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首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路大賽的投稿地址是什麼啊
28日,首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路大賽在福州正式啟動,省政協副主席、省文聯主席張帆,著名教授和評論家謝冕、孫紹振、王光明、謝有順,台灣詩人古月,以及省內知名網路作家等共100餘人與會。
本次大賽由省作協、福建師大文學院、海峽文藝出版社、省台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等共同主辦。據主辦方介紹,大賽總獎金高達60萬元,其中特等獎獎金20萬元。大賽將於今年12月28日全面啟動投稿,於2011年9月10日截止投稿。
參賽方式以中文書刊網原創平台上傳報名投稿,分徵稿、初評、復評和終評等環節。
中文書刊網(www.zwskw.com)
參賽者需注冊成為書刊網:
[注冊]會員------發表作品即可投稿參賽
投稿方式
1.參賽者須注冊成為書刊網(注冊)會員------發表作品即可投稿參賽。
2.在大賽主題頁面,點擊「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路大賽報名通道」,進入大賽報名頁面,在同意參加大賽的選項前打勾並確定即可參賽。否則,一律視作自動放棄參賽資格。
3. 短篇作品可以以「單篇」或「專輯」的方式發布,長篇作品在長篇頻道選擇相應欄目發布,主題文學作品進入主題賽區頻道發布作品。
4.在徵稿期間,上傳作品需完整的添加內容簡介,且進入復賽的作品需把作品全文發到指定信箱(長篇:[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短篇賽區:[email protected];主題賽區:[email protected]),否則視其放棄參賽資格格。
5.作品系投稿作者擁有作品的完整版權;如發現其參賽作品作者本人無完整版權,則取消其參賽資格,由此引發責任糾紛由投稿作者承擔;此協約只在參賽期間有效!
特別說明: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及海外人士參賽方式:參賽者身份為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及海外人士,需註明身份,填寫詳細資料,並投稿到指定郵箱(香港、澳門地區為[email protected], 台灣地區為[email protected] ,海外人士為[email protected]),經審核推薦,即可參加比賽。
投稿要求
1、作品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健康、向上,情節完整,真摯感人,可讀性強;
2、作品系原創,嚴禁抄襲,套改或請人代寫,文責自負;
3、作品可為個人或團體創作,需在徵集截止日前完結;
4、作品系投稿作者擁有作品的完整版權,如發現其參賽作品作者本人無完整版權,則取消其參賽資格,由此引發責任糾紛由投稿作者承擔;
5、作品嚴禁一稿多投,並且從投稿之日起,到比賽結束,未得到主辦方授權,參賽者不得自行將作品公布於任何雜志、報紙、網路及其他出版物等載體;
6、作品不得含有違反中國相關法律規定的內容。
》》》長篇賽區說明 》》》
長篇賽區徵稿內容:10萬字以上原創作品,不限體裁,作者擁有完整版權。
》》》短篇賽區說明 》》》
短篇賽區徵稿內容:10萬字以下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和影視劇本,接受網友自由投稿,可以單篇參加,也可以以專輯參加。
》》》主題賽區說明 》》》
1、以辛亥革命為題材,緬懷革命先驅,回顧中華民族100年來艱辛而光榮歷史的優秀長篇小說。
2、彰顯平等、尊重、關愛人文理念,表現殘疾人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精神風貌的作品以及由殘疾人士創作的文學作品。
3、關注打工群體生活、文化權益以及文化創造權力實現的文學作品。
4、關注以農村、農民、農業為文學作品表現對象,反映農村和農民群體生活,反映農民在農村城市化進程日益突出的城鄉文化、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著力表現城鄉一體化對新一代農民人格的建構和靈魂的重鑄,發現和重塑對當代生活中真實的新農民形象,展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果的文學作品。
註:以上四類作品,除參加正常評選外,還有機會獲得出版機構實體出版。
》》》特別說明 》》》
大賽還將在第一賽季舉辦第三屆榕城十大寫手徵文賽評選活動,同台展示榕城大學生的前沿思考。評比辦法與大賽主體互不沖突。
評選工作委員會
主 任:孫紹振
副主任:何 強
成 員:王性初(美國)、江信銀、楊際嵐、張冬青、吳鈞堯(台灣)、吳叔錐、宋瑜、林玉平、鄭家建、鍾偉蘭、郭志傑、郭紅斌、黃文山、蔣慶豐
