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外IT行業是否也像國內IT這樣苦逼的加班生活
不會的,如果你真的是人才,無論去到那裡都可以賺到大錢。另外,當你真的掌握了技術,老闆都聽你的,別說加班,老闆還要時時給你加工資,加油吧!
2. 特斯拉上海工廠攝像頭被入侵,黑客入侵的目的是什麼
據外媒報道,近期有國外黑客對外界宣稱他們入侵破解了位於美國矽谷內的安防系統初創公司Verkada的資料庫,從這個資料庫中他們獲得了超過十五萬個攝像頭拍攝的視頻監控錄像文件,而這些攝像頭中有部分是安裝於特期拉位於中國上海的超級工廠內的,而黑客們表示他們這次的入侵行動只是為了向人們展示視頻監控在如今社會生產活動中的應用范圍有多大,並且這些視頻監控的安全措施十分薄弱,可以被輕松的破解和入侵。
而此次黑客事件向人們表明了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網路安全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已經和網路密不可分,如果不做好網路安全方面的防範將會使我們蒙受巨大的損失,而此次Verkada公司被黑事件也在象我們表明,市面上所謂的安全攝像頭是多麼的脆弱,他們在專業黑客的進攻下頃刻間就被攻破,這對Verkada這類安全公司來說是最大的諷刺了。
3. 「網路病毒」讓誰「想哭」
從5月12號起,全球網路突然遭到了一種神秘勒索病毒的大規模攻擊,導致至少15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三十萬台電腦被感染,引發了全球性互聯網災情。一旦受害者電腦受到攻擊,就會被黑客鎖定,提示支付價值相當於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69元)的比特幣才可解鎖。
全球各地的大量組織機構遭受了它的攻擊。在一些遭受攻擊的醫院里,手術被迫取消,可能導致病人無辜死去。印尼最大的癌症醫院,電腦系統遭到「勒索病毒」入侵,無法上網查閱病人的醫療紀錄,要改用人手處理,使得看病時間大為延長,候診室擠滿了病人。院方其後表示,有七至八成電腦回復正常。 鐵路方面,德國鐵路公司表示,受累於病毒攻擊,列車班次顯示屏和售票機沒法運作,公司加派人手到繁忙車站向乘客提供信息。 此外,法國雷諾汽車的電腦系統中招後,旗下數處工廠停產,防止襲擊范圍擴大。病毒潮還波及能源領域,中國石油部分加油站的支付系統一度中招,民眾不能刷卡和用網路付油費,只能用現金支付。
另外一個受益者,當然就是比特幣。此次勒索病毒要求用戶繳納的贖金是比特幣,比特幣擁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不屬於任何國家、組織和個人,不記名,可兌換多國貨幣。也正是因為比特幣有這些特點,所以它的價值也不依靠於某個國家或組織,更多依賴於炒作。如果說在此之前,比特幣還只是被一小部分人了解的話,永恆之藍病毒一下子就讓數十萬人知道了比特幣,為比幣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廣告。
另外這款名為「想哭」的勒索軟體也讓A股市場的網路安全板塊「笑了」。5月15日,網路安全概念股集體爆發。截至收盤,藍盾股份、拓爾思、任子行、啟明星辰等10隻股票漲停,板塊以3.13%的漲幅領漲兩市。華創證券指出,以往「熊貓燒香」病毒、棱鏡門事件發生之後,網路安全板塊指數漲幅超過70%。
分析還指出,6月1日起《網路安全法》即將實施,針對信息安全、網路安全領域的立法一方面顯示了國家保護公民網路空間的合法權益,維護網路空間安寧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昭示了國家將積極打擊網路安全層面的違法犯罪,在安全管理、內網安全審計以及網路安全基礎建設層面加強管理的決心。從IT投資的角度,此次勒索病毒爆發事件有望直接促進各層級加大對信息安全的重視,尤其是教育行業、政府部門、大型央企集團等重點行業,對於信息安全、網路安全及後期運維的投入有望持續加大。
4. 網路安全真的完全不看學歷嗎
雖然一直說學歷是敲門磚,但是能力才是決定就業的關鍵。網路安全不看學歷深層意思是「能力大過學歷,你的能力足夠彌補你的學歷,那學歷就無所謂」。
5. 美國將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列入「安全風險清單」,會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將中國電信美洲公司列入「安全風險清單」主要是做做樣子,表明一種姿態
6. 哪家網路安全廠商適合去做銷售
適合。
山石網科是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的技術創新領導廠商,並於2019年9月登陸科創板。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網路安全領域前沿技術的創新,提供包括邊界安全、雲安全、數據安全、內網安全在內的網路安全產品及服務,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更智能、零打擾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山石網科為金融、政府、運營商、互聯網、教育、醫療衛生等行業累計超過18,000家用戶提供高效、穩定的安全防護。山石網科在蘇州、北京和美國矽谷均設有研發中心,業務已經覆蓋了中國、美洲、歐洲、東南亞、中東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7. 世界上最頂尖的黑客能厲害到什麼程度
