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一,电路与模拟电子
稳态时电容支路电流为0,所以电容上的电压=1A*2欧+4V=6V。
开关闭合后其他支路都被短路,电容放电回路只有1欧电阻。
Uc就是以6V初值通过1欧电阻放电的过程。
㈡ 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以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信号
阶跃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激励源
脉冲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激励源
正弦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零输入响应:不加外界激励,仅由系统元件(电容或者电感元件)的原始储能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这就是说,在零输入响应时根本就不考虑激励源。
(2)阶跃信号的斜率对rc网络的影响扩展阅读:
说明:微分方程的全解由齐次解和特解两部分组成,其中齐次解的形式由微分方程对应的齐次方程的特征根确定,特解由输入激励的形式决定。
时域经典解析法具有下面特点:
(1)优点:思路清晰,便于理解
(2)缺点:用到数学知识,运算量较大,对于复杂输入信号,不易求得特解。
㈢ 电路实验思考题: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阶跃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激励源
脉冲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激励源
正弦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零输入响应:不加外界激励,仅由系统元件(电容或者电感元件)的原始储能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这就是说,在零输入响应时根本就不考虑激励源。
(3)阶跃信号的斜率对rc网络的影响扩展阅读:
说明:微分方程的全解由齐次解和特解两部分组成,其中齐次解的形式由微分方程对应的齐次方程的特征根确定,特解由输入激励的形式决定。
时域经典解析法具有下面特点:
(1)优点:思路清晰,便于理解
(2)缺点:用到数学知识,运算量较大,对于复杂输入信号,不易求得特解。
㈣ 两个RC电路串联的阶跃响应
解题思路如下
稳态时候电容相当于断路,所以到达稳态时
U1=U2=Us
在到达稳态前
设流过C1的电流为i1,流过C2的电流为i2
i1=C1c1/dt ; i2=C2c2/dt
流过R1的电流I=i1+i2
由KVL得
(i1+i2)*R1+Uc1=Us
i2*R2+Uc2=Uc1
联立方程组求解可得Uc1(t)和Uc2(t)
㈤ 积分电路中电阻参数变化,对输出波形影响为什么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增大后增益将加大,如果输入信号过大输出将会就进入三极管的非线性区,出现饱和、截止这类非线性失真,使输出波形受到影响。
㈥ 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Rc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入电阻不受影响、输出电阻越大,Ri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小、输入电阻越小、输出电阻不受影响,静态工作点中电流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入电阻越小、输出电阻不受影响,但静态工作点太大或太小容易导致三极管进入饱和或截止。
对于放大电路来说,其放大作用的前提是要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但是由于晶体管是一个非线性器件,由于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或输入信号过大等原因,可能会引起输出波形失真。
(6)阶跃信号的斜率对rc网络的影响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直流信号放大电路中,有时候为了降低噪声,直接在运放输出并接去耦电容,虽然放大的是直流信号,但是这样做是很不安全的。当有一个阶跃信号输入或者上电瞬间,运放输出电流会比较大,而且电容会改变环路的相位特性,导致电路自激振荡,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正确的去耦电容应该要组成RC电路,就是在运放的输出端先串入一个电阻,然后再并接去耦电容,这样做可以大大削减运放输出瞬间电流,也不会影响环路的相位特性,可以避免振荡。
㈦ 一阶RC电路阶跃响应 公式
τ=1/(RC)。由于τ对应于C上电压升高到0.63倍电源电压时的时间,可以用这个电压值作为计时停止的信号。
㈧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有什么特点
一、一阶系统
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二、一阶系统典型的数学模型
三、典型输入响应
1.单位阶跃响应
。
y(t)的特点:
(1)由动态分量和稳态分量两部分组成。
(2)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
(3)当t=T时,y=0.632。
(4)曲线的初始斜率为1/T。
性能分析:
(1)超调量σ% 不存在。
(2)ts=3T或4T。
2.单位斜坡响应
y(t)的特点:
(1)由动态分量和稳态分量两部分组成。
(2)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跟踪误差,且误差 值等于系统时间常数“T”。
3.单位抛物线响应
y(t)的特点:
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误差为无穷大,这意味着一阶系统是不能跟踪单位抛物线输入信号的。
4.单位脉冲响应
y(t)的特点:
Y(∞) 为t→∞ 时的输出值。
对一阶系统典型输入响应的两点说明:
(1)当输入信号为单位抛物线信号时,输出无法跟踪输入。
(2)三种响应之间的关系:系统对输入信号微分(积分)的响应,就等于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微分(积分)。
四、二阶系统典型的数学模型
例:
对应的系统结构图:
对应的微分方程:
二阶系统典型的数学模型:
开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五、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在初始条件为0下,输入单位阶跃信号时
特征方程:
特征方程的根:
二阶系统响应特性取决于ξ 和 wn两个参数,在ξ 不变情况下取决于 wn 。
1.过阻尼(ξ >1)的情况
特征根及分布情况:
阶跃响应:
响应曲线:
2.欠阻尼(ξ <1)的情况
特征根及分布情况:
阶跃响应:
响应曲线:
3.临界阻尼 (ξ =1)的情况
特征根及分布情况:
阶跃响应:
响应曲线:
4.无阻尼 (ξ =0)的情况
特征根及分布情况:
阶跃响应:
响应曲线:
结论:
1、不同阻尼比有不同的响应,决定系统的动态性能。
2、实际工程系统只有在 0< ξ< 1才具有现实意义。
六、二阶系统动态特性指标
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对应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当阻尼比为 0< ξ< 1时,则系统响应如图
1.上升时间 :在暂态过程中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对于二阶系统,假定情况 0< ξ< 1下,暂态响应:
令t=tr 时,则y(tr)=1
经整理得
2.最大超调量σ% :暂态过程中被控量的最大数超过稳态值的百分数。
即:
最大超调量发生在第一个周期中时刻 t=ttp ,叫 tp 峰值时间。
在 t=tp 时刻对y(t) 求导,令其等于零。
经整理得
将其代入超调量公式得
3.调节时间 ts :输出量y(t) 与稳态值y(∞) 之间的偏差达到允许范围(±2%~±5%),并维持在允许范围内所需要的时间。
结论:
若使二阶系统具有满意的性能指标,必须选合适的 ξ,wn 。wn 增大可使t s 下降,可以通过提高开环放大系数k来实现;增大阻尼比,可减小振荡,可通过降低开环放大系数实现。
例 有一位置随动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其中K=4。
(1)求该系统的自然振荡角频率和阻尼比;
(2)求该系统的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3)若要阻尼比等于0.707,应怎样改变系统放大倍数K?
解(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写成标准形式
可知
(2)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3)要求ξ=0.707 时,
七、提高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方法
1.比例——微分(PD)串联校正
未加校正网络前:
加校正网络后:
校正后的等效阻尼系数:
2.输出量微分负反馈并联校正
未加校正网络前:
加校正网络后:
两种校正方法校正后等效阻尼系数:
由于
可得
由于阻尼系数上升,超调量下降,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㈨ 为何在典型控制环节中,输入的阶跃信号取为1.00V时,而各个典型环节输出信号小于10V
会有延迟作用,这个由运算放大器的压摆率(slew rate)(V/S)决定。即使有一个理想的阶跃输入,输出的斜率也会达到压摆率的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