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境外被詐騙去哪裡報警
去案發地公安報警。
國際案件報警方式如下:如果是民事糾紛的話,根據本國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向法院起訴,如果是涉嫌刑事犯罪的話則向案發地公安報警,或登陸公安部網路安全監察舉報網站舉報,也可以到當地派出所報案。
報案地點可以向案發地、詐騙行為實施地、詐騙結果發生地、嫌疑人住所地報案,也就是可以選擇在住所地,也可以選擇在犯罪嫌疑人地報案,兩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報案後均應受理。
B. 我在國外看到了特大網路詐騙怎麼舉報到中國
首先,你要掌握好證據,截圖,拍照,等。然後撥打國內110報警電話。詳細說明情況
C. 人在國外被網路詐騙怎麼報警處理
人在國外被網路詐騙,怎麼報警處理,直接到國外報警,也可以到國內報警,讓兩地景觀城合起來重新報案。
D. 在國外遭遇國內網路詐騙怎麼報警
在國外遭遇國內網路詐騙,可以向外國的警察機構報案。
也可以在國內的公安機關報案。
國內外都有管轄權。
E. 在國外留學的學生怎樣舉報網路詐騙
在國外留學生在網路上被詐騙,
可以帶著證據向所在國警方報警。
警方會調查,會甄別。要是詐騙案,當地警方會積極破案,
會幫助中國留學生挽回損失的。
如果詐騙金額較大,我國和所在國有外交關系,
可以聯系我國駐該國大使館,請大使館催促該國警方早些破掉詐騙案。
F. 被外國人騙了如何報案
理?
領事直通車 2019-04-06 10:13
去App聽語音播報
近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網路犯罪舉報中心(FBI 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就防範在美涉華裔電信詐騙發布專題提醒,稱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間,超過350名受害人報案稱遭遇冒充中國駐外使領館名義的電信詐騙,損失總計逾4千萬美元 。(原文請見:https://www.ic3.gov/media/2019/190328.aspx)
中國駐美國使館 再次提醒在美中國公民提高警惕,防範電信詐騙,並吁請大家將有關提醒向身邊親友推送。如在美學習、生活期間遭遇此類電信詐騙,請參考以下途徑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案:
向在美居住地或學校警方報案,撥打911或當地警察局電話(可根據所在州郡、學校名稱自行通過網路查詢)。
對於涉案贓款系通過大陸地區銀行卡轉賬取現的,受害人向美警方報案後,可直接撥打銀行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110報警電話介紹案情,並提供涉案銀行賬號,或者通過110報警電話轉接、查詢當地反詐騙中心的報警電話後,提供涉案銀行賬號。公安機關可在第一時間採取有效措施,全力止付凍結,力爭追贓挽損。
為規避大陸地區執法,不法分子經常指示受害人將錢款匯至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金融機構。受害人向美警方報案後,可同時向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報案。
香港特區政府反詐騙協調中心聯系方式請見 香港警務處網站
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adcc/
澳門特區政府治安警察局聯系方式請見 澳門治安警察局網站
http://www.fsm.gov.mo/psp/cht/psp_left_4.html
在美遭遇詐騙後,受害人除報警外,還可參照下列方式報案並尋求協助:
對於大多數詐騙,可與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聯系或使用其Online Complaint Assistant來報案;
對於冒充美國國家稅務局征稅的詐騙,可向Treasury Inspector General for Tax Administration或撥打1-800-366-4484電話報案;
對於身份信息等被竊的情況,可向IdentityTheft.gov報案;
對於使用互聯網手段進行詐騙,可向FBI 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報案;
對於跨境電子商務詐騙,應向
G. 跨境詐騙怎麼報案
如果你能提供確鑿的證據,而且還能有線索。那你可以撥打110報警。
H. 如何舉報境外詐騙
法律分析:發現網路詐騙團伙,撥打110或者直接到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如果確實涉嫌詐騙,會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追究其刑事責任,追究其行為人法律責任。對於利用網路、電信從事詐騙活動的,也可以建議通過12321舉報中心進行舉報,防止更多人上當受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I. 我的朋友在境外參與詐騙我如何舉報他
朋友在境外參與詐騙舉報對方的方法是收集充分的證據和信息,去當地公安局的網路監察支隊當面進行報案,也可以去刑警隊報案。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所謂數額較大,根據相關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至1萬元以上的,即為數額較大。因此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以3000元為起點,受害者報警時警方都應該以刑事案件立案並追查。
詐騙罪的主要構成有以下幾點:
1、欺騙行為。欺騙行為的內容是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2、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欺騙行為必須使對方產生或者繼續維持錯誤認識,即使受騙者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騙行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認識錯誤必須是處分財產的認識錯誤。
3、使對方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處分財產的具體表現通常有直接交付財產、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承諾免除行為人的債務等。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宜認定為詐騙罪。
4、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詐騙罪的既遂情形是欺騙行為導致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或者導致發生了財產損失的緊迫危險。其中的被害人不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單位與國家,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成立詐騙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