世界十大黑客10:喬治·霍茨(George Hotz)
霍茨是名年僅22歲的黑客,他因將蘋果iPhone手機越獄(jailbreaking),和破解索尼PlayStation 3,而名聲大振,而對PlayStation 3的破解,最終也使得霍茨與索尼對薄公堂。
索尼對霍茨提起訴訟,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索尼禁止霍茨破解索其產品。而黑客組織Anonymous則繼承了霍茨的事業,針對索尼發起了報復性攻擊。霍茨此後被社交網站Facebook招致麾下。
世界十大黑客4:尼亞克
在矽谷,一個人要贏得好名聲遠比贏得大把的錢財要困難得多。因為財富是聲名鵲起的基本條件。而要贏得財富,就必須勾心鬥角、逐利而去。因此無論是蘋果的喬布斯、Oracle的埃里森還是英特爾的葛魯夫,都只能在當地獲得毀譽參半的名聲。但是,如果在矽谷還有唯一一位大家公認的「好人」,那麼這個人肯定非沃茲莫屬。
這位當年的技術天才,淡泊名利,性格純朴,早早離開了熱鬧的中心。這也註定了他必然與計算機業沿著不同的路線,書寫各自的歷史。昔日的戰友喬布斯又在叱吒風雲,而他則過著自己安靜的生活。
世界十大黑客3:李納斯
Linux這部史詩發端於赫爾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為自己的生命創作源程序。李納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離市中心不遠的Kalevagatan(與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這是一個19世紀的建築與現代化平房交相呼應的地方。李納斯與妻子住在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學生的集體宿舍,樓梯下總放著一排排自行車。
李納斯本人看起來就像一名學生,而不像博士。他中等身材,淺褐色頭發,藍眼睛,目光透過鏡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濃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襯著一張孩子氣的臉龐。他的房間四周排列著許多書籍,裡面布滿了油畫和各種裝飾品,相當低廉的窗簾,兩把扶手椅之間掛著發乾的鱷魚皮,房間里還有兩只目空一切的貓和幾台計算機:三台PC,一台Power Mac,還有三台從DEC借來的基於Alpha晶元的微機。它們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間的角落中。另外一樣很有意思的東西不易察覺:那是一根將計算機連到的專線,由當地的一家ISP安裝並承擔費用,它是對這位Linux博士的象徵性獎勵。
主要成就:好像是談論夢想,又好像是「X檔案」中的一段情節。一個21歲的芬蘭大學生,在學生宿舍里寫了一個操作系統的內核--Linux,然後公布於眾,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程序員為之增補、修改和傳播,短短幾年就擁有了1000多萬的用戶,成為了地球上成長最快的軟體。李納斯?托沃茲(Linus Torvalds),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電腦程序員、黑客。Linux內核的發明人及該計劃的合作者。托瓦茲利用個人時間及器材創造出了這套當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統內核之一。使自由軟體從產業思想運動演變成為市場商業運動,從此改變了軟體產業,乃至IT產業的面貌。
世界十大黑客3:李納斯
Linux這部史詩發端於赫爾辛基。似乎天下的黑客都在為自己的生命創作源程序。李納斯也不例外,他的家就在離市中心不遠的Kalevagatan(與卡勒瓦拉很相近)大街。這是一個19世紀的建築與現代化平房交相呼應的地方。李納斯與妻子住在這里。他的家很像是大學生的集體宿舍,樓梯下總放著一排排自行車。
李納斯本人看起來就像一名學生,而不像博士。他中等身材,淺褐色頭發,藍眼睛,目光透過鏡片直直地射向你,只有濃密的眉毛是黑色的,襯著一張孩子氣的臉龐。他的房間四周排列著許多書籍,裡面布滿了油畫和各種裝飾品,相當低廉的窗簾,兩把扶手椅之間掛著發乾的鱷魚皮,房間里還有兩只目空一切的貓和幾台計算機:三台PC,一台Power Mac,還有三台從DEC借來的基於Alpha晶元的微機。它們不起眼地布置在房間的角落中。另外一樣很有意思的東西不易察覺:那是一根將計算機連到的專線,由當地的一家ISP安裝並承擔費用,它是對這位Linux博士的象徵性獎勵。
主要成就:好像是談論夢想,又好像是「X檔案」中的一段情節。一個21歲的芬蘭大學生,在學生宿舍里寫了一個操作系統的內核--Linux,然後公布於眾,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程序員為之增補、修改和傳播,短短幾年就擁有了1000多萬的用戶,成為了地球上成長最快的軟體。李納斯?托沃茲(Linus Torvalds),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電腦程序員、黑客。Linux內核的發明人及該計劃的合作者。托瓦茲利用個人時間及器材創造出了這套當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統內核之一。使自由軟體從產業思想運動演變成為市場商業運動,從此改變了軟體產業,乃至IT產業的面貌。
