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上市場調研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網上市場調研的基本方法:網上觀察法、網上實驗法、在線問卷法。
網上觀察法 : 網上觀察的實施主要是利用相關軟體和人員記錄登錄網路瀏覽者的活動。相關軟體能夠記錄登錄網路瀏覽者瀏覽企業網頁時所點擊的內容,瀏覽的時間;
在網上喜歡看什麼商品網頁;看商品時,先點擊的是商品的價格、服務、外型還是其他人對商品的評價;是否有就相關商品和企業進行溝通的願望等。
網上實驗法 :網上實驗法可以通過在網路中所投放的廣告內容與形式進行實驗。設計幾種不同的廣告內容和形式在網頁或者新聞組上發布,也可以利用E-mail傳遞廣告。
廣告的效果可以通過伺服器端的訪問統計軟體隨時監測,也可以利用查看客戶的反饋信息量的大小來判斷,還可藉助專門的廣告評估機構來評定。
在線問卷法 :在線問卷法即請求瀏覽其網站的每個人參與企業的各種調查。在線問卷法可以委託專業公司進行。調查問卷的基本結構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即標題及標題說明、調查內容(問題)和結束語。
市場調研(market research) 是一種把消費者及公共部門和市場聯系起來的特定活動一一這些信息用以識別和界定市場營銷機會和問題,產生、改進和評價營銷活動,監控營銷績效,增進對營銷過程的理解。市場調研實際上是一項尋求市場與企業之間"共諧"的過程。
市場調研猶如婚前健康檢查,如果忽略它,就可能產生低能兒,到那時再一擲千金搞銷售,好似給低能兒增加營養,又能起多大作用?因為市場營銷的觀念意味著消費者的需求應該予以滿足,所以公司內部人士一定要聆聽消費者的呼聲,通過市場調研,"傾聽"消費者的聲音。當然,營銷調研信息也包括除消費者之外的其他實體的信息。
市場調研——網路詞條
2. 農村社會調查方法 農村社會測量有哪幾種層次
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簡稱農調)隊是運用抽樣調查、典型調查、重點調查和其他一次性調查等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農村社會經濟情況的非全面調查統計。農村抽樣調查內容包括農村住戶(家計)調查、農產量調查和農村經濟基本情況調查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省農村統計調查工作幾經興衰,農村統計調查也多次變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省一級的農調工作,由省統計局農業科(農業處)兼管。1961年成立省農經隊,之後又組建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直屬國家總隊。「文化大革命」期間,撤銷,工作停頓。1982年,恢復為農產量抽樣調查隊。1984年,成立由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直屬的省農村抽樣調查隊。市、縣級農調隊同年成立。1989年,農村抽樣調查隊統一更名為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簡稱農調隊)。
(一)省農調隊
1955年春,根據國家統計局統一部署,省統計局農業科兼管農調工作,在全省范圍內進行農家收支抽樣調查。全省定編調查專職幹部35名(部分幹部編制在抽中調查縣,任調查輔導員)。1957年4月,按照全國統一制定的《1957年農家收支調查抽樣總體的調整辦法》,省統計局向省人民委員會上報《關於進行1957年農家收支調查工作的意見》。之後,全省調整部分調查點,增加對調查戶所在農業社農產量、經濟收入等情況的經常性調查,將全省農家收支調查幹部編制收歸省統計局,指定專人負責。1961年,成立省農經調查隊,隸屬省統計局農業處,編制30人,負責全省農家收支、農產量和農村經濟情況抽樣調查。
1963年,根據周恩來「農產量調查單靠報表從下到上逐級上報還不夠,也要搞抽查」的指示,國家統計局成立全國農產量調查總隊及其駐各省、自治區的分隊,並制定農作物產量抽樣調查方案。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於同年3月成立,副廳級,定編30人,原省農經調查隊的農產量調查工作劃歸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負責,農家收支調查與農村經濟情況抽樣調查仍由省農經調查隊負責。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抽樣調查方法被否定,全國農產量調查、農家收支調查和農村經濟情況抽樣調查都被迫停止,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省農經調查隊均被撤銷。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國家統計局制定全國統一的農家收支抽樣調查方案,全面恢復農家收支和農村經濟抽樣調查。全省農調工作暫由省統計局農業處負責。
1982年4月,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文件精神,省編制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事局、省統計局聯合下發《關於統計部門新增編制分配的通知》,決定成立福建省農產量抽樣調查隊,人員編制50名,屬省統計局領導。7月,省農調隊首批28名幹部到位,正式對牌辦公。
1984年2月,國家計委、財政部、勞動人事部、國家統計局聯合下達《關於農村和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組建工作的通知》。當月,國家統計局又下發《關於農村抽樣調查隊組建方案》。6月,省計劃委員會、省編制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事局、省勞動局、省統計局聯合下發《關於農村、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組建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農村抽樣調查隊的任務、建制、管理體制、領導配備、人員編制、人員來源和經費財產管理辦法等。通知指出,農村抽樣調查隊作為省二級,受國家農調總隊和省統計局雙重領導,按省二級局配備幹部,正隊長為副廳(局)級幹部,副隊長為正處級幹部。省農調隊編制53人,設農村住戶調查、農產量調查、農經調查等3個處。
1992年7月,經省編制委員會批准,省農調隊由原綜合、住戶、農產量3個處擴展為辦公室、綜合處、農產量處、農經處和住戶處等5個處室。
