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營銷 > 網路入侵對象有哪些

網路入侵對象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08 13:56:06

① 網路攻擊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大體的分的話,是外網攻擊,和內網攻擊
外網攻擊就是公網的一些木馬、病毒、垃圾郵件等攻擊,直接打到的是防火牆上
內網攻擊的話是區域網中的一些本身是正常的協議的東西,然後你故意的多發、濫發這些協議,利用這些本身是合法的協議來做網路攻擊,外網攻擊的話其實並不可怕,真正令人頭疼的是內網的108種攻擊,因為它本身就是合法的!!!

外網攻擊的話,聯系防火牆就可以了
但是據計算現在百分之80的問題出現在內網,
應對內網攻擊的話,只有選用免疫牆了

免疫牆是專門針對區域網安全和管理的,我們可以把免疫牆看做
1、是一套內網底層防火牆:徹底解決病毒木馬的網路攻擊,掉線、卡滯問題(尤其對2、3層的處理)

。解決ARP(先天免疫、ARP探尋)問題無人能及
2、是一套真實身份准入系統:對網路內終端電腦的身份嚴格有效的管理(真實IP、MAC,CPU硬碟主板

,基因式)。徹底解決IP欺騙(私拉線、克隆、IP沖突)
3、是一套網路帶寬管理設備:精細的內網帶寬管理、負載均衡、流量統計(內外網、伺服器、應用交

付)
4、是一套全面網管軟體:觀察網路內部協議過程,遠程調試管理(監控中心、審計)
4、是一套全面網管軟體:觀察網路內部協議過程,遠程調試管理(監控中心、審計)

② 常用網路入侵手段

入侵技術技術細分下來共有九類,分別為入侵系統類攻擊、緩沖區溢出攻擊、欺騙類攻擊、拒絕服務攻擊、對防火牆的攻擊、利用病毒攻擊、木馬程序攻擊、後門攻擊、信息戰。
1. 入侵系統類攻擊
這種攻擊手法千變萬化,可是攻擊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獲得主機系統的控制權,從而破壞主機和網路系統。這類攻擊又分為:信息收集攻擊、口令攻擊、漏洞攻擊
信息收集型攻擊並不對目標本身造成危害,這類攻擊被用來為進一步入侵提供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掃描技術攻擊;體系結構探測攻擊;利用信息服務攻擊;假消息攻擊;網路監聽攻擊等。黑客還會運用社會工程收集信息。
口令攻擊是網上攻擊最常用的方法,入侵者通過系統常用服務或對網路通信進行監聽來搜集帳號,當找到主機上的有效帳號後,就採用字典窮舉法進行攻擊,或者他們通過各種方法獲取password文件,然後用口令猜測程序破譯用戶帳號和密碼
利用系統管理策略或配置文件的漏洞,獲得比合法許可權更高的操作權,如:電子郵件DEBUG、Decode、Pipe、Wiz;FTP的CWD~root、Site Exec;IP碎片攻擊、NFS猜測、NFS Mknod、NFS UID檢查、Rlogin-froot檢查等。
利用系統配置疏忽的入侵攻擊,如:利用CGI腳本許可權配置錯誤的入侵攻擊;利用環境變數配置疏忽的入侵攻擊;Setuid 漏洞入侵攻擊。
協議漏洞攻擊,如:FTP協議攻擊;服務程序漏洞攻擊,如wu-ftpd漏洞攻擊、IIS漏洞攻擊;CGI漏洞攻擊等。
利用WEB伺服器的不合理配置,或CGI程序的漏洞進行攻擊,達到獲取腳本源碼,非法執行程序,使WWW伺服器崩潰等目的。如:對NT的IIS伺服器的多種攻擊,對許多免費CGI程序;對asp,java script程序漏洞的攻擊等。
2.緩沖區溢出攻擊
通過往程序的緩沖區寫超出其長度的內容,造成緩沖區的溢出,從而破壞程序的堆棧,使程序轉而執行其它的指令,如果這些指令是放在有root許可權的內存中,那麼一旦這些指令得到了運行,黑客就以root許可權控制了系統,達到入侵的目的。緩沖區攻擊的目的在於擾亂某些以特權身份運行的程序的功能,使攻擊者獲得程序的控制權。
緩沖區溢出的一般攻擊步驟為:在程序的地址空間里安排適當的代碼(植入法或利用已存在的代碼),然後,通過適當的地址初始化寄存器和存儲器,讓程序跳到黑客安排的地址空間中執行(如激活紀錄、函數指針或長跳轉緩沖區等)。
3.欺騙類攻擊
TCP/IP協議本身的一些缺陷可以被利用,使黑客可以對TCP/IP網路進行攻擊,網路欺騙的技術主要有:HoneyPot和分布式HoneyPot、欺騙空間技術等。主要方式有:IP欺騙;ARP欺騙;DNS欺騙;Web欺騙;電子郵件欺騙;源路由欺騙(通過指定路由,以假冒身份與其它主機進行合法通信、或發送假報文,使受攻擊主機出現錯誤動作;地址欺騙(包括偽造源地址和偽造中間站點)等。
以IP欺騙攻擊為例說明如下,其的實施步驟為:選定目標主機——發現主機間的信任模式——使被信任主機葬失工作能力——TCP序列號的取樣和預測——冒充被信任主機進入系統,並留下後門供以後使用。
4. 拒絕服務攻擊
通過網路,也可使正在使用的計算機出現無響應、死機的現象,這就是拒絕服務攻擊,簡稱DoS(Denial of Service)。這種攻擊行為通過發送一定數量一定序列的報文,使網路伺服器中充斥了大量要求回復的信息,消耗網路帶寬或系統資源,導致網路或系統不勝負荷以至於癱瘓、停止正常的網路服務。
常見的DoS工具有:同步洪流、WinNuke、死亡之PING、Echl攻擊、ICMP/SMURF、Finger炸彈、Land攻擊、Ping洪流、Rwhod、tearDrop、TARGA3、UDP攻擊、OOB等。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這種攻擊採用了一種比較特別的體系結構,從許多分布的主機同時攻擊一個目標,從而導致目標癱瘓,簡稱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攻擊步驟如下:探測掃描大量主機以找到可以入侵的脆弱主機——入侵有安全漏洞的主機並獲取控制權——在每台被入侵的主機上安裝攻擊程序(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化的,在短時間內即可入侵數千台主機)——在控制了足夠多的主機之後,從中選擇一台作為管理機,安裝攻擊主程序——到指定邏輯狀態後,該管理機指揮所有被控制機對目標發起攻擊,造成目標機癱瘓。如:Trinoo、TFN、Stacheldraht、TFN2K、Blitznet、Fapi、Shaft、Trank攻擊等。
5.對防火牆的攻擊
一般來說,防火牆的抗攻擊性很強,可是它也不是不可攻破的。其實,防火牆也是由軟體和硬體組成的,在設計和實現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缺陷。對防火牆的探測攻擊技術有:Firewalking技術、Hping。
繞過防火牆認證的攻擊手法有:地址欺騙和TCP序號協同攻擊、IP分片攻擊、Tcp/Ip會話劫持、協議隧道攻擊、干擾攻擊、利用FTP-pasv繞過防火牆認證的攻擊。
直接攻擊防火牆系統的常見手法有:CiscoPix防火牆的安全漏洞:CiscoPIX防火牆的拒絕服務漏洞、CISCOPIX防火牆FTP漏洞允許非法通過防火牆。
6.利用病毒攻擊
病毒是黑客實施網路攻擊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具有傳染性、隱蔽性、寄生性、繁殖性、潛伏性、針對性、衍生性、不可預見性和破壞性等特性,而且在網路中其危害更加可怕,目前可通過網路進行傳播的病毒已有數萬種,可通過注入技術進行破壞和攻擊。
計算機病毒攻擊的傳播途徑有電子郵件、傳統的軟盤、光碟、BBS、WWW瀏覽、FTP文件下載、新聞組、點對點通信系統和無線通信系統等。
7.木馬程序攻擊
特洛依木馬是一種騙子程序,提供某些功能作為誘餌,背地裡干一些鬼事,當目標計算機啟動時,木馬程序隨之啟動,然後在某一特定的埠監聽,在通過監聽埠收到命令後,木馬程序根據命令在目標計算機上執行一些操作,如傳送或刪除文件,竊取口令,重新啟動計算機等。常見的特洛伊木馬程序有:BO、Netspy、Netbus等。
8.後門攻擊
後門是指入侵者躲過日誌,使自己重返被入侵系統的技術,後門種類很多,常見的有:調試後門、管理後門、惡意後門、Login後門、Telnet後門、rhosts +後門、服務後門、文件系統後門、內核後門、Boot後門、TCP Shell後門等。
9.信息戰
信息戰指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通過奪取信息優勢來達到自己的軍事目的,它既包括了攻擊對方的認識和信念,也包括了利用信息優勢在實際戰斗中打敗對方。包括:進攻性信息戰(如:電子戰進攻、計算機網路進攻、截獲和利用敵方的信息、軍事欺騙、進攻性心理戰、物理摧毀、微處理晶元攻擊、利用電磁輻射竊取信息、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和防禦性信息戰(如:電子戰防衛、計算機通信和網路安全防護、反情報、防禦性的軍事欺騙及反欺騙、防禦性心理戰、防物理摧毀、防禦性信息武器等)。

