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麥當勞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麥當勞的商業模式中主要的盈利點分別為:飲食、供應鏈、房地產。
麥當勞的主打產品也是吸引消費者走進麥當勞的無疑是它的漢堡包,但麥當勞靠漢堡包並不賺錢,畢竟麥當勞的漢堡包賣12元人民幣,麥當勞的漢堡其實利潤非常少,甚至不賺錢。
因為這么大的漢堡,要用最好的牛肉,最好的麵包,麵包里的氣泡在4毫米時口感最佳,這樣的麵包不能用有些餐飲企業用的地溝油,只能用最好的油,而且十分鍾以後不賣掉,只能扔掉。
這么高的成本,加上房租、人員費用、推廣費用,麥當勞的漢堡包其實並不賺錢,但漢堡包恰恰是吸引眾多消費者去麥當勞的一個主要原因。
麥當勞真正賺錢的地方是那些小小的不被人注意的可樂、薯條等小產品,這就是它賺小錢的方法。一杯可樂6.5元,可能毛利4.5元,這是它賺小錢的地方。
接著就是供應鏈,很多經理人都可以想到,麥當勞可以做集中采購,當麥當勞把全球幾萬家門店所用的牛肉、麵粉、土豆集中采購時,利潤就出來了。但是麥當勞的供應鏈高明之處還遠遠不止如此,如果麥當勞只想到集中采購,那就不是今天的麥當勞,就無法成為全球單一品牌最大的快餐連鎖企業,全球擁有3萬家以上的門店。
麥當勞不僅通過集中采購獲取穩定的利潤,同時還積極參與到供應鏈的改造之中,通過改造供應鏈來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在所降低的供應鏈成本中與合作者分享,但最大的收益者肯定還是麥當勞。
舉一個例子,假設過去一斤土豆賣5元錢,畝產只有6000斤,麥當勞公司為農場提供土豆種植改良技術,免費的。當農場拿到免費的土豆種植改良技術後,畝產從6000斤漲到2萬斤。
過去每畝收入3萬元,單價5元、畝產6000斤,現在畝產達到2萬斤以後,可以讓農民把價格降到每斤2元,這樣每畝總收入達到了4萬,比過去的3萬元增長了1萬元,這樣一來,農場企業很開心。但最大的受益者毫無疑問是麥當勞公司。因為它從5元的單價變成2元的單價,單位成本大幅度降低。
因此,麥當勞從供應鏈中獲取「中利」,並不是單純依靠集中采購,而是同時積極而深入地參與到供應鏈改造之中,通過改造供應鏈,使得整個價值鏈的整體收益大幅度增加,而它獲得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能有讀者認為這樣不公平,是不是麥當勞欺負農民?其實不盡然,因為這里最大的貢獻者還是麥當勞,所以它獲得最大的利潤合情合理。
如果只有供應鏈的「中利」,麥當勞公司還走不了那麼遠,還無法形成今天如此明顯的競爭優勢。麥當勞主要利潤來自於房地產,很多讀者的第一反應是麥當勞專業的選址能力,麥當勞看中的地段房價往往都會漲,所以麥當勞靠房地產來盈利。注意了,這句話又只對了一半。
如果麥當勞只是像普通的企業或者普通的投資者那樣,通過專業選址能力獲取房產增值,這還不是麥當勞的高手所為,還只是普通的投資者。
麥當勞的獨特之處或者高明之處,體現在它不僅有專業的選址能力,還通過辛辛苦苦地賣漢堡包,通過辛辛苦苦建立麥當勞的餐飲文化,建立起麥當勞商圈,通過麥當勞商圈不斷拉動海量的人流量來到麥當勞以及附近的商圈。
這種做法就會主動、直接地推動房產價格的提高,這就是麥當勞之所以成為「史上最牛的房地產公司」的秘密所在,它不是被動地等待房產升值,並不是單純依靠所謂的專業選址能力,而是積極主動地長期拉動房產價格的增長。
(1)麥當勞的網路營銷擴展閱讀:
迪士尼的商業模式與盈利點
1、影視產業
迪士尼拍攝的影視類型繁多,包括各種電影,動畫片,電視節目,錄制和商演舞台劇等。平均每年出產50多部故事片,其產量之多、發行銷售量之大,成為影視界的傳奇。其產業特點是:全球化與本土化結合,不斷創新以順應時代的潮流,精湛的製作技術以及轟炸式宣傳。
2、 迪士尼樂園
迪士尼樂園是基於迪士尼動漫、影片而建成的主題游樂園。通過影片帶動主題樂園的開發,從而拉動園內一系列旅遊服務設施的經營運轉,不斷進行業務擴展,使收入如「滾雪球」逐漸增長,是迪士尼樂園的經營思路。