(二)市、縣農調隊
1983年8月,辦公廳轉發國家統計局《關於加強農村統計工作等問題的報告》。9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作出《關於加強統計工作的決定》,決定擴建省農村、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各市、縣統計部門也成立抽樣調查隊。
1984年6月,省計劃委員會、省編制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事局、省勞動局、省統計局聯合下發《關於農村、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組建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全省每個市、縣都建立農調隊,市、縣隊人員總編制390人,其中國家編制186人,省編制204人。又規定,其中26個國家調查市縣各定編6人,42個省擴大調查市縣各定編4人;地(市)一級不建隊,除廈門、莆田兩市分別配4人外,其餘各地(市)定編2人,負責農調工作。市、縣農調隊配備科級隊長或專職副隊長。7月,國家統計局下達《農村抽樣調查網點抽選方案(試行)》,根據方案規定的抽選方法和抽樣誤差范圍,本省應用電子計算機抽選50多套網點,最後確定誤差較小、分布較合理的一套點——26個市、縣、區為國家調查點。經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批准後,各國家調查點市、縣農調隊迅即成立。與此同時,全省其他沒有被抽中為國家調查點的42個市、縣、區,也於年底前分別組建農調隊。
1986年10月,國家計委、財政部、勞動人事部、國家統計局聯合下達《關於國家統計部門新增人員編制分配的通知》,加強城鄉抽樣調查工作和充實計算機應用與管理人員,全省農調系統增編68人,重點用於充實縣(市)級農調隊。國家調查點的26個市、縣中有13個市縣每市、縣增編3人,編制達9人;有13個縣(市)每縣增編2人,編制達8人。同時,省農調隊人員編制增加3名,定編53名。省擴大的42個調查市縣和地市的農調人員編制保持不變。
3. 鄉村裡的中國裡面用了哪種社會調查方法
鄉村裡的中國裡面用了哪種社會調查方法普查發。
4. 社會調研主要有哪些方式
調查方法有問卷調查法、網路調查法、實地調查法、社會調查法、抽樣調查方法、統計調查方法等等。常用的調查方法是普查法和抽樣法等。
1、問卷調查法
問卷法是目前國內外社會調查中較為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卷是指為統計和調查所用的、以設問的方式表述問題的表格。問卷法就是研究者用這種控制式的測量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度量,從而搜集到可靠的資料的一種方法。
2、網路調查法
網路調查法是利用Internet 的互動式信息溝通渠道來搜集有關統計資料的一種方法。這種資料搜集方法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在網上直接用問卷進行調查,二是通過網路來搜集統計調查中的一些二手資料。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便利、快捷、調查效率高,調查成本低;缺點是調查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調查時還有可能遭到計算機病毒的干擾和破壞,甚至前功盡棄。
3、實地調查法
實地調查法,是應用客觀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對某種社會現象,在確定的范圍內進行實地考察,並搜集大量資料以統計分析,從而探討社會現象。實地調查是在傳播研究范圍內,研究分析傳播媒介和受傳者之間的關系和影響。
4、社會調查法
社會調查是指一種特定的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查方法就是社會調查主體為保證其社會調查活動朝著預定的方向進行,達到了解和認識社會的目的所運用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總和。社會調查方法在社會調查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構成社會調查活動的第三大要素。
5、抽樣調查方法
就是從總體中不加任何分組、劃類、排隊等,完全隨機地抽取調查單位。特點是:每個樣本單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樣本的每個單位完全獨立,彼此間無一定的關聯性和排斥性。簡單隨機抽樣是其它各種抽樣形式的基礎。通常只是在總體單位之間差異程度較小和數目較少時,才採用這種方法。
6、統計調查方法
統計調查方法是指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搜集統計資料的方法。《統計法》規定的統計調查方法主要有普查、抽樣調查、統計報表、重點調查和綜合分析等。我國現行調查方法的選擇原則是: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綜合運用全面調查、重點調查等方法,並充分利用行政記錄等資料。
5. 在農村基層調研中使用哪些基本方法
在農村基層調研中使用的基本方法:
一是走門串戶,到農民家中走訪。這是最直接的最直觀的方法。
二是開調查研究會,召集村兩委的幹部,或者群眾代表,就自己的調研主題向村幹部群眾詢問,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問題明確,效率高,能夠快速了解和掌握情況。
6. 社會調查方法有哪些
常用社會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運用統一的問卷向被調查者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是標准化的、書面的、抽樣的。分為自填式問卷和代填式問卷。
2、文獻調查法:搜集各種文獻資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3、實地觀察法:調查者根據調查目的、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或藉助科學觀察工具,有計劃地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社會現象進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4、訪問調查法:訪問者通過口頭交談等方式直接向被訪問者了解社會情況或探討社會問題的調查方法。
