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國家通信網路架構一級節點有哪些

國家通信網路架構一級節點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1 18:07:30

A. 中國電信八大節點城市是根據什麼定的中國電信發布了文件還是規劃

您好
中國電信八大節點城市如下
1. 成都
成都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全國8大節點之一,可支配帶寬資源豐富,與Chinanet骨幹網節點帶寬60G,節點帶寬10G。機房內部網路全部採用千兆連接 核心層與匯聚層,雙百兆冗餘到接入層的無瓶頸交換式結構,區域網採用千兆與百兆混合交換式可監控網路,中心網路設備確保高可靠性架構,做到無單點故障 q#,分支網路提供冗餘設備及線路,可針對客戶數據傳輸,維護的需求提供 XDSL,DDN,ISDN等多種接入手段,並能提供與國內Chinanet主要節點城市連接的長途專線.
2. 南京
南京電信作為CHINANET的八大節點之一,南京電信擁有富足的網路資源,與同是八大節點之一的上海電信相比,南京與其他省市之間的骨幹網路擁塞程度較 輕,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省節點帶寬資源豐厚 (20G),4 M資源利用率適度 ,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兩個標準的 IDC 機房(龍江,苜蓿園)一個在建的超大機房(游府」西街),交通極為便利。齊備的機房設施(電力,恆溫,安全).
3. 西安
西安是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和中國多媒體信息網路在西北五省的網路核心中樞,同時,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CHINANET)連接的必由之 路,擁有最大的網路傳輸線路。因此,在西安建立的互3聯網數據中心(IDC)必將擁有得天獨厚的網路資源。
西部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於 2002年投資建設的工程。是中國電信規劃的全國四大IDC樞紐之一是面向國內、國際各類型企業、事業客戶提供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伺服器託管、帶 寬租用以及o災備中心建設、應用服務外包的超大型互聯網數據交換中心。擁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夥伴構成的龐大用戶群體,具備國際先進的軟硬體環境和優質 的服務水平。是目前投入運營中為數不多的直聯CHINANET骨-干核心節點的數據中心機房,目前出口以 6×10G高速光纖聯接(目前全國電信IDC中最高)。為網路游戲的運營及西部市場拓展提供一流的IDC服務.
西部數據中心有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和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核心機房,面積總共5000平方米。每個機以2*20G的光纖直接接入CHINANET骨幹,與省網並行,內部網路雙路冗餘備份, 提供不間斷電源,擁有良(好的防火、排水、通風設施,機房常年保持恆溫、恆濕,可全面滿足大型網站增長的需求, 數據中心的維護管理由西安電信具有數十年數據線路維護經驗和技術的60名專業工程師,技術支持由20名高級網路工程師負責,從其軟體、硬體環境而言,堪稱 目前國內一流的專業互聯網數據中心.
4. 武漢
武漢電信是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和原中國電信第三大業務領導單位,其綜合通信名列全國省會城市前5 位0.處於國家骨幹通信網8縱8橫一級通信干線中心位置。是中國電信建設的三大高速光纜環網(南環,西環和北環)的交匯中心。武漢熱線數據中心屬華中最大 ISP「湖北電信武漢市分公司」,與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網過千兆光纖以千兆乙太網方式接入主幹網。具有高速、直連、高可用性、可擴展性、 高安全性。
5. 沈陽
沈陽是CHINANET八大節點之一,主要是作為CHINANET在東北地區的網路中心,在96年開通,由於東北大部分地區都被網通網路覆蓋,因此 CHINANET沈陽節點是八大節點中規模最小的。
6. 廣州
廣州市Internet服務中心於1995年10月1 日投入試運行,系統於1996年1月1日正式開通。廣州市Internet6服務中心節點作為中國公用互聯網路服務系統ChinaNET的一個骨幹節點, 與北京和上海的Internet節點連接,與它們以及其它地區的節點共同構成ChinaNET骨幹網。廣州節點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個國際出口,也是 廣東乃至全國最大的國際出口之一。
7. 上海
上海電信是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節點,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總國際出口寬寬12G;ChinaNet骨幹網上海節點和上海本地網路的互聯帶寬為80G;ChinaNet骨 干網上海節點ChinaNet北京(北方電信)的互聯帶寬為10G;上海電信是中國電信國內長途電信網的重要樞紐節點,也是中國國f際通信的三大出口局之 一,擁有京滬、北沿海、北沿江、南沿海、滬杭、滬寧等國內長途光纜系統,以及國內衛星通信地球站;是中美、亞歐、亞太、環球、中日、中韓等國際大容量海光 纜、陸地光纜系統的重6要節點,並建有太平洋、印度洋衛星地球站;上海長信的機房是級別最高的,上海機房中線路不管怎麼繞,任何機房最終的出口都在武勝機 房和橫浜機房。
8. 北京
北京是中國電信三大核心節點城市之一,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中國電信北方網路的主節點在北京電信上地機房,現在的北京上地數據中心原來是263機房,後來被電信收購重組為 中國電信北京數據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電信北方網路主節點ChinaNet骨幹網的交換中樞。