③ 互聯網犯罪的犯罪客體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犯罪是指使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來進行的各種犯罪行為,它包括利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非法入侵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犯罪,或利用計算機及網路技術進行盜竊、詐騙、傳播病毒、散布色情信息或其它犯罪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復制、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犯罪2、散布破壞性病毒、邏輯炸彈犯罪3、網路詐騙、教唆犯罪4、網路侮辱、誹謗與恐嚇犯罪5、網路色情傳播犯罪智能型、隱蔽性、復雜性、跨國性、匿名性、損失大,對象廣泛,發展迅速,涉及面廣、持獲利和探秘動機居多、低齡化和內部人員多、巨大的社會危害性 網路犯罪的構成特徵
1、網路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2、網路犯罪所侵犯的同類客體是信息交流於共享得以正常進行的公共秩序。3、網路犯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實施犯罪的過程中需要藉助計算機設備,通過思考輸入相關指令來完成的,這表明犯罪主體有明顯的犯罪故意4、網路犯罪客觀方面是犯罪客觀方面是刑法所規定的、說明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造成侵害的客觀外在事實特徵。我國《刑法》第285條、第286條是對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破壞計算機數據(程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罪的規定,還有第17條第2款依筆者之見,這些規定都有需要完善和明確的地方。 1、量刑較輕,應適當加大量刑力度。2、規定的犯罪范圍偏窄,需要予以適當擴大。3、犯罪構成設計不合理,需要增加法人犯罪和過失犯罪。4、增加引渡條約。5、犯罪在主體責任年齡上可作適當降低。