5、集體訪談法:調查者邀請若干被調查者,通過集體座談方式了解社會情況或研究社會問題的調查方法。
6、蹲點調查法 調查者深入到一個或幾個基層單位持續一段較長時間,通過全面、深入調查研究,認識調查對象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探索解決社會問題途徑的方法。
7. 社會調查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採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卷收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
社會調查是社會「調查」和「研究」的簡稱。社會調查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來了解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
(7)農村社會中的網路調查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社會調查據其分析單位的不同,可分為宏觀調查(如對國家,省,縣或人口普查等大范圍或大規模的調查)和微觀調查(一般包括兩三人或數人的小群體的查)。
據其調查內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研究性的調查(為解決理論性或政策性的問題而進行)和工作性的調查(為解決當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而進行)兩類。
8. 網路調研的方法有哪些
市場調研是指以科學的方法,系統地、有目的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所有與市場有關的信息,特別是有關消費者的需求、購買動機和購買行為等方面的市場信息,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以作為營銷決策的基礎。 傳統的市場調研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調研面較小,則不足以全面掌握市場信息,而調研面較大,則時間周期長,調研費用大;另一方面,在傳統的市場調研中,被調查者始終處於被動地位,企業不可能針對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不同的調查問卷,而針對企業的調查,消費者一般也不予以反應和回復。 與傳統的市場調研相比,網路市場調研雖然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其優勢也是非常突出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它的互動性,這種互動不僅表現在消費者對現有產品的發表意見和建議,更表現在消費者對尚處於概念階段產品的參與,這種參與將能夠使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的需求,而且可以洞察市場的潛在需求;二是網路調研的及時性,網路的傳輸速度快,一方面調研的信息傳遞到用戶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用戶向調研者的信息傳遞速度也加快了,這就保證了市場調研的及時性;三是網路調研的便捷性和經濟性,無論是對調查者還是被調查者,網路調查其便捷性都是非常明顯的。調研者只要在其站點上發布其調查問卷,而且在整個調查過程中,調研者還可以對問卷進行及時修改和補充,而被調查者只要有一台計算機、一個MODEM、一部電話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反饋其意見。同時,對於反饋的數據,調查者也可以快速便捷地進行整理和分析,因為反饋的數據可以直接形成資料庫。這種方便性和快捷性大大地降低發市場調研的人力和物力耗費。 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助你! 更多資料請查詢 hao.65lj.com
9. 網路調查的形式有哪些
網路調查比傳統調查方式的優勢在於更高的效率:
1.問卷回收快,如果放在大流量的門戶網站版上,權每天可回收上千份以上問卷。傳統發放問卷的方式,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
2.計算速度快,網路調查的數據是直接存入資料庫的,傳統的問卷回收之後還需要進行錄入,錄入過程中也難免出錯。
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
1.樣本局限於網民,雖然中國的網民數量在不斷增加,但網民的年齡構成、教育程度的比例都與現實的人群有所差別,所以調查結果嚴格地說,只能反映網民的意見。
2.難以調動被調查者的積極性。被調查者容易被中斷,認真完成問卷的被調查者往往對調查問題感興趣,這一特點使調查無法得到對調查問題較為中立的人群的意見。
10. 網路市場調查的主要有哪些手段和工具各有什麼優缺點
市場研究分為定量訪問和定性訪問。
定量訪問指:大量訪問普通的消費者,從而分析普通消費者的情況。一般最少80樣本以上,最多可達數萬甚至十幾萬樣本。
定性訪問指:訪問特定的消費者,以得出特殊人群的共性。根據不同的形式,樣本量在4個樣本到幾百樣本不等。
定量研究的方法有:
電訪訪問(CATI):優點是可同時訪問不同城市、地區的消費者,完成樣本速度快、費用低,質量可控性強。缺點是無法准確找到特殊條件的消費者,無法執行滲透率低的項目。無法出示圖片和廣告。
街訪:優點是可通過選取街訪點,有針對性的訪問不同階層的消費者。且面對面的訪問更便於出示圖片和廣告。缺點是被訪者的隨機性不夠強,受街訪點影響,被訪者有一定的傾向性。
入戶:優點是可以准確的抽取不同的區、街道、地址,使得樣本分布均勻。可留置產品,使用 後再作回訪。缺點是質量可控性相對較弱。
在線訪問(online):優點是可由被訪者在方便的時間自行上線填寫,可出示圖片和廣告,減少訪問員參加的環節,避免因訪問員理解或聽力問題造成的誤差。缺點是難以確定被訪者是否認真填寫(一般通過強制訪問時長來限制),難以區分填寫過程中是否換人。
定性訪問有:
座談會:優點是客戶可在現場觀看,並隨時補充需要了解的問題。缺點是一般座談會訪問8人(最少4人,最多12人),如其中個別被訪者的預約質量有問題(如兩兩相識或條件造假),則整個座談會的訪問結果都會有偏差。
深訪:優點是能深入了解特定消費者的深層需求和意見。缺點是,對訪問者本身有較高的要求,深訪訪問的要求和定量訪問截然不同,如訪問員深訪經驗不足,不能隨機應變的挖掘被訪者的深層想法,則所能得到的信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