(按姓氏筆畫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大賽秘書處
秘書長:吳叔錐(兼)
副秘書長:劉小奇、傅茂星
成 員:蔣際偉(技術部)、 吳 東(賽務部)、吳韶琰(聯絡部)、楊玉娟(評審與版權部) 出版推薦
作品發表、出版機構:海峽文藝出版社、大賽聯辦出版社福建省期刊協會成員單位 《福建文學》雜志社、《生活·創造》雜志社、《台港文學選刊》雜志社、《海峽》編輯部
影視推薦機構:福建廣播影視集團、福州電視台
根據《教育部貫徹落實<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014年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的部分分工方案》要求,為在高校學生中普及網路安全知識,提高網路素養,舉辦全國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競賽網上普及賽,具體方案如下:
一、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路安全協調局
主辦單位:中國大學生在線
二、活動時間
2014年11月25日—12月31日
三、活動主題
普及網路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網路素養
四、活動對象
全國高校在校生
五、活動平台
網址:http://v.univs.cn
六、聯系人
李蓓蕾:010-58556801;劉宇宏:010-58556578
七、參賽流程
用戶成功注冊中國大學生在線賬戶,登陸活動平台答題,答題時請輸入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學校等信息,系統將隨機從題庫中抽取50道題,每題2分,滿分100分。答題時間為30分鍾,每個用戶限答題1次。
學生完成答題且得分等於、高於60分,可在答題平台自動獲得《全國大學生網路安全知識競賽參與證書》,作為社會實踐活動經歷證明。
2014年11月至1月。學生報名後網上答題。主辦方根據正確率、答題時間對答題者分省進行排名,並結合各省參與人數與得分情況,選拔10個優勝省進入爭先賽階段。
Ⅲ H3C杯全國網路技能大賽的問題。知道的同學進來幫我看看,謝謝。
把分給我吧!!
大賽基本信息:
參賽對象:H3C網路學院學生及對網路技術感興趣的其他院校大學生;
報名:2011年3月16日-4月30日;
預賽:2011年5月18日,在本地進行,排名前30%隊伍進入復賽;
復賽:2011年6月9日-10日,分區域進行,9日安排H3CIE專家前往各區域進行賽前集訓和答疑,前35名隊伍進入決賽;
決賽:2011年8月1日-13日,在北京舉行。
主題宣傳口號:網聚IT精英,服務企業發展
報名條件:
n 2011年5月以前開設H3C網路學院課程的院校學生,其他院校學生持學校推薦信通過當地授權培訓中心報名參賽;
n 每家網路學院可以選拔2支隊伍參加大賽,2010年度優秀網路學院可選拔3支隊伍參賽,其他院校可以選拔1支隊伍參賽;
n 每隊包括2名隊員(學生證有效期2010年6月30日以後,優先安排2011及2012年畢業生參賽)及1名指導老師;
報名方式:
H3C會下發報名通知到各網路學院及授權培訓中心,以院校為單位,按照報名條件反饋報名表, H3C審核通過後安排參加預賽,並在本次大賽網站專欄上公告。
非H3C網路學院院校聯系當地授權培訓中心報名,無授權培訓中心省份直接聯系H3C培訓中心報名。
比賽形式:
預賽、復賽採用筆試方式,通過電子試卷進行,考場設在H3C各省培訓夥伴,由H3C負責統一監考。
決賽包括筆試、上機、現場問答等環節,在北京進行。
比賽內容:
預賽、復賽主要知識點和難度參考附件二:「H3C杯」2011年全國大學生網路技術大賽預選賽及復賽大綱
決賽知識點和難度另行通知;
夏令營安排:
對進入決賽的學生進行網路技術課程集訓,並安排拓展訓練、職業生涯規劃、商務禮儀、就業指導、模擬招聘等活動及講座。
獎項設置:
n 大賽設立團隊獎,用以獎勵參賽隊員、指導教師。
n 決賽獎項設立特等獎1名(獎勵純金金牌,價值10000元/學生),金牌3名(獎勵純金金牌,價值5000元/學生)、銀牌6名(獎勵3000元/學生)、銅牌10名(獎勵1000元/學生),並頒發獎牌、證書。其他隊伍頒發決賽優勝獎證書。
n 決賽獲獎團隊的指導教師頒發優秀指導教師獎,頒發獎品、證書。
n 其他未進入決賽的復賽隊伍可申請發放復賽優勝獎證書。
人才聯盟:
進入決賽的學生安排在H3C公司及人才聯盟成員單位實習,並優先推薦就業。
大賽官方網址:http://www.h3c.com.cn/MiniSite/University_Technology_Game/Rule/
Ⅳ 我司想舉辦一場王者榮耀比賽,一定要授權嘛
不需要授權。王者榮耀比賽涉及到商業用途,才會需要到授權,自娛自樂的小型賽事不需要授權。
Ⅳ 提問辦過DOTA1大賽的大神:辦一次較大范圍的dota1比賽,需要哪些方面的授權
如果沒有借這次比賽盈利,那是不需要的,不然的話COSPLAY都要交版權費了
Ⅵ 學校的網路競賽怎麼幫不了別人做
因為這是實名制,有自己的身份信息。