④ 常見的網路攻擊都有哪幾種

1、口令入侵

所謂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戶的帳號和口令登錄到目的主機,然後再實施攻擊活動。這種方法的前提是必須先得到該主機上的某個合法用戶的帳號,然後再進行合法用戶口令的破譯。

2、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是互連網上運用得十分廣泛的一種通訊方式。攻擊者能使用一些郵件炸彈軟體或CGI程式向目的郵箱發送大量內容重復、無用的垃圾郵件,從而使目的郵箱被撐爆而無法使用。當垃圾郵件的發送流量特別大時,更有可能造成郵件系統對於正常的工作反映緩慢,甚至癱瘓。

3、節點攻擊

攻擊者在突破一台主機後,往往以此主機作為根據地,攻擊其他主機(以隱蔽其入侵路徑,避免留下蛛絲馬跡)。他們能使用網路監聽方法,嘗試攻破同一網路內的其他主機;也能通過IP欺騙和主機信任關系,攻擊其他主機。

4、網路監聽

網路監聽是主機的一種工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主機能接收到本網段在同一條物理通道上傳輸的所有信息,而不管這些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是誰。因為系統在進行密碼校驗時,用戶輸入的密碼需要從用戶端傳送到伺服器端,而攻擊者就能在兩端之間進行數據監聽。

5、黑客軟體

利用黑客軟體攻擊是互連網上比較多的一種攻擊手法。Back Orifice2000、冰河等都是比較著名的特洛伊木馬,他們能非法地取得用戶計算機的終極用戶級權利,能對其進行完全的控制,除了能進行文件操作外,同時也能進行對方桌面抓圖、取得密碼等操作。

6、埠掃描

所謂埠掃描,就是利用Socket編程和目標主機的某些埠建立TCP連接、進行傳輸協議的驗證等,從而偵知目標主機的掃描埠是否是處於激活狀態、主機提供了哪些服務、提供的服務中是否含有某些缺陷等等。常用的掃描方式有:Connect()掃描。Fragmentation掃描。

⑤ 黑客入侵的手法包括哪幾種...````

黑客入侵的手法包括1)瞞天過海 (2)趁火打劫 (3)無中生有 (4)暗渡陳倉 (5)舌里藏刀 (6)順手牽羊 (7)供屍還魂 (8)調虎離山 (9)拋磚引玉 (10)濕水摸魚 (11)遠交近攻 (12)偷梁換柱 (13)反客為主。黑客常有連環計,防不勝防,不可不小心。

1、瞞天過海,數據驅動攻擊

當有些表面看來無害的特殊程序在被發送或復制到網路主機上並被執行發起攻擊時,就會發生數據驅動攻擊。例如:一種數據驅動的攻擊可以造成一台主機修改與網路安全有關的文件,從而使黑客下一次更容易入侵該系統。

2、趁火打劫,系統文件非法利用

UNIX系統可執行文件的目錄,如/bin/who可由所有的用戶進行讀訪問。有些用戶可以從可執行文件中得到其版本號,從而結合已公布的資料知道系統會具有什麼樣的漏洞。如通過Telnet指令操行就可以知道Sendmail的版本號。禁止對可執文件的訪問雖不能防止黑客對它們的攻擊,但至少可以使這種攻擊變得更困難。還有一些弱點是由配置文件、訪問控制文件和預設初始化文件產生的。最出名一個例子是:用來安裝SunOS Version 4的軟體,它創建了一個/rhosts文件,這個文件允許區域網(網際網路)上的任何人,從任何地方取得對該主機的超級用戶特權。當然,最初這個文件的設置是為了從網上方便地進行安裝,而不需超級用戶的允許和檢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操作系統設計的漏洞為黑客開戶了後門,針對WIN95/WIN NT一系列具體攻擊就是很好的實例。

3、無中生有,偽造信息攻擊

通過發送偽造的路由信息,構造系統源主機和目標主機的虛假路徑,從而使流向目標主機的數據包均經過攻擊者的系統主機。這樣就給人提供敏感的信息和有用的密碼。

4、暗渡陳倉,針對信息協議弱點攻擊

IP地址的源路徑選項允許IP數據包自己選擇一條通往系統目的主機的路徑。設想攻擊者試圖與防火牆後面的一個不可到達主機A連接。他只需要在送出的請求報文中設置IP源路徑選項,使報文有一個目的地址指向防火牆,而最終地址是主機A。當報文到達防火牆時被允許通過,因為它指向防火牆而不是主機A。防火牆的IP層處理該報文的源路徑被改變,並發送到內部網上,報文就這樣到達了不可到達的主機A。

5、笑裡藏刀,遠端操縱

預設的登錄界面(shell scripts)、配置和客戶文件是另個問題區域,它們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來配置一個程序的執行環境。這有時會引起遠端操縱攻擊:在被攻擊主機上啟動一個可執行程序,該程序顯示一個偽造的登錄界面。當用戶在這個偽裝的界面上輸入登錄信息(用戶名、密碼等)後,該程序將用戶輸入的信息傳送到攻擊者主機,然後關閉界面給出「系統故障」的提示信息,要求用戶重新登錄。此後才會出現真正的登錄界面。在我們能夠得到新一代更加完善的操作系統版本之前,類似的攻擊仍會發生。防火牆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防止非法用戶登錄到受保護網的主機上。例如可以在進行報文過濾時,禁止外部主機Telnet登錄到內部主機上。

6、順手牽羊,利用系統管理員失誤攻擊

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人! 無數歷史事實表明:保壘最容易從內攻破。因而人為的失誤,如WWW伺服器系統的配置差錯,普通用戶使用戶使用許可權擴大,這樣就給黑客造成了可趁之機。黑客常利用系統管理員的失誤,收集攻擊信息。如用finger、netstat、arp、mail、grep等命令和一些黑客工具軟體。

