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效果、没有客户应该心里会很难受的 ! 我认为网络营销中最大的困难是网络营销的负责人对网络营销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低与资金投入比低。 身为企业获得最高利润无可厚非,但国内大部分网络营销的负责人都很吝啬,网络营销预算资金少于高管每月薪资,网络营销职位安排:网管、传统营销人员或外包公司,无自己人才培养计划,即便聘请专业人才,在薪资、福利问题往往得不到保障,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这些软件的投资,作为企业我想不要吝啬,因为长期看是值得的, 网络营销是长期投资长期回报。
2. 我们公司要举办一个关于网络营销的公益讲座,对象是企业的高管以上,期间想弄一些10分钟以内的小游戏
微博手机互动,抽奖
3. 企业网络营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谢谢
现在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有网友在问:网络营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XX家网络营销公司怎么样?好不好?哪里有网络营销公司以及网络营销步骤、网络营销经典案例、网络营销策略、如何开展网络营销等等诸多的问题。实这些问题看似不同,实际上都是同一个问题,说明了网友们比较关心以下两个问题:
1. 网络营销推广是不错的营销方式,只是自己不会操作,又怕合作被人骗。
2. 自己想学习网络营销推广,希望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通过网络来提升知名度和变现。
实际上网络营销推广是根据不同产品搭配不同的营销渠道方能起到好的推广效果,并不通用。好的产品又需要好的内容为写作基础,所以将产品进行分类+营销渠道进行分类+吸引力的创作才能获得好的流量效果。
具体的大家可以详细参考网络文库:《解密: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和流量变现公式》
4. 网络营销诈骗,老板跑了,是不是员工背锅
主要还是看是否知情,老板跑了有股东、有高管等,正常情况下不会涉及到普通员工。
5. 企业《网络营销》怎样做好产品定位、目标客户群及盈利模式定位
对象:企业老板、公司高管、网络营销负责人,内容涵盖多个层次人员的需求内容: 8. 真实网络营销运营案例分析 10.互动答疑 11.会议结束 本课程内容是我们授课老师在采集了多个行业、多个客户真实网络营销运营案例的基础之上总结而来,所有案例均有真实原型,所有数据都 来自于实战,所有模型都在客户现场得到过验证。 老板学习这个课程可以更好的管理网络营销过程,合理控制预算和花费;中层学习这个课程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营销目标,取得更好的效果, 产生更高的性价比;操作层学习这个课程可以清晰了解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学会主动与主管进行配合,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更好的业绩,获得更高 的回报。
6. 网络营销外包,能解决企业哪些问题
不能说外包能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关键看你选择什么样的外包公司:
看外包公司做过哪些成功的案例。
看他有没有做过与你产品相关的案例。
详细考察对方的实力。
详细看对方的实施方案。
具备以上四个条件说明你找的外包公司是符合你的。
7. 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遇到哪些渠道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都不能置身世外,都必须转型。转也得转,不转也得转,倒逼转型会发挥威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利润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
传统企业正陷入囚徒困境之中,一方面互联网已经虎口夺食了,另一方面,想要转型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概括起来,传统企业面临着十大问题:
1)不转型等死 转型怕找死
转型,这个词汇已经被2013年说烂,但这两个字的确关乎企业生死。尤其是大企业,年销售额过10个亿的企业,靠的就是传统的渠道和团队,转型谈何容易。转的动吗?很难。诺基亚的企业文化、管理规范、专利创新都是全球顶尖的,但为什么消失?答案很简单,诺基亚和成就他的时代一起被消失了。
对于企业,转型有两种。
第一种,被迫转型,当问题集中到不能解决的时候,倒逼企业转型,这种转型成本是很大的,也是很痛苦的,但不手术必须死亡。
第二种转型,是预见式转型,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洞察能力超强,这种企业家是稀缺的,比如IBM当年把PC业务卖给联想,就是在PC机快不值钱的时候提前卖了个高价,IBM提前完成转型,非常成功。但这种企业家在全世界也是凤毛麟角。
2)突然疲劳 传统营销没了势
不管在哪个行业,传统营销都找不到“势”了,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如果你的企业商业模式还是老一套,生产、加工、产品、招商、广告,这一套路早已经成为传统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行活,闭着眼睛都会干。大家突然产生了疲劳感,发现兴奋不起来。无论怎样的成功学培训,也难以激发团队的斗志,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就是传统行业的穷途征兆。