世界十大黑客2:丹尼斯
丹尼斯?利奇Dennis M Ritchie(又譯丹尼斯?里奇), C語言之父,Unix之父。生於1941年9月9日,哈佛大學數學博士。Dennis M. Ritchie 擔任朗訊科技公司貝爾實驗室 (原AT&T實驗室)下屬的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系統軟體研究部的主任一職。1978年Brian W. Kernighan和Dennis M. Ritchie出版了名著《C程序設計語言(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此書已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C語言方面最權威的教材之一。
在Ritchie的成長歷程中,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最大,一個是他父親,而另一個是他的摯友,同為UNIX發明人的Ken Thompson。尤其是後者。有人問過Dennis,他的偶像是誰,不論在計算機領域還是其他領域?他說:我不過是在英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很顯然,對我職業生涯影響最大的人物是Ken Thompson。UNIX大部分是他的工作,同樣也是C語言的前輩,同樣Plan 9系統的大部分工作也是他做的。並且在這其間Ken做了第一個計算機象棋大師。
世界十大黑客1:凱文
凱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被稱為世界上「頭號電腦黑客」。
其實他的技術也許並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當多的黑客們都反感他,認為他是只會用攻擊、不懂技術的攻擊狂,但是其黑客經歷的傳奇性足以讓全世界為之震驚,也使得所有網路安全人員丟盡面子。
主要成就:他是第一個在美國聯邦調查局「懸賞捉拿」海報上露面的黑客。15歲的米特尼克闖入了「北美空中防務指揮系統」的計算機主機內,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國指向前蘇聯及其盟國的所有核彈頭的數據資料,然後又悄無聲息地溜了出來。
這件事對美國軍方來說已成為一大丑聞,五角大樓對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後,美國著名的軍事情報專家克賴頓曾說:「如果當時米特尼克將這些情報賣給克格勃,那麼他至少可以得到50萬美元的酬金。而美國則需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重新部署。」
FBI甚至認為其過於危險,收買了米特尼克的一個最要好的朋友,誘使米特尼克再次攻擊網站,以便再次把他抓進去。結果——米特尼克竟上鉤了,但畢竟這位頭號黑客身手不凡,在打入了聯邦調查局的內部後,發現了他們設下的圈套,然後在追捕令發出前就逃離了。通過手中高超的技術,米特尼克甚至在逃跑的過程中,還控制了當地的電腦系統,使得以知道關於追蹤他的一切資料。
8. 做電腦程序員應該從什麼學起
一位仁兄說的「程序員寫的程序不是『演算法+語法』,而是要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工具」我非常
贊同。要想達到用戶需求就必須從各個方面來考慮,如業務、人機交互 、效率等方面,而不只是一
個語言(語法)的問題,語言(語法)只是工具,只知語法不知其他那就真是編程機器了!編程機
器在印度高中生經過幾個月培訓,按照嚴謹的軟體工程方法,加上較高的管理,就可以勝任了!大
家相信嗎,我是相信的!
談到這里我就不禁說到了國內教育界最近在探討的問題「計算機科系的畢業生特別是本科大專
生到底出來幹啥、如何適應社會要求」。大家也看到了很多計科系大學生說「精通 N 種語言,熟悉
N 種工具」,不知道學校里的其他知識到那裡去了,甘願做編程機器,浪費了人民的納稅,干高中
生能乾的事,比較可惜吧!在國內現在就是這樣了。國內的軟體開發業到底是需要哪些人?如果僅
僅是編碼機器,那我估計中國矽谷還是做夢去吧!
社會似乎也需要編碼機器,翻翻招聘廣告,做應用開發的都要求精通某某語言,熟悉某某工具,
很少需要懂管理懂軟體工程的人。以我個人一點偏激的想法,民族軟體產業要騰飛,更需要的是能
管理使用編碼機器的人,即管理人員。國內軟體產業編碼機器已經很多了。希望不要惹怒了那些
編程高手!System Develop 與 Application Develop 在國內到底哪個能養活你,能賺錢?諸位仁
兄想必也知道,況且俺也沒發現幾家水平高的公司招這方面的人。畢竟 OS,DB MS,COMPILER 都被
國外做了;另外也別跟我談 LINUX,畢竟還是少數燒錢的人做的事情,我先喂飽肚皮再說。我手下
的很多搞4GL語言的程序員都想轉行學VC等所謂的更低級的語言,我總是說「在 XX 城市,先用 4GL
工具生存,以後再學習 VC 吧!」 。說的簡單一點:先解決肚子問題。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編程機器?