B. 中國建設互聯網的早期,建立的四大網路分別是哪些

除了CHINANET外,中國還有CERNET,CSTNET,CHINAGBN網網路,合起來稱為中國四大骨幹網。

C. 電力骨幹通信網是如何構成的

電力通信網體系的分層可以從水平和垂直兩個方面去理解:水平方向上可以劃分兩層,即骨幹通信網、接入通信網;垂直方向上骨幹網又可以分為傳輸網、數據網、支撐網。其中接入通信網可分為輸變電通信網與配電通信網。

一、骨幹通信網

1.1傳輸網:是由線路設施、傳輸設施等組成的為傳送新消息業務提供所需傳送承載能力的通道,它是通信網路的基礎,它為整個通信網路上所承載的業務提供傳輸通道和平台。

1.2 數據網:是承載在傳輸網上的業務網,數據通信是按照一定的協議,利用數據傳輸技術在兩個終端之間傳遞數據信息的一種通信方式和通信業務。數據網是由數據終端、傳輸、交換、處理等設備組成的體系。電力通信骨幹數據網主要分為調度數據網和綜合數據網。其中,骨幹調度數據網覆蓋電網調度機構(省調、地調和超高壓調度)和220KV及以上變電站、直調發電廠,主要承載的業務有實時和非實時業務兩大類。骨幹綜合業務數據網是指各類綜合業務專用廣域數據網路,是為電力生產管理而提供服務的傳輸網路,主要為省局、電廠、變電站及市局之間提供業務傳輸通道,它承載眾多的業務和應用系統。

1.3 支撐網:是保證通信基礎網和業務網正常運行,增強通信能力,提高整個通信網的服務質量二形成的專網。根據支持網所具有的功能不同,可分為信令網、同步網和管理網。

二、接入通信網:是指骨幹網路到信息終端之間的網路。網路規模較小且流量較少,但節點數量眾多。

D. 網路節點的八大節點

1.北京
北京是中國電信三大核心節點城市之一,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中國電信北方網路的主節點在北京電信上地機房,現北京上地數據中心原來是263機房,後來被電信收購重組為中國電信北京數據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電信北方網路主節點ChinaNet骨幹網的交換中樞。
2.上海
上海是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節點,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上海電信是中國電信國內長途電信網的重要樞紐節點,也是中國國際通信的三大出口局之一,擁有京滬、北沿海、北沿江、南沿海、滬杭、滬寧等國內長途光纜系統,以及國內衛星通信地球站;是中美、亞歐、亞太、環球、中日、中韓等國際大容量海光纜、陸地光纜系統的重要節點,並建有太平洋、印度洋衛星地球站。
3.廣州
廣州市Internet服務中心系統於1996年1月1日正式開通,作為中國公用互聯網路服務系統ChinaNET的一個骨幹節點,與北京和上海的Internet節點連接,與它們以及其它地區的節點共同構成ChinaNET骨幹網。廣州節點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個國際出口,也是廣東乃至全國最大的國際出口之一。
4.西安
西安是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和中國多媒體信息網路在西北五省的網路核心中樞,同時,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CHINANET)連接的必由之路,擁有最大的網路傳輸線路。
5.南京
南京電信作為CHINANET的八大節點之一,南京電信擁有富足的網路資源,與同是八大節點之一的上海電信相比,南京與其他省市之間的骨幹網路資源利用率適度。
6.成都
成都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全國大節點之一,並能提供與國內Chinanet主要節點城市連接的長途專線。
7.武漢
武漢電信是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和原中國電信第三大業務領導單位,處於國家骨幹通信網8縱8橫一級通信干線中心位置。是中國電信建設的三大高速光纜環網(南環,西環和北環)的交匯中心。
8.沈陽
沈陽主要是作為CHINANET在東北地區的網路中心,在96年開通,由於東北大部分地區都被網通網路覆蓋,因此CHINANET沈陽節點是電信節點中規模比較小的。

