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计算机病毒具有什么特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如下特性:
1、传染性
传染性是病毒的最基本特征,是判断一段程序代码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依据。
2、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不仅占用系统资源,还可以删除或者修改文件或数据,加密磁盘中的一些数据、格式化磁盘、降低运行效率或者中断系统运行,甚至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瘫痪,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3、潜伏性
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不会立即发作,可以在几周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文件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只有条件满足时才被激活,开始进行破坏性活动。
4、可触发性
病毒因某个事件或者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病毒的触发机制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
5、衍生性
病毒的传染性和破坏性是病毒设计者的目的和意图。但是,如果被其他一些恶作剧者或者恶意攻击者所模仿,从而衍生出不同于原版本的新的计算机病毒(又称为变种),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衍生性。这种变种病毒造成的后果可能要比原版病毒要严重很多。
除了以上这些特点外,计算机病毒还有其他的一些特点,比如攻击的主动性、病毒执行的非授权性、病毒的欺骗性、病毒的持久性、病毒检测的不可预见性、病毒对不同操作系统的针对性等。
(1)网络病毒一般具有什么特性扩展阅读: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软盘传播:通过移动存储没备来传播,这些设备主要包括软盘、光盘、u盘等在移动存储设备中,软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温床”。以前,大多数计算机都是从这类途径感染病毒的。
(2)硬件设备传播: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的ASIC芯片和硬盘等。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硬盘感染并再扩散。这种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来预防。
(3)网络传播:目前通过网络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下载、网页浏览)进行传播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4)BBs电子布告栏(BBs):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信站点,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南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也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
‘贰’ 计算机网络病毒有哪些特点
通过网络可以进行贸易活动,也可以进行邮件传送,但同时,病毒数量也伴随着网络迅速得以倍增,很多近乎绝迹的病毒也时有发生,宏病毒因其不分操作系统,在网络上传播更是神速。大力发展网络的同时,病毒也得到大发展。网络中的病毒有的是良性,不作任何破坏,仅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已,但更多的病毒是恶性的,会发作,发作的现象各有千秋:有的格式化硬盘,有的删除系统文件,有的破坏数据库。因此,有病毒时必须要尽快医治,对网络更是如此,它对网络的破坏性远大于单机用户,损失则更不用谈了。下面介绍计算机病毒是如何在网络上传播的: 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网络服务器和网络节点站(包括有盘工作站,无盘工作站和远程工作站)。计算机病毒一般首先通过有盘工作站到软盘和硬盘进入网络,然后开始在网上的传播。具体地说,其传播方式有: 1、病毒直接从有盘站拷贝到服务器中; 2、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等运行网络盘内程序时再传染给服务器; 3、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在病毒运行时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中; 4、如果远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过通讯中数据交换进入网络服务器中。 一旦病毒进入文件服务器,就可通过它迅速传染到整个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而对于无盘工作站来说,由于其并非真的“无盘”(它的“盘”是网络盘),当其运行网络盘上的一个带毒程序时,便将内存中的病毒传染给该程序或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其它文件上,因此无盘工作站也是病毒孽生的温床。 由以上病毒在网络上传播方式可见,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病毒除了具有可传播性、可执行性、破坏性等计算机病毒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1、感染速度快。在单机环境下,病毒只能通过软盘从一台计算机带到另一台, 而在网络中则可以通过网络通讯机制进行迅速扩散。根据测定,针对一台典型的PC网络在正常使用情况,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有病毒,就可在几十分钟内将网上的数百台计算机全部感染。 2、扩散面广。由于病毒在网络中扩散非常快,扩散范围很大,不但能迅速传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 还能通过远程工作站将病毒在一瞬间传播到千里之外。 3、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一般是通过“工作站 服务器 工作站”的途径进行传播的, 但传播的形式复杂多样。 4、难于彻底清除。单机上的计算机病毒有时可通过删除带毒文件。低级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将病毒彻底清除, 而网络中只要有一台工作站未能消毒干净就可使整个网络重新被病毒感染,甚至刚刚完成清除工作的一台工作站就有可能被网上另一台带毒工作站所感染。因此,仅对工作站进行病毒杀除,并不能解决病毒对网络的危害。 5、破坏性大。网络上病毒将直接影响网络的工作,轻则降低速度,影响工作效率,重则使网络崩溃, 破坏服务器信息,使多年工作毁于一旦。 6、可激发性:网络病毒激发的条件多样化,可以是内部时钟、系统的日期和用户名, 也可以是网络的一次通信等。一个病毒程序可以按照病毒设计者的要求,在某个工作站上激发并发出攻击。 7、潜在性; 网络一旦感染了病毒,即使病毒已被清除,其潜在的危险也是巨大的。根据统计,病毒在网络上被清除后,85%的网络在30天内会再次感染。
‘叁’ 网络病毒的特点是什么、还有怎么清除、
网络病毒特点有 1.传染性。2.破坏性。3.潜伏性与可触发性。4.非授权性 5,隐藏性。6.不可预见性,我们通常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消除网络病毒。如杀毒软件来清除病毒。如,卡巴 瑞星 金山 360
‘肆’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例如,某些病毒会大量释放垃圾文件,占用硬盘资源。还有的病毒会运行多个进程,使中毒电脑运行变得非常慢。