確有必要組織的網路答題活動,要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科學安排答題項目,有效整合相近主題活動、避免重復交叉,並嚴格控制活動頻次;
原則上要堅持學校、學生自願原則,不得規定學校、學生參加活動的規模、比例。
參加網路競賽也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Ⅶ 關於電子競技的授權
就目前我們學校舉行的電子競技比賽,還沒有人去弄授權什麼的,只要舉辦的時候規劃的好,組織的好,應該沒什麼問題。
我們學校舉行了幾次比賽,都進行的不錯的。
Ⅷ 怎麼網上作文大賽注冊上傳
第十三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高中組參賽須知
一、大賽時間
2017年10月-2018年8月
二、大賽報名平台
大賽官網:www.cxzwds.cn
三、參賽對象
全國高中學生
四、競賽流程
大賽分初賽、復活賽、復賽、全國總決賽四個階段。
(一)初賽(2017年10月-2018年1月)
1. 時間安排:
參賽報名:2017年10月10日-2018年2月10日;
初賽競賽:2017年12月中旬-2018年2月底每周五、周六以及部分周日;
初賽結果查詢:2018年3月。
2. 學校參賽:
(1)組織參賽
參賽學校指定大賽負責人,登錄大賽官網www.cxzwds.cn,點擊「參賽入口」注冊賬號,完善學校信息,下載列印「學校授權書」,蓋章後上傳並提交參賽申請,組委會審核通過後視為學校參賽成功;
(2)評審推薦
為保障競賽評審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大賽組委會面向積極組織參賽的學校(實際參賽學生人數不低於300人/所)徵集候選評審委員。參賽學校報名成功後,可登錄學校賬號按要求提交評審申請,經審核通過的教師納入評審委員會候選,由組委會根據大賽實際情況統一安排評審工作,完成評審工作後獲得組委會認證並頒發評審聘書。
3. 學生報名參賽:
(1)注冊報名:登錄大賽官網,點擊「參賽入口」注冊賬號,完善個人信息,選定考試日期及場次後視為報名成功;若考生因學校要求或個人情況需調整考試日期及場次,可於選定考試日期一周前申請調整。
(2)賽前准備:考生報名成功後,在選定的考試日期前,均可登錄大賽官網參與文學素養模擬測試,進行真題演練,做好參賽准備。
(3)網路競賽:本屆大賽初賽為網路考試,共28場,每位考生僅有1次競賽機會;除命題作文外,新增文學素養測評部分,計入成績;考生本人僅能於注冊報名時選定的日期和競賽場次參與比賽。
4. 成績查詢:
大賽組委會將於2018年2月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專業評審。參賽學校及學生可於2018年3月上旬登錄大賽官網查詢初賽成績。獲得二等獎及以上選手晉級復賽。
(二)復活賽(2018年3月下旬)
1. 報名對象:未晉級復賽的所有參賽學生;
2. 報名時間:2018年3月6日—3月16日;
3. 報名方式:參賽學生登錄官網賬戶,點擊復活賽報名,完善報名手續,組委會審核通過視為復活賽報名成功;
4. 競賽時間:2018年3月24日;
5. 參賽方式:復活賽採用網路競賽方式,通過報名審核的考生於指定時間登錄官網進行答題並提交試卷;
6. 結果查詢:競賽一周後,參賽學校及學生可登錄大賽官網查詢復賽晉級情況。
(三)復賽(2018年4月-5月)
復賽分為分賽區省級復賽和全國網路復賽兩種方式;
分賽區省級復賽為現場競賽,2018年4月-5月,組委會聯合分賽區大賽協作高校舉辦現場復賽;
全國網路復賽為線上比賽,非分賽區晉級選手參加2018年5月19日或5月26日在大賽官網進行的全國網路復賽,復賽成績於6月在官網公布。
(四)全國總決賽(2018年8月)
第十三屆全國總決賽暨頒獎典禮於2018年8月3日-6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屆時,著名作家、出版名人、教授博導、高校招辦專家、高考狀元將助陣大賽,與我們分享創作秘笈、解析中國高考招生走向、暢談拔尖人才選拔與培養!
Ⅸ 挑戰杯由哪些機構主辦的
關於舉辦第四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
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通知
(草案)
各高等院校: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件精神,激發首都高校學生參與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積極性,引導首都大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為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服務「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推動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定於2007年3月至5月,在首都高校(含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院校)開展第四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具體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略)