迪士尼樂園秉承著「體驗式營銷」的生存之道以及「創造歡樂」的主題,打造了一個奇幻的動畫世界,將電影中虛擬的卡通人物還原到現實生活中。除了主題公園外,迪士尼樂園內還提供餐飲、旅遊紀念品購物,主題度假村住宿以及園內擺渡車等旅遊服務,為遊客營造一個完美的旅遊體驗。
3、迪士尼消費品
1)、特許經營:特許經營擴大了迪士尼公司的盈利銷售渠道,如今全球有4000多個擁有迪士尼特許經營的商家,迪士尼每年的特許經營額達到10多億美元。當年米老鼠一經問世,就有許多廠商同迪士尼聯系,請求允許使用米老鼠形象。現在,以米老鼠為形象的產品遍布全球各地,深受「老鼠幫」們的喜愛。
2)、衍生消費品:主要是影視節目開發製作的音像帶、VCD/DVD/CD產品、旅遊產品、玩具、紀念品、書籍等相關產品、影視代表場景及相應的旅遊景點的開發等。2009年3月,迪士尼消費品部宣布在中國推出首個中文B2C迪士尼授權網路購物平台,售賣5000多種迪士尼授權商品,准備分食網路購物這塊「大蛋糕」。迪士尼同時宣稱,未來網路銷售將占整個迪士尼商品銷量的8%~10%。
4、迪士尼的網路媒體
迪士尼的網路媒體主要包括:迪士尼ABC電視集團、迪士尼廣播電台、ESPN公司等。網路媒體目前是迪士尼最大的收入來源,占其總收入的41.95%。迪士尼公司在動漫業務方面的關系企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最下游,即:卡通形象授權許可,音像製品發行,游樂場業。迪士尼已經整合整條產業鏈,僅有最下游需要和外界合作以獲取最大附加價值。
⑵ 麥當勞與肯德基的網路營銷模式有什麼不同嗎
經營模式的區別:
麥當勞:全球化戰略——更傾向於戰略性的經營調整。
肯德基:本土化戰略——入鄉隨俗。
1﹑麥當勞:以年輕、活潑作訴求,希望提供一個輕快的用餐環境。
麥當勞秉承「品質、服務、清潔和物有所值」的經營原則,並堅持在中國建立完善的食品供應網路系統和人力資源管理及培訓系統的理念,應與本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和繁榮。
2﹑
肯德基:定位在「家庭成員的消費」,提供一家庭式溫馨團圓的用餐氣氛。
肯德基立足本土麥當勞缺少創新肯德基之所以能夠在中國保持快速的發展勢頭,一方面的原因是成熟、完善的管理和品牌經營,肯德基不僅在中國有很多自營餐廳,還發展了很多的特許經營餐廳,這使得肯德基可以保持以較快的速度在二線、三線城市發展連鎖店;另外一方面,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後,隨著對中國消費者了解程度的日益加深,也加緊了本土化的步伐,他們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產品。雖然其中有些產品並不成功,但可以看出,肯德基是決心融入中國飲食文化中的。
⑶ 麥當勞的全球營銷戰略體現在哪些方面
體現在招牌文化、產品定位、客戶群體上。
建設自己的品牌文化時,麥當勞運用了"M"金黃色招牌,代表著顧客可以隨時監督檢查麥當勞的一切服務質量標准;把產品定位在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上。麥當勞為了將食品分銷到當地的多家門店,設置了定製化菜單,建立地區分銷中心;在麥當勞在客戶群的選擇上,麥當勞對客戶素質的評估主要取決於相對購買需求、增長潛力、顧客砍價實力和價格敏感性、服務成本。
麥當勞(McDonald's)是全球大型跨國連鎖餐廳,主要售賣漢堡包、薯條、炸雞、汽水、冰品、沙拉、水果等快餐食品。
⑷ 網路零售對傳統零售的影響有哪些