7、借屍還魂,重新發送(REPLAY)攻擊

收集特定的IP數據包;篡改其數據,然後再一一重新發送,欺騙接收的主機。

8、調虎離山,聲東擊西

對ICMP報文的攻擊,盡管比較困難,黑客們有時也使用ICMP報文進行攻擊。重定向消息可以改變路由列表,路由器可以根據這些消息建議主機走另一條更好的路徑。攻擊者可以有效地利用重定向消息把連接轉向一個不可靠的主機或路徑,或使所有報文通過一個不可靠主機來轉發。對付這種威肋的方法是對所有ICMP重定向報文進行過濾,有的路由軟體可對此進行配置。單純地拋棄所有重定向報文是不可取的:主機和路由器常常會用到它們,如一個路器發生故障時。

9、拋磚引玉,針對源路徑選項的弱點攻擊

強制報文通過一個特定的路徑到達目的主機。這樣的報文可以用來攻陷防火牆和欺騙主機。一個外部攻擊者可以傳送一個具有內部主機地址的源路徑報文。伺服器會相信這個報文並對攻擊者發回答報文,因為這是IP的源路徑選項要求。對付這種攻擊最好的辦法是配置好路由器,使它拋棄那些由外部網進來的卻聲稱是內部主機的報文。

10、混水摸魚,乙太網廣播攻擊

將乙太網介面置為亂模式(promiscuous),截獲局部范圍的所有數據包,為我所用。

11、遠交近攻,跳躍式攻擊

現在許多網際網路上的站點使用UNIX操作系統。黑客們會設法先登錄到一台UNIX的主機上,通過該操作系統的漏洞來取得系統特權,然後再以此為據點訪問其餘主機,這被稱為跳躍(Island-hopping)。

黑客們在達到目的主機之前往往會這樣跳幾次。例如一個在美國黑客在進入美聯邦調查局的網路之前,可能會先登錄到亞洲的一台主機上,再從那裡登錄到加拿大的一台主機,然後再跳到歐洲,最後從法國的一台主機向聯邦調查局發起攻擊。這樣被攻擊網路即使發現了黑客是從何處向自己發起了攻擊,管理人員也很難順藤摸瓜找回去,更何況黑客在取得某台主機的系統特權後,可以在退出時刪掉系統日誌,把「藤」割斷。你只要能夠登錄到UNIX系統上,就能相對容易成為超級用戶,這使得它同時成為黑客和安全專家們的關注點。

12、偷梁換柱,竊取TCP協議連接

網路互連協議也存在許多易受攻擊的地方。而且互連協議的最初產生本來就是為了更方便信息的交流,因此設計者對安全方面很少甚至不去考慮。針對安全協議的分析成為攻擊的最歷害一招。

在幾乎所有由UNIX實現的協議族中,存在著一個久為人知的漏洞,這個漏沿使得竊取TCP連接成為可能。當TCP連接正在建立時,伺服器用一個含有初始序列號的答報文來確認用戶請求。這個序列號無特殊要求,只要是唯一的就可以了。客戶端收到回答後,再對其確認一次,連接便建立了。TCP協議規范要求每秒更換序列號25萬次。但大多數的UNIX系統實際更換頻率遠小於此數量,而且下一次更換的數字往往是可以預知的。而黑客正是有這種可預知伺服器初始序列號的能力使得攻擊可以完成。唯一可以防治這種攻擊的方法是使初始序列號的產生更具有隨機性。最安全的解決方法是用加密演算法產生初始序列號。額外的CPU運算負載對現在的硬體速度來說是可以忽略的。

13、反客為主,奪取系統控制權

在UNIX系統下,太多的文件是只能由超級用戶擁有,而很少是可以由某一類用戶所有,這使得管理員必須在root下進行各種操作,這種做法並不是很安全的。黑客攻擊首要對象就是root,最常受到攻擊的目標是超級用戶Password。嚴格來說,UNIX下的用戶密碼是沒有加密的,它只是作為DES演算法加密一個常用字元串的密鑰。現在出現了許多用來解密的軟體工具,它們利用CPU的高速度究盡式搜索密碼。攻擊一旦成功,黑客就會成為UNIX系統中的皇帝。因此,將系統中的權利進行三權分立,如果設定郵件系統管理員管理,那麼郵件系統郵件管理員可以在不具有超級用戶特權的情況下很好地管理郵件系統,這會使系統安全很多。

此外,攻擊者攻破系統後,常使用金蟬脫殼之計刪除系統運行日誌,使自己不被系統管理員發現,便以後東山再起。故有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之說,作為網路攻擊者會竭盡一切可能的方法,使用各種計謀來攻擊目標系統。這就是所謂的三十六計中的連環計。

⑥ 信息網路的犯罪手段主要有哪些

一、是是通過非法手段,針對網路漏洞對網路進行技術入侵,侵入網路後,主要以偷窺、竊取、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為目的的犯罪。

二、通過信息交換和軟體的傳遞過程,將破壞性病毒附帶在信息中傳播、在部分免費輔助軟體中附帶邏輯炸彈定時引爆、或者在軟體程序中設置後門程序的犯罪。

三、是利用公用信息網路侵吞公共財務,以網路為傳播媒體在網上傳播反動言論或實施詐騙和教唆犯罪。

四、是利用現代網路實施色情影視資料、淫穢物品的傳播犯罪。

網路犯罪的後果

根據我國《刑法》中有關計算機犯罪的規定:

1、《刑法》第285條規定的「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該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犯罪對象是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侵入上述三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為。而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該類系統而故意侵入。觸犯本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刑法》第286條規定的「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是指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或者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行為。本罪所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管理制度。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違反國家規定,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且後果嚴重的行為。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觸犯該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⑦ 網路攻擊入侵方式主要有幾種

網路安全是現在熱門話題之一,我們如果操作設置不當就會受到網路攻擊,而且方式多種,那麼有哪些網路攻擊方式呢?下面一起看看!