二、實施細則
(一)作品要求
1.凡在2007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含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國籍專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
2.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專科生。科技發明製作類分成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製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製作。
3.參賽的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含調查報告、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為使這類作品能更好地結合社會實際,參賽作品一般應在《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選題建議》(參見附件)范圍內選題。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中可包含被採用的為黨政領導部門、企事業單位所做的各類發展規劃、改革方案和咨詢報告,同時附上原件及採用單位使用證明的復印件和有關鑒定材料。
4.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當年7月1日前兩年內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上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等不在申報范圍之內。
5.參賽作品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申報個人作品的,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凡作者超過三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三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報集體作品。集體作者必須全部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至本專科生、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類作品進行評審。
6.參賽作品涉及下列內容時,必須由申報者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否則不予評審。
動植物新品種的發現或培育,須有省級以上農科部門或科研院所開具的證明;
對國家保護動植物的研究,須有省級以上林業部門開具證明,證明該項研究的過程中未產生對所研究的動植物繁衍、生長不利的影響;
新葯物的研究,須有衛生行政部門授權機構的鑒定證明;
醫療衛生研究須通過專家鑒定,並最好附有在公開發行的專業性雜志上發表過的文章;
涉及燃氣用具等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關用具的研究,須有國家相應行政部門授權機構的認定證明。
7.參賽作品必須由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指導教師(或教研組)推薦,經推薦者所在單位確認。
8.參賽作品應突出科學性、先進性和現實意義。從實際出發,側重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9.經參賽高校初評,各校選送參加競賽的作品總數不得超過12件。其中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類作品不超過6件,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不超過6件。每人限報一件,每類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申報作品總數的1/2,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過研究生作品總數的1/2。
(二)申報要求
