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2、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3、第十六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扶持重點網路安全技術產業和項目,支持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保護網路技術知識產權,支持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參與國家網路安全技術創新項目。
4、第十七條國家推進網路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安全服務。
5、第十八條國家鼓勵開發網路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促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推動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
6、國家支持創新網路安全管理方式,運用網路新技術,提升網路安全保護水平。
第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網路安全宣傳教育,並指導、督促有關單位做好網路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7、大眾傳播媒介應當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進行網路安全宣傳教育。
8、第二十條國家支持企業和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路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培養網路安全人才,促進網路安全人才交流。
B. 網上安全認證機構(CA)的認證原理
一、電子認證的概念
--電子簽名只是從技術手段上對簽名人身份做出辯認及能對簽署文件的發件人與發出電子文件所屬關系做出確認的方式。但如何解決上文提到判定公共密鑰的確定性以及私人密鑰持有者否認簽發文件的可能性等問題,則是電子簽名技術本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換言之,這裡面有一個解決私人密鑰持有人信用度的問題。這裡麵包括兩種可能性。一是密鑰持有人主觀惡意,即有意識否認自己做出的行為;二是客觀原因,即發生密鑰丟失、被竊或被解密情況,使發件人或收件人很難解釋歸責問題。事實上,相類似的問題在我們傳統商業交易活動中也存在,只不過我們有一套相對完整的解決方案罷了。當然這里包括相配套的法律規范及保護措施。在傳統的簽字(蓋章)使用中,為了防止簽字(蓋章)方提供偽造虛假或被篡改的簽字(蓋章)或者防止發送人以各種理由否認該簽字(蓋章)為其本人所為,一些國家或地區採取通過具有權威性公信力的授權機關對某印章提前做出備案,並可提供驗證證明的方式,防止抵賴或偽造等情形發生。例如,在我國台灣省,對一些重要法律文件(如房地產買賣交易文件),對印章真實性認證就採取下述方式處理:為保證蓋過章的文件的真實性,印章持有人在蓋章之前需把印章送到具有權威性的戶政事務所登記備案,並申請印鑒證明,之後再把印鑒證明同蓋過章的文件一並送給收件方,收件方將印鑒證明同原件相比較,如完全一致,就可確認文件及其印章的真實性了。ˉ在電子交易過程,同樣需要一個具有權威性公信力的第三者作為安全認證機關(Certificate Authority)對公開密鑰行使辨別及認證等管理職能,以防止發件人抵賴或減少因密鑰丟失、被偷竊或被解密等風險。由此可見,電子簽名的安全使用必須配合安全認證機關體系的建立。事實上,西方很多國家(美國、加拿大、德國等)以及日本都已經或正在建立相配套的公共密鑰基礎設施(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這樣,網路上電子簽名與CA認證的相互結合就解決了前面闡述的由於電子簽名技術方面無法解決的信用度的問題。
二、電子認證的程序
--電子認證的具體操作程序為:發件人在做電子簽名前,簽署者必須將他的公共密鑰送到一個經合法注冊,具有從事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的第三方,即CA認證中心,登記並由該認證中心簽發電子印鑒證明(Certificate)。爾後,發件人將電子簽名文件同電子印鑒證明一並發送給對方,收件方經由電子印鑒佐證及電子簽名的驗證,即可確信電子簽名文件的真實性和可信性。由此可見,在電子文件環境中,CA認證中心扮演的角色與上述傳統書面文件簽字(蓋章)環境中的第三者(戶政事務所)的角色有異曲同工之妙。CA認證中心正起到一個行使具有權威性公證的第三人的作用。而經CA認證機關頒發的電子印鑒證明就是證明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的一個電子資料,該資料指明及確認使用者名稱及其公共密鑰。使用者從公開地方取得證明後,只要查驗證明書內容確實是由CA機關所發,即可推斷證明書內的公開密鑰確實為該證明書內相對應的使用者本人所擁有。如此,該公共密鑰持有人無法否認與之相對應的該密鑰為他所有,進而亦無法否認經該密鑰所驗證通過的電子簽名不為他所簽署。 電子認證的目的
--電子認證的目的就是通過CA機關對公共密鑰進行辨別和認證(包括跨國認證)以防止或減少因密鑰的丟失、損毀或解密等原因造成電子文件環境交易的不確定因素及不安全性風險。同時,認證證明書還能佐證密鑰申請人的資信狀況。 電子認證的機構
--1. 電子認證機構設立的形式。
--縱觀一些國家在電子認證(CA)設定的形式一般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直接由國家有關負責部門下屬單位直接設立,從事電子認證服務工作。或者是由政府的相關部門扮演CA體系中最高一層的認證中心角色。第二大類是由政府相關部門做出授權,規定嚴格的審批條件和程序簽發認證證書(Certificate),同時行使監督權,以確保網路交易的安全性。無論是哪種形式,政府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權威性。
--只有經國家主管部門授權經營的電子認證服務公司或由主管部門批發經營許可證的CA認證機關簽發的電子認證證書最有權威性。在一定意義上,這正如只有經公安部門發出的個人身份證具有絕對可靠的權威性一樣。
--同時,由於電子認證在網路中的應用具有跨越國界的特性,只有國家主管部門以國家名義出面介入,從而使得電子認證的效力的可靠性具有為他國承認的後果。
--2)標准化。
--政府主管部門可規定法律統一的技術方案以及規范不同級別的CA機關的電子認證標准及程序。同時,政府主管機關可擔當最高一級的公共密鑰認證中心的角色。這是美國各州及聯邦政府以及德國等國公共密鑰基礎建設體系都普遍採用的一種形式。
--3)可執行性
--由於政府主管機關在CA認證中扮演國家的角色,因此在體系的建立,標準的設定,以及兼容跨國認證等方面具有絕對權威性及統一性的特點。因此,在實施電子認證服務過程中,其可操作性及可執行性的特點是顯而易見的。這就避免可能由於不同標准(技術及服務兩方面)的出現,從而使得電子認證變得無法實施,達不到消除網上交易缺乏安全性的顧慮的目的。
--2. 電子認證機關(CA)設立的條件
