讀者傾向於選擇簡單的文本來閱讀,而不是在復雜的表達中沉思。例如面對網路輿論,我們應該怎麼辦,如何應對。

例文:

首先我們應該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和提高自覺守法的意識。只有了解了相關法律知識,我們才不會輕易相信網路輿論,才不會稀里糊塗在網上參加了什麼非法活動,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其次我們對待網路輿論,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了解事情的緣由才下結論。

在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前,不管網上其他人怎麼說,我們都應該相信事實,不要提前就妄加推斷而進行批判。這樣會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們還應增強網路道德教育,培養我們的道德評判意識。只有這樣在網路輿論中,我們才能用正確的道德觀去評價一個人做的是對還是錯。

最後我們還應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不要被輿論所誤導。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要分清網路的虛理性和真實性,不要輕易相信網路輿論,也不要完全否認它,那樣就失去了它本身所存在的意義。它是由眾多人抬拾起來的,有時候不以當權者的意志為轉移。

自有它的發展方向,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同時它也避免不了被「引導」的命運,網路輿論極大地賦予了普通大眾也享有根據自身需要選擇信息的自由和發表意見的權利。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很多時候占據數量上的多數並不意味著掌握了事實的真相。

就一件事情而言它必然有很多因素、很多條件構成,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都不盡全面,而且我們的網民未必都是社會學家,知識那麼全面,更多的情形是,網民在各大論壇里恣意汪洋嬉笑怒罵的時候,快意的只是他們的情緒,而事實的真相往往離我們還很遠。

所以我們需要真正的靜下心來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同時在網路輿論上我們也應該少說話,而不是不說,但也要根據事實情況來下結論。我們要學會去觀察去分辨,對於網路輿論上真實的事情我們需要去維護它。

例如像有人貪污受賄這種不能被法律或道德倫理所認同的事,如被相關人事所證實,我們就應該批判他們,維護我們的法律統治。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輿論學到很多東西。比如了解時事和與論中社會公眾人物事跡,並向他們好的方面學習來提高自己。



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網路輿論在當今社會是越來越廣泛,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它能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聞快捷,是一些傳統電視、報紙等新聞媒介不能比擬的,起到很快的宣傳效果,但不是指商業等的宣傳而是人文精神的傳播。

雖然網路輿論對許多群體有許多障礙,如農民等。但相對於其他表達通道,它更開放、自由、快捷,增強了人民與政府之間的聯系,對國家各機關起到了監督的作用,使這個社會更加和諧、有秩序。總的來說網路輿論帶來的利大於弊。

一件事物的發展必有它發展的必要因素,對世界有利多的得東西才能被社會所保留下來,不然就會被淘汰。面對著網路輿論上的種種,我們有時可以保持沉默,而需要是我們付諸於行動,但一定是要經過深思熟慮、法律所允許的正確的行為。

我相信,只要我們對網路輿論進行正確的管理和監督,及把網路輿論這個具運用到正確的途徑上,它將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但我們一定要謹記:在不知道事情真相之前,不要隨意聽信別人、聽信網路輿而妄加推斷。

J. 大學生怎麼理性看待網路輿論

對於網路輿論,大學生最理性的方式就是不盲目跟從,不傳播輿情,不發表輿論等。

閱讀全文

與大學生應該如何對待網路輿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7系統安裝哪個網路適配器 瀏覽:552
道路養護與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 瀏覽:419
手機抖音網路歌曲 瀏覽:708
蘋果網路允許設置 瀏覽:272
為什麼有網路嗶哩嗶哩視頻 瀏覽:95
廣東廣電網路u點家庭服務ip是多少 瀏覽:942
校園無線網路工程 瀏覽:821
投訴河北廣電網路打哪個電話投訴 瀏覽:828
移動網路最差嗎 瀏覽:31
黑鯊4如何提高游戲網路 瀏覽:307
挑戰無線網路加速 瀏覽:457
電腦插網線網路熱點打不開 瀏覽:894
網路共享是不是要比一般的多 瀏覽:98
搭建一個網路工作室需要多少錢 瀏覽:536
計算機網路英語閱讀 瀏覽:114
康佳電視網路設置在哪 瀏覽:701
網路五米是多少錢 瀏覽:445
連接wifi老是提示網路 瀏覽:287
iqoo網路延時怎麼設置 瀏覽:168
3g網路信號差怎麼回事 瀏覽:699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