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又名「米果」、「猴果」,發源於中國和日本.因色呈金黃色,素有金果之稱。柿子是秋冬佳果,產於全國各地,品種甚多,以個大、核少、味甜不澀者為佳。 無論是鮮柿還是柿餅,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甜味,但在水果中的它的含糖量並不突出,而是由於其他影響甜味的物質相應較少,故顯得特別甜。 柿子營養較為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較少,糖類較多,還有澱粉、果膠、單寧酸、多種維生素和多種無機鹽,其中尤以維生素C和碘的含量較多,還有瓜氨酸、柿膠酚。柿子性寒、味甘澀,具有清熱、去煩、潤肺、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健脾、澀腸、治痢、止血等功效。還能降血壓、緩和痔瘡腫痛。 柿子加工干製成柿餅時,其糖和蛋白質的含量有所增加,其白色粉霜叫柿霜,柿霜含有甘露醇,性味甘涼,有清熱、潤燥、化痰之效,可治肺熱、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瘡等病症。柿蒂含有糖類、單寧、二萜酸和樺樹脂酸等成分,對呃逆、夜尿症都有明顯功效。柿葉制茶,經常飲用,能增進機體新陳代謝、利小便、通大便、凈化血液,使機體組織細胞復甦,並對穩定和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消炎均有裨益。如以柿葉30克煎水服,每日一次,對血小板減少性紫瘢和胃出血、肺結核、咯血等都有一定療效。據有關臨床研究報道,柿子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也是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動脈硬化等病症的保健水果之一。柿子由於有清熱散火之功,有些老人耳朵突然嗡嗡作響,聽不到聲音,多為肝腎之火上升,外竅閉而不通所致,起初時可吃點柿子使火氣下降,外竅自清,耳聾可愈。柿子含碘量較高,每100克含碘49.7毫克,缺碘患者常吃有益,還有將其製成治療甲狀腺腫的制劑。 柿子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質,會給人體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柿子不宜多吃,而且吃時要注意與其他食物的禁忌。柿子中含有較多的單寧物質,具有收斂性,吃得過多,不僅會感到口澀、舌麻,而且單寧會刺激腸管收斂,造成腸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降低,導致大便乾燥;柿子中含有柿膠酚和可溶性鞣紅質,若空腹食用或潰瘍患者食用較多時,在胃酸的作用下,會造成上腹部疼痛、飽脹、嘔吐、反酸、不思飲食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柿子中的鞣酸與鐵結合,會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的吸收利用,故缺鐵性貧血患者不宜食柿;柿子中所含鞣酸如與螃蟹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相遇,就會凝固成硬塊而聚積在胃或腸中,會產生腹痛、腹瀉和嘔吐症狀,而且從食性來看,柿、蟹皆為寒性,不宜同食;柿子未成熟時含有較多均苯三酚和鞣酸,後者在胃內與稀鹽酸接觸後變成粘稠的膠狀物,再與植物纖維凝結成塊,初期可出現急性胃腸炎症狀,有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飽脹疼痛等。綜合上述情況,為防止食用柿子不當造成不良後果,吃柿子要注意如下幾點:柿子不宜多食,一次吃1~2個即可;柿子不可空腹吃;未成熟的柿子不能吃;柿子皮不能吃;吃柿子前後,不可吃醋或與螃蟹等高蛋白食物同時吃。
㈡ 柿子分布在哪裡
我國柿樹現主要分布在北緯41°以南及甘肅的武山、天水和四川的峨眉山、大涼山、雅礱江和雲南的沅江一線以東,尤以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5省栽培較多。據各地資源調查不完全統計,我國柿子品種數原認為有864或963個(王仁梓,1993、1994),現在增加到1058個,分布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湖北、湖南、浙江、江西、江蘇、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安徽、貴州、甘肅、雲南、四川、遼寧、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區)(王仁梓,1989)。我國的柿子品種資源豐富,柿子依柿果在柿樹上自然脫澀程度分為:完全甜柿、不完全甜柿、完全澀柿和不完全澀柿(George,1997)。我國既有原產澀柿,又有原產甜柿。全國柿子品種分布統計表,見表1-1(王仁梓,2006),表內各省市之間品種有交叉重復。
㈢ 柿子的主要產地在哪裡
主要產地有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市。有1000多個品種,分為澀柿和甜柿兩類。主要有大磨盤柿、蓮花柿、綿柿、大面柿、鏡面柿和大火晶等。性喜溫暖及陽光充足的環境。耐熱、耐寒、耐旱、耐瘠,不耐水濕和鹽鹼。對土壤要求不嚴,柿樹深根性、更新和成枝能力很強,壽命長,抗污染性強。
柿子為柿科柿屬植物,落葉喬木,原產東亞。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栽培面積達20萬hm2。柿子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糖類及多種維生素,而且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迄今為止,各國科研工作者發現柿子中的多種活性物質,其中包括類胡蘿卜素、黃酮類、脂肪酸、酚類和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可被廣泛用於醫葯、保健和化妝品等領域。鮮柿、干柿餅、柿霜、柿蒂、柿葉都是很好的葯物。柿漆是良好的防腐劑,柿木可作雕刻用材、傢具用材、裝飾品及高爾夫球桿。入秋後,柿果柿葉鮮艷悅目,具有良好的觀賞作用。柿樹適應性極強,能在自然條件較差的山區生長,是著名的「木本糧食」和「鐵桿莊稼」,經濟壽命長,具有良好的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
㈣ 柿子的產地 柿子的產地在哪裡
1、柿子原產地在中國,在各地分布較廣,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國、日本、韓國和巴西是主要產地。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產柿最多的國家,年產鮮復柿70萬噸。柿子品種繁多,約有300多種。從色澤上可分為紅柿、黃柿、青柿、朱柿、白柿、烏柿等;從果形上可分為圓柿、長柿、方柿、葫蘆柿、牛心柿等。 2、在長期的風土馴化和制生產實踐中,人們培育出不少優良品種,特別著名的有:產於華北的「世界第一優良種」的大盤柿;河北、山東一帶知出產的蓮花柿、鏡面柿;陝西涇陽、三原一帶出產的雞心黃柿;陝西富平的尖柿;浙江杭州古盪一帶的方柿,被譽為我國六大名柿。 3、此外,還有陝西臨潼的火晶柿、華縣的陸柿、彬縣的尖頂柿;山東青島的金瓶柿、益都的大萼子柿等都是國內有名的柿子。這些名種柿子,皮薄、肉細道、個兒大、汁甜如蜜,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㈤ 柿子長在哪裡
柿子,果實扁圓,不同的品種顏色從淺桔黃色到深桔紅色不等,大小從2厘米到10厘米,重量從100克到350克。柿子,原植物:柿科(Ebenaceae),高大落葉喬木。原產地在中國,在各地分布較廣,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國、日本、韓國和巴西是主要產地。
所以,柿子長在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