E. 企業的網路通信可分為哪三級各有什麼作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0

F. 中國大陸境內國家骨幹網路是什麼

成都

成都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全國8大節點之一,可支配帶寬資源豐富,與Chinanet骨幹網節點帶寬60G,CN2節點帶寬10G。機房內部網路全部採用千兆連接核心層與匯聚層,雙百兆冗餘到接入層的無瓶頸交換式結構,區域網採用千兆與百兆混合交換式可監控網路,中心網路設備確保高可靠性架構,做到無單點故障,分支網路提供冗餘設備及線路,可針對客戶數據傳輸,維護的需求提供XDSL,DDN,ISDN等多種接入手段,並能提供與國內Chinanet主要節點城市連接的長途專線。

南京

南京電信作為CHINANET的八大節點之一,南京電信擁有富足的網路資源,與同是八大節點之一的上海電信相比,南京與其他省市之間的骨幹網路擁塞程度較輕,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省節點帶寬資源豐厚 (20G),資源利用率適度 ,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兩個標準的 IDC 機房(龍江,苜蓿園)一個在建的超大機房(游府西街),交通極為便利。齊備的機房設施(電力,恆溫,安全)。

中國數據(ZGSJ.COM)IDC數據中心是江蘇電信總代理,是華東最大的IDC服務商,與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通過千兆光纖以千兆乙太網方式接入主幹網。具有高速、直連、高可用性、可擴展性、高安全性。

西安

西安是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和中國多媒體信息網路在西北五省的網路核心中樞,同時,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國公用計算機網路(CHINANET)連接的必由之路,擁有最大的網路傳輸線路。因此,在西安建立的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必將擁有得天獨厚的網路資源。

西部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於2002年投資建設的工程。是中國電信規劃的全國四大IDC樞紐之一。是面向國內、國際各類型企業、事業客戶提供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伺服器託管、帶寬租用以及災備中心建設、應用服務外包的超大型互聯網數據交換中心。擁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合作夥伴構成的龐大用戶群體,具備國際先進的軟硬體環境和優質的服務水平。是目前投入運營中為數不多的直聯CHINANET骨幹核心節點的數據中心機房,目前出口以6×10G高速光纖聯接(目前全國電信IDC中最高)。為網路游戲的運營及西部市場拓展提供一流的IDC服務。

西部數據中心有北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核心機房,面積總共5000平方米。每個機房以2*20G的光纖直接接入CHINANET骨幹,與省網並行,內部網路雙路冗餘備份,提供不間斷電源,擁有良好的防火、排水、通風設施,機房常年保持恆溫、恆濕,可全面滿足大型網站增長的需求, 數據中心的維護管理由西安電信具有數十年數據線路維護經驗和技術的60名專業工程師,技術支持由20名高級網路工程師負責,從其軟體、硬體環境而言,堪稱目前國內一流的專業互聯網數據中心。

武漢

武漢電信是全國重要的通信樞紐和原中國電信第三大業務領導單位,其綜合通信名列全國省會城市前5位。處於國家骨幹通信網8縱8橫一級通信干線中心位置。是中國電信建設的三大高速光纜環網(南環,西環和北環)的交匯中心。

武漢熱線數據中心屬華中最大ISP「湖北電信武漢市分公司」,與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通過千兆光纖以千兆乙太網方式接入主幹網。具有高速、直連、高可用性、可擴展性、高安全性。

沈陽

沈陽是CHINANET八大節點之一,主要是作為CHINANET在東北地區的網路中心,在96年開通,由於東北大部分地區都被網通網路覆蓋,因此CHINANET沈陽節點是八大節點中規模最小的。