常見的網路攻擊方式

埠掃描,安全漏洞攻擊,口令入侵,木馬程序,電子郵件攻擊,Dos攻擊

1>.埠掃描:

通過埠掃描可以知道被掃描計算機開放了哪些服務和埠,以便發現其弱點,可以手動掃描,也可以使用埠掃描軟體掃描

2>.埠掃描軟體

SuperScan(綜合掃描器)

主要功能:

檢測主機是否在線

IP地址和主機名之間的相互轉換

通過TCP連接試探目標主機運行的服務

掃描指定范圍的主機埠。

PortScanner(圖形化掃描器軟體)

比較快,但是功能較為單一

X-Scan(無需安裝綠色軟體,支持中文)

採用多線程 方式對指定的IP地址段(或單機)進行安全漏洞檢測

支持插件功能,提供圖形化和命令行操作方式,掃描較為綜合。

3>.安全漏洞攻擊

安全漏洞是硬體、軟體、協議在具體實現和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安全漏洞的存在可以使攻擊者在未授權的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

4>.口令入侵

口令入侵是指非法獲取某些合法用戶的口令後,登錄目標主機實施攻擊的行為

非法獲取口令的方式:

通過網路監聽獲取口令

通過暴力解除獲取口令

利用管理失誤獲取口令

5>.木馬程序

它隱藏在系統內部,隨系統啟動而啟動,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連接並控制被感染計算機

木馬由兩部分組成:伺服器端和客戶端

常見木馬程序:

BO2000

冰河

灰鴿子

6>.電子郵件攻擊

攻擊者使用郵件炸彈軟體或CGI程序向目的郵箱發送大量內容重復、無用的垃圾郵件,從而使目的郵箱被撐爆而無法使用

電子郵件攻擊的表現形式:

郵件炸彈

郵件欺騙

7>.Dos攻擊

Dos全稱為拒絕服務攻擊,它通過短時間內向主機發送大量數據包,消耗主機資源,造成系統過載或系統癱瘓,拒絕正常用戶訪問

拒絕服務攻擊的類型:

攻擊者從偽造的、並不存在的IP地址發出連接請求

攻擊者佔用所有可用的會話,阻止正常用戶連接

攻擊者給接收方灌輸大量錯誤或特殊結構的數據包

Dos攻擊舉例

淚滴攻擊

ping of Death

smurf 攻擊

SYN溢出

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

補充:校園網安全維護技巧

校園網路分為內網和外網,就是說他們可以上學校的內網也可以同時上互聯網,大學的學生平時要玩游戲購物,學校本身有自己的伺服器需要維護;

在大環境下,首先在校園網之間及其互聯網接入處,需要設置防火牆設備,防止外部攻擊,並且要經常更新抵禦外來攻擊;

由於要保護校園網所有用戶的安全,我們要安全加固,除了防火牆還要增加如ips,ids等防病毒入侵檢測設備對外部數據進行分析檢測,確保校園網的安全;

外面做好防護 措施 ,內部同樣要做好防護措施,因為有的學生電腦可能帶回家或者在外面感染,所以內部核心交換機上要設置vlan隔離,旁掛安全設備對埠進行檢測防護;

內網可能有ddos攻擊或者arp病毒等傳播,所以我們要對伺服器或者電腦安裝殺毒軟體,特別是學校伺服器系統等,安全正版安全軟體,保護重要電腦的安全;

對伺服器本身我們要安全server版系統,經常修復漏洞及更新安全軟體,普通電腦一般都是撥號上網,如果有異常上層設備監測一般不影響其他電腦。做好安全防範措施,未雨綢繆。

相關閱讀:2018網路安全事件:

一、英特爾處理器曝「Meltdown」和「Spectre漏洞」

2018年1月,英特爾處理器中曝「Meltdown」(熔斷)和「Spectre」 (幽靈)兩大新型漏洞,包括AMD、ARM、英特爾系統和處理器在內,幾乎近20年發售的所有設備都受到影響,受影響的設備包括手機、電腦、伺服器以及雲計算產品。這些漏洞允許惡意程序從 其它 程序的內存空間中竊取信息,這意味著包括密碼、帳戶信息、加密密鑰乃至其它一切在理論上可存儲於內存中的信息均可能因此外泄。

二、GitHub 遭遇大規模 Memcached DDoS 攻擊

2018年2月,知名代碼託管網站 GitHub 遭遇史上大規模 Memcached DDoS 攻擊,流量峰值高達1.35 Tbps。然而,事情才過去五天,DDoS攻擊再次刷新紀錄,美國一家服務提供商遭遇DDoS 攻擊的峰值創新高,達到1.7 Tbps!攻擊者利用暴露在網上的 Memcached 伺服器進行攻擊。網路安全公司 Cloudflare 的研究人員發現,截止2018年2月底,中國有2.5萬 Memcached 伺服器暴露在網上 。