1、面對需求不考慮用戶,只是考慮用哪些程序技術展示自己的語言語法技巧。
2、學習了 N 種語言。
3、從來不學習或實踐軟體工程。
4、語法語言水平在眾人中遙遙領先、特別是一些稀奇古怪的語法。憑著興趣和創造力去干,卻
重復繁瑣的勞動,做著沒有意義――唯一意義是賺錢,而且真是出了半斤力,拿不足八兩。終日勞
累,卻不能學自己想學的。最終結果是跟不上社會科技的發展 ,人已衰老。悲哀!!!
開發軟體的關鍵是要有想法,一個好的想法比什麼都重要。尤其是有關網路方面的就更是如此。
實際上一個程序員最終的技術需要和實際相結合。當編程水平到達一定水平時候,語言的使用並不
是最大的障礙,對整個項目的把握、軟體工程的把握、資料庫的設計以及執行效果的分析等等才是
需要進一步考慮的東東!否則,為何大多數公司要求有編程經驗了!這些不是程序員必須學的。但
軟體工程、數據結構、離散數學、編譯原理、操作系統原理等是必須要學好的,英文也要多看,
不懂計算機英語可不行。
我以前是學機械的,(後來自學了計算機),我非常了解在傳統的製造業是如何的規范,設計
人員設計圖紙,然後經審核,再到車間試樣,再根據情況,修改圖紙,如此反復幾次後才能一個產
品定型。而在軟體界,就沒那麼好了。領導會說,這個你做,那個他做,也沒有經過很細的分析
(國內很多都是這樣),在我們這里也沒有系統分析員,每個人都是設計員,也是編程員。雖然這
樣對個人來說,能學到很多東西,但不利於項目。我國的軟體過程水平確實令人擔憂,目前為止只
是幾個人十幾個人的小軟體,還沒有能拿得手的大型軟體。
至於中專生編程問題,我認為只要入了這個行,就不會比本科生差。因為對他來說沒有優越的
學歷條件,那麼只好埋頭苦學,但這正好適應當前計算機軟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學歷只能代表過去
和基礎。更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解決問題的人,實乾的人。我也是個中專生。有時我確實有點自
卑,沒有上過高中和大學(由於那個年代,我只知道能為父母減少一點負擔就行了),所以我一直
在努力地學習(Corba,UML,Java,軟體過程等),目前為止我並沒有覺得我的構架能力和編碼水
平比他們差(只是覺得 English 實在太差)。所以我覺的中專生並不比一般大學生差(當然有些重
點學校除外 //hehe),有時中專生有更大的壓力逼迫自己去學習。學歷不是重要的,關鍵是一個人
的素質。我們不能將目標定位在做程序員或編碼員(Coder)上。光會寫代碼有什麼用?那叫「編碼
員」,在國外是屬於體力勞動的,不像國內,會寫程序的就叫高科技。重要的是分析問題、解決問
題和規劃的能力,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項目規劃才是正途。
程序員不應依賴開發工具,程序員更應該擁有的是一種思維、一種精神、一種觀念。就像
Richard.M.Stallman 一樣,有自己的精神,為自由軟體而奮斗。就像求伯君,為民族軟體的振興而
奮斗。這才是真正的程序員。應該說,他們更注重的不是技術,而是軟體的思維,軟體的靈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也許這種方法對我來說有用,但不見得就對所有的人有用。所以,
請不要盲目的跟著別人的學習方法學習,要思考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但以下幾個原則是要遵守的:
1. 堅持,堅持,再堅持。首先要有毅力,對編程的狂熱也可以在一定程序上起到幫助。我就是
這樣的。起初,我學習 VC 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習進度很慢,幸好對編程的執著,使得自己堅
持下來了。我周圍有幾個人,他們比我先學 VC 近半年,但現在仍然學不會;而我現在雖說不是很
厲害,但基本的應用程序是不在話下。我就是天天看書,上機實踐,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泡在裡面,
有時連吃飯都在想,為什麼?因為我確實想啃下這塊硬骨頭,我不想半途而廢,我覺得學習 VC
不僅僅是學到了更多的東西,最主要的是培養了我們自己一種堅持克服困難的毅力。
2. 實踐,實踐,再實踐。當你學到了一種新的技術或知識時,多實踐是鞏固學習的一種最好
最有效的方法。這個實踐不是照著書上的例子做一遍,而是根據自己的能力,給自己出題,然後去
完成它。只有這樣,你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又增加了編程經驗。但要成為合格的程序員,光
