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安全的電腦
對於個人電腦而言:設置操作系統登錄密碼,並開啟系統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並及時更新病毒特徵庫;盡量不轉借個人電腦。
對於公共電腦而言:不在未安裝殺毒軟體的電腦上登錄個人賬戶;盡量不在公共電腦登錄網路銀行等敏感帳戶;不在公共電腦保存個人資料和賬號信息;盡量使用軟鍵盤輸入密碼;離開前注意退出所有已登錄的賬戶。
2、使用安全的軟體
只使用正版軟體;開啟操作系統及其他軟體的自動更新設置,及時修復系統漏洞和第三方軟體漏洞;非正規渠道獲取的軟體在運行前須進行病毒掃描;定期全盤掃描病毒等可疑程序;定期清理未知可疑插件和臨時文件。
3、訪問安全的網站
盡量訪問正規的大型網站;不訪問包含不良信息的網站;對於網站意外彈出的下載文件或安裝插件等請求應拒絕或詢問專業人士;不輕信網站中發布的諸如「幸運中獎」等信息,更不要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收到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在確認來源可靠前,不要打開附件或內容中的網站地址;網上購物時,應避免在收到貨物前直接付款到對方賬戶;發現惡意網站,應及時舉報。
⑵ 語文教學中網路資源選擇應注意什麼
語文教學中網路資源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注意內容的「真」性選擇
網路信息資源在上個世紀末才逐步出現,但其數量增長迅猛,數量巨大而龐雜,具有不規范性。由於信息發布具有很大自由度和隨意性,缺乏必要的過濾、質量控制與管理機制,大量冗餘、粗製濫造乃至偽劣信息迅速膨脹,有用信息與無用信息混為一體,精加工的高質量信息與未經任何過濾的低質量信息混為一網,最終造成信息質量泥沙俱下,成為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的龐雜信息源,給用戶利用信息帶來很大不便。在選用這些信息時一定要根據語文教學內容的需要突出一個「真」字,真就是真實的而非虛假的,真強調信息的真實性、可信性,以確保學生獲得真知。信息的真實性包括:一是信息的文字和語言表述正確。二是信息客觀、准確地反映事實。有的網路信息受到發布者偏見、成見、個人價值觀點和政治觀點的影響,不能准確客觀地反映現實,因此要獲取真的信息一要瀏覽權威網站,二是多瀏覽幾個網站,對信息進行綜合判斷。
二、要注意內容「美」性選擇
再次需要精選「美」信息。語文教學是美的事業,語文教材是美的宮殿,語文教師是美的使者。語文教學需要注重審美體驗,沒有審美的語文教學一定是無效的教學。閱讀鑒賞和寫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能陶冶性情,涵養心靈,也能通過感受美的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並藉助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時代精神,了解人類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網路信息資源中有關語文的美的信息是目不暇接的,語文教師需要具有感知美發現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以敏銳的眼光從紛繁蕪雜的信息源中精心篩選,以確保語文教學內容不僅是真的,也是善的,更是美的,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這樣,才能使語文教學通過審美教育,讓學生的知、情、意全面發展。
三、要注意內容的「善」性選擇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很強的實踐性,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其熏陶感染作用及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不斷完善自我人格。所謂善的信息就是好的信息。網上「真」信息也是很豐富的,但不是真的信息都是善的,應該根據語文教學的需要,精心篩選「善」信息。一節課中,也許我們要講的內容太多,但很多是真而不善的信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追求信息的真,更要注意信中選優,真中選善,教學中最需要的信息就是最善的信息。教師在進行信息篩選時需要考慮:網站中的信息是否權威,觀點是否過時。是否有一定的教育性,內容是否與教學目標相匹配,內容是否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內容的表現形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等。換言之,也就是要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發展水平、認知水平和閱讀水平的內容。只有讓學生接觸善信息,才有助於讓學生拓展視野和開闊思路,尤其要能夠將最新的最有價值的信息不斷地提供給學生。
總之,網路資源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不用,但也不能濫用,必須將它與有效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根據課堂需要,適量、適當、適度地應用它,以豐富學生的想像和創造能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⑶ 網路信息資源評價主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
基礎信息是否完整准確
2.
工作流程是否合理快捷
3.