網購的興起,將加強對傳統經濟的滲透。網路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零售業態,將對傳統的商品流通渠道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網上交易規模的提升、更多傳統企業的加入以及交易商品的日漸豐富,未來網路購物對傳統經濟的滲透將進一步增強。網路購物將縮短商品的流轉環節,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使得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性價比更高的商品;同時網路購物的發展激發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使得市場的需求能反作用於生產環節,實現商品的生產更加貼近市場的真實需求。此外,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將帶動傳統物流業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成為區域市場帶動就業、促進消費的重要產業。
網購的興起,推動著傳統零售商業的新一輪變革。網路購物以其超時空、跨地域、扁平化(無中間環節)、低成本等特點,對傳統零售市場造成極大的沖擊,從而引發商貿流通業的新一輪變革。網購的興起,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在傳統商店對商品進行了解和比較後,利用手機直接在網上尋找同類商品進行交易,傳統商店的商品交易功能不斷弱化。
面對來自網路購物的挑戰,傳統零售企業積極轉型,利用網路平台所提供的先進信息技術,加強傳統零售與網路零售之間的融合,甚至創造出「實體店體驗+網路購物」的新的零售模式。家電連鎖、百貨、超市等傳統零售企業一系列的上線舉動,開展電子商務,以及原生態電商不斷進行品類細分,向傳統零售經營區域進行滲透,可謂是零售業的第四次業態革命。零售業先後經歷了百貨店、連鎖店、超市等業態,最後發展到網店業態,這種把計算機網路應用於交換過程的電子商務業態,是新科技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是零售業在業態上的一次革命。
網購的興起,引起零售實體店面多元化。雖然網路購物的興起會對傳統實體店面產生沖擊,使傳統店面會發生功能上的變化,但傳統店面絕不會消失。傳統零售企業可選擇多種模式實現實體店鋪與電子商務相互融合,既滿足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又提高了消費質量。在模式選擇上,實體店面有多種方式可以借鑒。一種是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即線上銷售和線下體驗相結合,具體的方式就是消費者是在網上付費,在店面享受服務。如網上團購業務,消費者在線購買後,憑借支付憑證(多為手機簡訊形式)到實體店面取得商品或享受服務;如蘇寧電器在部分城市試點設立易購門店自提點,通過自建線上銷售平台,依託實體店面,實現O2O模式。一種是「多網合一」模式。比如,河北國大連鎖商業有限公司旗下的36524城市便利店,實行電話網、互聯網、便利店和人力資源網的四網合一。集「店鋪網、電話網、英特網、人力營銷網」於一體的「四網合一」模式,既用連鎖經營等方式發揮了傳統優勢,又運用新技術手段進行多元經營,效果非常明顯
⑸ 富爸爸窮爸爸的書中羅伯特清崎說的網路營銷是什麼意思
你好,清崎所講的網路營銷在中國大陸來理解,其實就是直銷網路化,網路直銷化的意思咯。關鍵這個網路是需要把自己的能力建立起來,過程跟建立屬於自己的公司的能力差不多,只是這個建立的過程成本要更低,風險要更小而已。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麥當勞與肯德基的網路營銷模式有什麼不同嗎
經營模式的區別:
麥當勞:全球化戰略——更傾向於戰略性的經營調整。
肯德基:本土化戰略——入鄉隨俗。
1﹑麥當勞:以年輕、活潑作訴求,希望提供一個輕快的用餐環境。