會寫代碼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思考。謀定而後動,是不變的真理。
3. 掌握編程思想。學一門語言,不能僅僅是語言,還要注重語言背後的思想方法,獲得提出問
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為編程而學習。看它是如何來解決某一問題的,為什麼要這
樣去做,他總是要符合客觀事實的,就像人說的話一樣,存在某種邏輯,數據的組織,信息的傳遞,
靠你自己的頭腦去建立,然後看該怎麼樣用編程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你認真實踐,努力去
做,尋求樂趣,就會達到目標。
4. 耐心、細心、平常心、團隊協作精神。在這個網路時代,資料到處都有,無論什麼先進的技
術,只要查到資料,不會的快的學上幾天慢的一兩個月也能學會。現在已沒有寫不出的程序了,寫
不出是因為你沒有寫完它。我以為現在的程序員不一定要多麼聰明,而更需要他有完成枯燥項目的
耐心,找 BUG 的細心,對於金錢的平常心(不要為了早日拿到錢而趕進度),最後最重要是有顧
全大局,團隊協作的精神。
如果你從來就沒有接觸過編程,那你學習 VC 的速度可能會比學過面向過程編程的人要慢一些,
因為你要去理解命令及語句的含義。但只要你努力,並且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在半年內你會對 VC
有一定的認識。
也不要以為學過面向過程編程就很容易學會面向對象編程。面向過程與面向對象實在是區別太
大了。就拿封裝一詞來說吧,當初我是左想右想才想通的。所以不要自己學過編程,就會在學習
VC 的通道上比別人輕松。學習VC是一項費時費力的艱苦學習過程。為了真正用好 VC,你不得不
先從 OOP 開始學起,也許瀏覽一本純理論的書要更有意思。你將從另外的角度考察 OO 思想。
接下來學習 C++,學習 Windows API,學習 MFC,剖析 MFC,擴充 MFC,創造自己的類庫(不要企
圖寫一個和 MFC 同重量級的類庫),然後精通 Microsoft C 編譯器的各種參數,研究微軟 C/C++
語言編譯器的進化歷史(結合各種背景知識)。掌握了編程的思想,征服 VC 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有一種現狀應該讓我們注意,我發現有很大一部份初學者覺得 VC 是一種語言,C++ 又是另
一種語言。有的初學者竟然還認為學 VC 為什麼就沒必要學 C++!我想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都沒有注
意到的。就是 C++ 對 VC 學習的重要性。我這有個例子,跟大家講一下。我有個同學,他接觸編程
比我要早,在我還在為 VC 中「::」號怎麼標記的時候,他學習 C 已經很久了。後來,我對 VC 稍
有理解的時候,他也發覺 C 的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我便提議他從 C++ 語言學起,可他認為自己
有 C 的學習功底,根本就用不著再去學習 C++。可在學習 VC 的當中,遇到的困難真是數不勝數。
最近,他還是去買了一本學習 C++ 的書,從頭學習 C++。 我希望通過這個例子,能讓廣大的初
學者知道 C++ 對學習 VC 的重要性。
在我的理解,VC 只是一個編程工具,就如 BC、BCB、Delphi 一樣,其實對於編程最根本的就
是三個方面,語言、開發包、 操作系統 API,他們三個方面應該說是相對比較獨立的。
學習 VC,必須有對 C++ 深刻的理解。舉例,對於虛函數,不僅要知道有這么一個東東,更要
知道它的內存鏡像 。這樣才能對 VC 中很多的東西舉一反三,事半功倍。本人學習 VC 近 2 年,
但自覺第一年由於心情浮躁,把 VC 的書翻了一遍又一遍,卻每次都只看了一點就無法再深入。直
到畢業前夕,痛定思痛,克服浮躁,認認真真的從最基本的開始學,把每一點都搞的水落石出,經
過三個月的刻苦,終於大成。直到現在,半月搞定 COM / DCOM,都托當日刻苦之福,因此勸告想學
VC 的朋友,一定要頂住開始的艱難歲月。成功屬於刻苦者。
學習 VC,還要對 WINDOWS 運行機制有深刻理解,才能成為高手。這需要學習微軟的技術,其
中 Windows 編程,Win32 系統(實際上 Win32 系統實現了很多我們在屏幕上能看到的東西,最起
碼 NT 的內核並不大)是一定要學會的。另外,COM(深入研究它,理解對象是如何跨越進程邊界的,
最終能夠自如地在 EXE 中實現自己定義的介面才算到家了。不過這多少有些不太必要)、Dcom、
ActiveX、Windows DNA 等等,如果你有能力,學吧。
我不贊成濫用 ActiveX,一來我以為它的性能很成問題,真是又大又慢又不穩定(可能是我有點