網路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及其安全保密措施是否到位等等。
⑷ 使用網路信息資源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時—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歷,是雍正帝第四子。屬兔,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於嘉慶四年正月初三,終年89歲,葬於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縣西北)。乾隆於雍正十三年即位,為清代入關第四帝。乾隆六十年禪位於十五子顒琰,自己成為太上皇。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中國封建史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僅次於祖父康熙帝,而且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康乾盛世」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同時乾隆平定了准噶爾部,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加強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乾隆自稱「十全老人」,有「十全武功」——發動了十次戰爭,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把「盛世」的家底耗盡,1、1747年:平大小金川;2、1755年:平準部;3、1757年:再平準部;4、1759年:平回部;5、1769年:平緬甸;6、1776年:再平大小金川;7、1788年:平台灣;8、1789年:平越南;9、1791年:平尼泊爾;10、1792年:再平尼泊爾。
5。
⑸ 使用網路信息資源應該注意哪些問題越多越好······
還有多瀏覽一些隨自己有利的電腦知識。
⑹ 網路信息資源包括哪些
網路信息資源是指以電子資源數據的形式,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儲存在光、磁等非印刷質的介質中,利用計算機通過網路進行發布、傳遞、儲存的各類信息資源的總和。存儲數字化
信息資源由紙張上的文字變為磁性介質上的電磁信號或者光介質上的光信息,使信息的存儲和傳遞,查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儲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無損耗地被重復使用。
以數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計算機內高速處理,又可以通過信息網路進行遠距離傳送。共享程度高
由於信息存儲形式及數據結構具有通用性、開放性和標准化的特點,網路信息資源的復制、分發更容易,因此,在不考慮版權的情況下一分資源可以以無限多個復本同時服務於無限多的用戶。網路打破了傳遞的時空界限,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信息資源,使網路信息資源傳播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和擴展。數位用戶可以同時共用同一份信息資源。表現形式多樣化
傳統信息資源主要是以文字或數字形式表現出來的信息。
而網路信息資源則可以是文本,圖像,音頻,視頻,軟體,資料庫等多種形式存在的,涉及領域從經濟,科研,教育,藝術,到具體的行業和個體,包含的文獻類型從電子報刊,電子工具書,商業信息,新聞報道,書目資料庫,文獻信息索引到統計數據,圖表,電子地圖等。
⑺ 網路信息傳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不知道你想說的是什麼
【1】交代清楚新聞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原因
【2】倒金字塔結構。這是廣播媒體發明的新聞文章結構。開頭一段,盡量說出六要素中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幾個要素。讓人一聽,就明白作者想說什麼。這樣才能抓住聽眾。如果說半天,還不知道你想說什麼,聽眾會開溜。
【3】注意新聞的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生命。廣播作為「喉舌」,在群眾中有很強的威信,如果失實,會造成惡劣影響,讓作者「吃不了兜著走」。
【4】要言之有物,讓人聽了感到有收獲。也就是新聞的「重要性」、「新聞價值」。聽新聞與聽音樂不同,收聽時為了得到信息。如果信息不重要,輕描淡寫的廣播新聞,聽了就不滿足。
【5】注意表達手段,要適應聽眾的生理習慣。通常人們聽聲音,理解容易發生歧義。因此要多用雙音節詞,少用單音節詞。語言要通俗易懂,避免文言文用辭。聽一種聲音容易發生聽力疲勞,最好在新聞中插入現場錄音片段(播音最好男女對播)。
【6】其他媒體新聞所要注意的,廣播新聞寫作都要注意。如及時性、政策性等等,要逐步打好理論、政策、法律功底,多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采訪鮮活新聞。
其他注意點,要自己總結。
⑻ 網路信息資源採集的原則主要包括哪些
信息採集有以下7個方面的原則,這些原則是保證信息採集質量最基本的要求:
(1)可靠性原則
信息採集可靠性原則是指採集的信息必須是真實對象或環境所產生的,必須保證信息來源是可靠的,必須保證採集的信息能反映真實的狀況,可靠性原則是信息採集的基礎。
(2)完整性原則
信息採集完整性是指採集的信息在內容上必須完整無缺,信息採集必須按照一定的標准要求,採集反映事物全貌的信息,完整性原則是信息利用的基礎。
(3)實時性原則
信息採集的實時性是指能及時獲取所需的信息,一般有三層含義:一是指信息自發生到被採集的時間間隔,間隔越短就越及時,最快的是信息採集與信息發生同步;二是指在企業或組織執行某一任務急需某一信息時能夠很快採集到該信息,謂之及時;三是指採集某一任務所需的全部信息所花去的時間,花的時間越少謂之越快。實時性原則保證信息採集的時效。
(4)准確性原則
准確性原則是指採集到的信息與應用目標和工作需求的關聯程度比較高,採集到信息的表達是無誤的,是屬於採集目的范疇之內的,相對於企業或組織自身來說具有適用性,是有價值的。關聯程度越高,適應性越強,就越准確。准確性原則保證信息採集的價值。
(5)易用性原則:
易用性原則是指採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表示形式,便於使用。
(6)計劃性原則
採集的信息既要滿足當前需要,又要照顧未來的發展;既要廣辟信息來源,又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不是隨意的,而是根據單位的任務、經費等情況制定比較周密詳細的採集計劃和規章制度。
(7)預見性原則
信息採集人員要掌握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動態,採集的信息既要著眼於現實需求,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善於抓苗頭、抓動向。隨時了解未來,採集那些對將來發展有指導作用的預測性信息。
向左轉|向右轉
⑼ 現在網路信息資源管理存在什麼問題呢
從經濟角度看,寬頻信息網是一個龐大的經濟系統,它將計算機、通信網路、信息資源網路、信息生產者(提供者)和信息消費者(用戶)納入一個有機整體。它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信息的產生、傳播、流通和使用方式。以寬頻信息網路為基礎的信息活動具有與經濟活動相同的特點、過程和媒體。與網路信息資源的經濟管理方式相對應,其研究方向是西方服務業在新的一年中造成的經濟問題,其研究內容是互聯網的產業結構和管理、網路環境中資源的合理配置、網路市場的運營和管理等。專業文檔查重,標書查重使用Tocheck。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人們試圖通過協調政策、規章和道德,將精神文明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力量結合起來,以實現寬頻信息網路資源的標准化和有序管理,形成健全的組織體系和網路文化,並確保其運作這些手段的充分應用改變了只依靠1960年代以來形成的技術的獨特方式,解決了技術手段無法解決的許多問題,造成了客戶服務網路迅速擴大和無序擴展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創造了一個和諧的信息環境因此,它符合信息網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取向是網路環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在網路信息資源管理實踐中,這三種模式,相輔相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