如何找回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是所有传统企业老板需要思考的。
3)高管年龄大了 对网络营销认知不够
中国传统企业老板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高管年龄在35岁以上,这些人在传统营销领域经验丰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对互联网不精通。企业改革的最大障碍就在这两类人身上,底层员工都是年轻人,不存在问题。
40岁以上的,在传统企业打工的高管,未来3年有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且是大概率事件。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往往因为什么成功,就往往因为什么失败。让老板换掉一批高管,然后引进一批年轻人,这种风险谁能扛住?咨询公司不能,企业自己更是发抖。所以,这就是企业转型的矛盾和痛苦。
4)对网络营销心理没底
对互联网这玩意儿,传统企业家是拿不准的,尤其很多老板手机上都没有微信或者微博,他们对这东西感觉不到成就感。与新事物中间隔着一道墙。
其实传统企业家感觉没错,目前为止,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没有诞生过100亿的实体群体,只有零星几个新公司做到了,比如雷军的小米手机。天猫和淘宝上的企业以个体户为主。如果让鲁花这种百亿级别的企业搞转型,必须告诉他百亿级别的互联网操作模式,否则小打小闹的网络营销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
很多企业家,他们普遍对网络营销心理没底,企业家对不确定的东西是不敢投入的,风险是他们的第一考量。所以,企业家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对互联网心理有底,办法只有一个:自己下水玩玩互联网,掏点钱当学费。
5)错把网络只当销售渠道
很多传统企业高管很大一部分人把互联网当作一个渠道。
比如公牛插座,4年时间从3个亿做到30多个亿,走的就是传统分销路线。安全吗?一点都不安全,虽然公牛的创意“安全插座概念”在传统市场很管用,但今天的时代已经让公牛很危险了。比如,雷军如果发现小插座的高利润,搞出一个设计更漂亮,以出厂价作为零售价,那公牛的经销渠道会哀鸿遍野。这就是说,互联网是一个销售渠道,但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商业模式。
6)传统文化拼不过创意文化
大家上网查查,三只松鼠休闲食品卖的很火,包装设计的动漫化,销售语言的动漫化,充满了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精神。其实里面的坚果和大街上卖的没啥区别。那消费者为什么趋之若鹜?因为今天的年轻一代买的不是产品,买的是一种精神或者乐趣。
传统食品越来越不好卖,尤其很多传统历史悠久的食品企业,仍然在搞什么文化包装,这种做法是把企业往绝路上推。中国及中国企业再也不要贩卖过去的传统文化了,可以作为品牌故事背景,绝对不能作为第一诉求。
未来一定拼的是创意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产品必须充满人情味,而不是自我的夸张与包装。产品必须成为消费者肚子里的蛔虫,才能成功。
7)用传统思维做网络营销
面对未来,所有传统企业人要想起一句哲理:不要用已知否定未知。
现在有很多传统企业用传统思维做互联网营销,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马应龙做的一个视频广告《屁股欢乐颂》,放在互联网上,以为是网络营销,其实传统的不能再传统,创意感非常弱,典型的传统思维创意方式。
其实,不一定非要在互联网上卖,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卖!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就是与目标人群打成一片的思维方式,就是C2B,最后形成粉丝经济,建立起企业自己的粉丝帝国。
8)搞什么五年战略规划
今天你看到阿里巴巴很火,明年后年不一定,说不准就被微信替代了。腾讯曾经搞过类似阿里巴巴的电商,但失败了,今天的微信却成功了。所以,企业再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下,只能制定有效的1年战略,策略战术变化以周为单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与时俱进。因此,互联网时代,企业会越来越累,因为越来越快,传统企业时代的舒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传统企业家,未来出路有两条,第一出路,赶紧卖掉企业,就像IBM提前卖PC机一样,现在卖还能卖上价,再过3年就卖不出去了,然后把钱投给年轻人,做他们的股东;第二出路,自己冒险转型,向禇时健学习,80岁也可以搞互联网,当然前提是有好产品。
9)规模大转型最难
对于规模过大的传统企业,转型最难,但因为手里有钱,一旦痛下决心转型,成功概率很大;相反,对于5个亿以下的中小企业,存在颠覆行业的弯道超车机会,船小好掉头,找对商业模式,开发好产品,就能一夜之间火爆。
10)消费者不会为渠道成本买单
能否直接面对消费者搞出新商业模式,是对所有传统企业转型的考验。未来是直销时代,渠道必然消亡。三种直销模式会畅行天下,互联网直销、人联网直销、社区连锁直销。离开这三种直销模式,传统企业没有其他出路。
大分销的时代未来不存在了,因为渠道的存在是因为过去物流、信息不发达造成的,今天渠道的价值没有了。消费者不会为渠道成本买单,消费者需要出厂价购买,这就是阿里巴巴存在的价值。