偏激了吧),二來用了它您的程序今後就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有次我用了個控制項,程序都寫了
大半了,它給我來個繼續使用請支付 333 美元,我兩個多月的工錢,煩不煩人?現在我盡可能用別
人寫的源代碼(我已收集各類代碼3-400MB了),用起來一樣方便,還能邊用邊學,必要時還能自已改造。
VC 是 MS 開發的,所以針對的是 Windows API,你可以不會 C++, 也可以在 VC 下用 C
寫出很優秀的程序,當然如果你比較熟練 C++,並且熟悉開發包 MFC 的話,工作可能要輕松不少。
所以在我看來,學習的過程可以是這樣的:
1. 先學習 C 或 C++,在 Windows 的 Console 環境下編寫不太深入涉及 API 的程序;
2. 在基本上掌握了語法之後,開始接觸簡單的系統 API,學習 Windows 的編程原理和機制;
3. 在可以編寫簡單的菜單程序,可以簡單地在 WM_PAINT 下操作 GDI 函數後,開始學習 MFC,
可以從 Step tourist 學起,看 MFC 的源代碼,理解幾個關鍵的宏的定義與實現,特別是
MESSAGE _MAP。在學習的過程中為了給自己增加點挑戰,盡量不要使用 Resource edit,試著自己
編碼實現控制項的創建、消息的響應。再就是看自己的造化了,動手做一些小工具,特別是自己平常
需要的,對自己的提高也應該是很有幫助。究竟我們要的是結果!良好的分析問題高效清晰地肢解
問題的能力才是我們真正要不斷學習的。
對於 VC,我有幾點經驗:
1. 技術為本,語言為次。
2. MFC 的單個類有用,DOC / VIEW 要小心。
3. OOP 要小心,使用不當反而造成大量的工作和糟糕的代碼。
4. 如果可能,考慮選擇使用 Delphi ( CBuilder+ VCL )。
5. 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學 COM。
學習 VC++ 有相當的內容要學,而最後的深度則看個人的悟性與勤奮了。
1)掌握最新標準的C++。(2個月)
如果曾經在大學里自以為學過 C/C++,還對dynamic_cast/static_cast/template/try/catch/throw/stl/...
感到陌生,那你該 Refresh 一下新的 ANSI C++ 標准了。
――此與VC++無甚關聯,G++ / BCB 均有所支持 。
2) 學習 SDK 編程。(6個月)
痛苦是暫時的,必要的,堅持就是勝利! 建議用 Lccwin32/Masm32/Tasm 編寫小而精的工具軟體。
《Windows Programming Guide》、《Advanced Windows Programming》
3) 研究 MFC 源代碼。(6個月)
不要被一大堆的宏所蒙蔽,just track and dig into it!! 在知道 MFC 如何擴展、包裝
SDK 之後,自可功力漸進,不被其 MFC 系統框架所困繞。
(《MFC Internals》)
4) 研究 OLE / COM 技術。
COM / ActiveX 技術是 MS 的核心技術,只有徹底洞察其理論精髓才可以體會現在的操作系統
的技術趨勢,以不變應萬變。
(《Inside Ole 2》)
***幾點建議***:
1) Delphi / BCB / VB 可以很快構築界面,但對於想真正學習、理解系統不是一個好的平台,
但如果有時間讀一讀 VCL 的源碼,看看 Borland 是如何封裝系統的,也可借鑒不少。
2) 學習 ASM 對理解 C++ 有很大益處。Soft-ICE 也是和 VC++ 結合在一起的好工具。
3) 語言本身是皮毛,演算法是筋骨;無論高級語言如何發展,在理解操作系統的基礎上不斷提高
自我創新能力。如果精髓一旦瞭然於胸,選擇何種開發工具都可以駕御,一見如故了。
9. 瑞星和微點
你這個問題問得...
你不知道瑞星和微點是有淵源的,單從軟體來說微點和瑞星2008兼容,後來我就沒用過瑞星,不知道能不能和2009瑞星兼容
看看這個
1989年底,王新找到當時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計算機科學研究室工作的劉旭,想邀請劉出山,一起干點事.
劉旭摔給王新一句話:「40歲以前,只做實驗系統,不想搞商品化的軟體.」1991年,王新創辦了瑞星公司,但這位瑞星公司總經理最終說服劉旭的時間已經是1993年了.在這兩年期間,劉事實上充當著瑞星的技術顧問的角色.離開中科院、加盟瑞星,讓劉旭成為中國的「程序員五傑」,另外四人分別是吳曉軍、鮑岳橋、周志農、朱崇君.瑞星成就劉旭的同時,劉旭也成就了瑞星,憑借劉旭主導研製的殺毒軟體與防病毒卡,瑞星在中關村村一度成為與聯想、方正齊名的公司.