廣州

廣州市Internet服務中心於1995年10月1日投入試運行,系統於1996年1月1日正式開通。廣州市Internet服務中心節點作為中國公用互聯網路服務系統ChinaNET的一個骨幹節點,與北京和上海的Internet節點連接,與它們以及其它地區的節點共同構成ChinaNET骨幹網。廣州節點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的第三個國際出口,也是廣東乃至全國最大的國際出口之一。

上海

上海電信是中國電信CHINANET骨幹網節點,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總國際出口帶寬12G;ChinaNet骨幹網上海節點和上海本地網路的互聯帶寬為80G;ChinaNet骨幹網上海節點和ChinaNet北京(北方電信)的互聯帶寬為10G;上海電信是中國電信國內長途電信網的重要樞紐節點,也是中國國際通信的三大出口局之一,擁有京滬、北沿海、北沿江、南沿海、滬杭、滬寧等國內長途光纜系統,以及國內衛星通信地球站;是中美、亞歐、亞太、環球、中日、中韓等國際大容量海光纜、陸地光纜系統的重要節點,並建有太平洋、印度洋衛星地球站;上海長信的機房是級別最高的,上海機房中線路不管怎麼繞,任何機房最終的出口都在武勝機房和橫浜機房。

北京

北京是中國電信三大核心節點城市之一,同時也是 ChinaNet骨幹網三個國際出口之一,中國電信北方網路的主節點在北京電信上地機房,現在的北京上地數據中心原來是263機房,後來被電信收購重組為中國電信北京數據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電信北方網路主節點ChinaNet骨幹網的交換中樞。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skyherocn/archive/2008/08/18/2791911.aspx

G. 移動通信網由哪些主要節點組成,各有什麼作用

系統主要由移動台(MS)、移動網子系統(NSS)、基站子系統(BSS)和操作支持子系統(OSS)四部分組成。移動台(MS)移動台是公用GSM移動通信網中用戶使用的設備,也是用戶能夠直接接觸的整個GSM系統中的唯一設備。移 動台的類型不僅包括手持台,還包括車載台和攜帶型台。隨著GSM標準的數字式手持台進一步小型、輕巧和增加功能的發展趨勢,手持台的用戶將占整個用戶的極大部分。基站子系統(BSS)基站子系統(BSS)是GSM系統中與無線蜂窩方面關系最直接的基本組成部分。它通過無線介面直接與移動台相接,負責無線發送接收和無線資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統與網路子系統(NSS)中的移動業務交換中心(MSC)相連,實現移動用戶之間或移動用戶與固定網路用戶之間的通信連接,傳送系統信號和用戶信息等。當然,要對BSS部分進行操作維護管理,還要建立BSS與操作支持子系統(OSS)之間的通信連接。移動網子系統(NSS)移動網子系統(NSS)主要包含有GSM系統的交換功能和用於用戶數據與移動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資料庫功能,它對GSM移動用戶之間通信和GSM移動用戶與其它通信網用戶之間通信起著管理作用。NSS由一系列功能實體構成,整個GSM系統內部,即NSS的各功能實體之間和NSS與BSS之間都通過符合CCITT信令系統No.7 協議和GSM規范的7號信令網路互相通信。操作支持子系統(OSS)操作支持子系統(OSS)需完成許多任務,包括移動用戶管理、移動設備管理以及網路操作和維護。

H. 網路結構分層有哪些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在OSI出現之前,計算機網路中存在眾多的體系結構,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統網路體系結構)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數字網路體系結構最為著名。為了解決不同體系結構的網路的互聯問題,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注意不要與OSI搞混)於1981年制定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這個模型把網路通信的工作分為7層,它們由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 tation Layer)和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層到第三層屬於OSI參考模型的低三層,負責創建網路通信連接的鏈路;第四層到第七層為OSI參考模型的高四層,具體負責端到端的數據通信。每層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層都直接為其上層提供服務,並且所有層次都互相支持,而網路通信則可以自上而下(在發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雙向進行。當然並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經過OSI的全部七層,有的甚至只需要雙方對應的某一層即可。物理介面之間的轉接,以及中繼器與中繼器之間的連接就只需在物理層中進行即可;而路由器與路由器之間的連接則只需經過網路層以下的三層即可。總的來說,雙方的通信是在對等層次上進行的,不能在不對稱層次上進行通信。
OSI 標准制定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是將整個龐大而復雜的問題劃分為若干個容易處理的小問題,這就是分層的體系結構辦法。在OSI中,採用了三級抽象,既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協議規格說明。