所以,传统企业必须好好思考,你的产品如何能直接到达喜欢你的消费者手中,而且让他们爱不释手和广为传播。
8. 关于网络营销学习,老板需要参加培训吗
首先肯定的回答,老板需要学习,而且很重要。
具体原因:
充实知识,学习互联网思维,跟进社会企业发展步伐。网络营销作为新兴的一门营销类科目是现在企业所不可或缺的,当然作为管理层可能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其一是掌握基础知识,明白互联网营销的价值、公司架构搭建等知识,其二就是区别于员工学习不同的是需要更注重互联网营销的思维。
互联网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并非只需要单独建立相关部门这么简单。那么如果作为公司管理层了解更多的互联网营销知识后,对于统筹传统渠道与互联网营销的同步发展,对于公司组织架构部门调整,以及相关资源的调整都有着重要意义。
管理层如果不够深入的了解相关互联网营销的知识及性质,在后续互联网部门的工作规划、目标设定、部门搭建、员工考核上容易形成盲区,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培养与员工的默契加深了解。这种性质的学习一般都是公司小团体报名参加的,一起学习的过程对于老板与员工之间加深了解建立信任是很有帮助的,毕竟在公司里面是很难有这样的集体学习氛围的。对于公司后续工作开展很有帮助。
扩散人脉。刚才说过了,这种性质的培训都是很多公司小团体报名,其中不乏老板。高管等,对于扩展人脉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大概就这么多。望能帮到你!
9. 腾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名单
马化腾: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34岁,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本公司首席执行官,全面负责本集团的策略规划、定位和管理。马先生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于本集团。出任现职前,马先生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马先生于一九九三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十年经验。
刘炽平:总裁
刘炽平,32岁,自二零零五年起出任本公司首席战略投资官,负责公司战略、投资、并购和投资者关系。2006年2月荣任腾讯公司总裁,协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先生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刘先生曾担任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的执行董事及电信、媒体与科技行业组的首席运营官。在此之前,刘先生在麦肯锡公司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他在股票发行、兼并与收购以及管理咨询等方面有超过10年的经验。刘炽平先生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以及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张志东: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张志东,34岁,执行董事兼本公司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本集团专有技术的开发工作,包括基本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的开发。张先生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于本集团。出任现职前,张先生在深圳黎明网络有限公司任职,主要负责软件和网络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张先生于一九九三年取得深圳大学理学士学位,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并于一九九六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张先生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逾八年经验。
曾李青: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曾李青,36岁,本公司首席运营官。曾先生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于本集团,全面负责本集团业务范围及产品种类,同时管理全中国各市场推广小组。在出任现职前,曾先生曾在深圳市数据通信局工作,熟悉中国互联网及电信行业。
许晨晔: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许晨晔,35岁,本公司首席信息官。许先生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于本集团,全面负责网站财产和社区、客户关系及公共关系的策略规划和发展工作。出任现职前,许先生曾在深圳数据通信局任职,累积丰富软件系统设计、网络管理和市场推广及销售管理经验。
陈一丹: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行政官