但這個故事有一個美麗的開始,卻沒有一個美麗的結局.
2003年,加盟瑞星10年之久的劉旭離開了瑞星,當時對外的說法是「劉旭因身體健康問題離開瑞星」.但不久後劉旭就創立了同樣從事計算機安全業務的微點公司,再不久後微點與瑞星對簿公堂.
2008年2月17日,媒體的一篇報道更是讓王新與劉旭20年的恩怨,放大在聚光燈之下,有關「殺毒業最大丑聞」的說法也隨即不脛而走.
一位中關村企業界人士認為,在20年恩怨的曲折劇情之外,王劉故事的典型性更在於其中關村印記.在這個被稱為「中國矽谷」的地方,這樣的爭斗並不鮮見,從聯想的柳倪之爭,到方正逼宮,再到四通暗鬥……
每當這樣的事件發生,總能在中關村激起波瀾,但旋即消沉.一段時間後,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旁觀者激情如故.恩怨情仇、巧取豪奪、刀光劍影、浪漫與血腥、勾心鬥角……中關村的江湖本色不時閃現.
正如奇虎網CEO周鴻禕所言:「中國矽谷」缺乏的恰恰是矽谷對創新的保護以及對契約的尊重,「(中關村)村民們只有彌補這些短板,中關村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矽谷」.
20年恩怨
事實上,微點與瑞星之間的明爭暗鬥,自從劉旭離開瑞星時就埋下了種子.2003年3月5日,瑞星宣布劉旭離職,隨後瑞星宣布裁掉整個系統集成部門以及銷售部門約20名員工.當時,瑞星銷售部的總人員也就在60人左右.
劉旭離開瑞星時仍然是瑞星的第二大股東,約持股30%,王新持股則超過60%.
2005年,劉旭創立微點公司,上述被裁掉員工多追隨劉旭,加盟微點,其中包括曾任瑞星副總裁的田亞葵,以及馬斌、熊不文等.
微點公司的主推產品為「主動防禦病毒軟體」.但就在2005年底,北京警方破獲了一起「全國首例故意傳播網路病毒案件」,當事方正是劉旭創辦的微點公司.
警方稱微點公司:「在軟體研製過程中,違規在互聯網上下載、運行多種病毒,致使計算機病毒在互聯網上大量傳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按照網路安全監管規定,商業公司或個人在沒有主管機構的許可下,不能下載病毒樣本進行測試.
微點公司副總裁田亞葵因此被警方關押.2007年11月,田亞葵在被羈押11個月和取保候審12個月後,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做出了不起訴的決定.
與此同時,微點公司也沒有停下腳步,其產品「主動防禦軟體」獲准向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並在「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過去兩年半後,即2008年2月,獲得銷售許可證.
但這還不是「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全部.2008年2月17日,一篇媒體報道將矛頭直指瑞星,稱其與原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處長於兵等人官商勾結,製造了這起假案.
對此,瑞星在2月19日發布公告認為,劉旭曾是瑞星的主要股東與高管,其開發銷售「主動防禦軟體」,違反同業禁止與保密條款協定.該公告還稱:劉旭從瑞星離開時,竊取了瑞星公司交換病毒庫密鑰,傷害了瑞星公司及其他股東的權益.
此後,微點公司又發布聲明稱:從相關部門獲悉,製造這起假案的北京市公安局網監處原處長於兵、幹警張鵬雲、齊坤和瑞星公司副總經理趙四章已經被北京市檢察院正式批捕.
至此,圍繞著瑞星和微點、王新和劉旭,恩怨之門面向公眾不斷開啟.
未了局
2月25日,微點副總裁田亞葵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不清楚案件細節.他同時表示,微點公司正常運轉,其產品「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目前可以通過微點網站以及連邦等渠道購買.
瑞星副總裁毛一丁則表示,其正在澳大利亞休假,不太清楚案件進展情況.他建議記者去公安局和檢察院等部門求證.
很顯然,「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全部真相還有待有關部門做出最終的結論.但相關當事人夾雜其中的恩怨情仇卻不難追溯.
據記者了解,加盟瑞星後,劉旭花了2周時間,為瑞星防病毒卡做了很詳細的整體設計,找了一個博士生編程,很快做出了產品.
這款產品的成功出乎劉旭與王新的意料.1993年4月,瑞星防病毒卡一個月就銷了一萬套,瑞星成為國內防病毒卡市場的No.1,華星則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據知情人士介紹,就在瑞星走向成功之際,其在王新的主導下展開多元化,拿著防病毒卡賺來的錢四處投資.而這段時間,殺毒軟體異軍突起,防病毒卡卻成為過時的產品.至1997年,瑞星的市場份額收縮至不足1%,市場老大的地位被江民科技取代.