OSI的七層結構
[編輯本段]

ISO將整個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劃分層次的原則是:
1、網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節點能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4、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5、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第一層:物理層(PhysicalLayer),規定通信設備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規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維護和拆除物理鏈路連接。具體地講,機械特性規定了網路連接時所需接插件的規格尺寸、引腳數量和排列情況等;電氣特性規定了在物理連接上傳輸bit流時線路上信號電平的大小、阻抗匹配、傳輸速率距離限制等;功能特性是指對各個信號先分配確切的信號含義,即定義了DTE和DCE之間各個線路的功能;規程特性定義了利用信號線進行bit流傳輸的一組操作規程,是指在物理連接的建立、維護、交換信息時,DTE和DCE雙方在各電路上的動作系列。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比特(bit)。
屬於物理層定義的典型規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DataLinkLayer):在物理層提供比特流服務的基礎上,建立相鄰結點之間的數據鏈路,通過差錯控制提供數據幀(Frame)在信道上無差錯的傳輸,並進行各電路上的動作系列。
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幀(frame)。
數據鏈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幀中繼等。

第三層是網路層(Network layer)

在計算機網路中進行通信的兩個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數據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信子網。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數據及時傳送。網路層將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幀組成數據包,包中封裝有網路層包頭,其中含有邏輯地址信息- -源站點和目的站點地址的網路地址。

如果你在談論一個IP地址,那麼你是在處理第3層的問題,這是「數據包」問題,而不是第2層的「幀」。IP是第3層問題的一部分,此外還有一些路由協議和地址解析協議(ARP)。有關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層處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層的重要目的。網路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包(packet)。
網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層是處理信息的傳輸層(Transport layer)。第4層的數據單元也稱作數據包(packets)。但是,當你談論TCP等具體的協議時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數據單元稱為段(segments)而UDP協議的數據單元稱為「數據報(datagrams)」。這個層負責獲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須跟蹤數據單元碎片、亂序到達的數據包和其它在傳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第4層為上層提供端到端(最終用戶到最終用戶)的透明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所謂透明的傳輸是指在通信過程中傳輸層對上層屏蔽了通信傳輸系統的具體細節。
傳輸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層是會話層(Session layer)

這一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或對話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數據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第六層是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這一層主要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於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例如圖像格式的顯示,就是由位於表示層的協議來支持。

第七層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應用層為操作系統或網路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路服務的介面。
應用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通過 OSI 層,信息可以從一台計算機的軟體應用程序傳輸到另一台的應用程序上。例如,計算機 A 上的應用程序要將信息發送到計算機 B 的應用程序,則計算機 A 中的應用程序需要將信息先發送到其應用層(第七層),然後此層將信息發送到表示層(第六層),表示層將數據轉送到會話層(第五層),如此繼續,直至物理層(第一層)。在物理層,數據被放置在物理網路媒介中並被發送至計算機 B 。計算機 B 的物理層接收來自物理媒介的數據,然後將信息向上發送至數據鏈路層(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再轉送給網路層,依次繼續直到信息到達計算機 B 的應用層。最後,計算機 B 的應用層再將信息傳送給應用程序接收端,從而完成通信過程。下面圖示說明了這一過程。
OSI 的七層運用各種各樣的控制信息來和其他計算機系統的對應層進行通信。這些控制信息包含特殊的請求和說明,它們在對應的 OSI 層間進行交換。每一層數據的頭和尾是兩個攜帶控制信息的基本形式。

對於從上一層傳送下來的數據,附加在前面的控制信息稱為頭,附加在後面的控制信息稱為尾。然而,在對來自上一層數據增加協議頭和協議尾,對一個 OSI 層來說並不是必需的。