陈一丹,35岁,本公司首席行政官。陈先生是主要创办人之一,自一九九九年起受雇于本集团,全面负责本集团行政、法律和人力资源事宜。陈先生亦负责本集团的管理机制、知识产权及政府关系。出任现职前,陈先生曾在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数年。
曾振国: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曾振国,53岁,自二零零一年起出任本公司首席财务官, 全面负责财务、会计及投资者关系。加入本集团之前,曾先生曾在BASF及赫斯特等跨国企业担任财务及资金管理要职,早前亦曾在美国的国际商业银行担任管理要务,参与商业银行、企业融资、信贷政策、信贷风险评级和策略性规划工作。曾先生在中国及美国担任上述财务职位的经验超过11年。
网大为:国际业务高级执行副总裁
网大为,32岁,自二零零一年起出任本公司国际业务部高级执行副总裁,与国际合作伙伴推动腾讯科技的国际业务,并负责腾讯科技在中国大陆境外的服务。在此之前,网大为先生曾任MIH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负责中国的互联网策略和合并与收购工作。任职中国MIH之前,网大为先生曾担任中国电信和资讯科技业的管理顾问。
熊明华:联席首席技术官
熊明华,41岁,2005年加入腾讯公司,担任联席首席技术官,负责提升公司研发战略规划和流程管理能力,负责管理公司平台研发系统部门包括基础即时通信平台和大型网上应用系统等部门。出任现职前,熊先生在微软公司任职九年,主要负责网络浏览器,视窗系统和MSN的项目管理工作,并创建了MSN中国开发中心和负责制定了MSN在中国的产品开发策略和步骤。在此之前,熊先生在IBM互联网部门担任高级程序员。熊先生于一九八七年取得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士学位,并于一九九零年在北京的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获得信息搜索硕士学位。熊先生在软件开发及项目管理方面拥有逾十五年经验。
刘胜义:网络营销服务与企业品牌执行副总裁
刘胜义,39岁,2006年加盟腾讯,负责拓展公司的网络广告业务,并负责优化公司及重点产品的品牌。刘胜义先生利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将与其他相关同事一道,致力于提升公司网络媒体业务的管理。刘胜义先生在品牌管理与广告业经验丰富,在知名国际广告公司的工作经验超过15年,并在近12年间一直担任中国业务的领导职位。加盟腾讯之前,他曾担任阳狮(Publicis)中国的执行合伙人,天联(BBDO)中国的首席执行官,以及在上海担任电通扬雅(Dentsu Young & Rubicam)和麦肯集团(McCann-Erickson)在京港两地的高管职位。刘先生在广告行业着述甚丰,经常在行业会议上发表演说,并曾于2003年担任上海4A委员会主席。刘胜义先生拥有美国新泽西州立拉杰斯大学的EMBA学位。
任宇昕:互动娱乐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
任宇昕,31岁,2000年加入腾讯。曾经担任过增值开发部总经理,互动娱乐事业部总经理,自2005年9月起担任互动娱乐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 全面负责互动娱乐业务系统的游戏开发、运营、市场、渠道销售等工作。 加盟腾讯前,任先生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任先生于199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
吴宵光:互联网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
吴宵光,31岁,1998年加盟腾讯,亲自主持了腾讯核心产品即时通信软件QQ客户端的研发和产品规划工作,并先后担任QQ 研发团队项目经理、即时通信产品部总经理,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2005年11月起担任互联网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全面负责互联网各项增值业务。在伴随腾讯发展的8年期间,吴先生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产品研发、产品规划、产品运营和营销方面的经验。吴宵光先生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天气动力学学士学位。
刘成敏:无线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
刘成敏,34岁,2003年3月加入腾讯,曾任电信事业部总经理、移动通信部总经理。自2005年10月起担任无线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全面负责无线业务的开发和运营以及公司区域市场的管理工作。加入腾讯之前,刘先生就职于华为公司,在华为国内营销部工作。刘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机械学硕士学位。
李海翔:运营支持系统执行副总裁
李海翔,34岁,1999年6月1日加入腾讯,自2005年12月起担任运营支持系统执行副总裁,负责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关运营支持平台,包括技术架构、信息安全、帐务结算、商业智能、渠道接入、基础IT、应用运维以及客户服务等平台, 以提升公司的运营管理水平。加入腾讯之前,李先生曾服务于一家系统集成公司,负责金融和网络应用软件的研发。李先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