劉旭早在1993年就看到了殺毒產品軟體化的問題.面對失利,瑞星開始重組.最終,瑞星決定由劉旭出任總經理;王新任董事長,但在公司決策上只擔任顧問角色.
劉主導瑞星實施新政,聚焦殺毒軟體市場.到了1999年,瑞星開始奪回部分市場份額.同時,瑞星將公司產權股份化、法律化,解決企業遺留的利益問題、地位問題和心態問題,當時確定王新占股約60%、劉旭約30%.
1999年,瑞星重新占據反病毒領域的主導位置.
2003年,離開瑞星後,煙不離手的劉旭有一段時間常把自己封閉起來,回憶瑞星歲月.那是一段有過風雨,更多卻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其間,中關村的企業有的合了,有的散了.
陽光沒有燦爛到永遠.中關村這對曾經的最佳合作夥伴最終卻以魚死網破的方式收場.
中關村式生存
忙於賺錢的中關村人喜歡講英雄故事,早年講萬潤南、金燕靜,然後講柳傳志、段永基、王志東,現在則是李彥宏、張朝陽.
但這塊崇拜英雄的地方,不僅有盪氣回腸的英雄傳奇,也總有快意恩仇的豪氣,以及心悸氣短的悲情腳本.
熟悉中關村的人士認為,王星與劉旭代表了中關村的兩類人.
王新是中關村成長的親歷者.1985年,在中科院計算所工作的王新22歲.那時候「兩通兩海」業已建立,王新身邊的人開始上中關村「淘金」.王新隨即也拋卻了「想通過考中戲,當導演,跳出中關村」的路徑,進了聯想工程部.
1988年,他辭去聯想的工作,「沖上了街」.一年之後,王新邂逅堅稱「搞計算機是科研和學問」的劉旭.
與從大學院所來到中關村的「街上」,思想意識、行為邏輯也來到「街上」的王新相比,劉旭代表的則是,從大學院所出來,但思想意識,行為邏輯仍在「院里的人」.
不管是哪一類人,大浪淘沙,既有勝出者,也有失敗之人.前者包括聯想的柳傳志、四通的萬潤南、信通的金燕靜、科海的陳慶振等.那時候,村裡的生存環境與今天截然不同,聯想、四通等都遵循「一櫃台、一張桌,一間房,一層樓,一幢樓……」的發展脈胳,他們沒有現在的風投機制,也貸不來款,他們需要生存,生存需要錢,他們摸著石頭,找到了各自的賺錢、生存方式.
中關村還有第三類人,那就是周邊失地的農民,他們也在街上辦起了企業,並構成了「電子一條街」最初的主體.
上述中關村人士對記者表示,在中關村的大舞台上,農民企業家成為最早的出局者,但他們的「精明、堅韌、草根、不計手段、不重契約、不重知識產權保護」等中關村印記卻流傳了下來.
尤其是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之後,他們需要解決做大做強的問題,而此時那些所謂的「中關村印記」就開始發酵.不斷有博弈上演,其中包括柳倪之爭、方正逼宮等.
時至今天,這種博弈仍在繼續,只是版本升級,其表現更為豐富,當然也包括王新與劉旭的版本.
如今漫步中關村,這里有買盜版光碟的婦女、發小廣告的民工、附近高校來這兒浪盪的學生、中央廣場有來休閑的市民,就在你不經意間,李彥宏、馬化騰、曹國偉、馮軍、俞敏洪也許就會從身邊走過.
25年過去了,中關村發生了許多變化,人群更復雜,層次感更豐富,但把中關村建成中國矽谷的夢想,卻並沒有成為現實.
「對創新的尊重,對契約的尊重,對商業倫理的尊重,仍然缺失或不足夠,這正在制約中關村的發展.」上述中關村人士說.
10. facebook中國能用嗎
不能用。Facebook自2009年以來一直被中國屏蔽,其被禁的原因有社會和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但Facebook也從未間斷與中國科技企業界的聯系,期望通過投資中國科技企業等方式獲得中國政府的開閘。
2018年3月17日曝光,劍橋分析公司「竊取」5000萬臉書用戶的信息。
2018年9月28日,臉書表示,該網站遭到黑客攻擊,涉及近5000萬用戶。因臉書泄露5000萬用戶可能面臨歐盟16.3億美元罰款的威脅。
Facebook是世界排名領先的照片分享站點,截至2013年11月每天上傳約3.5億張照片。截至2012年5月,Facebook擁有約9億用戶。Facebook的總部設在矽谷的門洛帕克(Menlo Park)——1 Hacker Way 。
從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戶輸入有效電子郵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齡段,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