三、蘋果 iOS iBoot源碼泄露

2018年2月,開源代碼分享網站 GitHub(軟體項目託管平台)上有人共享了 iPhone 操作系統 的核心組件源碼,泄露的代碼屬於 iOS 安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iBoot。iBoot 相當於是 Windows 電腦的 BIOS 系統。此次 iBoot 源碼泄露可能讓數以億計的 iOS 設備面臨安全威脅。iOS 與 MacOS 系統開發者 Jonathan Levin 表示,這是 iOS 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泄漏事件。

四、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遭遇黑客攻擊

2018年2月,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開幕式當天遭遇黑客攻擊,此次攻擊造成網路中斷,廣播系統(觀眾不能正常觀看直播)和奧運會官網均無法正常運作,許多觀眾無法列印開幕式門票,最終未能正常入場。

五、加密貨幣采礦軟體攻擊致歐洲廢水處理設施癱瘓

2018年2月中旬,工業網路安全企業 Radiflow 公司表示,發現四台接入歐洲廢水處理設施運營技術網路的伺服器遭遇加密貨幣采礦惡意軟體的入侵。該惡意軟體直接拖垮了廢水處理設備中的 HMI 伺服器 CPU,致歐洲廢水處理伺服器癱瘓 。

Radiflow 公司稱,此次事故是加密貨幣惡意軟體首次對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的運營技術網路展開攻擊。由於受感染的伺服器為人機交互(簡稱HMI)設備,之所以導致廢水處理系統癱瘓,是因為這種惡意軟體會嚴重降低 HMI 的運行速度。

網路攻擊相關 文章 :

1. 網路攻擊以及防範措施有哪些

2. 企業級路由器攻擊防護的使用方法

3. 區域網ARP欺騙和攻擊解決方法

4. 網路arp攻擊原理

5. 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專業介紹

⑧ 網路安全是什麼常見的網路威脅類型有幾種

據《網路安全產業人才發展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網安人才需求高速增長,2021上半年較去年增長39.87%,截止當前網安人才缺口超140萬人,這也充分體現了網安在各行業的滲透率以及其重要性,你知道常見的網路威脅有哪些嗎?又該如何防範呢?請看下文:

網路安全是什麼?

通常也被稱為信息技術安全,即對抗針對網路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威脅,核心是保護我們所使用的設備,如手機、電腦、平板、計算機等,以及訪問的服務(生活或工作中)免遭盜竊或損壞。

常見的網路威脅類型,主要有以下6種:

1、惡意軟體

是一個廣義術語,包括損害或破壞計算機的任何文件或程序。例如:勒索軟體、僵屍網路軟體、間諜軟體、木馬、病毒和蠕蟲等,它們會為黑客提供未經授權的訪問對計算機造成損壞。比較常見的惡意軟體攻擊方式是惡意軟體將自己偽裝成合法文件,從而繞過檢測。

2、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

通過大規模互聯網流量淹沒目標伺服器或其周邊基礎設施,從而破壞目標伺服器、服務或網路正常流量的惡意行為。它利用多台受損計算機系統作為攻擊流量來源以達到攻擊效果。利用的機器可以包括計算機,也可以包括其他聯網資源(如IoT設備)。

3、網路釣魚/社會工程學

是一種社會工程形式,它誘使用戶提供他們自己的PII(個人可識別信息)或敏感信息。比如我們肯定聽說過的網路詐騙,很多就是將自己偽裝成正規合法公司的電子郵件或簡訊,並在其中要求用戶提供銀行卡、密碼等隱私信息。電子郵件或簡訊看似來自正規合法公司,要求用戶提供敏感信息,例如銀行卡數據或登錄密碼,但是實際上只要你完成輸入,你的個人信息就會被盜走。這里也提醒大家:對疑似詐騙的行為,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

4、高級持續威脅(APT)

也稱為定向威脅攻擊,指某組織對特定對象展開的持續有效的攻擊活動。這種攻擊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針對性,通常會運用受感染的各種介質、供應鏈和社會工程學等多種手段實施先進的、持久的且有效的威脅和攻擊。

5、中間人攻擊

是一種竊聽攻擊,黑客通過攔截正常的網路通信數據,並進行數據篡改和嗅探,而通信的雙方卻毫不知情。例如,在不安全的 Wi-Fi

網路上,攻擊者可以攔截在訪客設備和網路之間傳遞的數據。

6、內部威脅

現任或前任員工、業務合作夥伴、外包服務商或曾訪問過系統或網路的任何人,如果濫用其訪問許可權,都可以被視為內部威脅。內部威脅對專注於外部威脅的傳統安全解決方案(如防火牆和入侵檢測系統)來說可能是隱形的,但也是最不容忽視的。

⑨ 信息安全的外部攻擊威脅的組織威脅中有哪些具體的對象

病毒木馬攻擊漏洞加密1竊聽攻擊者通過監視網路數據獲得敏感信息,從而導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現為網路上的信息被竊聽,這種僅竊聽而不破壞網路中傳輸信息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消極侵犯者.惡意攻擊者往往以此為基礎,再利用其它工具進行更具破壞性的攻擊.2重傳攻擊者事先獲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後將此信息發送給接收者.3篡改攻擊者對合法用戶之間的通訊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插入,再將偽造的信息發送給接收者,這就是純粹的信息破壞,這樣的網路侵犯者被稱為積極侵犯者.積極侵犯者截取網上的信息包,並對之進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誤導的作用.積極侵犯者的破壞作用最大.4拒絕服務攻擊攻擊者通過某種方法使系統響應減慢甚至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5行為否認通訊實體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6電子欺騙通過假冒合法用戶的身份來進行網路攻擊,從而達到掩蓋攻擊者真實身份,嫁禍他人的目的.7非授權訪問沒有預先經過同意,就使用網路或計算機資源被看作非授權訪問.它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假冒、身份攻擊、非法用戶進入網路系統進行違法操作、合法用戶以未授權方式進行操作等.8傳播病毒通過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其破壞性非常高,而且用戶很難防範.如眾所周知的CIH病毒、愛蟲病毒、紅色代碼、尼姆達病毒、求職信、歡樂時光病毒等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嚴重的可使整個網路陷入癱瘓.

