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
國家建立和完善網路安全標准體系。國務院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組織制定並適時修訂有關網路安全管理以及網路產品、服務和運行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
國家支持企業、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網路相關行業組織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制定。
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和第二十條分別倡導企業、高校和科研單位、網路相關行業組織等參與網路安全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制定,研究開發網路安全技術,為社會提供網路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安全服務,開發網路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以及培養網路安全人才等。
這些法條集中表達了一個主旨:鼓勵網路安全領域的技術發展和進步,以更好地促進網路安全、健康運行。
(1)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擴展閱讀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當網路走進了千家萬戶,當網信事業蓬勃發展,當我國的網民數量和電子商務總量位居全球第一,網路安全顯然已經成為天大的事。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在此精神的指導下,我國始終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制定發布網路安全國家標准289項,持續開展的「凈網」「劍網」「清源」「護苗」等系列專項治理行動成果顯著,連續六年組織實施的「網路安全宣傳周」更是深入人心,以上這些務實有力的舉措,不斷凈化著網路空間,切實維護了網民的合法權益。
『貳』 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 實施什麼行動計劃
第一個問題,講講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
聽了大家發言,我有一個總的感覺,就是對互聯網來說,我國雖然是後來者,接入國際互聯網只有20多年,但我們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關系,推動互聯網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在,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越來越成為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台。我國有7億網民,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農業革命增強了人類生存能力,使人類從採食捕獵走向栽種畜養,從野蠻時代走向文明社會。工業革命拓展了人類體力,以機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了個體工場手工生產。而信息革命則增強了人類腦力,帶來生產力又一次質的飛躍,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說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們13億多人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
我國曾經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後來在歐洲發生工業革命、世界發生深刻變革的時期,喪失了與世界同進步的歷史機遇,逐漸落到了被動挨打的境地。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更是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想起這一段歷史,我們心中都有刻骨銘心的痛。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此之近,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決不能同這樣的歷史機遇失之交臂。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是我們對中華民族的責任,是對前人的責任,也是對後人的責任。
『叄』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實際扎實推進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各項工作,要著手研究制定我省網路安全規劃和信息化戰略,組織重大問題研究,將信息化工作和「數字河北」建設密切結合起來,謀劃好我省網路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設。要切實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熱點問題的政策解讀、輿論引導。要全力維護網路安全,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研究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辦法,形成網路安全的堅強保障。要抓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信息內容建設,加強信息資源轉化運用的研究,提升全省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
『肆』 網路安全攻防戰究竟該怎麼打
一年前的4月19日,**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對發展網信事業,建設網路強國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示。一年後,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再度聚焦網路信息安全,並對國家層面的網路安全進行了解讀,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也應邀在節目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據介紹,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受網路攻擊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周鴻禕表示,網路安全是一場攻防戰,針對網路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也在不斷變化,「最終的攻擊目標可能是基礎設施,也可能是國家機密。」
面對挑戰,構建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體系,已經成為網路安全的重中之重。在黑客手段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能全天候、全方位迅速感知、判斷威脅,可謂至關重要。
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公司,360在網路威脅感知預警方面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儲備。周鴻禕說:「在過去幾年裡面,360已經建立了具有領先水平的全球網路攻擊預警系統,利用基於大數據的威脅情報,利用人工智慧,對未知的網路威脅進行判斷。」
去年10月,美國曾出現了大面積互聯網斷網事件,造成的損失高達百億美元。事實上,在斷網事件發生之前,360就已經監測到了可能的黑客攻擊並發出了預警。之後應美方邀請,360也作為唯一的中國機構參與進行全球協同處置。
如今在網路安全領域,打破個體、企業、包括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克服孤立的各自為戰,建立起網路安全協同體系,已經變得非常急迫。周鴻禕也曾多次倡導多方協作共建國家網路安全。在周鴻禕看來,國家網路安全建設不能僅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某個企業的力量,而是要將**、民間企業、安全企業、科研院所甚至個人的力量都融合進來,才能更好地解決安全問題,守護國家網路安全。
『伍』 如何才能體現對網民的包容與耐心
昨日,全國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會上我國領導人指出:對網路空間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對此,人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體現對網民的包容與耐心?本人以為,對網民的包容與耐心應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逐步提高網路空間的資源共享度
網路空間由交易、關系和思想本身構成,它們像一道道永恆向前的波浪,在我們的交流之網上部署著。網路空間管理實際上就是網路自由度的管理,而網路自由度往往決定著網路空間的資源共享度。
對待網路空間的深化改革,我們一邊強調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而另一邊則設置七條底線或這律那律來人為劃出實踐發展、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止境,如此彼此矛盾的作法實際上就是對憲法及其效能缺乏起碼信任與信心的表現。
一個對憲法及其效能有著基本信任與信心的政府,只要依法治網,實在沒有必要在憲法的導向與制約之外再給網民設置過多條條框框的限制。
2、充分尊重網民在網路空間的各項權利
憲法賦予公民多少權利和利益,網民就應在網路空間享有多少與之相應的權利和利益,尤其是政治權利和利益。
3、耐心傾聽網路上網民的不和諧音
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來了解群眾所思所願,就必須耐心傾聽網路上網民的不和諧音,並在這些不和諧音中認真研究和吸取有利於黨、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的信息與養分。
『陸』 劉仰:政府可以企業化嗎
劉仰:政府可以企業化嗎?