當數據在各層間傳送時,每一層都可以在數據上增加頭和尾,而這些數據已經包含了上一層增加的頭和尾。協議頭包含了有關層與層間的通信信息。頭、尾以及數據是相關聯的概念,它們取決於分析信息單元的協議層。例如,傳輸層頭包含了只有傳輸層可以看到的信息,傳輸層下面的其他層只將此頭作為數據的一部分傳遞。對於網路層,一個信息單元由第三層的頭和數據組成。對於數據鏈路層,經網路層向下傳遞的所有信息即第三層頭和數據都被看作是數據。換句話說,在給定的某一 OSI 層,信息單元的數據部分包含來自於所有上層的頭和尾以及數據,這稱之為封裝。
例如,如果計算機 A 要將應用程序中的某數據發送至計算機 B ,數據首先傳送至應用層。 計算機 A 的應用層通過在數據上添加協議頭來和計算機 B 的應用層通信。所形成的信息單元包含協議頭、數據、可能還有協議尾,被發送至表示層,表示層再添加為計算機 B 的表示層所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協議頭。信息單元的大小隨著每一層協議頭和協議尾的添加而增加,這些協議頭和協議尾包含了計算機 B 的對應層要使用的控制信息。在物理層,整個信息單元通過網路介質傳輸。

計算機 B 中的物理層收到信息單元並將其傳送至數據鏈路層;然後 B 中的數據鏈路層讀取計算機 A 的數據鏈路層添加的協議頭中的控制信息;然後去除協議頭和協議尾,剩餘部分被傳送至網路層。每一層執行相同的動作:從對應層讀取協議頭和協議尾,並去除,再將剩餘信息發送至上一層。應用層執行完這些動作後,數據就被傳送至計算機 B 中的應用程序,這些數據和計算機 A 的應用程序所發送的完全相同 。

一個 OSI 層與另一層之間的通信是利用第二層提供的服務完成的。相鄰層提供的服務幫助一 OSI 層與另一計算機系統的對應層進行通信。一個 OSI 模型的特定層通常是與另外三個 OSI 層聯系:與之直接相鄰的上一層和下一層,還有目標聯網計算機系統的對應層。例如,計算機 A 的數據鏈路層應與其網路層,物理層以及計算機 B 的數據鏈路層進行通信。

I. 請問中國國家骨幹網是什麼據說還有9大節點城市,是哪九個城市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條信息的高速公路,全國的所有信息數據,最終都會通過節點城市,匯聚到這樣的高速公路上來。
目前全國一共有4條骨幹線路:
1、中國科技網(CSTNET)
中國科技網實在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NCFC)和中國科學院網(CASnet)的基礎上,建設和發展起來的覆蓋全國范圍的大型計算機網路,是我國最早建設並獲得國家正式承認具有國際出口的中國四大互聯網路之一。中國科技網的服務主要包括網路通信服務,信息資源服務,超級計算服務和域名注冊服務。中國科技網擁有科學資料庫,科技成果,科技管理,技術資料和文獻情報等特有的科技信息資源,向國內外用戶特工各種科技信息服務。中國科技網的網路中心還受國務院的委託,管理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負責提供中國頂級域"CN"的注冊服務。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CERNET是中國第一個覆蓋全國的、由國內科技人員自行設計和建設的國家級大型計算機網路。該網路由教育部主管;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東北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等十所高校承擔建設,於1995年11月建成。全國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八個地區網點分別設立在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廣州、武漢、成都、和沈陽。CERNET是為教育、科研和國際學術交流服務的非盈利性網路。
3、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簡稱"中國互聯網"),是1995年11月郵電部委託美國信亞有限公司和中訊亞信公司承建的國家級網路,並於1996年6月在全國正式開通。中國郵電部數據通信局是CHINANET直接的經營管理者。CHINANET是基於Internet網路技術的中國公用Internet網,是中國具有經營權的Internet國際信息出口的互聯單位,也是CNNIC最重要的成員之一。CHINANET不同於CSTNET和CERNET,它是面向社會公開開放的、服務於社會公眾的大規模的網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的集合,它的基本建設就是要保證可靠的內聯外通,即保證大范圍的國內用戶之間的高質量的互通,進而保證國內用戶與國際Internet的高質量互通。
4、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CHINAGBN)
金橋網以光纖、衛星、微波、無線移動等多種傳播方式,形成天、地一體的網路結構,它和傳統的數據網、話音網和圖象網相結合並與Internet相連。根據計劃,金橋網將建立一個覆蓋全國,與國內其他專用網路相聯接,並與30幾個省市自治區,500個中心城市,12000個大型企業,100個重要企業集團相聯接的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
至於樓主說的9大節點城市,應該是指的CHINANET上的節點,分別是:
成都、南京、西安、武漢、沈陽、廣州、上海、北京、杭州
其中具備國際出口的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成都