1.參賽作品申報書統一使用《第四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書》,由競賽組委會下發。
2.作品申報書相應欄目須經本校學籍管理、教務、科研管理部門審核確認;
3.作品申報書中B1表(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中的作品分類欄須由作者按作品的學術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學科領域據實填寫;B3表(科技發明製作)中的作品分類欄須由作者按作品的發明點和創新點所在類別據實填寫。此欄若填寫有誤,將影響作品的最終成績。作品申報書中的B3表(科技發明製作)必須附有研究報告,並提供圖表、曲線、試驗數據、原理結構圖、外觀圖或照片,也可附鑒定證書和應用證書。
4.參賽作品論文類每篇在8000字以內,調查報告類每篇在15000字以內。(作品字數超過限額30%的將直接淘汰)
5.申報作品書面材料一式五份,通過網路(網址:)上傳一份。學術論文、社會調查報告及所附的有關材料必須與申報書分別裝訂,附於申報書後,並用燕尾鋼夾夾在一起。作品材料不要設置封面,禁止任何形式的顯示作者本人姓名、所在學校、指導教師等信息的內容。
6.按照申報書格式要求撰寫文章。
(三)競賽進度
1.組織申報階段:(自通知下發之日起,至2007年4月15日止)
各高校競賽組織協調機構負責本校作品的徵集、匯總、初評、推薦及資格審查等工作,並於截止日期前分別報送組委會辦公室
報送方法:書面材料請郵寄至組委會辦公室,書面材料製作方法見附件
電子材料按照指定網頁上相關說明上傳
2.評審階段(2007年4月15日至5月31日):
競賽組委會將聘請有關院校及社會各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和教授組成評審團,對參賽作品統一評審。
3.總結表彰階段(2007年6月——9月)
依據工作情況和評審結果,開展各級總結表彰工作。做好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申報、組團參賽等相關工作。
4.展覽展示階段(2007年9月)
擬舉辦「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成果展和首都大學生自學社會科學論壇。
(四)獎勵
比賽將設特等獎、一、二、三等獎,獎項比例約為5%、10%、20%、45%。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類分別按上述比例設獎。
設高校組織獎若干,請各參賽高校在選送參賽作品的同時遞交申請報告(文字材料一份)。
(五)質疑與處理
本次競賽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競賽辦公室將接收實名質疑,由組委會根據程序進行處理。
各高校組織單位應本著嚴謹的態度選拔與審核作品,對其原創性、作者、推薦者資歷嚴格把關,經選拔參加全國挑戰杯的作品不得在此次競賽作品上做較大改動,在全國「挑戰杯」競賽中前兩周,團市委大學部將公布此次競賽獲獎作品全文。
(六)授權書
本次競賽所有作品作者須簽訂授權書,授權「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主辦單位結集出版、在網路公布其作品以供監督。
三、工作要求
「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是高校共青團長年堅持的品牌項目,科技學術活動也是首都高校共青團全年重點工作之一,各高等院校團委、學生會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突出重點,完善機制、擴大宣傳,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Ⅹ 網上競賽證書學校承認嗎
不一定承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在網上參加了競賽獲獎,不一定是國家級證書,要看參加的知識競賽是什麼形式,哪個單位主辦的,是否得到官方的認可,如果學生參與的是一些大型的網上競賽,而且這一競賽活動的主辦方是省級以上,甚至是國家級的,那麼學校一般是會承認這種競賽證書的。
比如網路上有很多知識競賽,這些競賽的舉辦非常有意義,大多數都是國家級來舉辦的,這種競賽採取的方式一般都是末位淘汰的方式,而且會有多輪賽制。如果學生是在這一類競賽當中獲得成績,獲得名次,並且獲得相應證書,學校不僅會承認相關證書,還會根據證書的含金量相對應的加分。
活動流程
1、賽前准備階段,該階段所要進行的主要工作包括發出通知,明確競賽試題的范圍,明確參賽條件,制定競賽規則。
2、競賽實施階段,主要工作有以下幾次:賽前輔導;組成評委會;布置賽場;領獎工作演練;組織選手參觀賽場;熟悉環境;體驗搶答器和按鈕;競賽,頒獎。
3、布置賽場,知識競賽的現場應包括:主持台,選手台,出題板,計分顯示設備,搶答器,音響設備,錄相設備,電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