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 ,能“传染” 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 ,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 ,它会自生复制并传播 ,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 ,同时能够自我复制 , 具有传染性。
要防治计算机病毒须做到“三打三防
“三打” 就是安装新的计算机系统时,要注意打系统补丁,震荡波一类的恶性蠕虫病毒一般都是通过系统漏洞传播的,打好补丁就可以防止此类病毒感染;用户上网的时候要打开杀毒软件实时监控,以免病毒通过网络进入自己的电脑;玩网络游戏时要打开个人防火墙,防火墙可以隔绝病毒跟外界的联系,防止木马病毒盗窃资料。
“三防” 就是防邮件病毒,用户收到邮件时首先要进行病毒扫描,不要随意打开电子邮件里携带的附件;防木马病毒,木马病毒一般是通过恶意网站散播,用户从网上下载任何文件后,一定要先进行病毒扫描再运行;防恶意“好友”,现在很多木马病毒可以通过 MSN、 QQ等即时通信软件或电子邮件传播,一旦你的在线好友感染病毒,那么所有好友将会遭到病毒的入侵。
‘伍’ 计算机网络病毒都具有哪些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
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
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 其他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它会自生复制并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
‘陆’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特征):
1、潜伏性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后,并不会立即发作攻击计算机,而是具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一般由病毒程序编制者所设定的触发条件来决定。
2、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入侵系统后,在一定条件下,破坏系统本身的防御功能,迅速地进行自我复制,从感染存储位置扩散至未感染存储位置,通过网络更可以进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病毒传染。
3、破坏性
计算机系统一旦感染了病毒程序,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由于其连续不断的自我复制
大部分系统资源被占用,从而减缓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使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严重者,可使整个系统瘫痪,无法修复,造成损失。
4、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通常会以人们熟悉的程序形式存在。有些病毒名称往往会被命名为类似系统文件名,例如假IE图标Internnet Explorer,其中Internet单词的一个“n”被假图标改为了两个“n”
很难被用户发现,一旦点击访问这些图标指向的网站,很有可能面临钓鱼或挂马威胁;又如文件夹EXE病毒,其图标与Windows XP默认的文件夹图标是一样的,十分具有迷惑性,当用户双击打开此文件夹时,就会激活病毒。
5、多样性
由于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的特性,加上现代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在数量与种类上均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6、触发性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后,并不会立刻发作,而是较为隐蔽地潜伏在某个程序或某个磁盘中,当达到病毒程序所敲定的触发条件,例如设定日期为触发条件
或设定操作为触发条件,当条件满足预设时,病毒程序立即自动执行,并且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染其它磁盘,对系统进行破坏。
‘柒’ 6.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网络病毒的特点有哪些
以破坏计算机软硬件为目的的能够自我复制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
隐蔽性、潜伏性、寄生性、触发性、破坏性、传染性
‘捌’ 简述网络病毒的特点和种类
特点:网络病毒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网络途径传播的,按破坏方式可以分为蠕虫类病毒,木马类病毒和攻击型病毒。
种类:
蠕虫类病毒的特点是感染后不进行任何破坏,只不断的复制自己,消耗电脑资源,直到电脑死机无法运行。
木马类病毒一般有一定的反杀毒软件能力,不容易被发现,一般也没有破坏性,但被感染后会引导其他的蠕虫或攻击型病毒。
攻击型病毒就是在感染后对计算机的软件甚至硬件进行攻击破坏。
现在还有混合型的病毒,同时具有上述三种特征。
从传播方式来分,有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邮件型病毒,有隐藏在网页中的网页型病毒也叫网页挂码,有通过网络连接主动传播的连接式病毒,还有通过P2P传播的P2P病毒等。
‘玖’ 网络病毒都有哪些特点
网络病毒的特点有:(1)破坏性强;(2)传播性强;(3)具有潜伏性和可激发性;(4)针对性强;(5)扩散面广。
‘拾’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破坏性
病毒入侵计算机,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能够破坏数据信息,甚至造成大面积的计算机瘫痪,对计算机用户造成较大损失。如常见的木马、蠕虫等计算机病毒,可以大范围入侵计算机,为计算机带来安全隐患。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的一大特征是传染性,能够通过U盘、网络等途径入侵计算机。在入侵之后,往往可以实现病毒扩散,感染未感染计算机,进而造成大面积瘫痪等事故。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短时间之内,病毒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恶意入侵。因此,在计算机病毒的安全防御中,如何面对快速的病毒传染,成为有效防御病毒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防御体系的关键。
(10)网络病毒一般具有什么特性扩展阅读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分析与了解,网络病毒传播具有隐蔽性、随机性、破坏性与突发性的特点,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时,需要架构防火墙与防毒墙的技术屏障,要求在病毒隔离层面出发来提升防御性能。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借助网络空间隔离技术,从网络安全角度出发,控制好网络通信访问,其中所使用的技术有网关技术、包过滤技术与状态监测技术。包过滤技术主要是筛选传输层内的网络数据,遵循事先约定的相关过滤原则,科学检测每个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源地址与端口,
进而对整个系统安全系数进行合理的判断。状态监测技术主要是借助防火墙来从网络安全策略之上来检测网络状态,提升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与通畅性。例如,可抽取相关的状态信息来与安全策略进行对照,科学检查网络动态数据包,若发觉意外,应即刻停止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