J. 常見的網路架構有哪些

常見網路架構的有星形、匯流排形、環形和網狀形等。
1、星形網路拓撲結構:
以一台中心處理機(通信設備)為主而構成的網路,其它入網機器僅與該中心處理機之間有直接的物理鏈路,中心處理機採用分時或輪詢的方法為入網機器服務,所有的數據必須經過中心處理機。
星形網的特點:
(1)網路結構簡單,便於管理(集中式);
(2)每台入網機均需物理線路與處理機互連,線路利用率低;
(3)處理機負載重(需處理所有的服務),因為任何兩台入網機之間交換信息,都必須通過中心處理機;
(4)入網主機故障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工作,中心處理機的故障將導致網路的癱瘓。
適用場合:區域網、廣域網。
2、匯流排形網路拓撲結構:
所有入網設備共用一條物理傳輸線路,所有的數據發往同一條線路,並能夠由附接在線路上的所有設備感知。入網設備通過專用的分接頭接入線路。匯流排網拓撲是區域網的一種組成形式。
匯流排網的特點:
(1)多台機器共用一條傳輸信道,信道利用率較高;
(2)同一時刻只能由兩台計算機通信;
(3)某個結點的故障不影響網路的工作;
(4)網路的延伸距離有限,結點數有限。
適用場合:區域網,對實時性要求不高的環境。
3、環形網路拓撲結構:
入網設備通過轉發器接入網路,每個轉發器僅與兩個相鄰的轉發器有直接的物理線路。環形網的數據傳輸具有單向性,一個轉發器發出的數據只能被另一個轉發器接收並轉發。所有的轉發器及其物理線路構成了一個環狀的網路系統。
環形網特點:
(1)實時性較好(信息在網中傳輸的最大時間固定);
(2)每個結點只與相鄰兩個結點有物理鏈路;
(3)傳輸控制機制比較簡單;
(4)某個結點的故障將導致物理癱瘓;
(5)單個環網的結點數有限。
適用場合:區域網,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環境。
4、網狀網路拓撲結構:
利用專門負責數據通信和傳輸的結點機構成的網狀網路,入網設備直接接入結點機進行通信。網狀網路通常利用冗餘的設備和線路來提高網路的可靠性,因此,結點機可以根據當前的網路信息流量有選擇地將數據發往不同的線路。適用場合:主要用於地域范圍大、入網主機多(機型多)的環境,常用於構造廣域網路。

閱讀全文

與國家通信網路架構一級節點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干擾器網路信號 瀏覽:379
蘋果平板關閉網路與無線選項 瀏覽:423
為什麼電腦上會顯示網路異常 瀏覽:875
有了路由器網路怎麼安裝 瀏覽:70
車機網路信號H 瀏覽:423
台式機上網路怎麼設置成無線網 瀏覽:129
什麼技術或設備可以抑制網路風暴 瀏覽:397
手機usb共享網路頻繁掉網 瀏覽:385
移動網路故障與排除 瀏覽:243
如何查vivo自己的網路密碼 瀏覽:979
國慶期間無線網路 瀏覽:672
手機網路建設哪家好 瀏覽:377
浙江聯通4g網路在哪裡 瀏覽:376
windows怎麼設置有線網路 瀏覽:271
蘋果網路噴子 瀏覽:202
手機信號滿格但就是顯示1g網路 瀏覽:960
移動網路的網速太慢了怎麼辦 瀏覽:393
2021年網路安全知識競答 瀏覽:408
網路撥號失敗怎麼回事 瀏覽:735
高鐵無線網路差 瀏覽:492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