⑩ 常見網路安全攻擊有哪些

由於計算機網路信息被大眾廣泛接受、認可,在一定程度上給社會、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得人們也就越來越依賴網路的虛擬生活,那麼,常見網路攻擊方式有哪些?應該怎麼防範?我在這里給大家詳細介紹。

在了解安全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研究一下目前網路上存在的一些安全威脅和攻擊手段。然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些出現安全問題的根源,這樣我們就可以對安全問題有一個很好的認識。迄今為止,網路上存在上無數的安全威脅和攻擊,對於他們也存在著不同的分類 方法 。我們可以按照攻擊的性質、手段、結果等暫且將其分為機密攻擊、非法訪問、惡意攻擊、社交工程、計算機病毒、不良信息資源和信息戰幾類。

竊取機密攻擊:

所謂竊取機密攻擊是指未經授權的攻擊者(黑客)非法訪問網路、竊取信息的情況,一般可以通過在不安全的傳輸通道上截取正在傳輸的信息或利用協議或網路的弱點來實現的。常見的形式可以有以下幾種:

1) 網路踩點(Footprinting)

攻擊者事先匯集目標的信息,通常採用whois、Finger等工具和DNS、LDAP等協議獲取目標的一些信息,如域名、IP地址、網路拓撲結構、相關的用戶信息等,這往往是黑客入侵之前所做的第一步工作。

2) 掃描攻擊

掃描攻擊包括地址掃描和埠掃描等,通常採用ping命令和各種埠掃描工具,可以獲得目標計算機的一些有用信息,例如機器上打開了哪些埠,這樣就知道開設了哪些服務,從而為進一步的入侵打下基礎。

3) 協議指紋

黑客對目標主機發出探測包,由於不同 操作系統 廠商的IP協議棧實現之間存在許多細微的差別(也就是說各個廠家在編寫自己的TCP/IP協議棧時,通常對特定的RFC指南做出不同的解釋),因此各個操作系統都有其獨特的響應方法,黑客經常能確定出目標主機所運行的操作系統。常常被利用的一些協議棧指紋包括:TTL值、TCP窗口大小、DF標志、TOS、IP碎片處理、ICMP處理、TCP選項處理等。

4) 信息流監視

這是一個在共享型區域網環境中最常採用的方法。由於在共享介質的網路上數據包會經過每個網路節點,網卡在一般情況下只會接受發往本機地址或本機所在廣播(或多播)地址的數據包,但如果將網卡設置為混雜模式(Promiscuous),網卡就會接受所有經過的數據包。基於這樣的原理,黑客使用一個叫sniffer的嗅探器裝置,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硬體)就可以對網路的信息流進行監視,從而獲得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口令以及其他秘密的信息。

5) 會話劫持(session hijacking)

利用TCP協議本身的不足,在合法的通信連接建立後攻擊者可以通過阻塞或摧毀通信的一方來接管已經過認證建立起來的連接,從而假冒被接管方與對方通信。

非法訪問

1) 口令解除

可以採用字典解除和暴力解除來獲得口令。

2) IP欺騙

攻擊者可以通過偽裝成被信任的IP地址等方式來獲取目標的信任。這主要是針對防火牆的IP包過濾以及LINUX/UNIX下建立的IP地址信任關系的主機實施欺騙。

3) DNS欺騙

由於DNS伺服器相互交換信息的時候並不建立身份驗證,這就使得黑客可以使用錯誤的信息將用戶引向錯誤主機。

4) 重放攻擊

攻擊者利用身份認證機制中的漏洞先把別人有用的信息記錄下來,過一段時間後再發送出去。

5) 非法使用

系統資源被某個非法用戶以未授權的方式使用

6) 特洛伊木馬

把一個能幫助黑客完成某個特定動作的程序依附在某一合法用戶的正常程序中,這時合法用戶的程序代碼已經被改變,而一旦用戶觸發該程序,那麼依附在內的黑客指令代碼同時被激活,這些代碼往往能完成黑客早已指定的任務。

惡意攻擊

惡意攻擊,在當今最為特出的就是拒絕服務攻擊DoS(Denial of Server)了。拒絕服務攻擊通過使計算機功能或性能崩潰來組織提供服務,典型的拒絕服務攻擊有如下2種形式:資源耗盡和資源過載。當一個對資源的合理請求大大超過資源的支付能力時,就會造成拒絕服務攻擊。常見的攻擊行為主要包括Ping of death、淚滴(Teardrop)、UDP flood、SYN flood、Land 攻擊、Smurf攻擊、Fraggle 攻擊、電子郵件炸彈、畸形信息攻擊等

1) Ping of death

在早期版本中,許多操作系統對網路數據包的最大尺寸有限制,對TCP/IP棧的實現在ICMP包上規定為64KB。在讀取包的報頭後,要根據該報頭中包含的信息來為有效載荷生成緩沖區。當PING請求的數據包聲稱自己的尺寸超過ICMP上限,也就是載入的尺寸超過64KB時,就會使PING請求接受方出現內存分配錯誤,導致TCP/IP堆棧崩潰,致使接受方 死機 。