麥當勞秉承「品質、服務、清潔和物有所值」的經營原則,並堅持在中國建立完善的食品供應網路系統和人力資源管理及培訓系統的理念,應與本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和繁榮。 2﹑ 肯德基:定位在「家庭成員的消費」,提供一家庭式溫馨團圓的用餐氣氛。 肯德基立足本土麥當勞缺少創新肯德基之所以能夠在中國保持快速的發展勢頭,一方面的原因是成熟、完善的管理和品牌經營,肯德基不僅在中國有很多自營餐廳,還發展了很多的特許經營餐廳,這使得肯德基可以保持以較快的速度在二線、三線城市發展連鎖店;另外一方面,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後,隨著對中國消費者了解程度的日益加深,也加緊了本土化的步伐,他們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產品。雖然其中有些產品並不成功,但可以看出,肯德基是決心融入中國飲食文化中的。
⑺ 麥當勞的營銷組合策略具體有哪些
麥當勞公司的營銷組合策略
1、 產品策略。標準的、穩定的、高質量的產品、服務 時間長,服務速 度快。
2、 價格策略。高價政策。
3、 渠道策略。
(1)營業場所設在顧客密集區域。
(2)特許連鎖經營,拓展新店。
4、 促銷策略。
(1)強有力的廣告宣傳內,媒體以電視為主。
(2)容針對兒童和年輕人口味。 麥當勞以往的路線是以小孩為主,讓小孩帶著家長進餐廳,而肯德基則以青年男女為主要目標。在食品上最大的區別就是麥當勞以漢堡為主,而肯德基則是易各類雞肉食品為主打。漢堡更符合歐美人的口味,而中國人則更喜歡吃雞肉。肯德基有一句很著名的廣告詞:立足中國,融入生活。他的意思是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來研究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所以他主創的一些品牌在中國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而麥當勞似乎慢一拍,直道找了王力宏作為品牌代言人之後,情況才有所好轉,這才表明麥當勞開始注意本土化的策略。所以在中國肯德基的成績是成倍於麥當勞的,而世界范圍內,則是麥當勞為領先者。
⑻ 麥當勞網路營銷系統的優缺點
首先麥當勞是一款國外快餐,它在中國的發展史有了十幾年的歷史,因此在人們心裡已經有了根深蒂固的觀念。麥當勞網路營銷系統的優點符合當代電商行業的發展,同時可以更廣泛的服務於顧客,缺點就是在於電商平台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對於少部分顧客來說一些方面並不完善。
⑼ 麥當勞與肯德基的營銷策略
以下是我個人看法
一、肯德基迎合當地市場的口味不斷推出新奇產品,在視覺上和感官上給人想去體驗的感覺,但是並不一定新產品都好吃。肯德基在廣告投入上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尤其是溫情片段,相反麥當勞的廣告明顯帶有西方幽默的口味,中國人看起來不來電,麥當勞的產品品質比較高,口感和原料都很講究,但是麥當勞產品更新上沒怎麼下功夫,但是我認為KFC雖然更新產品快,但產生相應的費用也不會少,培訓、新促銷、廣告……羊毛出在羊身上。
二、kfc是迎合當地消費市場,推出產品。麥當勞則是用全球相同品質的產品來改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我覺得這個愛國不愛國沒有什麼關系,我覺得飲食文化的入侵沒有什麼不好!多元化的產品只能滿足我們不同口味的需要,我們的胃是幸福的。
三、中國人有個毛病隨大流,肯德基廣告多,自然在小朋友當中知名度就高了,有幾個小孩知道麥當勞?小孩子知道的途徑無非也就是電視。成年人就更不用說了大家心裡都明白……
四、營業利潤和營業額和消費人數等等不是一回事,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給你據個例子,我市的美國領事館高活動,市內老外基本都去了,人家只要麥當勞的東西。什麼肯德基?,人家只要麥當勞的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