--CA機構申請從事電子認證服務牌照時,需滿足一定的審批條件。政府主管部門在審核及批發許可證時,除要審查申請人的硬體措施(如辦公場所的選定)、軟體條件(如公司中人員的技術專業知識),還要審查主體資格,承擔損害賠償的能力等多個方面。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美國猶他州電子簽名法規定CA提供電子認證服務的條件。
--(1) 主體資格:可為執業律師;在猶他州注冊登記的信託機機能或保險機構;猶他州州長、州法院、市、郡等已經依法律或行政命令指定執行CA認證業務的公務人員並為該機構員工進行認證之組織;任何在猶他州取得營業許可的公司;
--(2) 程序:CA本身必須申請公開金鑰憑證且須存放在主管機關設置或承認的公開金鑰憑證資料庫中以供大眾檢視讀取;
--(3) 公證資格:須有公證人(a notary public)資格或至少聘僱一具有公證人資格之員工;
--(4) 從業人員不得有嚴重犯罪前科:所僱用的員工中不得有重大犯罪之前科或是犯有其他詐欺、虛偽陳述或欺騙之罪行;
--(5) 專業知識:所僱用員工必須具有執行認證業務之專業知識;
--(6) 經營擔保:除了政府官員或機關申請經營CA業務外,其他申請者必須提供營業擔保;
--(7) 軟硬體設施:對於經營CA業務所需軟硬體設施,必須對該設施擁有具有合法的權利;
--(8) 營業場所:必須在猶他州設有營業處所或是指定代理人代為執行業務;
--(9) 必須遵守主管機構的所有其他規定。
三、電子認證的效力
-- 電子認證的效力一般通過兩種途徑得到保障。第一種也是最直接的是通過立法的形式加以確認。這主要是通過法律授權政府機關主管部門制定相應規則,從而最終達到保障電子認證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依據與保障。美國很多州都是採取此種方式。這主要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以直接的立法形式明示直接承認可被接受的技術方案標准;(如美國猶他州;香港特別行政區法例等。)
--2、 授權政府主管部門制定相應規則如享有頒發、或吊銷CA機構從事電子認證業務許可的權力,同時對違規/違法經營操作的CA機構具有行政處罰權;
--3、 制定明確的設立及管理CA機構的條件及程序。同時,在監管CA機構層面上,政府主管部門還設置所有合法登記、注冊經營電子認證業務的CA機構的資料庫供客戶查詢。如美國猶他州法律規定,主管機構在其設置的公共密鑰憑證資料庫中,專門開辟一個存有所有登記注冊CA機構詳盡檔案資料庫。其中除了一般公司信息(如公司名稱、住址及電話及被授權的營業范圍)外,還包括目前使用的核發認證憑證的機構有無違規經營遭到處罰的記錄等等信息。
C. 如何理解網路安全支持與促進
1、第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2、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3、第十六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扶持重點網路安全技術產業和項目,支持網路安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推廣安全可信的網路產品和服務,保護網路技術知識產權,支持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等參與國家網路安全技術創新項目。
4、第十七條國家推進網路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安全服務。
5、第十八條國家鼓勵開發網路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促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推動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
6、國家支持創新網路安全管理方式,運用網路新技術,提升網路安全保護水平。
第十九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網路安全宣傳教育,並指導、督促有關單位做好網路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7、大眾傳播媒介應當有針對性地面向社會進行網路安全宣傳教育。
8、第二十條國家支持企業和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路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培養網路安全人才,促進網路安全人才交流。
D. 大眾點評出現該網站的安全證書有問題
卸載重裝。
1、打開電腦桌面上的IE瀏覽器。
E. 網路安全軟體的認可標准
這個問題涉及三個方面
安全軟體是幹嘛的
誰在用
誰認可
你自己既然做這個 就應該對這三個問題 有深刻的認識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 那就更不能指望別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東西了
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答案只有一個
你的東西 在它自身的客戶范圍內 得到客戶好評
客戶認為他好 夠用 有用
那就是認可
其他什麼廣告 網路宣傳 都是白扯 大家用著不好用誇出花來都沒用
祝你成功 祝你的軟體風靡網路
F. 為何說需要強化普及面向大眾的網路安全意識
根據報道,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正式施行。作為我國網路安全治理領域的基礎性立法,《網路安全法》尤其注重在技術要素、組織管理以及在線內容等諸多層面全方位構築網路空間的規范設計體系。
另一方面,也需要國家根據《網路安全法》第20條的規定進一步支持企業和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等教育培訓機構開展網路安全相關教育與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培養網路安全人才,促進網路安全人才交流。
G. 網路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應遵循哪些規定
由於網路安全影響范圍廣,信息敏感性強,容易造成社會大眾心理及輿論恐慌等問題,所以,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等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堅持慎重、及時、准確的原則,向社會發布系統漏 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網路安全信息。開展網路安全認證、檢測、風險評估等活動,向社 會發布系統漏洞、計算機病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網路安全信息,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希望可以幫到您,!
H. 網路安全證書出問題怎麼處理啊
1、由於瀏覽器安全級別存在問題。首先,打開瀏覽器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