2) 淚滴

淚滴攻擊利用了某些TCP/IP協議棧實現中對IP分段重組時的錯誤

3) UDP flood

利用簡單的TCP/IP服務建立大流量數據流,如chargen 和Echo來傳送無用的滿帶寬的數據。通過偽造與某一主機的chargen服務之間的一次UDP連接,回復地址指向提供ECHO服務的一台主機,這樣就生成了在2台主機之間的足夠多的無用數據流,過多的數據流會導致帶寬耗盡。

4) SYN flood

一些TCP/IP協議棧的實現只能等待從有限數量的計算機發來的ACK消息,因為他們只有有限的內存空間用於創建連接,如果這一緩沖區充滿了虛假連接的初始信息,該伺服器就會對接下來的連接停止響應,直到緩沖區的連接企圖超時。在一些創建連接不收限制的系統實現里,SYN洪流具有類似的影響!

5) Land攻擊

在Land攻擊中,將一個SYN包的源地址和目標地址均設成同一個伺服器地址,導致接受伺服器向自己的地址發送SYN-ACK消息,結果這個地址又發回ACK消息並創建一個空連接,每一個這樣的連接都將保持直到超時。對LAND攻擊反應不同,許多UNIX實現將崩潰,NT則變得極其緩慢。

6) Smurf攻擊

簡單的Smurf攻擊發送ICMP應答請求包,目的地址設為受害網路的廣播地址,最終導致該網路的所有主機都對此ICMP應答請求做出答復,導致網路阻塞。如果將源地址改為第三方的受害者,最終將導致第三方崩潰。

7) fraggle攻擊

該攻擊對Smurf攻擊做了簡單修改,使用的是UDP應答消息而非ICMP。

8) 電子郵件炸彈

這是最古老的匿名攻擊之一,通過設置一台機器不斷的向同一地址發送電子郵件,攻擊者能耗盡接受者的郵箱

9) 畸形信息攻擊

各類操作系統的許多服務均存在這類問題,由於這些服務在處理消息之前沒有進行適當正確的錯誤校驗,受到畸形信息可能會崩潰。

10) DdoS攻擊

DdoS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er,分布式拒絕服務)是一種基於DOS的特殊形式的拒絕服務攻擊,是一種分布協作的大規模攻擊方式,主要瞄準比較大的站點,像商業公司、搜索引擎和政府部門的站點。他利用一批受控制的機器向一台目標機器發起攻擊,這樣來勢迅猛的攻擊令人難以防備,因此具有很大的破壞性。

除了以上的這些拒絕服務攻擊外,一些常見的惡意攻擊還包括緩沖區溢出攻擊、硬體設備破壞性攻擊以及網頁篡改等。

11) 緩沖區溢出攻擊(buffer overflow)

通過往程序的緩沖區寫超過其長度的內容,造成緩沖區的溢出,從而破壞程序的堆棧,使程序轉而執行其他指令,以達到攻擊的目的。緩沖區溢出是一種非常普遍、非常危險的漏洞,在各種操作系統、應用軟體中廣泛存在,根據統計:通過緩沖區溢出進行的攻擊占所有系統攻擊總數的80%以上。利用緩沖區溢出攻擊可以導致程序運行失敗、系統死機、重新啟動等後果,更嚴重的是,可以利用他執行非授權的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統特權,進而進行各種非法操作。由於他歷史悠久、危害巨大,被稱為數十年來攻擊和防衛的弱點。

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採用說服或欺騙的手段,讓網路內部的人來提供必要的信息,從而獲得對信息系統的訪問許可權。

計算機病毒

病毒是對軟體、計算機和網路系統的最大威脅之一。所謂病毒,是指一段可執行的程序代碼,通過對其他程序進行修改,可以感染這些程序,使他們成為含有該病毒程序的一個拷貝。

不良信息資源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真可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網路上面充斥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暴力、色情、反動等不良信息。

信息戰

計算機技術和 網路技術 的發展,使我們處與信息時代。信息化是目前國際社會發展的趨勢,他對於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有著重大意義。美國著名未來學家托爾勒說過:「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路,誰將擁有整個世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說:「今後的時代,控制世界的國家將不是靠軍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國家。」美國前陸軍參謀長沙爾文上將更是一語道破:「信息時代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戰爭的進行方式」

閱讀全文

與網路入侵對象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話要開蜂窩網路或無線區域網嗎 瀏覽:244
搞計算機網路指的是什麼 瀏覽:175
舊電腦網路重新利用 瀏覽:757
手機網路鄰居不能用第三方播放器 瀏覽:402
天府網路安全 瀏覽:826
網路續費是按哪個價格 瀏覽:737
米兔連接不上網路沒有聲音 瀏覽:945
關機給關掉蜂窩移動網路一樣嗎 瀏覽:742
網路盒子哪個網站會員 瀏覽:446
出家門之前為什麼要打開移動網路 瀏覽:408
我的網路異常怎麼恢復還原 瀏覽:512
加無線網路怎麼加 瀏覽:691
3g網路怎麼查看系統 瀏覽:364
家庭移動網路搶修咨詢電話 瀏覽:739
怎麼用電視機連網路 瀏覽:837
每次開電腦網路都要連接一會 瀏覽:445
美國網路測速軟體 瀏覽:792
手機沒有欠費但沒有網路連接 瀏覽:124
看視頻老是顯示網路連接異常 瀏覽:737
新的網路營銷策略研究 瀏覽:48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