一個新認識不久的朋友在聊天中頗為贊賞地引用了一個名言警句:網民不會犯錯,犯錯的是政府。他說,這句話是某大城市負責網路工作的重要領導說的。他對這位領導這一先進的網路意識大加贊賞。也許,他還認為,這個名言警句很符合新近召開的「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的精神吧?我聽了這番話覺得,說這話的人和引用並贊賞這話的人,觀念實在是很幼稚。
我說,這話的源頭大致來自商業和企業。對於商品經濟中的企業,有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顧客是上帝。延伸一下,還可以表述為:顧客永遠沒有錯。這種說法對於很多人來說,耳朵都應該聽出老繭了。當然,習慣成自然,作為消費者,大家都覺得這話說的挺對。消費者聽著這話,心裡舒坦得很。消費者與商家的關系,即使是媒體口碑好的如日中天的外國跨國公司,是否真是這樣?這無關緊要,反正,聽著舒服就行,事實究竟怎樣,再說。等你遇到事就知道了。
在這個觀念的基礎上,有一些三、四流的學者的確在搞一些「理論創新」,他們把政府比喻為企業,總統制、首相制類比為董事長、總經理,當然也可以類比為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和宰相。內閣之類當然就是董事會。民眾么,稍有點麻煩。因為現在有大型上市公司,民眾究竟算企業的客戶還是算上市公司的股民,這種「理論創新」沒有說的很清楚。但是,對於創新者來說,這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把「顧客是上帝」「顧客永遠不會犯錯」這樣政治正確的論斷強加到政府頭上,於是,民眾不會犯錯,民眾就是上帝。很明顯,這非常符合「民主」的精神。在我看來,這就是套用某個現成理論,生硬地搞一些牽強的附會,顯得自己站在了真理一邊。因此,那位網路工作的政府官員,無非是拾人牙慧、照搬照抄地借用了這種「理論創新」,頗為得意地有了自己的心得:網民不會犯錯。
事實上,這個「理論創新」有嚴重的缺陷,多展開討論意義也不大,正經學術界也沒有多少人把這一「理論創新」當回事。如果那位領導官員在我面前說這話,我很想問他:如果網民喜歡蒼井空老師,你會不會滿足網民?網路是一個新的現象、新的現實,它既是企業,也是媒體,更是社會。單純的企業原則能否照搬到政府對網路的管理?即便對於企業來說,「顧客是上帝」也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但是,將這句話改頭換面後用到西方民主的選舉中,如果哪位競選者說出這番話,一定會受到選民的擁護。但是請注意,競選者把板子打在政府的屁股上,關鍵在於他還沒有坐到政府的寶座上。一旦等他坐上政府的頭把交椅,對於網民的搗亂該抓還是抓,對於網民的言論該刪還是刪,對於網民的鬼鬼祟祟,該監視還得監視。號稱自由的美國,難道不是這樣?當我們說網路具有很強的媒體屬性,如果「網民不會犯錯」,那麼,媒體是否還需要引導?糾錯?辟謠?爭鳴?討論?當我們說網路同樣是一個社會,這個虛擬社會的成員「不會犯錯」,那倒真是一個最美好的社會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如果說這話的領導官員只是幼稚,還可以原諒。如果他不是幼稚,而是有其他原因,說這話的官員問題就很大了。在我看來,他能否做領導,該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而推崇官員這種網路意識的專家學者,要麼是沒頭腦,要麼就是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事實上,類似的創新言論經常能聽到,有時候,對於這種弱智的言論都懶得批評,批評他連自己都覺得沒面子。但是,這類看起來政治正確的「高大上」的創新思維、創新言論真的不絕於耳。用一句網路流行語點評:說起來都是淚。
『柒』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是什麼梗
意思是互聯網也有法律規定,不允許違法犯罪。
最早出自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原句如下:」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現在經常地被網友們用於在網路上言語威懾並制止他人的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舉動。也常用在公眾人物或機構發言時,表達網友們要努力使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
(7)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擴展閱讀
網路相關的法律法規
1、《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
3、《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
4、《關於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摘錄):第二百八十五條,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二百八十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